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肥胖胖的名字(可爱的肥肥名字)

文章目录:

化身无数,救人无数的杯度大师,他的名字是什么来历

古有达摩大师一苇渡江,其传奇故事流传至今。今天说一个一杯渡江的高僧,他的故事记载得更加全面,也更加神奇有趣。

杯度大师,生活在南朝宋时,人们已经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因为他经常乘木杯渡河,大家就以杯度称呼他。

他最初出现在冀州,这个人性格独特,为人疏放,不修细行,也就是不注意小节,说话做事不那么严谨。可是他神通深不可测,世上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使的是什么手段,仅这点就足以让人侧目。

他曾经在北方寄住在一户人家中,这家有一尊金像,杯度看到就偷走了。主人发现急忙来追,骑着马加鞭狂追猛赶,明明看到他在前面不疾不徐地走,却怎么也追不上。

一直追他到孟津,前面黄河阻拦,主人心想你这家伙这下跑不掉了吧?谁知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杯子,扔进黄河,自己跳上杯子,河里无风,他手里也没有桨,迅急如飞,就这样飘摇自在地过了河!杯子才多大?他起码也有个百来斤吧,居然能载他过河,连脚上水都没湿。

过了黄河,他来到了京师,人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才四十岁左右,身上穿的个破破烂烂,什么布条啊绳子啊乱缠在身上,身体都遮不住,说话做事更是喜怒无常。

他的怪异行为是怎样的呢?有时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他就跳进冰水里洗澡,有时穿着鞋子就钻进被子里睡觉。有时徒步进入集市,只扛着一个芦圌(音传,草编成的装粮食的容器)乱逛,其他啥也没有。

他先到延贤寺法意道人那里,法意就单独给他一个房间让他住下。后来他想去延步江,在岸边就求船家渡他过江,可他身上没钱,人家不让他上船。于是他又把木杯掏了出来,拿着杯子看了又看,继而念念有词,然后把杯子扔进水里,自己一跃而上,又乘杯渡江到了北岸。

他来到广陵,一个村子里有户李姓人家正在做八关斋。他又和人家不熟,却径自走进李家屋里,大刺刺地坐下吃斋,一点也不客气,把自己的芦圌放在阶前正中处,挡着人家进出,显得特别没有礼貌。

主人见这杯度长得丑,穿得破,形象差的没法说,心头先就非常不爽。看他还放个芦圌挡道,就叫人去搬到墙边去。下人跑去拿,一个人拿不动。就叫上两人去搬,还是搬不动。又叫来一伙人去抬,还是纹丝不动!一个草做的芦圌而已,能有这么重吗?

人们惊得目瞪口呆,眼光齐刷刷望向杯度大师,觉得他实在是个难以揣测的怪人。杯度见他们的窘相,就走出来,一只手轻轻提起芦圌,放到肩上扬长而去。边走边说:四大天王会赐福给李家。

李家有个小孩子追出门去,偷偷看他的那个芦圌,里面竟然住着四个小人,都只有几寸长,个个长得漂亮端正,衣着华美飘逸。原来他说的四天王就住在他芦圌里,难怪会放在阶前正中间并且抬不动,这是他让四天王享受供养,最后才说赐福给这户人家。

小孩跟大人一说,李家好奇炽心盛,就一直跟着他走,不想跟着跟着人不见了。过了三天才看到他在西界蒙笼树下打坐。姓李的知道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便跪在他面前叩头,请杯度去他家接受供养。

杯度也不推辞,就去了李家。他接受供养很奇特,也不怎么持斋,喝酒吃肉样样来,不择荤腥,与俗人无异。附近的百姓听闻他的神异,纷纷送来东西布施,有的他就接受,有的就不接,也许是缘分深浅的缘故。

沛国刘兴伯当兖州刺史,听说有个杯度大师,就派人来请去供养。杯度就背着他的芦圌去了那里。刘兴伯早听说他的芦圌非同寻常,就叫人举芦圌试试,结果十多个人都举不起来。刘兴伯就走近细看,只看到是一个破芦圌和一个木头杯子。

后来杯度又回到李家住了三十多天。一天清早他忽然对李家说:我想要一领袈裟,中午给我准备好。缝制袈裟半天时间也太少了,结果到了中午当然没有做出来。杯度就暂时出门,到了傍晚也没有回来。李家就派人四处寻找,怎么找都没有见着人。

可是整个广陵却到处弥漫着奇异的芳香。人们都感到非常奇怪,全郡的人都发动起来寻找,最后才在北面岩壁下,他躺在破袈裟上已经死了。在靠近他头、脚的地上都长出美丽的莲花,花朵非常漂亮,气味异常芬芳。

原来全郡闻到的香味是从这里散发开来的。可惜这么好看的花,只开了一天就谢了。李家和广陵郡的人难过地把杯度安葬好。

几天后,有人从北边回来,说亲眼看见杯度背着芦圌走到彭城去了。人们都说不可能,咱们才把他给埋了的!大家争执不下,较真的人就挖开墓地,结果棺材里哪有什么杯度大师,只剩下他的一双鞋子!

杯度到了彭城后,遇到一个白衣秀才,名叫黄欣,这个人深信佛法,看到杯度后就请到家里供养。但是黄欣家里贫穷,餐餐只有麦饭招待。可是杯度毫不在意,天天甘之如饴。

半年后,他对黄欣说,你给我准备芦圌(容器)三十六个,我有用。黄欣说家里正好有十个,可是我家太穷,准备不起多的了。

杯度说,那没事,你去把那些破烂的芦圌也给我捡来,凑成三十六个就行。果然黄欣穷尽搜索之下,把这些芦圌给凑齐,摆放在院子里。等他眨眼再看,这些破烂芦圌全都变成了崭新的。

杯度就把这些芦圌一个个全都盖严实封闭好。又叫黄欣打开,惊得黄欣合不拢嘴。原来每一个芦圌里都盛满了钱币,有一百多万钱。有见识的人就说,这是杯度把别人供养给他的钱财,从其他地方招唤到了这里送给黄欣。

黄欣有了这些钱并不据为己有,都拿去施舍给了穷人。

一年后杯度告辞要离去,黄欣当晚就准备好食物递给他。第二天早上起来,早已不知杯度去向,只有粮食还在房里。

过了一个多月,杯度又来到京师。当时潮沟有一个人名叫朱文殊,从小信奉佛法,杯度就经常去他家。朱文殊对杯度说:我讨厌自己的色壳子,这一生已经受够了,希望师父帮助我,让我以后转世出生在一个更好的地方,作为你修行路上的同伴。

杯度听了不说话。朱文殊就高兴地说:佛法已经默许我了!

杯度后来又到了吴郡,路上看到一个钓鱼人,就向他乞讨鱼。钓鱼者没好气就送了他一条死鱼,杯度把鱼在手里反复摩挲一会,扔进水里,死鱼活蹦乱跳地游走了。

路上又遇到一个以网捕鱼的人,还是向那个捕鱼者讨鱼。捕鱼人非常不开心,冲着他就是一通乱骂。杯度也不生气,自己伸手捡了两块石头扔进水中,水里马上冒出两头大水牛打架,打进了那人的渔网里,把网踩了个稀烂,看你怎么捕鱼。

网烂了,水牛也不见了,鱼也捕不成了。捕鱼人明白这是杯度搞的鬼,怒气冲冲地找杯度的麻烦,可哪里还有他的人影?

杯度到了松江,乘木杯过江。经过会稽剡县,登上天台山,几个月后返回京师。

这时有一个外国僧人,名叫僧佉吒,寄住在京城长干寺。又有一个客住在此的僧人,名叫僧悟,和僧佉吒同住一间僧房。半夜时分,他经常看见僧佉吒跑出房间,行为诡异。

他透过窗户缝隙,偷看到僧佉吒举着整座寺庙飞到天上,然后再放下来。吓得他心惊胆战,大气也不敢出,也不敢对别人说。从此他知道僧佉吒不是寻常僧人,只是对僧佉吒更加尊敬了。

当时有一个人叫做张奴,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没人看到他吃些什么食物,身体却长得肥肥胖胖,整天一副笑嘻嘻的脸,无论冬夏他都只穿着一件单衣。僧佉吒在路上遇到了张奴,两人莫名其妙地相视而笑,都很高兴的样子。

僧佉吒对张奴说:我在东方看到了蔡豚,南方拜访了马生,北方见到了王年,现在就剩要见杯度了,哪想到会见到你张奴!

张奴就拿笔在一棵大槐树上写了一首诗,边写边唱:

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何事迷昏子。纵惑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不有松柏操。何用拟风霜。

闲预紫烟表。长歌出昊苍。澄灵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辰丽辅殷王。伊余非二仙。晦迹于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唱完哈哈大笑。

僧佉吒就说:上次看到先生你禅思幽远,一入定就是一百年,大悲之心深厚,练就枯骨禅,实在难得。于是他也写了一首诗颂:

悠悠世事。或滋损益。使欲尘神。横生悦怿。

惟此哲人。渊觉先见。思形浮沫。瞩影遄电。

累踬声华。蔑丑章弁。视色悟空。玩物伤变。

舍纷绝有。断习除恋。青条曲荫。白茅以荐。

依畦啜麻。邻崖饮洊。慧定计照。妙真曰眷。

慈悲有增。深想无倦。

两人唱颂已毕,各自分手而去,从此后再也没人见到过他们。

有人传闻,僧佉吒带着僧悟去了南岳,张奴最后与杯度相逢。张奴与杯度交谈了很长时间,但人们都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

杯度在京师还停留过一小段时间,只是他游走无定,有人请他,他要么去,要么不去。

那时南州有一个陈姓人家非常富足,杯度去到他家,对他的侍奉恭敬备至。可他明明在陈家住着,却听说都下那里又有一个杯度也在接受供养,这就让人不可思议了。

陈家父子听说这事,不相信,可是别人言之凿凿好像很真实的样子,父子五人就干脆跑去都下看。这一看之下,果然这个杯度和自己家里的杯度一模一样。

陈家父子就在这里为杯度奉上一盒蜜姜,刀子,熏陆香,手巾等东西,杯度当即把蜜姜吃完,其他的东西还放在膝盖前。

然后陈家留下两个儿子在这里守着杯度,父子三人急忙跑回自己家中。一看家里这个杯度,面前也有刀子,熏陆香,手巾,只是没有吃蜜姜。

这个杯度还对父子三人说:你们家的这把刀子太钝,要磨一下得了。

等那两个儿子回来家里来,对他们说,那个杯度已经去灵鹫寺了。可他们看着这个杯度一模一样还在眼前,还问他们要黄纸两幅写字。那字写的谁也不认识,就折起来自己收好。陈家问杯度:您老人家上面写的是什么玩意啊,麻烦告诉我们一下。杯度只是笑了笑,没有告诉他们,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有一个吴郡的人名叫朱灵期,出使高丽国回来时,乘坐的船失去方向,在海上漂流了九天九夜,最后漂泊到一个洲上。

这个洲有一座山,非常高大。一船的人为了烧火煮饭就上山去砍柴,看到脚下有一条人走出来的路,朱灵期一行人就沿路乞讨。走了十来里路听到磬的声音,看到香烟漂浮,知道这里应该有佛寺,就口宣佛号礼拜。

走不了多时,一座寺院出现在眼前,非常光鲜亮丽,大多是七宝建成。他们在寺内看到十来个僧人,却都是石头人一动不动。大家就向这些石头僧人作礼而还。

走了几步听到有人在唱梵呗、劝导他们的歌曲。以为有活人,他们转身过一看,仍然只有石头人。朱灵期他们想了想,就互相解释说:这些应该都是圣僧,因为我们有罪所以见不到他们。

于是大家竭尽全部诚心作礼、忏悔。再走进去,果然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僧人,石头人又变成活人了。圣僧们拿出食物款待了他们,所吃的蔬菜都是他们认识的,但味道更香更可口中,不同于世间的蔬菜。

吃完饭大家一起叩头,祈求圣僧们帮助能返回故乡。一个僧人就说,从这里回中国有二十多万里路,你们只要至诚祈祷,不用担心回去不迅速。

那个僧人又问朱灵期:你认识杯度道人吗?

回答说那太熟悉了,大名鼎鼎的杯度大师,哪个不知道他啊!

僧人就指着北面墙壁,上面有一个行囊,一根锡杖和一个僧钵。僧人说这些都是杯度的东西,今天遇到你,请你把这个钵拿给杯度。

僧人又写了封信放在里面,又拿了一根青竹杖,说:你把这竹杖放在船头的水里,大家都回到船里坐好,不要出来。你们就一定能快速回家了。又叫一个沙弥送他们到山门,说从这条路去,走七里路就看到你们的船,不用走原路。

他们按僧人说的走了七里路,果然大船在就海边。大家上了船,把青竹杖放在船头水中,回到船舱中坐好,刹那间听得风声呼呼作响,船不是行在水上,而是从山顶树木上飞过,一路上没有看到一片水域。

经过三天,他们的船到了石头淮,靠岸泊在这里。回过头一看,青竹杖已经消失不见了。可能这条竹杖就是一条青龙吧。

驾驶船进入淮河朱雀门,他们看见杯度坐在一条大船头上,用杖敲打船,边打边说:马儿呀,马儿呀,你为什么还不撒腿快跑?

旁边围了一大伙人看热闹,觉得这杯度也太可笑了,把船当作马。

朱灵期看了远远作礼,然后急忙跑到杯度身边,拿出圣僧带来的钵和信递给他。杯度当着大家的面拆开信,里面的字人们一个也不认识。

杯度大笑:这是喊我回去吗?

他把僧钵扔到天上,落下来又接住,说:我已经有四千年没看到我的钵了!

杯度常在延贤寺法意和尚那里,当时人们知道这个僧钵来历不凡,僧众士俗闹哄哄地都来观看。

有人说,朱灵期的船漂流到了穷远的海上仙山,遇见的那个圣僧,是杯度的上座弟子。从前他拿着师父的钵为传承信物,守在那座寺里,这次因为遇上了朱灵期,才叫他送来。只要一个人端着钵,一个人(青竹杖)在前面拉,自然会神速安稳地到达杯度所在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朱灵期等人这才平安回到故乡。

当天,在南州的杯度,早上出去晚上也没回来,陈家的人第二天看到大门上有青色笔迹的六个字:福德门,灵人降。字体东倒西歪,勉强可以辩认。只是从此后就再没有人见到过杯度了。

而都下的那个杯度,仍然在村野城镇来来去去,施行神咒帮助世人。

那时庾常家的婢女偷了家里的东西,逃跑不见了,庾常派人四出寻找也没有找到,他就去问杯度。杯度叹息:算了,还找个什么,这个可怜的婢女已经死在金城江边的空坟里了。庾常跑去一看,果然如此。

孔宁子当时是黄门侍郎,在官署里患了痢疾,写信请杯度帮忙治病,杯度念了通咒语,说:你这病治不好,我看到有四个鬼伤势很重的鬼。孔宁子哭泣道:是了,以前孙恩作乱之际,家庭被乱军所破,我父母我叔叔都被折磨致死。没多久 ,孔宁子果然死了。

齐谐的妻子胡母氏生病,找遍郎中没有治好,又请众僧做斋治病,座中有一个僧聪和尚,说不如请杯度来治。就请了杯度来,一念咒好治好。

从此齐谐对杯度事之以师礼,为他作了传记,记录下杯度的神异事迹,与本文大致相同。

元嘉三年九月,杯度离开齐谐进入京师,留下一万钱给他,要他为自己做斋 。分别后,杯度走到赤湖山时,不幸患痢疾死去。齐谐就马上为他做斋,又接回他的遗体葬在建业的覆舟山上。

这一次他真的离开这个世界了吗?

元嘉四年,吴兴人邵信非常信奉佛法,不幸患了伤寒病,没有人敢去治疗,生怕传染,就哭泣着向观音菩萨祷告。正在哀告之中,忽然一个僧人走来,说他是杯度大师的弟子,叫他别悲伤,自己师父马上就会来给他看病。

邵信惊诧地问:杯度大师不是已经早已涅槃了么,怎么他还能来?

那个僧人说:死了又怎样?他要想来又有什么困难?

于是从衣袋中取出一盒药给他服下,他的伤寒就治好了。

还有一个人名叫杜僧哀,住在南冈下,从前曾经供奉侍候杯度。他的儿子患病非常严重朝不保夕,只恨杯度大师再也见不着了,要是有他的神咒多好,他想。

谁料第二天杯度突然来到他家,言行举止如同生前一样,当即念咒治好了孩子的病。

元嘉五年三月八日,杯度又来到齐谐家里,齐谐先是大吃一惊,然后伤心哭泣,又是喜出望外,一时间悲欣交集。

吕道慧、闻人怛之知道后,和杜天期、水丘熙等人赶来齐谐家里相见,他们同样大惊失色,一起礼拜杯度,共诉思念之苦。

这次相会,杯度告诉他们,现在遇上大凶之年,你们一定要勤勉修福,行善积德,才能避免灾祸。法意和尚这个人德行高尚,你们可以去他那里依附他,帮他重修废弃的寺庙,以免除眼前的灾难。

正在说话间,空中有一个僧人呼唤杯度,他就拱手告辞,临行前说:我现在要去广州、交趾那边游方去了,以后不会再回来,大家多保重。

齐谐等人殷勤送他出门,走了几步就不见了。

这一次他真的永远离去了,世间从此再没有杯度大师的传闻。

可是谁又说得清楚呢,也许在某一个悲伤的傍晚,在人们面对痛苦手足无措的时候,一个僧人突然出现在门外,说:贫僧杯度,施主何事相召?

海上花之冰冰(1)

彼时,冰冰还叫金锁。她姆妈杨传美是清和坊杜琼瑶家的娘姨,她爹爹金涛也在杜琼瑶家做相帮。

金锁长到十三岁,出落得越发标致,皮肤白皙,瓜子小脸,鼻梁挺直。杨传美见此,就动起了心思。他们一家子都在这行当混,见到红倌人赫赫扬扬的场面心里着实羡慕得紧。因而,杨传美平时没少在杜琼瑶面上夸女儿貌美,她知道进了杜琼瑶的书寓,必定会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红倌人。

可是,杜琼瑶见了金锁却不大欢喜。杜琼瑶偏爱温婉可人或者甜美灵动的相貌。金锁狐眼生媚、腮上无肉,是狐狸精的长相。

杜琼瑶教导出来的红倌人凌雪洁倒是很喜欢金锁,就留她在身边做个大姐。

凌雪洁是金锁遇到的第一个贵人。她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是不会久居人下的,就如同对一个新买进的讨人一样悉心教导她。

此时,杜琼瑶刚买进两个新讨人。一个叫赵燕燕,眼睛特别大,谁见了都会被那双大眼睛吸引住,接着赞叹一句:“小姑娘眼睛灵的。”一个叫林薇薇,小脸肉嘟嘟的,不笑时乖巧邻家,笑起来酒窝灵动。

两人看起来相当出色。可她俩都算不上杜琼瑶的心头肉。杜琼瑶当时只对蒋水灵寄予厚望。她觉得蒋水灵生得“轻柔似水,灵气逼人”,特意为她取名“水灵”。对她是格外偏心、处处关注。

可是,美不美那是爹妈给的,红不红那是老天爷赏的。杜琼瑶没想到,她用尽心机安排的一场出道晚宴,抱着琵琶唱压轴大戏的蒋水灵没有火,而中途上台插科打诨的赵燕燕和林薇薇倒一炮而红。

最想不到的是小丫头金锁,他们一家子早将杜家上上下下买通,金锁便趁机跟着赵燕燕、林薇薇一起上台亮相,大家都以为她也是杜家的讨人。机缘巧合,她竟沾光一道红了。

此事之后,杨传美在祥春里赁了房子,正式挂牌让金锁做起生意来。为了摆脱丫鬟气,还特意给金锁改了一个艺名,叫冰冰。

不过,杨传美银钱有限。祥春里地段偏僻,房子狭小,装修、家具都很一般,根本比不上长三书寓富丽考究。冰冰再怎么天生丽质难自弃,因为条件有限,也只能做个幺二。

一开始,冰冰借着燕燕、薇薇的红气,做了几个不错的客人。她人确实漂亮,又挺会应酬巴结,渐渐有点红起来。

可是,她看看赵燕燕,人家的交际圈已经是“京城四少”、香港老钱、杭州新贵......再看看林薇薇,人家攀上一个电影公司老板,现在经常跟胡蝶、阮玲玉一起拍电影。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她对镜自照,自怜自艾:自己哪一点比不上她们?

话说,杨传美和金涛为了宣传冰冰也是绞尽脑汁。他们私下里不知道花了多少银钱去请人写广告登小报。因为出手大方,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几个能人。

一个是专门拉皮条的王花婆。这个人是皮条界的顶流,人脉极广,背景深不可测。她一出手,就介绍了电影公司王老板给冰冰。令她有机会在几部大制作里面演个小角色。不过,冰冰运气不佳,这几部电影都票房极差。她这个小角色更是没有溅起一点水花。

一个是专门办报纸的陆晓光。上海滩关于花场的小报,一多半是他的产业。他靠花场起家,妓女和嫖客都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对冰冰一见钟情,简直爱惨了冰冰。不用冰冰爹娘给钱,他便主动天天在小报上歌颂女神。为了冰冰,他甚至把结发妻子都休了,成天跑到冰冰家鞍前马后。有人开他玩笑,说他老板不做,做了堂子里的相帮。

一个是王花婆的女徒弟小天真。不要看她肥肥胖胖,名字还叫天真。此人鬼点子贼多。她给冰冰出主意,要她去给“月份谢”当模特。这个“月份谢”很邪门的,他画谁谁就火。冰冰接受了她的建议,结果,她美丽的肖像一跃登上各大报纸、双层电车、香烟盒、月份牌......

冰冰更喜爱小天真了,把她挖到身边当军师。

小天真还对她说:“别人都说你是狐狸精,这名声可不大好。你不如做个男人给她们瞧瞧。”

冰冰不解:“我怎么做男人啊?”

小天真说:“那还不简单。长袍马褂穿起来,你也来做回爷!”

于是,冰冰跑到照相馆拍下一组男装照。因为她个子高,拍出来效果出奇得好。那妖媚的脂粉气霎时间就烟消云散了。

猫掌柜的老板是一只猫

猫掌柜

猫掌柜的老板是一只猫,一只肥肥胖胖的加菲猫,名字叫“掌柜”,一进门便看见它慵懒的躺在自己的窝里,光临此店的客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它几眼,不过“掌柜”也不理人,自顾自地打着哈欠,偶尔抬一下眼皮,窝边还用便利贴写着“喵!请别摸我”,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冷的老板吧。

猫掌柜的店里也全是猫,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猫,它们有时是一个杯子,有时是一个木偶,有时是一张明信片,这是一个猫的世界。如果你是一个爱猫的人,那这个地方于你再合适不过了。你可以轻轻松松淘到那些可爱又有趣的猫。

店主的创意源自于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爱猫人士,开一家以猫为主题的杂货店,一来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二来可以认识更多爱猫的朋友,而且顾客也喜欢有这样的形式,因为“掌柜”确实很可爱哟!

环境:店铺很小,不过相当有个性,文艺、复古、货品丰富。

服务:自选店铺,老板很客气。

交通:地铁1号线磁器口站,公交202路、808路、843路磁器口站。

综合:磁器口古镇特色小店,“掌柜”很高冷,值得光顾。

(提示:攻略版权归“鲜城”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