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别乱补,小心坑娘还坑娃
文|孕育乖宝宝
怀孕后,准爸妈总希望肚子里的宝宝长得越快越好,所以就拼命地摄取高热量、高蛋白、高血脂的食物。怀孕期间食量应增加两倍的说法。其实这些都是误区。怀孕后如果“补”过了,不仅会加重肠胃负担,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使肥胖孕妇及巨大儿出生率持续增多。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一、维生素过量
孕妇若每天服用超过一万单位(i.u.)的维生素a,则有1/4机会造成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眼睛、颚裂、耳朵的畸形,另外有1/4机会造成智障。若维生素d补充过多(每日超过15毫克),容易造成孕妇的软组织的钙化。
二、补锌、补铁过量
如果准妈妈对于锌的补充超过每日45毫克,容易造成早产。铁的补充要谨慎 ,建议孕妇在怀孕3个月以上时再补充铁。一般来说,孕妇每天补充30毫克铁即可(除非有严重贫血),服用铁剂应在空腹时且不要同时服用钙及镁,因为钙、镁会抑制铁的吸收。
三、水果过量,拒绝蔬菜
许多准妈妈为了生个健康、漂亮的宝宝而拼命吃水果,甚至还把水果当蔬菜来吃。她们都相信:吃水果多多益善。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水果并不能代替蔬菜。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有些水果中糖分含量很高(如西瓜、葡萄等),摄入过多,可能引发妊娠糖尿病。上了年纪的人殊不知多吃水果可能导致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
四、过度饮食,体重超标
怀孕不是生病。一些准妈妈把自己当成了长期病号,在怀孕的280天里,吃得太多、太好,而运动又太少,结果造成体重大大超标。
温馨提示:
不加节制胡吃海喝很容易超重,它带来的后果是不可轻视的,不仅在孕期会造成孕妇并发症增高,不利于胎儿成长,在分娩时,也会有困难,甚至出现难产,到时更是得不偿失呀!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宝宝肥胖这样吃,补充营养还不长肉
一周岁以内的宝宝如果胖嘟嘟的,会让人觉得很可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胖墩”这个称号可就不是褒义词了。给小宝宝减肥并不代表不能吃肉,长期不吃肉会导致宝宝免疫力降低,因为人体所需要的B族维生素、钙、铁、锌等元素多存在于各种肉中。猪瘦肉中还有的脂肪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猪瘦肉搭配能消脂减肥的冬瓜、薏米,既补充营养还不长肉!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道营养丰富不长肉的冬瓜薏米瘦肉汤~
准备食材
瘦肉300g
薏米40g
冬瓜500g
操作步骤
1、冬瓜切块,不去皮
2、锅中不要放水和油,把薏米炒至微黄
3、把薏米和冬瓜一起放入高压锅中,煲汤键煲至薏米开小花
4、猪肉切成小块(不需要添加任何调味料),加入锅中煮至猪肉软烂
最后根据宝宝的饮食情况加些盐和胡椒调味即可,美味营养还不长胖的冬瓜薏米瘦肉汤,宝宝一口气喝了一大碗!
小贴士:虽然炒过的薏米寒性降低,但是也不要经常给宝宝喝哦~建议一周给宝宝喝一次就好啦!
宝宝食欲差,长得又瘦又小,补葡萄糖、赖氨酸、锌管用吗?
提到宝宝吃饭,很多老母亲都表示:一个头两个大!
很多精心烹饪的美食端到娃面前,他们都小手一推,不吃不吃!
所以,很多麻麻们不得不“曲线救国”:
时不时给娃吃点葡萄糖、益生菌,或者补补锌,吃点赖氨酸,希望能改善一下孩子的食欲。
可这些东西真有那么神奇吗?
别急,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心里自然就有答案啦~
01葡萄糖葡萄糖是我们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当病人没有办法进食的时候,医生会给他们静脉输入葡萄糖,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葡萄糖就是一种特别好的营养品,会特意给宝宝买来吃,希望能够增强营养和食欲。
但如果过度依赖葡萄糖可对宝宝没啥好处。
长期摄入葡萄糖甚至比吃蔗糖、乳糖的危害大出好几倍!因为我们的身体能直接吸收的糖是单糖,葡萄糖就是单糖,而蔗糖、乳糖是双糖,不能直接被身体吸收。
如果让宝宝吃葡萄糖,身体里的血糖就会急剧升高,为了控制血糖,身体里的胰岛素就会加快分泌,而这些糖分被很快代谢掉后,血糖降低了,胰岛素又会快速减少分泌。
快速分泌胰岛素又快速减低分泌,这样喝一次葡萄糖,就会使胰腺受到两次重锤,对宝宝今后胰腺的发育有很大的损伤,宝宝将来患胰腺疾病、糖尿病的机会就要大很多。
此外,还有可能影响对其他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发厌食、肥胖、龋齿等问题。
给娃喝葡萄糖水这事儿,咱还是得慎重,能不能就不喝吧~
02补锌锌,确实也很重要。
宝宝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厌食、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讲到这,是不是很多家长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想要给娃囤点锌补剂了。
我劝大家先别急,为什么呢?
咱得反过来想,宝宝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的情况并不一定是缺锌啊,说不定是受到了心情、环境或其它疾病的影响呢?
其实,宝宝的身体每天只需要一点点锌就可以保证正常工作了。
对于1~3岁的宝宝来说,每日推荐摄入量4~4.5mg。
在我们日常吃的食物里,海鲜贝类、红肉、肝脏、菌类等都含有足够的锌,只要我们经常给孩子做这些吃,是不可能缺锌的。
至于小宝宝们,母乳里含锌足够,配方奶粉里也都加好了,没必要额外补了。
一旦补过量,可能还会造成钙、铁等微量元素吸收减少,甚至会出现一切缺铁缺钙的症状。
真正需要补锌的是这些宝宝:
估计很多家长都给宝宝吃过赖氨酸吧?
看到产品包装上的适应症:加速儿童生长发育,增加食欲,提高智力......
不少家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给娃吃。
确实,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一种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而且人体没法儿自己合成,只能从外部补充。
那不同年龄的儿童每天需要补多少赖氨酸呢?
WHO(世界卫生组织)/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建议如下[1]:
以一个10kg重的2岁宝宝来计算,那他每天就需要摄入450mg的赖氨酸。
那难不成每天宝宝都需要补充450mg的赖氨酸补剂吗?
当然不用!
其实赖氨酸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
一般来说,1个鸡蛋的赖氨酸含量可达400mg;
50g猪瘦肉赖氨酸含量约700~800mg;
250ml的牛奶赖氨酸含量约650mg。
所以,只要宝宝挑食没那么严重,保证每天肉蛋奶的摄入量,就完全可以满足对赖氨酸的需求。
过量补充赖氨酸,宝宝的身体消耗不了,不仅容易浪费,还可能使血氨升高,使宝宝出现肝肾功能受损的情况。
有娃的家庭,五行缺钱,没必要花的咱还是省省吧~
04益生菌益生菌也在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不管是宝宝腹泻、便秘,还是过敏、食欲不振,益生菌总被安排去“打头阵”。
但实际上,益生菌并不是万能药。
选择益生菌的时候也需要“对症下药”,尤其是要认准国家批准的这12个菌株。
我们仅通过宝宝食欲不佳,就断定宝宝的消化吸收不好,就让益生菌来帮忙,也确实有点“鲁莽”了,虽说益生菌吃了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但没吃对不也挺费钱的吗?
如果实在担心,家长们可以带宝宝去做个肠道菌群检测,看看宝宝到底是缺了哪种益生菌,是否由此引发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等确定了再给宝宝吃也来得及。
成为爸妈后,我们不自觉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孩子生病爸妈着急,孩子不吃饭爸妈也跟着愁,孩子长不好更是天天跟着担心,以至于失去了理性,只要听说某一种东西对孩子好,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去尝试。
有时候这些不仅不管用,甚至会给宝宝身体带来负担和伤害。
所以,东补西补,倒不如好好食补,也许这才是治疗大家“育儿焦虑”的“灵丹妙药”~
觉得有用,记得走之前留下你们的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