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合集第3期——艾尔
父母因隔离无法回家 13岁男孩独居66天喂胖自己和猫狗
近日,江苏苏州的一名13岁男孩豆豆(化名),在父母隔离无法回家的情况下,独自生活两个月,不仅喂胖了自己,还把狗狗和猫咪养得肥肥胖胖。5月8日上午,豆豆妈妈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她和老公人在上海无法回家,而双方父母也都不在苏州,孩子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是他第一次一个人生活,我们每天都祈祷他身体健康,精神健康,还好他比较乐观,生活和学习都没有耽误。”豆豆妈妈说,经历此次事情,她深有感触,觉得每个父母都不应小看孩子,不要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其实孩子们很棒。
13岁男孩独自生活66天
据豆豆妈妈发布的视频显示,家里有些杂乱,课本、写字本和笔以及书包散落在沙发和餐桌上,地上塑料包装袋和纸屑也未清理,厨房内各种物件更是堆成“小山”。发布者配文称:“因为疫情,儿子独自生活了两个多月,今天回来差点以为走错门了,不管怎样,小朋友还是挺坚强的,毕竟13岁的孩子,既要照顾猫咪和狗子,还要上网课。”
13岁男孩独自生活两个月(图源:网络)
上述视频发布后,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为孩子的坚强点赞,有网友评论道:“小朋友能把自己和宠物照顾好,真的挺不错,生活技能满分。”还有网友评论称:“一孩一猫一狗,这已经够干净了,不是我吹,一个孩子一天就能给你造成这样。”
5月8日上午,记者联系上豆豆的妈妈。“刚开始一进门,真的以为走错门了,不过想想13岁的孩子一个人独自生活,已经很不错了,60多天下来,人不但没瘦,还胖了,家里的狗狗和猫咪也胖了。”豆豆妈妈说,她们老家是江苏宿迁的,现在一家三口住在苏州,她和老公在上海上班,因为疫情的原因,夫妻两人两个月没能回家,孩子就带着狗狗和猫咪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长达60多天的独自生活。
“刚开始孩子还可以下楼吃饭,后来楼栋也封控了,平时全靠小区物业送盒饭和蔬菜、肉等物资。”豆豆妈妈说,有时候孩子周末有时间了,想改善下生活,她就会远程指导孩子做鸡腿、煎牛排。
“确实很心疼孩子,怕身体出事,怕心理出问题,还好孩子比较乐观,没有什么负面情绪。”豆豆妈妈说,分别期间,有时候孩子还会安慰她,不让她担心。其实她觉得孩子独自在家的时候还是害怕的,“窗户都关关的死死的,窗帘也都拉上了大半。”
物业经理经常送饭夸他很棒
8日下午,豆豆一家所在小区的物业公司唐经理告诉记者,小区内还有几个孩子和豆豆情况类似,但豆豆是几个孩子中年纪最小的,而且父母也是离得最远的,“我经常给他送盒饭和物资,孩子很棒,学习完全没有耽误。”唐经理说,豆豆的性格很好,很乐观,即使有一次自己被反锁在屋外,也没有慌张,思路很清晰,很清楚该向谁求助,谁能帮他解决问题。“我也看到豆豆妈妈发的视频了,13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家60多天,能把自己照顾好,确实很棒。”唐经理说。
豆豆妈妈告诉记者,经历过此事她深有感触:“我想对广大父母说,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不要觉得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比如这次,他可能生活上没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但是在精神方面,他可能比我们很多成年人做的还要好。”
延伸阅读:
上海2岁女童独自隔离后回家 睡前说了一句话让妈妈瞬间破防
“叔叔送你回家,不要难过,叔叔坐你旁边。”4月5日,一则两岁小女孩阳性康复后被大白送回家的视频暖遍了全网。视频里,小女孩抱着一只熊,眼神显得有些迷茫,但一旁的大白一直在安慰她:“很快就可以到家啦。”网友们纷纷表示心疼小朋友。宝宝回家后,晚上睡觉之前说了一句“阿姨抱抱”,让妈妈瞬间破防了。
也有网友表示小朋友很乖,很可爱。
女童安安
4月6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了小女孩的妈妈金女士。金女士告诉记者,女孩名叫安安(化名),3月13日的时候因为看病时被检测出阳性,所以需要到医院进行独立隔离治疗。
在近一个月的隔离治疗时间里,金女士每天都在关注着孩子的情况。“有些担心,但好在医护人员都挺好的。有空的时候都会分享孩子的情况。”昨日,当孩子回到家中的时候,金女士感觉安安变得更加粘人了。
在金女士的个人视频账号里,有着非常多的安安成长瞬间。金女士说,她会一直记录安安的日常直到长大:“也希望疫情尽快结束,能让孩子无忧无虑地成长。”
两岁女娃核酸检测阳性后被大白接去医院独自隔离
4月6日凌晨,金女士在个人的视频账号里发布了安安回家的视频。视频里的安安一直唯唯诺诺不敢走进家门。金女士告诉记者:“刚刚回来的安安眼里没有很开心,她似乎不知道这一个月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好在她平安回家了。”
大白 资料图
3月13日,安安和妈妈说肚子有点疼,并且伴有一些发烧。于是,金女士就带着安安去了医院看病并做了核酸,当天晚上结果出来是阳性,第二天就去了医院隔离。被大白接走的时候,安安并不知道妈妈不会和她一起去医院。直到下楼时发现妈妈没有跟着,安安才匆匆叫了一声“妈妈”,随后就被带上了车。“那声妈妈好像把我的心脏也一同带走。”金女士在当天的视频下这样说道。
最开始的时候,金女士是可以通过电话询问安安在医院里的情况。后来安安被转到儿科楼后,由儿童医院的团队接手。医护人员拉了一个微信群,不定时地发一些孩子在医院里的视频。“最初能打电话的时候安安一句话都不说,可能是在那边比较害怕,我只能提醒她要听护士阿姨的话,好好吃饭。”
女童安安
金女士说,作为妈妈很担心孩子在医院里睡不好、吃不好,不能及时换尿不湿,也担心她会被磕磕碰碰。每天,金女士都会在群里问宝宝是否有好一点?饭有没有在好好吃?宝宝是否阴性可以回家了?
在金女士的视频账号里,有一些安安在隔离治疗的视频。视频里的安安一直抱着她的小熊,一直围着大白转。有时候大白在给其他孩子喝奶时,安安还会“吃醋”。回家的第一句话,安安说了一句“熊熊”,金女士说,可能是孩子是想说小熊一直在陪着她,她没把小熊弄丢。
“睡觉时候说了一句‘阿姨抱抱’后,我直接破防了”
金女士来自浙江温州,现在上海工作定居,住在黄浦区。上海发生疫情以来,金女士的小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他们一家人也处于居家隔离观察期。在金女士的个人视频账号里,有着180多条视频,其中绝大多数是记录安安从出生到如今点点滴滴的日常。
女童安安日常
视频里的安安,可爱、听话、懂事。讲起安安,金女士也笑着对记者形容:“安安是个天使宝宝。”
金女士说,安安平时是个很乖很听话的孩子,虽然还不怎么会说话,但在吃饭的时候会主动分享东西给爸爸妈妈吃。不仅如此,家里有两只一直陪着安安长大的猫,她康复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抱抱自己最喜爱的猫。
回到家的安安变得格外粘人,妈妈说可能是在医院里有很多孩子会和护士阿姨“争宠”,但护士们又不一定随时随地能够关注到她。在家洗澡时,安安会主动献个“飞吻”;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一直粘着爸爸妈妈玩。
女童安安和家人
“刚见面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都没有哭,直到要睡觉的时候她说了一句‘阿姨抱抱’后,我直接破防了。”视频到这里,金女士在画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病房只能抱着熊熊的你,没关系,以后妈妈会一直抱你入睡。
金女士说,发布安安日常生活的视频也算是记录安安成长的一种方式。她希望安安长大以后,再次回看这些视频时,能有个美好的回忆。“我也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给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空间。”金女士说。
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当事人发声
据上海网络辟谣消息,“网络报道中的所谓‘爸爸不要,妈妈也不要孩子’的文字,是作者的主观臆断。而且,经过网络传播以后,给孩子学习和生活带来严重干扰……我们已经联系发文的人,进行了删除,但是朋友圈里的转发,无法消除和阻止。为了还原事实真相,消除对孩子心理的伤害,希望贵平台帮助辟谣。”5月6日晚间,上海辟谣平台收到一则求助信息,发送者陈先生(化名)表示,他是前段时间网帖“上海有孩子从方舱出来后,父母都不要”中的父亲,由于网传消息不实,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澄清。5月7日,上海辟谣平台联系了陈先生,他在还原事件经过的同时表示,“本来我们想忍一忍,可如果不澄清,很多不明真相者仍在传播谣言,我们只能把事情说一下,请停止对孩子的伤害。”
网络截图
陈先生说,孩子小A(化名)今年12岁,一直与家人相处和睦,他和前妻B女士(化名)的交流也很顺畅。通常,小A周一至周五与父亲一起生活,休息日与母亲住在一起。本次封控启动后,小A原本与父亲在一起,4月19日核酸检测结果异常,4月20日转运至方舱医院,4月23日被告知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可以出舱,4月24日收到方舱医院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
4月23日接到孩子能出舱的通知后,陈先生考虑到当时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5人作为密接者,仍在隔离观察期,而且很难为小A提供“独立房间、独立卫浴”的居家隔离条件,就与B女士商量,是否让小A前往B女士处进行居家隔离。
B女士认可这一方案,但表示要社区同意,就向居委会咨询。经过微信沟通,居委会表示小A可以回到母亲家居家隔离,但要承诺严格遵守7天足不出户的居家隔离要求,并安装门磁。B女士表示了同意,也根据居委会干部要求,向楼组长进行了报备。
但陈先生和B女士不知道的是,23日晚上,B女士小区部分居民获悉此事后,意见较大,反对小A进入小区居家隔离。次日上午,社区通知了B女士这一结果,可此时小A已经在前往B女士社区的转运车上了。
“出舱是方舱医院安排统一转运的,我们没法让孩子临时更改目的地。在获悉有部分小区居民不同意孩子居家隔离后,他妈妈一直和社区沟通,希望有合适的处理结果。我们一直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慰他不用担心,爸爸妈妈会安排好,不论去爸爸家还是妈妈家,都可以。”陈先生还提供了三人当时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一直在安慰孩子。
不过,直到小A被送到B女士小区门口,小A的去向仍无定论。当时,B李女士希望去门口接回孩子,考虑到孩子早上离开方舱医院后就没有饮食,她还随身携带了一些食物。但是,反对小A进入小区的居民堵在小区门口,不让B女士出门。“我和孩子妈妈一直保持联系,我们不希望当着孩子的面与其他居民发生冲突,而是希望尽快解决问题,所以在当时的场景下,他妈妈退回了小区。”陈先生说,“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关心孩子,我们全程都和孩子保持联系,安抚他。”
网络截图
他也回应了网传信息称“父母拒绝支付隔离酒店费用”的说法,觉得存在误解。“孩子已经解除隔离了,根据上海的相关规定,社区不能拒绝孩子回家。所以我们不太愿意再把孩子送去酒店隔离。如果还要支付费用,是不是不太合理?但社区当时就主动表示,会解决费用问题,所以没有就费用产生过纠纷。”
最后,经过社区和民警协调,陈先生和B女士还是同意了让小A前往社区附近的隔离酒店进行7天隔离观察。B女士本想陪儿子一起隔离,但经和孩子协商,“孩子说,让妈妈在家,经常做点好吃的托社区工作者送给他,等他回家。”
眼下,小A在酒店的7天隔离观察期已满,回到母亲家中正常生活。但陈先生说,此前回家时发生的事被断章取义写成帖子在网上传播后,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帖子虽然给孩子的照片打了码,可孩子还是被身边的熟人认了出来。有人或是出于好奇打听,这让孩子和我们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我联系了较早的发帖者澄清,已经删帖了,可网上还有类似的文章,我们很难阻止。所以希望请上海辟谣平台澄清一下,不要再传播谣言,伤害孩子。”
陈先生说,能够理解部分邻居的顾虑,事后也有邻居私信B女士表示,拒绝孩子居家隔离是有些误解,希望她不要介意,“我们不会责怪邻居,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传播不实信息了。”
来源: 极目新闻
减肥人士更要多吃,酸甜劲道味道好,营养丰富热量低,做法还简单
减肥人士更要多吃,酸甜劲道味道好,营养丰富热量低,做法还简单。
减肥,减肥,我一定要减肥了!年前称的时候178斤,今天一称,哦豁,200整!这可真是要了卿命了。胖的原因,主要还是疫情期间吃得太多的主食,碳水化合物超标,在家运动又少……这眼见着就要变成个球了。所以现在开始,先定个四周的小目标,控制碳水控制动物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先把肠子清一清再说。
今天买的米线,原本是打算炒个香菇鸡丁的臊子拌着吃的,现在想想还是算了。既然下了决心,干脆就拌个素米线吃吃吧。家里番茄现成的,调个酸汤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拌着吃油也少,热量更低,绝对的减脂减肥,想胖都难啦。
今天这个素拌米线汤汁的做法,其实是几年前在克拉玛依跟当地的一个凉皮店老板学的。他们家的凉皮不用醋,而是用番茄酱熬汤,番茄的酸鲜代替了醋酸,更加柔和和清爽。而且汤汁的颜色也更加红亮,但凡看到就绝对的勾人食欲。其实这个汤汁的关键就在于新疆当地的番茄酱(不是我们常用的番茄沙司哦),但是我没货啊,所以只能用两个番茄代替了。
所需食材:番茄500克,粗米线300克,玉米油10克,姜末20克,蒜末30克,葱末30克,小葱段10克,香菜10克,胡萝卜100克,盐15克,白糖10克,酱油10克,油炸花生米50克。
第一步:烧一小锅开水,将清洗干净,顶部打了十字花刀的番茄放进去烫1分钟左右,取出轻松的撕掉表皮。
第二步:番茄撕掉皮后切成小丁,葱姜蒜切末。
第三步:胡萝卜切成丝,香菜切段,小葱切丝。
第四步:锅内放玉米油,四成热时下姜末,葱末,一半的蒜末翻炒炝香。
第五步:下番茄丁翻炒到出汁,加盐,白糖,酱油翻炒到彻底成番茄酱为止。
第六步: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半小时到料汁略显粘稠。
第七步:此时大火收汁,当锅内粘稠如勾芡一样的时候放入另一半蒜末翻炒均匀即可盛出。
第八步:锅烧开水,将米线下锅烫熟烫软,控水后倒入大碗中。
第九步:浇上汤汁,放上香菜段,小葱段,油炸花生,胡萝卜丝。反复拌匀即可。这样一份很家常的素拌米线就算做好了。尝一口,酸甜劲道,营养热量还特别低,真的好吃又减脂。
- 想吃成熟翻沙的番茄很简单,只需要提前一个礼拜买几个番茄回来,让它静静地自己成熟就行了。我这两个番茄就放了好几天了,轻松炒出鲜红的番茄酱。
- 不喜欢吃粗米线的也可以换成凉粉,凉面,凉皮,米皮,牛筋面等。
- 如果觉得太素了,可以放点辣椒油,花椒油进去。也可以在炝葱花的时候放一点猪油进去。
- 现在外面卖的米线毕竟都是含胶的,一礼拜吃一次尝尝鲜可以,千万不要多吃了。
- 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淘点新疆的番茄酱,做拌面做新疆菜都是一流的。
好了,以上就是素拌米线的做法了,做得不好还请大家谅解。也希望普天下的胖子们共同努力,早日减肥成功,谢谢大家,我们明天见。
我是澜馋食记,爱美食爱生活,熟知中外家常小菜,厨房秘籍。为人耿直,只说干货,杜绝忽悠。喜欢美食文化和厨房家常美食,每日(屁)更新深度吃文,关注我!从我这里学到的可以让你成为餐桌上当仁不让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