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食物是高尿酸克星,每天吃一点,有助快速降尿酸
每次聊到“高尿酸”的话题,总是各位所关心的事情。的确如此,“高尿酸”现如今已经成为了继“三高”(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问题”。很多人认为高尿酸可能离自己并不是很近,其实错了,据之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中的数据说明,我们国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已经达到了1.7个亿,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人口总数的10%。因此,对待高尿酸,请您重视并科学预防,别等自己的尿酸超标之后再去恼火。
- 蔬菜:
蔬菜(大多数)中含有的嘌呤物质很少,食用后对于痛风和尿酸的影响非常小(当然对于像菠菜这种富含草酸的蔬菜,食用之前应该通过焯水降低草酸含量)。蔬菜中富含矿物质钾元素,而对于高尿酸人群来说,钾元素可以减少尿酸沉淀,可以加速尿酸的排出,蔬菜是补钾的优质食物选择。
说到具体,建议存在高尿酸问题的人群每日进食蔬菜500克,每餐食用蔬菜的量不建议少于200克,减少煎炸炒烤等高温烹调方式,建议选择水煮或者焯水后的凉拌。
- 白开水:
毋庸置疑,饮水可以加速尿酸的代谢排出,预防尿酸的沉积,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尿路结石和肾功能障碍;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降尿酸的最廉价方式。
因此,无论您喝的是白开水还是矿泉水,再或是苏打水,建议要到量摄入,每日饮水应该达到2000毫升,“温白开水”是最建议您选择的饮品。
- 多吃“清淡食品”:
想要靠谱降低尿酸,饮食应该偏向“清淡”,食盐和脂类物质的大量摄入,无疑会增加高血压、肥胖等问题的发生风险,而这些因素又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
因此,每日的餐食建议您尽可能清淡,刻意减少食盐、食用油以及糖类物质的摄入量,平淡餐食更利于现代人的身体健康。
关注“尿酸”的危险因素:说到危险因素,其实都是某种疾病的“直接诱发原因”,值得大家重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除了遗传易感性以外,通过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量吃海鲜等肉类食物、酒精摄入过多、常喝富含果糖的饮料、肥胖和超重、突然之间受凉、剧烈运动、长期疲劳、休息时间不够、吸烟等问题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问题的高危因素。
- 刻意减少红肉、海鲜食品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嘌呤物质和蛋白质。
- 少食多餐,控制餐食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
- 不喝肉汤,不喝海鲜汤,不喝火锅汤,什么汤也不建议您喝。
- 主食的摄入要科学选择,增加粗杂粮的摄入量,减少精细粮食的摄入量。
- 严格戒酒,酒精的摄入会抑制尿酸的排出,什么酒都不建议喝。
- 饮料不喝,减少含糖量较高食物的食用频次。
- 保证每日的休息时间,每晚睡眠时间不得少于八小时,注意“盖好被子”。
- 根据天气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别因为受凉损伤了您的关节。
- 关注您自身的尿酸值,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健康。
作为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第四高”,值得每一个人去注意和预防;多吃点“该吃的”,避免做“不该做的”,希望您能从根本上预防高尿酸血症;愿您的肾脏永葆健康。
注:王思露原创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尿酸高,怕痛风,日常你该怎么吃?
随着富裕程度的提升,人们会发现,身边亲友当中,出现高尿酸血症甚至患痛风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么高尿酸血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是都需要减肥吗?又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不是迅速减重,而要慢慢减脂
高尿酸血症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痛风发作。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强烈情绪波动,都是必须的。此外,休息好,睡好觉,避免冷刺激,在关节状态许可的前提下做强度不太大的运动,都是有好处的。
一些朋友会问:“尿酸高的肥胖者,有必要减肥吗?”事实上,在高尿酸血症患者当中,超重肥胖的比例的确很大,而这些人必须减肥。健康的减肥既能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又能改善代谢功能,对降低血尿酸水平也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减肥时万不可追求速度——不是迅速减重,而是慢慢减脂。
这是因为饥饿和营养不良会造成身体组织分解代谢过度旺盛,产生更多的内源性嘌呤;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和饥饿减肥法还会产生过多的酮酸,增加尿液酸度,影响尿酸排出,这些对于预防痛风都是极为不利的。要在保持营养合理的前提下,加上适度有氧运动,慢慢地减少体重。
痛风患者的八项饮食禁忌
从饮食角度来说,各类食物的摄入要点是这样的:
1.不喝酒
即便红酒也别随便喝,因为红酒与痛风的证据不一致,有些说会促进,有些说影响小。至于白酒和啤酒,就戒了吧。
2.多喝水,拒绝甜饮料
不仅日间喝水,晚上睡前也要喝一杯水,避免夜间尿液浓缩。
请注意饮料中不能加任何糖。不含糖的苏打水可以考虑,淡茶淡柠檬水之类都可以。
甜饮料非常促进内源性尿酸,特别是用高果葡糖浆增甜的清凉饮料(那些冰镇之后更清甜的饮料)。研究表明,甜饮料中的果糖会强烈促进痛风危险。
3.不吃海鲜和内脏
痛风患者,应当避免海鲜、河鲜和动物内脏。
在急性发作期,海鲜、河鲜都要暂时避免。非急性发作期,可以每天吃一两肉类和鱼类。
不妨回忆一下自己患病之前是怎么吃的:如果以前海鲜吃多了,则少用鱼类。如果以前烤肉吃多了,则少用红肉。
4.无需恐惧乳制品
奶类中的钙、钾、乳清酸等成分都有利于降低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高尿酸的朋友们一天喝两三杯低脂奶是有益无害的,记得不要加糖。
5.多吃蔬菜,切记少油烹调
多吃蔬菜,能供应足够的钾和镁。无论浅色蔬菜还是深绿色蔬菜都有好处。
菠菜、苋菜富含镁,但它们也有较多草酸,嘌呤含量也高于大部分蔬菜。不过这也没关系,可以少量多次吃(比如每次100克),记得在沸水里焯过,去掉涩味的草酸和部分嘌呤再吃,就比较放心了。
小白菜、小油菜、绿生菜、油麦菜之类绿叶菜含草酸很少,嘌呤也不高,可以放心吃。记得烹调蔬菜时不要放太多油哦。
6.水果每天半斤即可
水果正常吃半斤,不要过量。水果中含果糖,但半斤的量所含果糖不超过20克,不会造成果糖摄入过高。
果汁不要喝,因为果汁集中了水果中的糖分,却把其他的好处去掉了。
7.豆制品,没必要一棒子打死
豆浆不要喝,大豆中含有的草酸、植酸和嘌呤都保留在豆浆中。虽然豆浆水分较大,稀释了黄豆中的嘌呤,但它的量也比较大,会造成血尿酸水平的暂时性升高。
挤水比较充分,嘌呤、草酸等都去除比较多的产品,比如豆腐干和腐竹,可以少量吃。而且,豆腐干不是在鱼肉之外额外吃,而是替代部分肉类吃,比如一次吃25克。作为植物性蛋白质的来源,就不至于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豆腐干中丰富的钙和镁对尿酸的排出还是有利的。
8.精米白面,尽量少吃
主食正常吃。注意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不要只吃精白米、精白面粉。
测定表明,小米、糙米、燕麦之类杂粮的嘌呤含量并不高。这些杂粮主食的钾含量远高于精白大米,血糖指数较低,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有利降低炎症反应,有利尿酸排出。
在痛风发作期间,不能吃动物性食品,也不要随便吃大豆蛋白粉来补蛋白质,乳清蛋白粉可以适量吃,鸡蛋、鹌鹑蛋嘌呤低,可以每天吃。
文/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肥胖、尿酸高的大基数人群,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25斤?
肥胖是“万病之源”。
太肥的人,患高血脂、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所以一定要减肥,不管是为了好看的身材,还是为了健康的身体。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减肥案例吧!
案例分享
门诊有个小哥来找我减肥,我一看,体重237斤。
嗯,看来是个有故事的小哥。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肥肉三尺非一日之馋。
据小哥所说,他一日三餐都是叫外卖,平常也是久坐不运动。
除了肥胖,从小哥的体检单来看,他的尿酸也高,肝功能异常。
说实话,对于小哥这种大基数的人想要减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之前接触过不少。
只要能调整好饮食,配合中药调理,瘦下来真的不难。
我给小哥定制了易瘦体质方案,根据他的体质用中药丸帮他改善代谢。
考虑到小哥的尿酸偏高,前期并不建议他断食。
跟小哥沟通确认完具体事项,这次减肥之旅就正式开始啦!
小哥对我们的计划是十分地配合,因为自己不会做饭,甚至专门请了个做饭阿姨。
这执行力,确实杠杠的。
自从开始减肥,小哥就没再叫过外卖了,也很少外出聚餐,基本都能在家吃。
看过他的饮食打卡,也能按照营养师的建议去吃,非常健康合理。
不到两个月时间,小哥前来复诊。
从效果上看,他的减重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可以发现,他成功减重25斤,而且不仅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尿酸值有所下降,肝功能指标也恢复了正常!
(小哥的减重成绩↑↑)
不过,我认为他的这个体重还是偏高,还要继续减。
因为他这个过程都没做什么运动,所以我建议他后期除了轻断食,还要加上运动,养成习惯,这样才能更加稳步地瘦下来。
总之,减肥尚未完全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邱医生说
其实,小哥的这个减肥案例还是挺典型的。
像他这种高尿酸的肥胖人士,确实应该减肥,不然分分钟都有发展为痛风的可能。
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也就是说,每8个人中至少有1个高尿酸。
而每10个高尿酸中,又有1个痛风患者。
特别是肥胖人群,他们是代谢紊乱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高尿酸肥胖者在减肥时应适度,不宜瘦得过快。快速的减肥可造成大量的酮体产生,反而抑制尿酸排出。
循序渐进,慢慢地把肥肉减下来才是王道。
那么想自己减肥的话可以如何操作呢?
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
假如你最近体重比较稳定,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01
连续2-3天,不进行任何饮食控制,而是观察和记录自己每天所有的饮食总量。
02
到了第四天,将记录的饮食总量扣除20%-30%,计算好大致的饮食量,然后每次吃饭前事先准备好自己那份,吃完绝不多吃!
03
男性增加运动,如卷腹 游泳/快步走;女性可以哑铃操/床上单车 慢跑(体重大者选择动感单车)。
04
坚持3个月。
除此之外,尿酸高的朋友在饮食方面还要遵循这四条控制原则。
①限制含嘌呤多的食物摄入,每日嘌呤摄入量<150mg;
②大量饮水,每日超过2000ml;
③多摄入含碱性的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④蛋白质来源首选含嘌呤低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