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惹的祸!9岁小孩,竟然一身“老人病”
中秋佳节之际,又到了大家大吃大喝的日子,在大家吃喝的时候,也要小心,肚子上的肉可能也会悄无声息地一圈圈堆起来!
特别是孩子长“胖”后,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接诊过的一个肥胖症病例,就是体现这种情况的典型案例。
“孩子9周岁,身高才1.31米,一顿能吃两个汉堡,经常打羽毛球,近一年来却没长个子”
该院内分泌科肥胖门诊主任夏晓英指出,饮食习惯不健康、缺乏锻炼或心理压力过大以及遗传因素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其中饮食是“罪魁祸首”。
夏晓英主任记得,前述9岁孩子的母亲在咨询时显得非常困惑——在她和家人看来,孩子并不“胖”,反而因为有肉显得特别可爱。
此外,孩子吃饭很快,从不需要家长操心,唯一的问题就是不长个子。
因此,她趁着寒假带孩子到儿科看医生,却被儿科大夫建议到肥胖门诊就诊。
接下来的检查结果让这位家长慌了——9岁的孩子,总胆固醇等多项血脂指标均明显增高,血清胰岛素更是严重超标,检查中还发现了脂肪性肝炎、黑棘皮等代谢问题引起的病症。
该院肥胖门诊的接诊经验显示,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单纯性肥胖,而是大多合并有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这些疾病出现在中老年群体居多,也被称为“老人病”。
因此,各位家长要注意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情况,不要因为孩子小,症状不明显,就觉得孩子“胖”只是可爱,从而忽略带孩子做相关检查。
科学减脂
大家都知道吃太多又运动少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大家看到肥胖儿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叫孩子少吃点。但现在,让孩子少吃点也是一个“难事”!
在学校,同学们可能会给孩子们分享各式各样的零食和饮料。
在家里,爷爷奶奶等长辈们可能因为害怕孩子吃不饱,而一直给孩子们投喂食物。
在外面,爸爸妈妈们也有可能因为孩子们的撒娇而给孩子们买各种高油盐食物,例如炸鸡、烧烤、以及汉堡包等。
各位家长如果想帮孩子科学减脂,首先要做的就是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减少孩子们含糖类、高油高盐、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
其次就是要嘱咐孩子不要进食过快,平时吃饭需要细嚼慢咽。
此外,平日也需要多带孩子们户外活动,例如骑单车、游泳、爬山、和打球等。
(文中案例内容来源于南方日报)
来源: 经视健康家
9岁孩子患上脂肪肝“白白胖胖”不代表营养健康
一名9岁的孩子,会和“脂肪肝”这样的疾病扯上什么关系?
近日,一则“9岁女孩暑假胖十几斤查出脂肪肝”的新闻上了网络热搜。在河南郑州,9岁女孩琪琪放暑假回老家和奶奶一起生活。饮料、炸鸡、汉堡、甜点……无论琪琪想吃什么,奶奶都会尽力满足。短短一个月,琪琪像“吹气球”一样胖了十几斤。看到孩子突然胖了这么多,琪琪的母亲很是担心,带她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琪琪患上了脂肪肝,同时,孩子的血脂、尿酸数值也偏高。
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脂肪肝,令人痛心,但琪琪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脂肪肝在儿童中尤其是肥胖儿童中患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有医生发现,暑假期间查出脂肪肝的小患者变多了。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缺乏锻炼、膳食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是导致肥胖症、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等的主要原因。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白白胖胖的孩子才是养得好”“能吃是福,小孩子多吃点没事”……受传统观念影响,长期以来,有不少人像琪琪的奶奶一样在饮食观念上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孩子吃得多就是吃得营养、长得胖就是健康,“白白胖胖”一度成为孩子养育得好的标准。殊不知,肥胖本身就属于营养不良,它会增加孩子患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性早熟等疾病的风险,因此,虽然孩子正在长身体阶段,体重也不宜超标。
如何预防孩子发展为“小胖墩”?食育教育亟待普及。食育教育包含对食物的了解、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的文化等内容,孩子接受食育教育后,会对食物产生更客观的认识,从而对食物采取正确的态度。不少孩子天生喜好多油高甜食物,因此,家长更有责任主动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摒弃高油高盐高糖等不良饮食偏好,避免养成对食物“爱恨分明”的态度。
近年来,以《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合理膳食行动、《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为行动指南,各部门、各地区在食育宣教等方面持续发力。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食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食育教育日渐深入人心,相信将“白白胖胖”等同于“营养健康”的人会越来越少,国民的健康膳食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
话枚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暑假被送回老家一个月,9岁女孩胖了十几斤还患上脂肪肝!家长警惕
来源:江苏新闻
近日
河南郑州一位9岁的女孩
暑假期间因为饮食不控制
一下子胖了十几斤
到医院检查
显示已经患上了脂肪肝!
8月22日
记者走访南京市儿童医院时也发现
假期体重猛增的孩子不在少数
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视频
饮食不控制
假期不少孩子体重猛增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9岁女孩琪琪,近一个月到老家跟奶奶生活,不管是饮料、炸鸡、汉堡还是甜点,琪琪想吃什么,奶奶都会满足。结果琪琪一下子胖了十几斤,并且患上脂肪肝,血脂、尿酸都偏高。
记者在南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假期体重增加的孩子不少。一位14岁男孩2021年暑假开始在医生指导下减重,一年内,体重从76公斤下降到今年暑假前的67公斤。但这个暑假,他的体重又增加了3公斤。
男孩说,自己常吃薯片之类的膨化食品,暑假里一天运动也不足1小时。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李晓男介绍:“有的孩子在家光吃不动,体重增加了。还有的是假期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忙了一学期,总是要满足他在吃上面的要求。所以很多家长讲,小孩到爷爷奶奶家,去了两个星期,长了五六公斤的非常多。到我们这来就诊的孩子基本是中重度肥胖了,肥胖并发症和代谢紊乱查出来很多,像高血脂、高甘油三脂,还有脂肪肝,就是成人的慢病,儿童低龄发生。”
科学管理体重
避免肥胖并发症
医生表示,与成人相似,儿童是否超重或肥胖,主要也看BMI指数。不过跟成人不同的是,儿童的标准随着年龄增长有差异,家长可以参考《国际及中国筛查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标准》,或者在体检后咨询医生。
李晓男医师提醒:“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超重、肥胖的时候,需要重视并且管理起来。一方面,可以到医院评估检查是不是超重、肥胖,有没有并发症,这需要通过医学的评估;另一方面,要把孩子的吃和运动,以及睡眠管理起来。”
预防肥胖,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的饮食,少让孩子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品。
根据2022版《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推荐:
学龄儿童要吃好早餐,早餐食物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以及奶类、大豆和坚果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以上;
可在两餐之间吃少量的零食,零食应选择清洁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
天天喝奶,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
保证充足睡眠,多做户外活动,每天要有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汪乐萍 张中玄 朱迅(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