肥胖心理学(肥胖 心理)

文章目录:

肥胖的心理学原因

#心理#

人们就知道饮食与肥胖的关系,因为他们知道要腰细就必须少吃。但他们并不知道心理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肥胖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其发生过程是:内心冲突导致焦虑,饮食是降低焦虑的有效方式,饮食过多便会直接导致肥胖。然后肥胖本身又会导致新的内心冲突,增加新的焦虑,这些焦虑又可能需要更多的饮食来消除,如此恶性循环,轻者会发展成为一般的心理障碍,如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重者便会发展成为上面提到的神经性厌食症。

饮食是人的本能之一。相对于性本能而言,人们对它实在是太宽容了。在城镇的大街小巷,餐馆酒楼不仅是男女老少最愿意去的地方,实际上也是去得最多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谈论人的高级本能一样大谈吃喝这样的低级本能,而不必露出丝毫害羞之意。一个人用自己的钱乱吃乱喝大约不太可能会受到什么伦理道德的谴责,但是,饮食本能也不是完全不受制约的。由过度饮食造成的健康和美观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肥胖的问题,自然而然会使所有饕餮之徒有所收敛。天道公乎?天道公也!

从大的社会背景上来说,我们身上的肉有了“富余”,也直接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有了“富余”。虽然富余有富余的问题,但富余总比贫乏要好。因为贫乏导致的饥饿既会使我们丧失作为人的尊严,又会使我们丧失健康,而疾病仅仅只会使我们丧失健康。所以我们可以说,把体重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太胖也不太瘦,是一个人在人人都有着做人的尊严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健康的良好方式。如果考虑到现代人的审美观与楚灵王的审美观的一脉相承之处,那也可以说减肥是现代女性追求美丽的良好方式。

巴西心理学家:肥胖或受欺凌几率更高,侮辱性绰号是欺凌的开始

近日,来自巴西的一位心理学家阿尔梅达提及了肥胖与儿童遭受霸凌之间的关系。据调查显示,巴西4成的超重或肥胖儿童均为欺凌受害者,阿尔梅达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儿童的身体质量指数越高,成为霸凌受害者的可能性就越大”。除此之外,这些受害者被霸凌的时间也往往更长,有些甚至已经达到了5年以上。

抛去校园霸凌问题不谈,儿童肥胖仍然是巴西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公共挑战之一。目前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巴西学生,都处于超重或者肥胖的状态,而这些具有肥胖问题的学生大部分都曾经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侵扰。在这种情况下,肥胖所带来的耻辱感又会使得他们产生暴饮暴食、被社交群体孤立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剧肥胖,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巴西的这项研究结果一经释出之后,许多网友都表示深有体会,因为他们也曾经有过因肥胖而被同学嘲笑、孤立的类似经历。虽然看似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种明显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话语,又何尝不是一种语言暴力呢?最可怕的是,那些霸凌者在取笑肥胖同学的时候,却从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任何的不妥。

退一万步讲,即便没有因肥胖而遭受过校园霸凌,这些超重的孩子也会因为与同龄人相差甚远的体型而感到自卑。尤其是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肥胖学生,因此时他们的审美观已经初步形成,所以他们自然能够感觉得到自己和主流审美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渐渐变得不自信,甚至是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由此看来,肥胖不仅仅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给孩子心灵上的伤害。所以,肥胖对于许多青少年来说,确实是一个丞待解决的大问题。那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家长们首先需要了解儿童肥胖的形成原因。总的来说,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大致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但不限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因素。

一般说来,在父母均为肥胖人士的情况下,孩子肥胖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倘若孩子在幼年时期受到了心理创伤(如缺乏家人的关爱),然后又以暴饮暴食的方式来抚慰自己的话,那么最后也极有可能造成肥胖。而外因则是我们常说的营养过剩和缺乏运动。我们都知道,有些孩子本就喜欢吃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加上又不愿意多加运动,因此体重日益增加也是必然。

了解完造成儿童肥胖的具体原因之后,家长就可以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来“对症下药”。如果孩子是因为心理因素而造成的肥胖,那么家长就应该及时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摆脱对食物的依赖性。如果孩子是因为暴饮暴食、缺乏运动而引起的肥胖,家长可以采取限制饮食或者是督促其进行运动的方式来让孩子适当地减肥。

当然,在帮助孩子减肥的过程中,家长切勿操之过急,只有循序渐进地推动减肥过程,才能够防止孩子的体重迅速反弹,同时亦能够避免孩子对减肥产生抗拒心理。

6个你想不到的发胖原因

一般人都会认为,肥胖是因为饮食不注重、或者是运动量太少所致。但最新研究指出,肥胖不光由“管不住嘴”、“迈不开腿”等因素引发,同时也受情绪和状态影响。《生命时报》综合美国“雅虎健康网”的报道,总结出几种你绝对想不到的发胖原因。对照自查吧↓

孤独

很多人心情不好时,往往会用大吃大喝来麻醉自己,而孤独感被证明与体重增加之间联系更紧密。 发表于《激素与行为》杂志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感觉孤独者在进食后,体内会分泌更多的俗称“饥饿激素”的脑肠肽,从而会饿得更快,吃得更多,最终更易发胖。

已婚

一项涉及600多个研究的总结发现,婚后夫妻双方共享饮食、外出聚餐、双人分量都会导致吃得更多,而且双方也不再像婚前那样,为了追求取悦对方努力运动保持身材。

限食

《饮食失调》杂志一项研究指出,如果被强行限制不许做某事,会激发人的逆反心理,引起反弹。

以饮食为例,不许多吃,反而会让人渴望吃得更多,从而获得心理安慰,这是大脑的奖赏机制所决定的。

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节食失败的原因所在。如果你在节食或被限食,一周内至少可以大吃一顿,以释放对饮食的渴望。

焦虑

当人焦虑时,身体如有重压,会逼人多吃来放松。研究显示,焦虑状态是与体重增加显著相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有2/3饮食失调的人同时也有轻重不等的焦虑问题。

压力

人体一旦感觉有压力,就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这种激素会把脂肪细胞里的脂肪酸“挤压”进血液供能以应对压力,同时另一种激素皮质醇会把血液里未用完的脂肪酸存储在腹部。

无聊

一个人无所事事时,会丧失理智选择食物的能力,《健康心理学》杂志一项新研究显示,无聊会让人的进食变得情绪化,在选择食物上做出错误决策,比正常状态下吃进更多诱发肥胖的“垃圾食品”。很多人被问及为什么要吃零食,答案就是“因为无聊”。

《前沿心理学》杂志上一项研究显示,当人感觉不满、不安和没有目标时,就会觉得无聊,也会因此做更多不利健康的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