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奥密克戎”高10%!新变种“地狱犬”来势汹汹,美日已沦陷?
- 2、奥密克戎加速变异,地狱犬BQ.1.1来了!传染力致病力免疫逃逸咋样
- 3、国外惊现变异鸽,身高腿长胸鼓得像球,居然是英国精心培育出来的
比“奥密克戎”高10%!新变种“地狱犬”来势汹汹,美日已沦陷?
这两天朋友圈都在传:国家卫检委发布消息,新冠肺炎正式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一条关于海外的消息却似乎没人关注:“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地狱犬”已在欧美、日本等国流行开。
“地狱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毒株?它与“奥密克戎”最大的不同在哪里?我们普通人又应该准备些什么?
01.严格来说,“地狱犬”不算新变种,只是“奥密克戎”的一个新分支。“奥密克戎”官方代号BA.5变异毒株,而“地狱犬”则被命名为BQ.1,是病毒在变异变迁中产生的第六代亚分支。
“地狱犬”病毒最早于2022年6月在尼日利亚被发现,9月率先传入欧美、10月开始在新加坡、日本等国流行,到了12月,BQ.1更小的亚分支BQ.1.1开始流行,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多有发现。
作为国人,我们显然有必要关注“地狱犬”病毒在国内的流行情况。
国家卫健委两周前做了情况说明:我国已经在9个省份发现了BQ.1及BQ.1.1等亚分支的传播,累计49例,尚未出现大规模流行;但这并不意味民众可以忽视“地狱犬”毒株,因为“奥密克戎”与“地狱犬”最大的不同,在传播速度与免疫逃逸上。
数周前,美国白宫首席医学顾问福奇警告:BQ.1和BQ.1.1在美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流行,CDC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变种已占美国总感染的27%。
相较“奥密克戎”,“地狱犬”的传播速度要高出10%。美国疾控中心也表示:数周内新感染的患者中,约76%的人属于新毒株“地狱犬”BQ.1.1及BQ.1和XBB。
日本的情况更不容乐观。11月8日至14日在东京进行的基因组分析显示,感染BQ.1和BQ.1.1的人群占总染疫人群的6.6%,但是《日本经济新闻》援引自日本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预估称,12月日本境内BQ.1的感染者比例会增长到36%,并逐步成为主流毒株。
此外,相较于原始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地狱犬毒株BQ.1与BQ.1.1的流行分类是五阶和六阶,免疫逃逸速度分别增速70%和110%;
而所谓免疫逃逸,是指病原体逃避免疫系统监测与攻击,在人体内大量复制传播的过程;逃逸速度越快,病原体越难被及时发现。
根据梅斯医学的预测,当“地狱犬”病毒袭来,国内未来两至三个月内会出现流行,在第一波染疫高峰(奥密克戎毒株)尚未结束或刚刚结束时迎来第二波高峰(地狱犬毒株),英国健康数据研究公司Airfinity也给出了相似的研究模型。
这对身体素质欠佳的朋友或许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02.但是,人们也不必因为“地狱犬”毒株而过分恐慌。
首先,该毒株诞生半年以来,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其毒性、重症率率与致死率相比“奥密克戎”有所上升。
日本卫生部新冠病毒专家小组成员表示,尽管BQ.1更容易传播,但病人重症风险与感染BA.5的人群基本相同;
两周前我们的国家卫健委证实了这一说法:近期日本的一项动物研究显示,BQ.1.1的致病性可能与BA.5相同或更低。这也符合一般病毒学的普遍认知:传播速度与致病致死率成反比。
其次,如果中招地狱犬也并非无药可救。
12月8日,日本东京大学特聘教授河冈义裕及其同事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抗病毒药物对奥密克戎亚型变种BQ.1.1和XBB的疗效》,显示日本政府已经批准了三种针对“地狱犬”和另一新冠变种有效抑制的特效药物。
而我国对“地狱犬”的研究更走在前面。北大生物医学创新团队12月19日于《Nature》杂志发表文章,预测病毒走向并已成功筛选出广谱中和抗体药物组合SA55 SA58,是目前已知唯一能高效中和新突变毒株,并处于临床阶段的药物,尤其适合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及免疫缺陷群体使用。
03.那么,面对新变种“地狱犬”毒株的来袭,我们普通人需要做哪些准备?一句话概括:停止争吵,实事求是准备防疫物资。
从十一月底宣布放宽疫情管控以来,互联网上关于新冠的理性讨论越来越少,扣帽子与对立越来越多:极端清零派把共存派称为“唐飞(躺匪)”,指责他们破坏了三年防疫大局,是匪徒;共存派指责清零者为“防疫爱好者”,表示无休止的封禁让他们眼里只有一己私利而罔顾民生。
像“地狱犬”这种真正有意义的话题,讨论度少的可怜;虽然理性讨论不一定能达成共识,但没有理性讨论一定没有共识,一味地相互谩骂与指责,坐等新毒株真正爆发,大多数人又只能重复经历“抢抗原”、“抢布洛芬”、甚至“抢黄桃罐头”。
而现况是,国家已经选择开放,无论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这都是事实;从大环境上看,国家已经保护了我们三年,很多地方政府已经耗尽了最后一点资金,再也防不动了。
因此国家把防疫自主权下放给个人:如果你依旧坚持清零,完全可以把自家地漏堵上,不出门不工作,躲进小楼成一统;如果你认可共存,该上班该买菜该还房贷还房贷,当然不幸感染也要认。
最怕那种自己又要工作,又要还房贷,但封城没封到自己头上,因此无条件要求清零,“慷他人之慨”满足自己利益需求的人;以及开放前大喊“要生活”,中招后立马180度转弯诅咒抱怨国家没保护好他的“双标分子”。
因此与其大声嚷嚷,不如早做准备。“地狱犬”来势汹汹,但并不可怕,多备发烧药,出门戴口罩,关注前沿资讯,早置办年货;今年春节将是开放后的第一个大型节日,而自由从来都有代价,我不希望屏幕前的你我,因为无知而成为代价。
作者:金陵风语
奥密克戎加速变异,地狱犬BQ.1.1来了!传染力致病力免疫逃逸咋样
感染“地狱犬”(BQ.1.1)会导致患者出现与普通感冒或流感非常相似的症状,比如:
- 鼻塞;
- 流鼻涕;
- 发烧(在许多情况下低于 38℃);
- 喉咙痛;
- 轻度咳嗽或顽固咳嗽。
01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自从2021年底被发现以后,1年时间已经变异出多种亚型,其中BA.2变异出来多种亚型,目前影响我国大江南北的主要是BA.5分支中的——BA.5.2(南方)和BF.7(北方)。
2022年9月,尼日利亚报告了BA.5.3系的亚系BQ.1系,BQ.1系也报告了在BQ.1系中追加了R346T变异的BQ.1.1系。 截至2022年10月10日,来自48个国家的3284个BQ.1血统及其亚系(包括BQ.1.1血统)被注册,许多来自欧洲和美国,如英国、法国和丹麦。 自2022年8月以来,美国BQ.1和BQ.1.1系统的比例不断上升,人们担心BQ.1和BQ.1.1系统的比例将继续上升。
自8月以来,英国的BQ.1和BQ.1.1菌株的比例与美国相同,自9月份以来,感染人数在6月至7月达到峰值后再次略有增加。 此外,在欧洲,自9月以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感染人数有所增加,但BQ.1和BQ.1.1菌株在各国所占的比例存在差异。 在日本,截至10月17日,在检疫中检测到11个BQ.1或BQ.1.1系统,在日本检测到6个。
02
奥密克戎BA.5亚型变异出的BQ.1.1毒株(代号“地狱犬”)已经在美国、欧洲蔓延开来,而且其父代BQ.1(代号“台风”)和各种亚分支也在我国出现,但是还没有广泛流行。
美国疾控中心(CDC)临近预报预测显示,对截至2022年12月10日当周预测感染BQ.1.1的比例预计为36.8%,BQ.1为31.1%,成为主要传播的毒株,与去年同期相比,当周所有其它奥密克戎变异株谱系的比例都在下降。
BQ.1.1和BQ.1逐渐成为主要传播的毒株
03
日本东京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Sato Kei教授研究团队,最近针对BQ.1.1开展了一项动物研究《研究:BQ1.1致病性等于或低于BA.5》,主要结果如下:
- 奥密克戎亚系BQ.1.1引起症状的能力与早期COVID-19变异株相当或更低。
- 当细胞感染BQ.1.1变体时,它们破坏周围细胞的能力比BA.5亚变体高2.4倍。但BQ.1.1的致病性可能与BA.5相同或更低。
- 对仓鼠感染试验发现,BQ.1.1使仓鼠肺功能恶化的程度不如BA.5。
- 测试结果可能不直接适用于人类,但致病性并没有增加,这是一个好消息。
试验使用基于HIV-1的假病毒评估了BQ.1.1的免疫抗性。BA.5(2.5倍)和BQ.1.1(6.9倍)对突破性BA.2感染血清的抵抗力明显高于BA.2,其中BQ.1.1免疫抵抗归因于其刺突蛋白的RBD中的多个替换。
人类早已掌握新冠病毒侵染人体的基本机制,就是靠其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体细胞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 ) 结合,并由其带入人体细胞内。通过体外病毒学特征实验,研究发现:BQ.1.1 在从 BA.5 进化过程中增加了与人体 ACE2 的结合亲和力。
与BA.5相比,BQ.1.1 S的病毒学特征,包括增加的ACE2结合亲和力,假病毒感染性和梭原性,归因于刺突蛋白上的R346T和N460K取代。
BQ.1.1在Vero细胞和VeroE6/TMPRSS2细胞中的生长显著大于BA.5,但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气道上皮细胞中的生长明显低于BA.5。
科研人员进而使用气道芯片系统,对气道上皮和内皮屏障的感染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BQ.1.1比BA.5具有更高的梭原性。
实验中使用仓鼠,分别感染了德尔塔临床分离株、BA.5和BQ.1.1,观察表明BQ.1.1的致病性与 BA.5 相似甚至更小。数据表明,BQ.1.1在受感染仓鼠肺部的播散效率与BA.5相当。
看完这些专业术语,我们要知道关于“地狱犬”BQ.1.1几个在人体上可能存在的关键事实:它传染性较当前的BA.5更强,更容易与人体细胞中的ACE2“勾搭”成功,但是致病力相当;正是由于刺突蛋白上的R346T变异取代,可能有助于免疫逃避,所以更容易突破之前的疫苗接种或群体免疫屏障,这也是让人们免不了担忧的地方。
参考文献,特此致谢!
《研究:BQ1.1致病性等于或低于BA.5》
国外惊现变异鸽,身高腿长胸鼓得像球,居然是英国精心培育出来的
最近在网络上刷到一只鸽子,不少网友都觉得十分好奇,甚至被这只鸽子惊艳了!这只鸽子长得很奇怪,身高腿长就像模特一样,胸部鼓得像个球,网络上对此鸽子的讨论可谓是热火朝天,视频观看次数超1800万。
这只鸽子就是观赏鸽,国外惊现变异鸽,身高腿长胸鼓得像球,居然是英国精心培育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下这只鸽子吧。
【第一章】
异物是观赏鸽,却引起了恐慌
我们都知道鸽子是和平的象征,鸽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十分普通,不过一般人见得最多的鸽子都是我们餐桌上的鸽子,和其他鸽子在外形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国外的这只异物观赏鸽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
镜头下这只鸽子身高腿长,身材十分瘦削,体态看起来十分奇怪,甚至还有网友表示这只鸽子就像外星人一样,和我们传统认识中的鸽子完全不同。
【第二章】
异物鸽的由来,你了解吗?
◆英国普特鸽,体态夸张的活体玩偶
说起这种奇怪的鸽子,没错,就是英国普特鸽,这是一种观赏性鸽子,其外形特征确实与普通鸽子有很大不同,比如普特鸽的体态特征具备了夸张的“球胸”,纤细的腰和长腿,展现出了与人类审美相符的形象。
但是这种鸽子的外形确实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人类的选择性繁殖的结果,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个体的某些外形特征发生改变,然而, 许多鸽子品种的外形特征和性状往往都是在人工选择和繁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意味着,人类在繁殖过程中有意识地选择了某些特征,使鸽子逐渐朝着某种特定的方向发展。
◆400多年前的鸽子品种,也是选择性繁殖的结果
普通鸽和英国普特鸽的由来完全不同,普通鸽主要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过程逐渐演化而来的,而英国普特鸽的外形特征和性状则主要是通过人类的选择性繁殖而形成的, 比如这种体态夸张的鸽子,其实早在17世纪就已经被繁殖出来,经过长时间的选择性繁殖,英国普特鸽的外形特征和性状逐渐稳定下来,并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特征。
【第三章】
普通鸽vs英国普特鸽,谁更好看?
普通鸽子太普通,吸引不了人
普通鸽,也称为家鸽,是由野生鸽通过驯化和选择育种而来的一种鸟类,普通鸽的体型较小,羽毛颜色多为灰色或褐色,带有一些白色斑点。普通鸽的外形特征不如其他鸽子的品种那样鲜明,因此它们在外观上显得比较普通。
而且这种普通的鸽子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早就已经审美疲劳了,谁能想到鸽子还有这么奇特的品种?
英国的普特鸽外形特征明显,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不过在如今流行的这么多鸽子品种中,英国的这种观赏鸽确实吸引了不少的眼球,属于一种观赏鸽,以其独特的外表和性格特点受到许多鸽子爱好者的喜爱。 这种鸽子体态夸张,羽毛厚实蓬松,体态臃肿肥胖,身形压低,显得十分呆萌,和普通鸽子相比的确是独具特色,十分的可爱。
【第四章】
异物鸽的繁育争议,人类在干预动物的繁殖吗?
那么像这样奇奇怪造型的鸽子,背后的繁育历史你了解吗?
◆人类的审美趣向在动物繁育上显现,但带来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有超过1100种观赏鸽,其中各种鸽子品种的繁育现象反映了人类对鸽子的广泛干预和影响。人类的审美趣向在动物繁育上显现,但有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有些人为了追求特殊的外观或品种,可能会选择过度繁殖或交配,从而导致动物的遗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动物的健康问题。
◆流行的观赏鸽,健康问题频繁
无论是猫还是狗,或者是鸟类,很多人都会选择性地繁殖和选择某些特定的特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这也可能导致动物的遗传多样性下降,健康问题频繁。
比如现在流行的各种奇特鸽子品种,它们的外形特征可能与普通鸽子有很大不同,但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问题,比如脚腿长,骨骼钙化可能会有问题。
并且这种选择性繁殖的方式也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有些人认为人类不应该过度干预动物的繁殖过程,而应该尊重动物的自然选择和演化过程。
【第五章】
来认识异物鸽↓
这种鸽子羽毛蓬松,体态臃肿
这些奇特的观赏鸽外形特征明显,和传统的鸽子有很大的区别, 普特鸽的羽毛通常比较蓬松,体态臃肿,给人一种呆萌的感觉,而且体型肥胖,体态低趴,但是脚长,身高高,所以显得这种鸽子体态很奇特。
这种鸽子沉默寡言,懒洋洋的状态
而且这种普特鸽的性格也比较特立独行,它们通常比较沉默,不爱说话,给人一种安静、沉稳的感觉,普特鸽的活力可能有所不足,因此它们在生活中也显得比较懒洋洋的状态,这也是其它鸽子品种难以取代的原因之一。
也正因为它们的特立独行,所以在如今流行的很多的鸽子品种中,英国的这种普特鸽从来都不害怕被忽视。
这种鸽子性格温和,善于交际
虽然这些鸽子看起来性格比较沉默寡言,但是和其他鸽子品种相比,这种鸽子的性格却是温和的,喜欢和主人进行互动,也很喜欢社交,比较善于交际。
养这种鸽子的人如果每天和它们进行互动,给它们喂食,它们就会主动和你亲近,甚至和你撒娇。
结束语↓
普通鸽子和观赏鸽之间的区分越来越明显,像这样的异物鸽的繁育现象,或许在以前并不会被大家所关注,但是现在这种流行的观赏鸽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这也就造就了不同的观赏鸽,从而导致这种观赏鸽的繁育越来越频繁,或许以后就会有人专门养这些奇奇怪怪的观赏鸽。
饿肚子的时候吃鸽子,审美疲劳的时候就看看观赏鸽,没想到鸽子还有这么多的用途?
像这样的异物鸽流行已经引发了不少争议,关于动物繁育的问题更是备受关注,未来或许可以考虑开展相关的伦理审查制度,对动物的繁育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繁育过程不损害动物的福利。
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的合理的动物繁育方式出现,这样可以减少对动物的干预和伤害,让动物们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