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肥胖 北京市延庆区各学校从细节做起
近日,话题#我国超一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登上微博热搜,引网友热议。目前,全球有超10亿肥胖人口。据世卫组织,到2025年,将有大约1.67亿人因超重或肥胖变得不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是,由于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超重率和肥胖率也开始上升,影响到一些孩子的身心健康。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了“超重肥胖”防控的总体目标,即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2020年—2030年0至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比基线下降70%。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北京市延庆区的学校如何让孩子们远离肥胖吧!
北京市延庆区第一幼儿园
肥胖儿的管理好做法
延庆区第一幼儿园将肥胖儿管理融入到一日生活当中。通过开展“儿童肥胖的行为矫正和膳食指导”等知识讲座,家长认识到肥胖不是健康,肥胖会给孩子带来各种疾病,更新家长观念。通过体检监测,建立个案,每月与家长沟通管理情况。利用发放家长调查问卷,召开肥胖儿家长会,针对性家访等形式分析判断明晰幼儿胖因,老师制定个性化管理计划。
倡导合理饮食,日常做起,区分饱与撑的感觉,家园携手共同矫治。利用多种形式让肥胖儿动起来,如加强户外运动(持续时间10分钟以上),肥胖儿争当小值日生,保健医组织肥胖儿童集体训练(疫情期间除外),家园携手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庭室内外运动、做小家务)。
通过“怎样才健康”“蔬菜宝宝有营养”“什么食物要少吃”等多种保育活动,帮助孩子在认知上主动转变,将一些“被迫执行”逐渐转变成“自律行为”。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与小奖牌奖励,对肥胖分度连续三个月有好转的幼儿,保健室发小奖状鼓励。
假期时,发放“假期饮食、运动记录表”,记录每餐摄入食物的数量,记录高热量零食以及夜食的摄入情况、运动项目等,开学后进行综合评价。
肥胖儿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将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家园一致配合,才能显现其效果。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幼儿园
健康生活 远离肥胖
首先,在微信群互动,关注体质锻炼。各班微信群发起每天线上户外活动:小班亲子游戏、中班拍球游戏、大班花样跳绳,通过每天互动打卡,形成浓厚的运动氛围,保证了幼儿的运动量。
其次,日常生活健康饮食。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通过数两遍1-10来降低进餐的速度,使幼儿产生饱腹感,避免吃得过多或过快。推荐食谱少吃垃圾食品,形成幼儿健康的饮食习惯。
最后,家园合作,一起关注。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建立肥胖儿专案,和个别家长沟通,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
北京市延庆区第五幼儿园
肥胖止步 健康无忧
首先,从教育指导入手,注重管理实效性。日常进餐过程中,教师提示肥胖儿进餐时细嚼慢咽。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醒,吃饭快的肥胖儿速度有所放慢。同时,班级开展均衡膳食的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具备了初步的健康意识,能够区分并选择健康食物,有利于他们健康行为的养成。
其次,评比健康之星,增强幼儿的积极性。鼓励肥胖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户外锻炼或劳动,对于体重维持在原有水平和下降的幼儿进行表彰奖励,每月评比“健康之星”。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肥胖儿的积极性。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
“吃动平衡”管理策略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降低因儿童期肥胖引发成年期慢性病的发病率,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幼儿园对肥胖儿开展了“吃动平衡”的管理策略,即增强幼儿的户外活动量,控制幼儿的饮食摄入量,通过记录幼儿每餐进食的食物量来分析其能量的摄入量,在通过户外运动的时长和心率的情况,掌握幼儿运动的消耗量,从而得出幼儿肥胖的原因,结合吃动平衡理论,调整幼儿的进食量和运动量,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孩子们的肥胖率有了明显的改善,争取通过家园共同的努力,让孩子早日回归正常体重。
北京市延庆区沈家营幼儿园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沈家营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对肥胖儿的指导工作。保教教师专门学习防治肥胖工作的相关培训,研讨工作措施。对全园超重、肥胖幼儿建立专门台账,并与所在班级教师一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将肥胖儿指导工作落实在一日活动当中。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以及相关材料等征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保健教师定期为他们测量体重检验方案效果调整指导方案。幼儿居家期间,保健教师及时召开保健工作会,专门研究调整肥胖儿的指导方案。教师通过微信群关注肥胖儿的居家饮食、锻炼等情况,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和孩子保持互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指导家长积极做好幼儿的肥胖防治工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护航。
北京市延庆区康庄小学
防治肥胖 健康生活 我们有妙招儿
预防学生肥胖,学校是主战场之一,在校长“和宜”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康庄小学结合自身足球发展特色,以体育运动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结合学生情况制定了系统、科学、全面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加强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家校互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锻炼习惯,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学校不定期聘请专家为教师、学生进行相应健康专题讲座,(包含体育锻炼指导、近视防控、科学合理饮食等)由理论指导实践。
结合本校学生情况,学校体育组老师率先示范引领,制定了每日课程,包含眼保健操、足球操、七彩阳光、武术操、康小体能操、花样跳绳、趣味运动小游戏、个性化体育活动等。这些花式课程的制定循序渐进,有舒缓有提高,班级中的“小胖墩”由开始的跟不上,到慢慢练出兴趣,增强了体质。
学校定期举办“校园体质健康争霸赛”,极大触发了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利用体育课、大课间、居家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力争在本次争霸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们及时指导、有效反馈,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的体育锻炼更加温馨。
与家长们联动起来,“亲子运动”是一个好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家长共同督促下、协助孩子完成体育运动,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毅力和恒心、自觉,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北京市延庆区香营学校
减重“超越”班成效显著
2021年9月,香营学校对在校149名学生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进行检测,全校有30名(19.6%)学生达到肥胖标准,其中小学有18名(占小学学生数的17.6%),初中12名(占初中学生数的23.5%)。BMI指数最高的1名学生达到38.6,体重高达118.2公斤,血糖、血压、血脂、胆固醇都远远高于正常数值,心脏负荷比较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针对学生的肥胖情况,香营学校成立降低肥胖率的专项工作组,制定降低肥胖率工作方案以及日常体育锻炼计划和周末体育锻炼计划,依据学生体质摸底数据,成立减重“超越”班,为减重的同学科学建立“一生一档”,通过饮食、训练保障相关举措能够落地实施。
开展“平衡膳食健康教育课”,让同学们充分认识食物的分类以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了解平衡膳食对体育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合理膳食。监督“超越”班的同学午餐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杜绝因不合理饮食造成体重反弹。
严格落实“两操一课”,每天课间操1小时,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操要求班主任跟操,随时督促;4名体育教师给予协助,冬季课间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跑,同伴督促,互相鼓励不掉队。下午课间操安排在放学之前,每天其他同学训练结束放学时,“超越”班同学会额外增加15分钟体育锻炼时间,由一名体育教师组织专项训练,进行时间长、中等强度的训练项目。
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起初,“超越”班部分家长,对于多留15分钟的体质训练十分抵触,更不用说居家期间体育锻炼问题了。学校针对此类情况组织“家校沙龙”,体育老师与“超越”班每一位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介绍中高考体育健康测试的改革动向,明确体质健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同时,借此机会为家长普及肥胖的危害和原因以及减重的饮食方式及运动常识,签订增强体质协议书,倡导家长协助学生共同完成体育锻炼计划。建立“超越”微信群和天天跳绳APP运动小队,方便及时与家长沟通并反馈学生在家的运动情况,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答复,并提供科学的锻炼方法,布置运动任务。
学生居家期间,体育锻炼分层布置不滑坡。班级体育作业小学分为低、中、高3个组别,初中1个组别,每天锻炼1小时(上午、下午各半小时)内容涉及眼保健操、心肺耐力、柔韧、力量等方面,包括高抬腿、开合跳、敏捷摸球、俯卧撑等项目。每天定时更新作业内容,并通过天天跳绳app进行监督。“超越”班学生我们单独建群,既有饮食上的建议也有运动上的要求,除了完成班级项目之外,每天增加了2分钟跳绳、仰卧起坐30个、一分钟开合跳各3组,并且在群内打卡,体育教师负责监督。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寒假期间,我们每周安排一次线上体育锻炼测试或回访,并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训练内容上的调整。
学校根据“超越”班学生锻炼情况,进行积分,每月评选出9名“运动小达人”,1-2名“进步之星”,进行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自2021年9月份至今,经过同学们的努力锻炼,平均每名学生减重2kg。肥胖人数减少1名,下降0.7个百分点。很多同学不仅仅是体重发生变化,更多的是身体发生变化,超越班的同学们体育成绩有了显著提升,在减重过程中逐渐有了自信。
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
防止学生肥胖 从预防开始
为切实防治学生肥胖,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延庆四中进行一系列预防肥胖的措施。
强化学生肥胖防控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体育医务监督结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生肥胖防控工作计划和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学生肥胖干预前的意愿调查、学生体重控制资料的搜集整理、填报与干预跟踪工作。
举办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堂宣讲,线下模拟监测,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每学期举行校园篮球赛。居家期间组织线上体育课,课间操,每天完成准备、慢跑、做操、素质等一系列形式训练,使学生了解超重和肥胖的危害,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运动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
学校为学生搭配营养餐。少盐少油合理膳食。并且开展膳食营养教育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引导学生不光顾无证食品小摊。
(文:本报记者 郝彬;来源:现代教育报)
儿童肥胖知多少?
2017 年 10 月 11 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世卫组织在《柳叶刀》中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过去四十年中,世界各地5 岁至 19 岁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增加了十倍。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 2022 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人数将超过中度或重度体重不足人数。
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高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以上时,即为肥胖症。
1. 婴儿期(即1岁以内的孩子)
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吃的食物又营养丰富,加上有的父母给孩子进食不予控制,孩子一哭就给他吃东西。这么一来,便出现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二三岁后肥胖现象可以改善,但有一部分则持续发展,一直维持到成年。
2. 学龄初期(即6-8岁儿童)
这个时期的儿童,就餐常不够规律,且有进食过快的习惯。有专家认为,进食过快与肥胖有关。另外,学龄初期的儿童多注重吃主食,而且吃得多,对吃蔬菜则往往忽视。其结果是使体内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1岁以内的体重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前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月龄×0.7
后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 4.2 (月龄—6)×0.4
一般情况下,1周岁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约9千克。
2~12岁平均每年增加2千克体重,可按以下公式推算:
体重(千克)=(年龄—2)×2 12=年龄×2 8
例如,一个6岁的儿童,其标准体重为6×2 8=20千克。
1、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婴儿喂养不当,例如每次婴儿哭闹时,就立即喂奶,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东西吃,易致婴儿肥胖,或太早给婴儿喂高热量的固体食品,使体重增加过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后期过度营养过度营养等,均可成为生后肥胖的诱因。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发生发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或以进食为自娱,导致肥胖症。
3、缺乏运动
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便不愿意活动以至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某些疾病如瘫痪、原发肌病或严重智力落后等,导致活动过少,消耗能量减少,发生肥胖症。
4、遗传因素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双亲胖,子代70%~80%出现肥胖;双亲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双亲均无肥胖,子代近1%出现肥胖;单卵孪生者同病率亦极高。
5、中枢调节因素
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本病患者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机体摄入过多,超过需求,引起肥胖。
肥胖与糖尿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可高达普通人群的4倍之多。另一方面,在2型糖尿病的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发生肥胖的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机会就越大。腹部型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臀部型肥胖者。
肥胖儿童由于血液里的脂肪含量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因此容易产生高血脂。我们的调查发现肥胖儿童中有高血脂者占13.2%。
大约有一半的肥胖者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又称为肝脂肪变性,是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造成的。
早期可没有症状,随着脂肪堆积的增加,可渐渐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等表现。轻、中度脂肪肝多数是可逆的,经过减肥、调整营养结构,脂肪肝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如果掉以轻心,发展下去则可能合并脂肪性肝炎,到后期甚至导致肝硬化。
肥胖者发生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性是非肥胖者的4~5倍。许多研究也已证明,儿童时期的肥胖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肥胖儿童有可能在青春期即发生冠心病,过早地出现高血压,而且往往比较难治。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者。
肥胖儿童常常在夜间睡眠时出现阵发性呼吸暂停,即所谓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综合征与肥胖、气喘有关,发病隐匿,患儿睡眠时可有打鼾,面色发青,有时甚至可危及生命,往往由旁人发现,患儿醒后精神难以恢复,疲惫不堪,睡眠质量差。
1.行为治疗
教会患儿及家长行为管理方法,年长儿应学会自我监测,记录每日的体重、活动、摄食及环境的影响因素等情况,并定期总结,父母帮患儿评价执行治疗的情况及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行为习惯。
2.心理治疗
肥胖症患者一般有自卑感、抑郁等心理问题,医生对患者应表示同情, 鼓励患者克服悲观情绪,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同时耐心仔细介绍肥胖症的相关因素及对患者个体进行分析与指导, 使患者能认真正确接受治疗。鼓励患者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正确认识自身形体的改变,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中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因此制订减肥计划必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就达到目的,以免造成对人体不必要的损害。除了医学上的应对,孩子们的心理建设同样不可忽视,家长应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通过正面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教会他们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周围环境的异样眼光。遇到社交难题时,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为孩子营造一个包容与理解的成长空间。
(注:部分配图来源互联网)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体重超标、翻身困难!圆滚滚的“胖妲己”遭同伴嘲笑!网友:它好尴尬好无奈
最近,
云南野生动物园
一只圆滚滚的胖狐狸登上网络热搜,
原因是它体态丰盈,
起身困难,
竟然遭到同伴"嘲笑"。
云南野生动物园:
“胖妲己”起身困难遭同伴嘲笑
视频中,原本躺平的胖狐狸试图起身,顺势来了个鲤鱼打挺,这笨拙的姿态,正好被附近的同伴瞧在眼里,两只狐狸顿时迸发出了夸张的嘲笑声。其中一只甚至都"笑"趴下了,这时,圆滚滚的狐狸看起来尴尬又无奈。
这一幕其实是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当天记录下来并分享到网络平台的,视频很快引起了网友热议:谁家的煤气罐倒了啊?还以为看到了萨摩耶,好可爱。感觉动物界的嘲讽更过分啊!而一笑成名后,这只生活在云南野生动物园天空栈道区域的胖狐狸也迎来了不少"粉丝"。
游客:“它长得像萨摩耶。”
游客:“两个瘦的狐狸在嘲笑这个胖的狐狸,我感觉很好笑,这个胖胖的狐狸很可爱,在狐狸中也有这种嘲笑的举动,我就觉得这事情很可爱。”
游客:“它们很可爱啊,一点都不觉得它是狐狸,会很凶,这样看就觉得跟自己养的小狗小猫一样,一看动物园工作人员应该很用心地在养它。”
工作人员介绍,这只网红胖狐狸是一只银狐,今年5岁,体重大概有13公斤,名叫"煤气罐罐"。这个名号的确是名副其实,它看起来足足比其它狐狸大了一圈,走起路摇摇摆摆憨态可掬,趴下时,一只狐狸更是化身为一滩狐狸。瘫倒和躺平,正是煤气罐罐的常态。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我们现在看到它的身体长胖了一圈,估计长胖了5公斤到6公斤左右,在野外也是一样的,在秋冬季它们会把自己吃得很胖,储存一定的脂肪来过冬。”
话虽如此,"煤气罐罐"的同伴为什么没有它这么胖呢?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它也是才来到我们这里不久,它也保持了它在野外的一个生活习性,所以我们看到它可能要比其它的狐狸更胖一些,因为其它狐狸在这里生活久了,慢慢地野外生活习性退化了。”
保育员送来了丰盛的午餐,一直躺平的煤气罐罐这时终于有了活力,吃东西就是它整天最大的运动。不过,因为体态过胖不如其它同伴灵活,送到嘴边的小鸡仔也还是被抢走了,唉!煤气罐罐狐生不易啊!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在这个冬季它会一直这样胖,等到明年开春了,它体型才会慢慢地小下来。”
至于视频中同伴们发出的魔性笑声,工作人员表示,这并不是真的嘲笑。
云南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 杨鹏飞:“从动物的习性来说,其实这个行为应该是一个类似于求偶的行为,就是它表现自己,求关注,可能就像我们人类一样,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关注。”
记者:宗枸宇 高敏涛
编辑:董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