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啤酒肚发硬更危险 教你这样科学减啤酒肚
原标题:人到中年,啤酒肚长这样更危险!科学减啤酒肚的方法,值得一看!
啤酒肚是中年男性不请自来的“朋友”,很多人戏称其为“将军肚”,不以为意。这时的你,自然不能照搬年轻人的健身方式,盲目锻炼、盲目减肥。那么,到底哪些行为容易让啤酒肚找上门?中年人该怎么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啤酒肚的“锅”,啤酒不背
早在2009年6月的一份科学研究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喝啤酒不会直接导致啤酒肚的产生,事实上,啤酒肚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
虽说啤酒肚的形成并不能全赖啤酒,但是也并非与啤酒毫无关系。尽管啤酒中并不含有使人发胖的高脂肪,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喝啤酒时往往会搭配很多“下酒菜”,摄入热量增多。所以不加节制地暴饮暴食才是致使人长啤酒肚的真正原因。
除了与遗传、饮食、运动等因素有关外,睡眠质量差也是啤酒肚形成的一大元凶。一般来说,年纪轻轻就有啤酒肚,往往是营养过剩造成的,而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则是主因。人的睡眠状况从青年到老年是逐渐走下坡路的,其中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是睡眠质量变差了,随着荷尔蒙分泌的缺乏,体内脂肪就会增加并聚集于腹部。另外,代谢能力的下降、精神压力的增大以及久坐不起等,都对啤酒肚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常吸烟会长啤酒肚
饮食过量、缺乏运动可能让人长出“啤酒肚”,除此之外,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吸烟也会增加腹部脂肪,催生啤酒肚。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吉林省的体重超标、肥胖症和吸烟比例分别达到了32.3%、14.6%和39.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弄清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和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吉林大学金丽娜博士及其研究小组对省内1.6万名18~79岁参试者进行调查研究。参试者平均年龄为48岁,男性7517人,女性8895人。研究人员采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分析了体重指数及腰围与吸烟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体重指数相同的情况下,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吸烟量≥100根,且目前仍在吸烟的人群)的腰围更粗,这种现象在女性中尤其明显。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研究人员提醒,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有肚子”,吸烟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更大,因此腹部有赘肉的女性想要塑形瘦身,尤其需要通过戒烟进行干预。专家同时指出,由于内脏脂肪会增加心脏代谢负担,因此,减腰围比减体重更加重要。
啤酒肚发硬更危险
其实,啤酒肚分两种,有的摸起来软软的,有的却紧实坚硬。如果啤酒肚发硬,就要提高警惕了。
虽说都叫啤酒肚,但手感有差异。一种是“水软型”,从侧面拍一下肚子,就像拍打一个水袋,会产生“水波纹”,手感偏软,这种脂肪相对好减。但如果热量严重过剩,体内脂肪堆积在腹部,引起皮下脂肪过厚,久而久之,肚子就会比别人硬。这样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率都比较高。
虽然被叫做啤酒肚,但啤酒没有让人定向长肚子的能力。男性肚子长得太大,一是因为吃的太多,摄入热量大于人体所需;二是运动量普遍偏少,腹部更容易囤积脂肪。要减掉啤酒肚,关键是要控制热量摄入,改变饮食结构,多吃蔬菜、优质蛋白质、粗粮,含糖、碳水化合物过多的零食点心尽量不吃。虽然啤酒热量不高,但是会促进食欲,很多人习惯边喝酒边吃高热量、高脂肪的下酒菜,容易使体内热量过多,最终引发肥胖。此外,除了针对全身的常规运动,如快走、跑步等,还要多做针对腹部、大腿等“核心肌群”的锻炼。可以尝试平板支撑或臀桥,每个动作坚持20秒左右,5个为1组,每天做3~4组,减肚子的效果会比只跑步好很多。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等啤酒肚发硬时再努力减肥,在有啤酒肚倾向或者还绵软时就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
女性不易长啤酒肚,并不代表就可以掉以轻心。雌性激素倾向于将脂肪储存在臀部和腿部,这些部位的脂肪能在女性怀孕或哺乳时提供其所需的能量。只有女性的臀部和腿部堆满了脂肪,才会开始长肚子。人人都应时刻注意保持健康的体重,坚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甩掉多余的脂肪。
人到中年,怎样科学减啤酒肚
最佳套餐:坚持锻炼改善心脏健康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一项研究在《循环》杂志上发表了成果。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每周锻炼4至5天,其中几天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并能坚持两年的人,心脏的僵硬程度明显下降。
灵活的心脏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衰竭的风险会降低。“健康心脏的关键在于在正确的时间达到正确的运动量。”得克萨斯州卫生长老会医院运动和环境医学研究所创始人兼主管本杰明·莱文博士说。
如果中年时期的生活方式以久坐不动为主,则会让心肌收缩、变硬,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目前还不清楚的是,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方式来降低风险,以及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莱文说,早前的实验表明,对于七十多岁的老年人来说,剧烈的运动对于改善心脏健康不会有任何帮助。研究还发现,每周只锻炼几次,心脏并不会收获什么益处。“每周只进行两到三天的‘休闲式’锻炼,根本不足以保持心脏结构的年轻。”莱文说,“不是说这种方式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它还不足以维持年轻的、如同橡皮筋一样的弹性。”
最佳方式:分成两组进行锻炼比对
为了观察早一点进行高强度运动是否有帮助,莱文和他的同事招募了61名年龄在45岁至64岁之间的中年人,这些人的健康状况都很好,但是他们一直“坚持”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志愿者们被分配到了两个组:第一组进行为期两年的“训练”,包括每周4至5天的锻炼;第二组的组员则参与了常规的瑜伽、平衡训练和举重训练。
为了避免受伤,头几个月,研究人员为第一组的组员降低了些许锻炼强度,不过这之后,参与者都遵循着“常规版”锻炼方式,每周的锻炼项目包括:两天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尽最大强度锻炼4分钟,之后花3分钟进行恢复,之后再次锻炼,如此循环4次。一天长时间中等强度的锻炼,至少进行1小时运动,且一定要提高心率,例如跳广场舞、打网球、骑自行车或者快步走。一到两天中等强度的锻炼,坚持大约30分钟。
此外,每周的锻炼“套餐”还安排了两个高强度间歇训练后的“恢复日”,“恢复日”不代表可以不动窝,也要进行20至30分钟的步行或轻度有氧运动。“参与者通常比较喜欢间歇训练,因为持续时间不会很长。”莱文说,“你可以努力锻炼,之后好好恢复,这种感觉很不错。”
为了保持积极性和兴趣,参与者们尝试了多种不同的运动器械,包括固定自行车、跑步机、椭圆训练器等,而且也不忘户外的运动,骑车、跑步等。
过了一段时间,有氧运动组的所有人都开始进行莱文所说的每周“常规量”运动,包括一次高强度间歇训练、一次长时间的训练,几次常规的基础训练和一个恢复日,期间穿插着一些力量训练。
最佳强度:每周四到五天锻炼最佳
两年后,研究人员发现,相比没有进行定期有氧运动的对照组,运动组的心脏明显更加“年轻”。“我们发现了中年人锻炼的‘最佳剂量’——每周四到五天。”莱文说,“我们在中年后期有一个‘有效点’,可以明显逆转此前久坐不动造成的影响。”
莱文说,该研究的初衷是为那些没有时间进行长时间锻炼的中年人设计一个适合的锻炼“套餐”。“锻炼需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刷牙、洗澡或换衣服一样,人们需要将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莱文说。
对于这一“处方”,心脏健康专家尼卡·戈德堡医生表达了赞同的态度,他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将测试中的“套餐内容”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来源:人民健康网综合)
[来源:人民网 编辑:可可]
疑似中年发福?竟是内藏玄“肌”
方女士今年50岁,半年前开始自觉下腹部隆起,以为自己人到中年开始发胖,也就没放在心上。可最近1周有明显下腹坠胀的感觉让方女士觉得不太对劲,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妇科就诊。
多科专家给出“杂交手术室”的方案
接诊方女士的是妇科主任医师罗宁,罗宁在初步检查后发现,方女士腹部隆起并非发胖,而是下自盆底、上至膈肌下、两侧达腋中线的一个巨大质硬包块。CT检查也进一步提示方女士腹部有一23×12×32cm大小实性为主包块,且血流丰富。患者手术意愿迫切,罗宁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了住院。患者住院后,妇科召集了全院多学科会诊(MDT),为患者制定了较为全面的手术方案。
据悉,因为术前影像学提示患者瘤体血供丰富,加之肿物性质不明,术中可能出血多甚至手术止血困难。如果术前即行瘤体血管介入阻断,术中出血风险能大大降低,但患者将承受术前栓塞操作带来的组织缺血疼痛及额外一大笔治疗费用。经多科专家讨论后,团队决定启用 “杂交手术室”实施本例手术。记者了解到,“杂交手术室”是英文“hybridoperation room”的直译,也可以称为复合手术室。杂交手术室不仅具有复杂外科手术所要求的全部硬件条件,还配备介入治疗所需的DSA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影像检查。在这样的硬件保障下,患者术中若出血多,能立即在手术台上行介入栓塞止血,从而减少了预处理带来的医疗花费。
2小时挖出5446克重瘤子!
手术正式开始后,手术医生罗宁、谢静燕等探入患者腹腔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将包块安全取出。巨大包块长期压迫在腹腔里,一旦将实体肿瘤取出,腹腔内压力将骤然下降,极易引起血流不稳定,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在手术医生的小心操作及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包块被安全取出腹腔。
包块取出后,经过仔细探查,确认包块为来源于子宫的巨大肌瘤。手术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复杂的解剖。尽管子宫上段已被提出腹壁外,但盆腔深部子宫直肠窝仍被瘤体占据着,暴露困难。由于瘤体巨大,致使整个子宫及宫旁组织已丧失了正常的解剖结构。罗宁医生在手术中思路清晰、技术娴熟,两位专家配合密切,子宫最终被完整切除的同时,未伤及任何周围邻近脏器。
经测量,离体肿物重5446g,子宫大小14×7.5×7cm,肌壁间肿块最大体积32cm×20cm×15cm。在整个手术团队的紧密配合下,仅耗时2小时即成功完成了该例手术,总出血量不到500ml,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围手术期间,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生化指标正常,术后4天即康复出院。
这些症状需要注意
罗宁介绍,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子宫肌瘤按肌瘤与子宫肌壁关系可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值得注意的是,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症状与肌瘤部位、大小和有无变性相关。常见的症状有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下腹包块、白带增多、压迫症状以及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
“超声检查为目前最为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罗宁解释,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也为区别肌瘤是否有变性提供参考。
罗宁提醒,子宫肌瘤除黏膜下肌瘤外,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广大女性应重视健康体检。如果既往肌瘤有迅速增大、月经量增多、压迫症状、肿瘤指标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来源: 扬子晚报
中年男人肚子大,不一定都是“啤酒肚”,这一种疾病要警惕
#秋日生活打卡季#
说来也奇怪,我每天去母亲的路上,都会遇到一些忙碌、匆匆行走的中年男人,而这些中年男人怎么感觉他们个个肚大腰圆呢?有的男人看起来就像“孕妇”一样,站直了都看不见自己的双脚。
那天我看见一个熟悉的人,我回家一说老公就知道是谁了,这个男人光着上身,他去取快递,看着不仅肚子大,而且不是那是软软颤颤的而是特别硬的感觉,看着根本就不是“脂肪堆积”这么简单。
中年男子
男人肚子大,一般来说有下面几种情况:第一,平时饮食不节制,导致大量脂肪堆积。
人到中年,尤其是40岁以后,不少人依然饭量不小,但运动量却相对减少多了,主要是代谢能力下降,吃的饭看似和平常一样,但摄入过多的食物远远超过了热量消耗,逐渐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脏腑功能受累。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得太多太好,中年人总感觉自己没有以前那样容易代谢了,消化能力也变差,感觉身材越来越胖,不知不觉肉都长肚子上了。
饮食不节制
第二,人到中年应酬太多,大量饮酒导致了“啤酒肚”。
看过一张照片,曾经的战友多年后再相聚,没想到的是个个都发福了,都是“大肚腩”,真的是“谁也别笑谁”。
啤酒看着似水,其实也是粮食酿造的,热量并不低,长期、大量、无节制的喝,一样会引起身体脂肪堆积,导致血脂超标、血压升高,对心脑血管健康,肝肾功能构成很大的危害。
我认识有不少中年男人出现了“啤酒肚”,包括我的家人。东北男人比较豪爽,不少人都有喜欢饮酒的习惯。
男人不考虑自己的健康状况而是选择继续喝,觉得还挺“沾沾自喜”的,好像真的是中年“发福”一样,并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这才是逐渐失去健康可怕的地方。
大量喝啤酒
第三,疾病原因,肚子变得“硬又大”。
有的中年男子,因为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自己的肚子越来越“膨胀”,从不去检查身体,而是认为自己是“发福”。
当肚子变得大又硬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身体某个或某些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的情况。
身体出现了“腹胀如鼓、逐渐变硬”,很可能说明病情开始不容乐观了。
如果清楚自己有什么病,比如肝硬化已经出现了腹水的问题,那是很痛苦的。
在医院里,经常看到有中年男子因为腹胀难耐而去抽取腹水。其实,并不是抽取完了腹水肚子就软了就好了,而脏腑功能衰竭、腹腔内形成的负压一样会导致腹水再生,致使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我前几天看到的那个中年男子似乎就是这种腹胀如鼓的状态,虽然状态看起来还好,但给人感觉不容乐观。回来听我老公说,这男子是他小时候的邻居,如今才50岁左右,家里人都去世了,现在只剩下了他自己。
一家人的不良生活方式,而且从来不管理健康,才让人担忧。
饮食要科学
男人出现了“啤酒肚”,这一种疾病一定要警惕。这就是肝脏代谢能力的问题,要十分警惕出现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及肝癌等问题。
所有的食物及摄入的酒精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尤其是大量饮酒的中年男人要注意自己的肝脏是否还健康,不要认为自己经常喝“解酒药”、吃“护 肝片”就不会再有任何问题了。
不少中年男人可能会有一种误解,就是感觉自己已人到中年,发福由不得自己,不会引起健康风险,因此“我行我素”。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
觉得自己发福了
有的人或许因为基因、恰当注意养生等原因,可能轻微脂肪肝并无大碍,虽然“大肚腩”,但脏腑功能尚好,对健康还够不成“威胁”。
有的人就不同了,人到中年自身脏腑功能本就失调,再出现脂肪肝、酒精肝,平时饮食起居不规律、熬夜、少运动等,结果可想而知。
人体的肝脏是很脆弱也很顽强的器官,它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倒下”,就是说它只要有代偿能力,人就可能不会感觉到哪里不舒服,当觉得不舒服而不得不重视的时候,也许真就晚了。
喝酒,还是要因人而异,非喝不可的场合,要小斟小饮,切记别逞能“不醉不归”。
朋友聚会
小结:中年男人压力大、事业蒸蒸日上,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发福,出现了“啤酒肚”要及时管理身材,纠正不良习惯,防微杜渐预防疾病的出现。
当男人持续肚子大、腹胀如鼓时,切不可大意,要及时就医定期体检,注意肝肾功能不要出现大问题,不要让“大肚腩”隐藏着难以治愈的疾病,也会给心脑血管健康带来不浅的危害,出现这梗那梗的就不好了。
男人到了中年,及时保养身体、管理好身材也是一种能力,不要等失去了健康才让自己后悔当初。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头条文章养成计划##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中年男人不仅要打理好事业,更要管理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