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肥胖(流感会导致体重下降吗)

文章目录: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肥胖者是高危人群

流感和感冒有什么区别?得了流感该怎么办?近段时间,我国多地流感呈高发态势,有的家庭全家中招,各大医院门诊也是人满为患。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12月1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文爱珍教授表示,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症状较轻。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文爱珍主任介绍,感染流感后一般表现为发热、干咳、头痛、咽痛、肌肉关节酸痛,腹泻、呕吐等,多为自限性,在发病后3至4天退热,症状好转。流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它引起的并发症,如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脓毒性休克等。

“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文爱珍主任表示,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大于65岁的老年人,妊娠及围产期妇女、伴有慢性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疾病的人群是高危人群,此外,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也是高危人群。

如何预防流感?文爱珍主任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6 月龄-5 岁儿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 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为优先接种对象。

此外,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污染的双手接触口腔、鼻腔、眼睛黏膜而感染。因此,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口罩相当于一道防线,不止健康人要戴口罩,流感患者也要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地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新鲜。

“加强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且营养均衡。”文爱珍主任表示,这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从根本上增强人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田争

不能胖了,新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强流感病毒的毒性

图片来源:CDC

众所周知,肥胖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风险,如导致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各种癌症等。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可怕的事情。

3月3日,发表在美国微生物学会(ASM)期刊《mBio》上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肥胖不仅会增加感染流感病毒的严重性而且还会影响病毒的多样性。这一发现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每年的流感病毒差异很大。

2019年9月在美国爆发的大范围流感,至今仍未终结。截止到2020年2月22日,全美已有3200万流感病例,其中,31万人住院治疗,18000人死于流感。

图片数据来源:美国CDC

肥胖的流行已经是世界性问题了,它公共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50%的成年人口被认为超重或肥胖。因此,在日益肥胖的世界中,确定肥胖对宿主内病毒进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已知肥胖时宿主为疾病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微环境,即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从而导致患者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受到抑制。虽然早期研究表明流感病毒致病性增加,但肥胖在流行病学上与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H1N1大流行期间人类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身体质量指数(BMI)大于30的人,与住院率、继发感染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并且,这种关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证实,肥胖的人现在被认为是流感感染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该研究通讯作者、ASM公共和科学事物委员会(PSAC)主席、世界卫生组织动物和禽类流感生态研究合作中心副主任、首席研究员Stacey Schultz-Cherry博士说:“我们需要谨慎地从小鼠实验中推断出更多的结论,但这项研究确实表明,肥胖微环境中细胞应对流感的方式,导致该个体没有良好的抗病毒反应。肥胖会使病毒更快地进入身体并复制,从而引发更多异常,其中一些异常甚至对病毒有益。

先前的研究表明,肥胖的人在呼出的气体中流感病毒载量更高,而且释放病毒的时间更长。动物研究表明,对于肥胖动物而言,流感病毒可以深入肺部并持续更长时间。

由于流感病毒会继续漂移和变化,因此每年都要研制新的流感疫苗。Schultz-Cherry及其同事推测,肥胖的微环境可能会使流感病毒更快速地发生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H1N1病毒鼻内接种的方式感染遗传性肥胖小鼠和野生型瘦小鼠,并持续3天,以让病毒有足够的时间复制。然后,他们从动物体内回收病毒,再将病毒分别感染胖小鼠和瘦小鼠,再持续3天时间,然后再重复这一过程。

图片来源:mBio

Schultz-Cherry博士说:“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模拟病毒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期间会发生什么,以及病毒在瘦的个体和肥胖个体之间传播有什么差异。”

研究人员发现,当病毒在肥胖小鼠之间传播时,病毒发生了变化。较小的变体在肥胖小鼠中迅速出现,并且表现出更强的复制能力,从而导致肥胖小鼠来源的病毒在感染野生小鼠时表现出更强的毒力。

Schultz-Cherry博士说:“当人感染流感时,并不是只有一种病毒起作用,而是一群病毒。这就像一场小型鸡尾酒会,在这种情况下,肥胖小鼠的鸡尾酒完全是不同的。它们有不同的种群,其中一些病毒比在瘦小鼠间传播的病毒毒力更强。”

当细胞与流感病毒相互作用时,人体通常会产生干扰素反应来阻止病毒复制和传播。这项新研究表明,肥胖小鼠的这种紧急反应是迟钝的。肥胖小鼠流感病毒种群多样性的增加与I型干扰素应答减少相关,重组干扰素治疗肥胖小鼠降低了病毒的多样性,这表明肥胖小鼠表现出的抗病毒应答较晚可能导致了更强毒性流感病毒种群的出现。

Schultz-Cherry 博士说:“下一步,我们想要了解肥胖人群中病毒的多样性更高吗?他们是导致每个流感季病毒抗原漂移的原因吗?也是我们必须不断更新疫苗的原因之一吗?因此,我们将梳理出在细胞水平上发生了什么来影响病毒本身。”

参考文献:

Obesity-Related Microenvironment Promotes Emergence of Virulent Influenza Virus Strains

DOI: 10.1128/mBio.03341-19

转载自中国生物技术网

#清风计划#汇聚海上名医,连接人与健康

#超能健康团#

合作联系:coop@xinjk.com.cn

英国专家发现,肥胖导致新冠病毒死亡风险大幅增加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伦敦8月26日电 (赵星一 张平)英国北卡罗来纳大学26日公布一项研究发现,肥胖会使新冠病毒死亡风险增加近50%,并且可能使针对该病毒的疫苗疗效降低。

该项研究发现,体重超重的肥胖者在各项指标上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较高,住院风险增加113%,有74%可能被接受重症监护,死亡风险增加48%。该项研究报告发表在当日出版的《肥胖评论》杂志上。

该项世界银行委托进行的专项研究,由世界领先的英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全球公共卫生学院巴里·波普金教授领导进行,汇集了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在内的全球研究数据。

波普金教授表示,肥胖会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不良变化,肥胖症患者通常患有潜在的医学疾病,更难以抵抗感染,死于新冠病毒风险大大高于人们的想象。“肥胖者入院的风险增加了一倍,死亡风险增加实际上近5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恐怖数字,比我预期的要高得多”,“老实说,它们都震惊了我。”

合作研究者梅林达·贝克教授称,从萨斯疫苗和流感疫苗测试中所获得的全部知识,令我们为新冠病毒疫苗对肥胖者的疗效存有疑问,新冠疫苗在肥胖人群中可能效果不佳。

该项研究无疑将增加英国政府应对肥胖的压力。英国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成年人肥胖率为27%。日前,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多曾次发出呼吁,倡议英国民众积极参与减轻肥胖的行动。(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