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看过来!孕期肥胖可能会导致宝宝有这些缺陷→
新华社西安3月3日电(记者姚友明)日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刘学波教授领衔的食品分子营养与健康创新团队,在国际顶级刊物《细胞·代谢》上发表文章,称母亲孕期肥胖可导致后代认知和社交行为缺陷,而给母体或后代补充膳食纤维,可改善这些缺陷。
由刘学波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调查了中国778位7至14岁的儿童,发现母亲肥胖与后代的低水平认知和社交能力密切相关。利用肥胖小鼠模型发现,母亲肥胖会扰乱自身及后代肠道菌群的稳定状态,降低后代学习记忆及社交能力。而以高膳食纤维饮食干预肥胖小鼠及后代,可显著改善子代肠道菌群结构和肠道代谢物组分,减轻突触结构损伤和小胶质成熟缺陷,提高其学习和社交能力。
据了解,研究还采用母亲菌群移植、子代共笼试验、微生物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干预试验等方法,进一步证实了高膳食纤维饮食对于神经系统发育的营养干预作用依赖于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过程的调节。
研究团队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刘志刚教授介绍,2016年世界成年女性中有40%的人超重,15%的人处于肥胖状态,而到2025年,世界肥胖女性的比例将超过21%。本研究就是从这一背景出发,力图破解母亲肥胖与后代脑功能发育的关联性问题,并尝试寻找可能的营养干预方式。
研究发现,无论是人群的数据还是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孕前和孕期的肥胖与后代的认知功能、社交能力的下降密切相关,而这一代际之间的关联是由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蔬菜、水果、粗粮类的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高膳食纤维饮食能对生命早期神经发育的精准营养起到积极干预作用。
来源: 新华社
准妈妈饮食高糖高脂肪增加新生儿心脏患病风险
【环球网综合报道】 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2日消息,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孕期妈妈饮食中糖分和脂肪过高,新生儿心脏出现问题的几率将大大增高。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发现老鼠妈妈在怀孕前和孕期饮食不健康,将导致后代心脏功能薄弱。而且将影响至少三代,即使下一代老鼠饮食规律、没有过度肥胖。且后代中公鼠的心脏问题会更加严重。这一现象表明怀孕前和孕期,准妈妈保持健康体重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发现大部分过度肥胖的鼠妈妈后代左心室重量都会有所增加。在人类中,左心室过重通常是心肌力量薄弱的象征,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有趣的是心脏病变或许在几代过后逐渐减轻,”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副教授Abhinav Diwan博士表示,“实验结果在公母之间也存在差异,目前我们还无法做出解释。在很多方面,这个实验为我们提出更多问题并非答案,我们计划继续研究这些老鼠,寻找最终的答案。”
该团队将从肥胖小鼠体内取出的受精卵植入正常体重的小鼠体内进行妊娠,以在肥胖鼠妈本身和怀孕过程中排查导致这一后果的因素。实验证明,正常体重小鼠产下的这些后代同样表现出心脏缺陷,证明这些问题是由肥胖鼠妈的原始卵子决定的,而非妊娠环境因素。
该团队还发现这些心脏问题不仅与鼠妈妈有关,肥胖鼠妈生下的雄性后代与正常食量的雌鼠结合,生下的后代依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变化尤其明显的是细胞中的小型能量站——线粒体。而据美国线粒体疾病基金会表示,至少在人类身上,从母方遗传的所有疾病都是线粒体疾病,因为线粒体DNA只能通过卵子遗传。
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妇产科学博士Kelle Moley表示,“我们知道孕期过度肥胖将导致新生儿出现心脏缺陷的风险增高”,“既然我们已经看到小鼠父亲也会将线粒体疾病带给后代,我们必须开始着手研究卵子和精子细胞核中DNA的变化,以确定我们了解所有的因素。”
该团队认为心肌线粒体的问题是由于肥胖鼠妈的卵子DNA发生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会带给后代,无论公母。表遗传学是研究在基因组外携带的遗传性状。
研究人员计划很快开始新的研究,但是强调女性在备孕和怀孕期间一定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Jeremie Ferey 博士所言:“很多人会疑虑:如果我的祖母或曾祖母是过度肥胖,我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是否有可能扭转这些线粒体缺陷,但是总的来说,锻炼和健康饮食对心脏健康来说始终非常重要。”(实习编译:董瑾 审稿:刘洋)
准妈妈饮食高糖高脂肪增加新生儿心脏患病风险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3月22日消息,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孕期妈妈饮食中糖分和脂肪过高,新生儿心脏出现问题的几率将大大增高。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发现老鼠妈妈在怀孕前和孕期饮食不健康,将导致后代心脏功能薄弱。而且将影响至少三代,即使下一代老鼠饮食规律、没有过度肥胖。且后代中公鼠的心脏问题会更加严重。这一现象表明怀孕前和孕期,准妈妈保持健康体重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发现大部分过度肥胖的鼠妈妈后代左心室重量都会有所增加。在人类中,左心室过重通常是心肌力量薄弱的象征,有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有趣的是心脏病变或许在几代过后逐渐减轻,”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医学副教授Abhinav Diwan博士表示,“实验结果在公母之间也存在差异,目前我们还无法做出解释。在很多方面,这个实验为我们提出更多问题并非答案,我们计划继续研究这些老鼠,寻找最终的答案。”
该团队将从肥胖小鼠体内取出的受精卵植入正常体重的小鼠体内进行妊娠,以在肥胖鼠妈本身和怀孕过程中排查导致这一后果的因素。实验证明,正常体重小鼠产下的这些后代同样表现出心脏缺陷,证明这些问题是由肥胖鼠妈的原始卵子决定的,而非妊娠环境因素。
该团队还发现这些心脏问题不仅与鼠妈妈有关,肥胖鼠妈生下的雄性后代与正常食量的雌鼠结合,生下的后代依然面临同样的问题。变化尤其明显的是细胞中的小型能量站——线粒体。而据美国线粒体疾病基金会表示,至少在人类身上,从母方遗传的所有疾病都是线粒体疾病,因为线粒体DNA只能通过卵子遗传。
共同高级作者、华盛顿大学妇产科学博士Kelle Moley表示,“我们知道孕期过度肥胖将导致新生儿出现心脏缺陷的风险增高”,“既然我们已经看到小鼠父亲也会将线粒体疾病带给后代,我们必须开始着手研究卵子和精子细胞核中DNA的变化,以确定我们了解所有的因素。”
该团队认为心肌线粒体的问题是由于肥胖鼠妈的卵子DNA发生表观遗传变化,这些变化会带给后代,无论公母。表遗传学是研究在基因组外携带的遗传性状。
研究人员计划很快开始新的研究,但是强调女性在备孕和怀孕期间一定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第一作者、华盛顿大学博士后研究学者Jeremie Ferey 博士所言:“很多人会疑虑:如果我的祖母或曾祖母是过度肥胖,我该怎么办?”“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才能知道是否有可能扭转这些线粒体缺陷,但是总的来说,锻炼和健康饮食对心脏健康来说始终非常重要。”(实习编译:董瑾 审稿: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