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高血压选药(肥胖高血压选药有哪些)

文章目录:

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吃哪些降压药比较好?医生提醒:这几类降压药

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很多情况下是需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的。那么,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吃什么降压药,这的确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严格说来,各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肥胖患者如果有适应症的话,都是可以吃的。但是,对于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又有一些特殊的注意事项,今天张大夫给大家统一说一说。#清风计划#

1、普利和沙坦类降压药

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往往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这么一来只要没有禁忌症,使用普利和沙坦类药物就比较合适。因为这两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减轻肥胖带来的更多损伤。

2、地平类药物

地平类降压药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应该说它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但是地平类药物也没有明显的减重作用,地平类降压药常常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用药方案的必选药物。

3、利尿剂

对于我国的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很多都是盐吃的多的患者,这些人使用利尿剂降血压,往往效果不较好。但是要特别注意低钾和血糖血脂代谢的问题。

4、β受体阻滞剂

对于肥胖患者,张大夫不常使用倍他乐克和比索洛尔,我更愿意使用α/β受体双重阻断剂,比如说卡维地洛、阿罗洛尔这两个药,因为这两个药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比较小,更加适合肥胖高血压患者。

以上,是我个人对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如何使用降压药的认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合并肥胖高血压,如何正确选择降压药呢?

#健康明星计划#

高血压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和高发病,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在我国也是越来越多。肥胖与高血压同时存在也是非常普遍存在的,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如何选择降压药。

一、何为肥胖

①、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²):是评估肥胖程度最实用的方式。

1、体重低下-BMI<18.5kg/m2

2、体重正常-BMI在18.5-24.9kg/m2

3、超重-BMI在25.0-29.9kg/m2

②、肥胖分级

1级肥胖BMI为30.0-34.9kg/m2

2级肥胖BMI为35.0-39.9kg/m2

3级或重度肥胖BMI≥40.0kg/m2

③我国肥胖:当BMI≥28kg/m2一般就认为是肥胖

二、流行病学

1、肥胖与血压

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35~64岁中年人的超重率为38.8%,肥胖率为20.2%,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市人群高农村,北方居民高于南方,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1.16~1.28倍。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

内脏型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较为密切,随着体内脂肪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内脏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可导致糖、脂代谢异常

肥胖是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关联性最高的危险因素,30%~40%的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伴有肥胖。我国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类型以肥胖并高血压和脂异常最为见,占53.7%其次为肥胖合其次为肥胖合糖代谢异常和高血压,占30.5%

2、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定义:高血压继发于肥胖,也可以高血压升高先于肥胖,目前临床上并未予以明确区分。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更多见于儿童,50%以上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43%的儿童高血压20年后发展成为成人高血压。

三、常用降压药物对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1、ACEI/ARB(普利类/沙坦类)

ACEIIARB不仅能拮抗肾脏、血管、脂肪、心脏等脏器和组织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和降低血压,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激活代谢性核受体、改善糖代谢、减轻脂肪病变。

2、CCB(地平类)

CCB(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硝苯地平等)对糖酯代谢物不良反应,但无明显减重作用,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

3、利尿剂

①、国人摄盐量明显超标,可减轻钠水潴留和容量负荷,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低血钾、高尿酸血症和糖耐量异常。

②、对于BMI≥25kg/m2或<25kg/m2的两个亚组,CB ARB与CCB 小剂量利尿剂二者对高血压患者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2016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识》。

③、噻嗪类利尿药对血脂有不良影响:噻嗪类利尿药的高脂血症性效应为剂量依赖性。

④、极高剂量的嗪类利尿药使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初始升高5%-10%,油三酯也有升高、但幅度较小。

⑤、小剂量的氢氯噻嗪(12.5mg/d)或共等效药物对血脂代谢无影响或影响甚微,该剂量的降压作可能与更高剂量时几乎相同,所以很多复方制剂含有小剂量利尿剂。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对糖脂代谢有不良影响,但

兼具旺、受体双重阻断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等则对糖脂代谢的影响较小。

①、阿洛尔、美托洛尔和普洛尔可导致甘油三酯中度升高(20%-40%),HDL-C降低(约10%,几乎不影响总胆固醇LDL-C。

②、拉贝洛尔、丁洛尔和吲哚洛尔相对不影响血脂水平。

③、卡维地洛对甘油三酯水平的不良影响小于美托洛尔或阿替洛尔

④、不良反应、体重增加:体重增加的中位数为1.2kg(范围为0.4kg至3.5kg)。大多数体重增加发生在最初几个月内;还易发低血糖。

5、α受体阻滞剂

可用于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但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一般不作为首选。

四、抗高血压药与血脂

1、对血脂水平有不良影响的降压药。

①、噻嗪类利尿药:1D-C升高。

②、β受体阻滞剂:TG升高、IDLC降低。

2、对血脂水平没有影响或有改善作用的降压药。

ACEl:对血脂没有显著影响,并可能预防利尿剂治疗引起的血脂升或最大程度控制增幅。

3、ARB:对血没影响或轻度改善。

4、CCB:对血脂似乎没有影响或有轻度改善。

5、a受体阻滞剂:选择性a-1受体阻滞剂(唑嗪、多沙唑嗪和特拉唑嗪)能改善脂蛋白脂肪活性,能改善血脂水平:使总胆固醇降低3%-5%,使TG降低3-%,并轻度升hdl-C。

6、交神经阻滞剂:具有中枢作用的交感神经抑制剂包括甲基多巴、可乐定和肌那苄尚未充分研究其对血脂上的影响。

五、肥胖患者降压药物的优选

1、建议RAAS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或肥胖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一线。

2、ACEI和ARB可作为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3、RAAS抑制剂作为肥胖或糖尿病相关性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具体如下图

最后总结

肥胖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和控制难度,高血压患者应控制体重;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首选RAAS降压药物,如ACEI或ARB;

可以选用或合用CCB类药;

可以少剂量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5mg/日;

β受体阻滞剂对血脂、血糖和体重有不良影响,一般不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定期评估血压和心率,有效进行血压以及心率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使用的依从性和安全性。

了解这五大类降压药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高血压之7)

#高血压#

常用的将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每种降压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高血压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

利尿剂型降压药物

以氢氯噻嗪为代表的噻嗪类降压药最多见,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性高血压、更年期女性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有很要的降压效果。

以氨苯蝶啶为例的潴钾利尿剂,以螺内酯为代表的的醛固酮拮抗剂(保钾利尿),以呋塞米为例的袢利尿剂等等。

痛风患者禁忌使用。

先利尿,在降压

β受体阻滞剂

常见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等。

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心率较快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或者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心衰患者。

绝对禁忌: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

相对禁忌: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周动脉疾病,心率慢、心动过缓患者。

让心脏跳的慢一些,血压就降下来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主要是普利类降压药:以培哚普利、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卡托普利为代表。

ACEI类降压药物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对于合并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肾脏病,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也特别适合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和糖尿病肾病的患者。

适宜人群:可用于各种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反复干咳。

禁忌:高钾血症患者、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3mg/dl)慎用。

经常干咳,可能是降压药导致

钙通道阻滞剂(CCB)
  • 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
  • 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

适宜人群:左心室肥厚、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症患者。

禁忌人群: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

副作用:面部潮红、心动过速、头痛、水肿、牙龈增生。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面色潮红,可能是降压药导致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沙坦类降压药:氯沙坦、缬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等。

不会引起干咳,因此尤其适用于服用ACEI类降压药物出现干咳的患者。

主要适宜人群: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

但是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忌使用。

其他降压药物

还有一些其他降压药物,因为副作用较多,现在已经很少使用,例如:利血平、可乐定、特拉唑嗪、哌唑嗪等。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