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到后背疼(肥胖后背痛)

文章目录:

后背疼,别以为是累的!它预示这一器官的病变!不可忽视

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人类在50岁之后,心脏就开始逐渐走向衰退期,年轻时没有注意心脏养护、家族有心脏疾病遗传病史的朋友,这时你就有很高的几率患上心脏疾病。

对于心脏疾病,大家有多少了解呢?很多人都会以为心脏疾病就是会出现心慌、胸口痛等症状。但其实,心脏疾病出现时,它的发射区不仅仅在心脏周围,还会出现后胃、下巴、肩膀、颈部、后背、左臂、左腿、牙、舌头等部位的疼痛。

心脏疾病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会突发心梗,心梗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就要了人的性命。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心梗相关的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后背疼,要注意】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额后背突然没有缘由的疼痛,并伴随着胸部疼痛、左手臂发麻的症状,千万不要以为是因为劳累导致的,也不要以为是关节问题!

心脏病放射性疼痛常见部位

研究表明:后背突然疼痛、左手臂发麻、疼痛,是心肌梗塞的前兆。这种疼痛一般为钝痛,而不是剧痛,尽管疼痛不太严重,但要抬起手臂却十分困难。

疼痛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传到大脑皮层后人体就有了相应的感觉。心脏病发作引起的疼痛可能由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左侧的神经造成的。

因此,如果大家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尤其是患有心脏问题的朋友,千万不能忽视,以为就是简单的背部疼痛,要及时就医,这可能是心脏在给你报警!

【心梗发作的前兆】

心梗是一种突发性的心脏疾病,心梗发病时来势凶险,让人猝不及防。如果病人发作时,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和及时救治,很有可能就一命呜呼。小编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白天时,因为还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女性,晚上就一觉不起了,家人痛哭,留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让人唏嘘。其实,心梗在发作前,是有征兆的,只是有时候人们不注意察觉,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下面我们来看看,心梗发作之前都有哪些征兆。

1、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就应警惕了;

2、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3、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

4、胃疼:特别是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时又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5、牙疼:通常3分钟左右就会过去,如果是牙周炎则不会这么短时间就好。比如一骑车牙就疼,停下后就不疼了,可是再骑的时候又开始疼。可能在1周内反复出现。

6、焦虑失眠:这种失眠不是像普通失眠那样睡不着,而是半夜忽然无征兆的惊醒,思绪像万马奔腾或是涌现出无法解释的恐惧感。

7、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并且常常是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应警惕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指示。

8、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症状就要提高警惕。

【发现心梗先兆如何处理】

我们知道了心梗来临前的征兆都有哪些,但是如何处理和预防呢?知道先兆并不是目的,及时预防和处理才是关键。下面我们来看看,心脏病人发现心梗前兆时,如何处理最为妥当。

1、减少或消除诱发因素,不吸烟、食不过饱、忌生冷饮食。还应防止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和过于劳累。

2、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急性左心衰竭时,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或半卧位,也可轮流结扎双下肢,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衰程度。

3、心肌梗塞发生时,若出现休克,应取平卧位,头稍低,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4、出现心梗先兆时,病人应卧床休息,及时通知家人,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救治。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腰背痛的6个残酷真相 3个动作也许还能挽救一下

生活中久坐劳累,难免遇到腰背痛。在一些人眼里,这是不碍事的“小病”。殊不知,这样的“小病”也可能有高风险。

刊登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分析了1990~2013年来自188个国家的流行病学数据后发现,腰背疼痛已进入最常见疾病名单,还位列致残疾病前10位。

《欧洲疼痛杂志》刊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项新研究称,腰背疼痛不容忽视,会让老人的早亡风险增加13%。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权威专家,推荐3个动作给你的腰背放放松。

受访专家

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亓云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王锡阳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骨科副主任 张军

腰背痛的6个残酷真相

腰背痛可能与腰背部长期负重、结构易于损伤有关。但有些疼痛可能是脊柱、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患病信号。

一般来说,引起腰背疼痛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6类。

1

不良姿势

不仅上了年纪的人,很多20~40岁的青壮年也会频频腰背疼痛,不良姿势是重要诱因。

很多白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还不注意姿势,含胸驼背;下班回家后瘫在沙发上,东倒西歪,腰肌劳损、脊柱侧弯等问题便会找上门。

2

脊柱疾病

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比如软组织炎症、骨关节退行性改变,以及脊椎神经病变都可能导致腰背疼痛。

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疼痛可能沿着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连到脚趾。

3

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增长,骨量流失加快,如不注意补钙和运动,就易患上骨质疏松症,而腰背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

具体表现为:站立、久坐后疼痛加剧,坐下、躺下后减轻;日间疼痛轻,夜间、清晨重;和腰椎病、颈椎病不同,这种疼痛位置不固定。

4

消化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腰背疼痛的病源之一。

有些急性腰背疼痛可能由急性胆囊炎、十二指肠溃疡或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引起,慢性腰背疼痛则需警惕胰腺癌。

5

泌尿生殖问题

肾炎、盆腔炎、子宫肌瘤、泌尿结石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可引发腰背疼痛,主要表现为酸胀、下坠、腰肌无力等,睡觉翻身疼痛加剧。

6

心脏病前兆

美国研究发现,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发病前1个月可能出现腰背疼痛等预警性症状。

3个动作缓解腰背痛

为大家推荐3个能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椎疾病的动作。

1小燕飞

俯卧在硬床上,两臂伸直,贴在身体两侧,头部、肩部、双臂向后上方抬起。

同时,双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个身体像一只飞翔的燕子,保持约5秒后放松落下,休息3~5秒。

根据个人情况,可每天坚持做10~30次。

2拱桥

腰肌力量较弱或肥胖人群做小燕飞可能会有些费力,可选择“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腰背部肌肉。

仰卧在床上,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双肘和双脚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放松腰部肌肉,放下臀部休息3~5秒。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20~40次。

3靠墙深蹲

双脚微张,脚跟距墙壁60厘米,背部靠墙,挺直腰背,缓慢下蹲,脚跟不要离地,也可以双手握拳前伸。

大腿和小腿的角度最好在90度,保持呼吸3~5秒,还原站姿。动作开始时要慢,可逐渐加快,5~10个为1组,每次做1~2组。

除了运动,大家还要注意一些生活习惯的调整:

1.不要久坐、久站、久弯腰,每坐或站20~30分钟就要活动3~5分钟,站起或坐下动作要缓;

2.工作间隙坐在椅子前端,用上身倚着座椅靠背,十指交叉,双手伸过头顶,用力向后伸去,尽量使上身与水平呈45度角,有助于释放脊柱压力;

3.少提重物,若非提不可,一定要摆正上身,并弯曲双膝,缓解腰椎压力;

4.接电话时最好用耳机,避免一直歪着脖子。

专家最后强调,大家千万不要轻易服用止痛药物应对腰背疼痛。若腰背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伴有发烧、畏寒等症状,或白天疼痛不明显,夜间加剧,就要尽早就医。

男子肩背痛了三个月,以为颈椎病复发,检查发现是肺癌“捣鬼”

“本来之前肩椎就不好,以为是旧病犯了,而且我又没有咳嗽咳痰,哪里想的到会是肺癌?唉,都怪我自己没重视!”

三个月前,张伯左肩至胸背部一直出现疼痛的情况,原以为是旧疾复发,贴了几贴之前诊所开的敷贴也就没怎么管。可谁知这痛感越来越强烈,搞得张伯晚上睡不着觉,还呼吸困难,他只好到医院检查。

而检查结果却让张伯连连叫苦,原来这肩背疼痛并非旧疾复发,而是肺癌“捣鬼”!且癌细胞已经有转移现象,张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张伯苦思冥想,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肩背痛会和肺癌有关呢?

医生提醒:异常肩背部疼痛,需警惕肺癌可能

腰酸背痛,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的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颈椎病、肩周炎等。然而,医生提醒,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感明显,就要提高警惕了,有可能与肺癌有关。

肺癌发展到中晚期,很容易发生骨转移。数据显示,30%-40%的中晚期肺癌患者会出现骨转移。

由于骨组织也需要血液供应营养,因此循环系统中的肿瘤细胞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到骨头上。骨转移常发生在脊柱和躯干骨近端,以胸椎、腰椎为主,主要表现为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脊柱压迫等。

临床上,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之后,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1年生存率仅为40%-50%。

其实,肺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和肩周炎、颈椎病等引起的疼痛是可以分辨的。首先,早期肺部肿瘤引起的疼痛感不明显,呈间歇性发作的特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间歇性的疼痛会变成持续性的疼痛,而且疼痛感逐渐加重。

再者,肺癌引起的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腋下,疼痛感自下而上放射,尤其在夜间,疼痛感最为明显,部分人还会被痛醒,情况十分严重。此外,还伴随着咳嗽、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

但是,肩周炎、颈椎病等引起的疼痛症状一般不会这么剧烈,而且会有关节僵硬的感觉,在使用膏药、休息或按摩之后,疼痛感得到缓解,不会越来越严重。

肺癌的早期信号不只是咳嗽

说起肺癌的症状,很多人肯定会说咳嗽。确实,咳嗽是肺癌的典型症状,临床上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嗽的原因是肿瘤生长在管径较大的支气管黏膜上,产生异物样刺激。

此外,咯血和胸痛也是肺癌的典型症状。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患者约占30%,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约占25%。其中,咯血是咳嗽时血管破裂或肿瘤局部坏死导致的,胸痛常表现为不规则的钝痛或隐痛,疼痛感持续、尖锐、强烈,药物难以缓解。

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有时候既不咳嗽、咯血,也不胸痛,突然之间就被查出了肺癌呢?难道是误诊吗?实际上,除了典型的症状,肺癌还有其它非典型症状。

一是水肿,比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等,原因是肺癌细胞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的。二是杵状指,杵状指也是一种“肺外表现”,具体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末节肿大,看起来像鼓槌。三是男性乳房突然变大,同时还伴随着周围神经感觉异常或肌力下降,同样与肿瘤产生内分泌物质有关。

出现这些异常表现的时候,也要提高警惕心,及时到医院排查,免得错过治疗时机。

肺癌易发生骨转移,对生存期有影响

肺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之一,其中,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肺癌。据统计,肺癌骨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6-9个月。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的原因,与腺癌多发生于肺部周边有关,肺癌细胞容易经血液转移到肋骨、胸椎等部位。

肺癌骨转移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比较典型的是骨痛、皮肤肿胀、肢体麻木、腰酸背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经过自检,如果高度怀疑肺癌骨转移,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目前,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主要通过E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X线、CT、MRI(磁共振成像)等。

肺癌骨转移的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二是针对疼痛的治疗。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指通过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最大程度地消灭全身性扩散的癌细胞。针对疼痛的治疗是指根据不同程度的疼痛,通过布洛芬、吗啡等药物缓解症状。

经过全身性治疗之后,肺癌骨转移可以控制,但是无法完全治愈。所以,如果能在肺癌细胞扩散、转移之前就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就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从全球范围来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不断上升。肺癌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近在咫尺。如果不注意,很有可能会被盯上。因此,我们要积极预防肺癌,如戒烟、远离废气污染、养成健康良好生活习惯等,将肺癌风险降到最低。

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肺癌伤害的三个原则,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身体哪个部位出现不适,都要引起重视,早日查明原因,以免延误病情。#清风计划##谣零零计划##关注她健康#

参考资料:

[1]《肺癌发生转移这个部位最常见,控制不好生存期缩短一半!》. 肺癌康复圈.2020-11-08

[2]《预防肺癌从这五点做起》.山西晚报.2017-11-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