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小强(肥胖小蔡)

文章目录:

短短一周,胸部大成“馒头”!70多岁的李大伯:“可我是男的啊”

前不久,70多岁的李大伯(化名)遇到了一件怪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的胸部好像变得越来越大。特别是右胸,短短一周就长成了“馒头”大小。

“可我是男的啊......”起初,大伯内心很疑惑,但穿上衣服后也不太明显,索性就不去管了。

直到有一天,胸部开始胀痛难受,大伯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来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寻求帮助。

胸部莫名变大

竟然问题出在脑子

男性乳房发育?这引起了甲状腺乳腺血管外科副主任孟柠主任医师的警觉。

“这可能和激素分泌异常有关,还需要排查颅内是否存在脑垂体瘤。”

垂体是位于人脑底部中央位置的垂体窝内的椭圆形腺体,大小像一颗黄豆,能分泌多种激素,包括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促性腺激素等。

经垂体类激素检查发现,李大伯血清中的泌乳素指标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十倍不止。

经验丰富的孟柠推断,可能是垂体瘤引发的泌乳素分泌过量,建议大伯做一下垂体磁共振。

检查结果显示,在垂体部位发现了一个核桃大小的肿瘤,证实了孟柠的猜想。

图片由稿源提供

泌乳素垂体瘤是一种常见的垂体瘤,女性患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溢乳、不孕等,而男性患者可表现为乳房发育、乳头泌乳、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等。

为了防止异常发育的乳腺恶变,同时兼顾美观,孟柠主刀为李大伯做了手术切除。随后,病人转到耳鼻咽喉科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不用开颅

也能切除垂体瘤

一般来说,泌乳素垂体瘤优先推荐药物治疗,但考虑到李大伯的激素分泌远远超过正常值,为防止垂体瘤进一步增大,压迫颅底视神经交叉及双侧颈内动脉等,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丁吉女主任医师还是建议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又要开刀?还是在脑子里?李大伯听得心里直发怵。

丁吉女看出了大伯的担忧,耐心地安抚道:“垂体瘤大多是良性肿瘤,现在的药物和手术治疗都可以较好地控制垂体瘤的进展,而且现在的手术是可以不用开颅的,不必太担心。”

资料图,图片由稿源提供

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路径行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垂体瘤的微创手术技术,目前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已经成熟运用。

这种术式没有可见的切口,借助鼻内镜经过鼻腔的自然通道抵达颅底的垂体窝,可以直接观察垂体瘤并进行切除,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的主流手术方式。

经过手术,李大伯正常的垂体得以完整保留,目前情况良好,术后复查垂体类激素-泌乳素指标已恢复正常。

出现这些情况

要注意垂体瘤的可能

丁吉女介绍,垂体瘤是一种非常容易忽视的疾病,日常如果有以下表现,需要引起重视,避免漏诊或误诊:

1

视力减退、视野变窄

当垂体瘤体积较大时,肿瘤可能向上压迫视交叉,继而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这种视野缺损更多表现为可视角度的降低,患者可能看不到视野两侧的事物。

一些老年患者也许会认为这是年龄增大的“自然现象”,一直在眼科就诊或干脆不去医院治疗。这是垂体瘤患者最容易忽视的症状。

2

其他类型的垂体瘤引起的症状

生长激素瘤会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可能出现前额突出、下巴前凸、鼻子变大、嘴唇变厚、手脚增大、出汗过多、体毛增加等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可表现为身高增长过快或巨人症。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会导致向心性肥胖,即脂肪大量堆积在面部、胸腹部及腰部,而四肢包括臀部不胖,呈现满月脸、水牛背、悬垂腹,并伴有痤疮、紫纹和骨质疏松等。

促甲状腺激素瘤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体重减轻、心慌、紧张或烦躁、排便频繁、出汗过多、失眠等。

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或体征,建议前往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健康。

综合:健康杭州、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13岁160斤的小胖墩查出了糖尿病

【13岁160斤的小胖墩查出了糖尿病】13岁男孩天天喊口渴,一查竟是糖尿病?近日,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小儿内科病房主任崔岚巍教授收治了一名13岁、体重80KG,血糖8.41mmol/L,并患有脂肪肝的Ⅱ型糖尿病患儿。崔岚巍主任提醒,糖尿病并不只发生在成年人身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肥胖儿童,需要注意血糖情况。小强(化名)今年13岁,最近一个多月孩子经常大量饮水,起初家属并没有在意,但因为孩子的爷爷和母亲都患有糖尿病,家长便领着小强来到群力院区儿科,找内分泌肾病专家崔岚巍主任就诊。患儿在门诊测量空腹血糖,发现患儿血糖为8.41mmol/L。崔岚巍主任建议患儿入院进行全面检查。患儿入院后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6.1%,血清C肽为1.89ng/ml,结合患儿体征和其他检查以及患儿糖尿病遗传家族史,诊断为Ⅱ型糖尿病,腹部彩超也提示有脂肪肝。在治疗期间,院方还为患儿进行了眼科会诊,眼科医生对患儿眼底进行仔细检查,以防出现早期糖尿病眼病。在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口服降糖药物及点滴治疗,积极检测血糖等处置,患儿血糖逐步趋于正常。出院回家后仍需每日监测血糖,遵医嘱口服药物,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化验指标。崔岚巍主任还提醒家长,要让孩子多锻炼,健康饮食,必要时进行营养科咨询,制定健康食谱,控制体重。如有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记者:周琳;通讯员:金澳淇 徐旭

来源: 生活报

23岁小伙突发脑梗瘫痪,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医生叹息:自作自受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一个看似普通的午后,23岁的小强和他的几个好朋友们在一家餐厅吃饭。

他们如往常一般点了一大桌菜,好几箱啤酒,开始吃喝玩乐,聊得不亦乐乎。

突然间,小强感觉到自己的左手和左脚有些不听使唤起来。他想站起来,却发现左腿像是没了灵魂似的,完全抬不起来,只好无奈地又坐回椅子上。

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小强的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围过来询问情况。

小强一边摇摇晃晃地说着“我左手左脚好像不太听使唤了”,一边焦急地试图挪动身体。

朋友们一开始还以为小强喝醉了,但看小强痛苦的模样不是假装出来的,意识到事态严重,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医生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他罹患了脑梗,并且通知他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小强内心后悔极了,因为他通过医生的告知才意识到,这种病症竟然是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避免的。

医生告诉小强和他的朋友们,导致小强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过度肥胖。

小强是一名厨师,他平时就喜欢吃高脂食物,再加上喜欢抽烟喝酒熬夜,更是加剧了危险的发生。

小强听后感到震惊,他以前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胖,只是觉得自己有点“饱满”,甚至还觉得这样更有男人味。

但现在,他意识到肥胖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问题,更是健康的隐患。

医生用了一个幽默的比喻来解释:人的身体就像是一辆汽车,肥胖就像是车子里的油箱加满了油,如果不及时消耗,油就会溢出来,导致车子发生故障。

同理可言,人体内如果存在过多的脂肪,就会导致血管堵塞,各种心血管疾病就会随之而来。

为了避免肥胖导致脑梗的发生,医生建议大家要注意饮食,保持适量运动,避免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这个建议看似简单,但却能够有效地预防肥胖导致脑中风的发生。

小强听后悔不已,他意识到自己以前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导致体重超标,年轻轻轻,才23岁就得了脑梗这种不治之症。

要是要是他早点儿留意这些问题,或许就不会遇到现在这种困境了。

最后,小强问道:“医生,我现在已经罹患了脑梗,有没有办法治愈呢?”

医生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回答道:“小强,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愈,但通过规律的康复训练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你仍然可以过上充实快乐的生活。”

“记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预防脑梗,还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美好。

于是,小强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他开始克服内心的恐惧,学会用右手做事,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再活一次。

多年过去了,小强虽然仍然需要依靠轮椅出行,但他的生活却并没有停滞不前。

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插画师,用单手画出了许多美丽的作品,赢得了许多人的赞美和喜爱。他还经常参加各种活动,与朋友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小强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乐观向上至关重要。

即使遇到了无法改变的命运,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就能够找到生活的美好,活出自己的精彩。

关于肥胖导致脑梗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