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具有“降脂”作用中成药比较
三种具有“降脂”作用中成药比较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药名
组成
功效
使用注意
正心降脂片
羊红膻370g,决明子260g,陈皮130g,何首乌 162g,黄芪 364g,丹参 260g,葛根 63g,槐米130g。
益气活血,祛痰降浊。用于气虚血瘀,痰浊蕴结所致的胸痹、心痛、头痛、眩晕。
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患者慎用。
丹香清脂颗粒
丹参,川芎,桃仁,降香,三棱,莪术,枳壳,酒大黄。
活血化瘀,行气通络,用于高脂血症属气滞血瘀证者。
孕妇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此药。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脂降宁片
山楂300g,制何首乌430g,丹参430g,葛根177g,瓜蒌517g决明子430g,氯贝酸铝50g 维生素C适量。
行气散瘀,活血通经,益精血,降血脂。用于胸痹心痛,眩晕耳鸣,肢体麻木,高脂血症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高脂血症。
脂降宁片治疗8周后,转氨酶偶见轻度升高,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中成药介绍(188)——降脂通络软胶囊(高脂血症)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姜黄
降脂通络软胶囊
组成制法
姜黄提取物(以姜黄素类化合物计)50g。制法:取姜黄提取物,加入玉米油384g、蜂蜡16g混合制成的基质中,用胶体磨研磨成均匀的混悬液,制成软胶囊1000粒,即得。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行气,降脂去浊的功效。降脂通络软胶囊适用于高脂血症,症见胸肋胀痛、心前区刺痛、胸闷、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脉琁或涩等属血瘀气滞者。
附:
1.姜黄提取物制备:(1)提取:将姜黄原料打粉,称取原料,加80%乙醇回流搅拌提取;(2)过滤:滤布过滤;(3)浓缩:将滤液减压浓缩为无溶剂味;(4)萃取:将浓缩液加入石油醚萃取;(5)结晶:将母液用50%乙醇加热溶解,过滤,得一次结晶产物;(6)重结晶:将一次结晶产物加入70%乙醇加热溶解,过滤,得二次结晶产物;(7)干燥:将二次结晶产物于鼓风干燥,得成品.
2.姜黄:姜科草本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的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脾、肝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祛风湿利痹之功。临床应用 :】1.用于胸胁疼痛,经闭腹痛等症。2.用于风湿臂痛等症。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痈疡疮疖,可与大黄、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等药配合,研末外敷。
单纯性肥胖症与中成药治疗
吴文博中医药科普
声明:介绍现代疾病与中成药治疗,只是为了介绍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涉及第三方利益。使用中成药,需要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主要参考文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
1. 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概念摘自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 化浊轻身颗粒
在2005年《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卷》中,明言可以治疗“营养性疾病之肥胖症”的中成药 是化浊轻身颗粒(治疗单纯性肥胖)。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何首乌、龙胆草、夏枯草、玄参、陈皮、益母草、黄芪、冬瓜皮、夏枯草。
[功能与主治] 滋补肝肾、清热降浊。用于肝肾阴虚、痰湿郁结而致的单纯性肥胖症,以及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闭经、月经不调。
[方解]方中何首乌味苦、甘、涩、微温,功擅补肝肾,益精血,润肠通便,化浊降脂,为君药。龙胆草清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三药合用,助君药清热降浊,以为臣药。陈皮理气除湿;益母草活血化瘀;黄芪健脾升阳,利水消肿;冬瓜皮淡渗利湿,利水消肿;合用佐助君药活血化痰,除湿降浊,以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清热降浊之功。
[临床应用] 肥胖此因肝肾阴虚,痰湿郁结所致,症见头晕月眩,耳鸣耳聋,腰膝瘦软,胸中烦闷,痰多,肢体麻木,口苦咽干,二便不畅,闭经或月经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或弦滑。
[注意事项]1.脾胃虚寒者不宜用。2.饮食宜清淡、低糖、低盐、低食勿过饱。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用法与用量]用开水冲服。一次2.5~5g,一日2次。饭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