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人能(肥胖的人能喝蛋白粉吗)

文章目录:

提示:肥胖的人,瘦下来会有十几种好处,你可能知道的不全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在一夜之间瘦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听起来有些荒唐的想法,实际上折射出许多人对减肥的期待。我们都知道,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过,当我们真的成功瘦下来后,确实会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当那些曾经肥胖的人成功瘦下来后,会收获哪些令人惊喜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仅局限于体重数字的下降,更涉及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最直观的变化莫过于外表的焕然一新。当多余的脂肪逐渐消失,人们会发现自己的面部轮廓变得更加分明,下巴线条更加流畅。这就像是为自己的脸庞进行了一次天然的"整形手术"。与此同时,身材也会变得更加匀称,曾经被脂肪掩盖的肌肉线条逐渐显现。这种变化不仅能提升个人魅力,更能增强自信心。

但外表的改变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好处隐藏在身体内部。当体重下降时,心脏负担会显著减轻。想象一下,如果你每天都要背着一个沉重的背包行走,突然有一天卸下了这个包,你会感觉多么轻松自在。这就是心脏在你减肥成功后的感受。血压和心率都会趋于正常,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关节也会感恩戴德。过重的体重就像是关节上的一个无形的重担,日复一日地增加磨损。当这个重担被卸下,关节仿佛重获新生,膝盖、髋部和脚踝都会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这意味着你可以更加自如地奔跑、跳跃,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个系统相互影响。当身体减轻负担后,新陈代谢也会随之加速。这就像是给汽车换上了更高效的发动机,不仅运行更顺畅,还能提高燃料利用率。代谢加速意味着你的身体能更有效地燃烧热量,维持健康体重变得更加容易。

睡眠质量的提升是另一个令人惊喜的好处。肥胖常常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有关,这会导致夜间反复醒来,影响睡眠质量。当体重下降,这个问题往往会得到显著改善。你会发现自己睡眠更加香甜,醒来时更加神清气爽。良好的睡眠不仅能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还能改善心情,增强免疫力。

说到免疫力,这也是减肥带来的另一大好处。脂肪组织不仅仅是能量的储存库,它还会分泌各种影响免疫系统的物质。当脂肪过多时,这些物质会导致慢性炎症,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肥后,免疫系统功能会得到优化,使你更能抵御各种病菌的侵袭。

荷尔蒙水平的调节是减肥带来的一个鲜为人知但极其重要的好处。肥胖会扰乱体内多种激素的平衡,包括胰岛素、雌激素和睾酮。当体重回归正常,这些激素水平也会趋于平衡。对于女性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月经周期更加规律;对于男性,则可能带来性功能的改善。

减肥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试想一下,当你不再需要购买那些尺码特大的衣服,不再需要频繁就医,甚至可能减少某些药物的使用,这些都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经济savings。更不用说,健康的身体可能带来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职业发展机会。

心理健康的改善是减肥后最令人欣喜的变化之一。当你看到镜子里焕然一新的自己,当你能轻松完成曾经力不从心的任务,当你收到他人的赞美,这些都会极大地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可能会减轻,社交恐惧感也会逐渐消失。你会发现自己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减肥成功后,你的味蕾可能会经历一次"重生"。长期的高糖高脂饮食会麻痹我们的味蕾,使我们对更微妙的味道失去感知能力。当你开始选择更健康的食物,逐渐远离垃圾食品,你会惊讶地发现,水果的甜美,蔬菜的清香,都变得如此鲜明。这不仅是味觉的重塑,更是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全新认知。

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减肥好处。研究表明,肥胖人群通常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和能源。当大规模人群实现健康体重,这将显著减少全球粮食需求和碳排放。虽然个人的影响可能微不足道,但从全球角度来看,这无疑是对环境保护的一大贡献。

最后,让我们谈谈寿命。虽然长寿不是唯一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但它确实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多项研究表明,保持健康体重可以显著延长预期寿命。这不仅仅是多活几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额外的时光将以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状态度过。

减肥带来的好处是全方位的,涵盖了身体、心理、社交和经济等多个层面。它不仅能改善当前的生活质量,还能为未来的健康幸福生活奠定基础。每一个成功减肥的人,都像是重获新生,拥有了重新定义自己人生的机会。

我们必须记住,健康的减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它不应该是一场短期的"战役",而应该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积极的心态,每个人都有潜力实现健康体重,享受减肥带来的诸多惊喜。

让我们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结束这篇文章:想象你的身体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肥胖就像杂草,遮蔽了花园的美景。当你通过科学的方法除去这些杂草,花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焕发新的生机。鲜花绽放,果实累累,蝴蝶翩翩起舞。这就是减肥为你的人生带来的蜕变,一个全新的、更美好的你正在等待绽放。

参考文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202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文中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身体不适应及时寻求医师帮助)

医生提醒:过于肥胖的人最好不要做这几件事,或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肥胖会带来一堆麻烦,还是选择放纵自己?

可是,如果真的“胖”到一定程度,可能不单单是身材走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会直接影响你的健康,甚至可能让你做一些事情时,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风险。

如果一个人将体重加到超出自己骨架负荷的程度,压力其实已经开始悄悄地积累了。

比如说,你的心脏就得不停地拼命工作,给身体运送更多的血液,以应对这些多余的脂肪。

心脏变得更加劳累,长此以往,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你觉得它会没事?

研究表明,肥胖可致使冠心病、糖尿病及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上升。

2 型糖尿病的一个主要诱因是肥胖,对于体重中度超标的人群,他们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以上。

脂肪细胞会分泌一种叫做“脂肪因子”的物质,它们通过破坏胰岛素的正常工作,导致糖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患病几率。

简单点说,你的肥肉多了,糖分就不听话了,血糖飙升,糖尿病自然找上门。

并且肥胖的人在生活中也常常面临类似的“沉重负担”,他们有些动作,甚至连常人都觉得有点儿危险。

而对于那些体重过重、甚至已经进入肥胖行列的人来说,某些事情看似“简单”,实则却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隐患。

第一个就是高强度运动。

很多人胖了就想通过运动来减肥,想着“去健身房多跑几圈”,或者“跳个操、蹦个床”,好像这样就能快速减掉肚子上的脂肪。

其实,不得不说,大多数肥胖的人在高强度运动中并不适应,特别是对关节的压力远比常人要大。

你要让一个体重超过标准体重40-50斤的人,去做长时间的跑步、跳跃或其他高强度的运动,简直是让这些承载体重的关节进行不公平的负担。

特别是膝盖和腰部,这些部位每一步的负荷都要比别人高很多。

以膝关节为例,每走一步,膝关节的承受力大约是自身体重的1.5倍,而在跑步时,这个负荷则增加到自身体重的3-4倍。

对于肥胖人群来说,这个压力简直堪比一块巨石压在关节上。

长期下来,关节会出现疼痛、炎症,甚至出现关节炎的风险。

别忘了,肥胖带来的额外体重,还可能让你摔倒的几率大大增加,重重地摔在地上,不仅疼得要命,还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如果你是体重大于标准范围的人,最好先做些低冲击、轻柔的运动,比如游泳、骑行、快走等,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不会对关节产生过大负担。

第二个就是长时间站立。

可能有很多人觉得站着不动,反而比坐着更轻松,不会那么累。

但是,对于肥胖的人来说,站立时间过长,绝对是个不小的“杀手”。

尤其是在购物、排队或者忙碌的工作环境中,常常需要站上几个小时,肥胖的人可得当心了!

站着看似简单,但实际上站立会给下肢和脊椎带来很大的压力。

研究表明,站立超过半小时以上,体重过重的人可能会出现下肢酸痛、浮肿,甚至出现脊柱受压、引发背部不适的情况。

站立时,尤其是腰部和膝盖的压力会直接增加。

正常情况下,站立时,我们的脊柱需要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腰椎会有一定程度的受力。

而肥胖的人体重大、腹部脂肪多,腹部向前突起,腰椎所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导致腰部负担超负荷,久而久之就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更严重的是,长期站立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回流,肥胖的人更容易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问题,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后会让血液无法及时流回心脏,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

第三点在于饮食速率过快。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吃饭都是一心二用,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甚至吃饭时根本没怎么咀嚼就吞下去了。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这种吃得太快、吞咽不充分的习惯,更可能对胃肠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你知道吗?当我们吃得太快时,胃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分解食物,大脑也无法及时接收到“饱腹”的信号,结果导致过量的食物进入胃肠系统,从而让我们不自觉地吃得更多。

肥胖的人往往因为这种行为的积累,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吃得太快不仅让胃部负担加重,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问题,久而久之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问题。

胃肠道的健康与否,与身体营养吸收状况和免疫功能水平有着极为紧密且直接的关联与影响。

肥胖的人更容易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吃得多却消化不好”的状态,严重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

大家可能会意识到,肥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

它甚至会影响到我们每天做的最简单的动作、生活中的基本活动,逐渐给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说肥胖本身对健康的危害还不够明显,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节,看出肥胖在日常生活中的隐性伤害。

对于过于肥胖的人来说,了解这些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或许能帮助他们减少未来可能遭遇的健康风险。

所以,别觉得自己只是“胖了点”,有时候,胖得太多,真的是一件不得不谨慎的事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肥胖对身体的伤害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雪芹,付国涛,李灵兰,等.成人肥胖对外周动脉疾病的影响及发病风险评估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4

50岁后,胖点好还是瘦点好?研究发现:体重有这个特点的人,更容易活到90岁!

50岁以后,胖点好还是瘦点好?

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也有不少人认为“越瘦越长寿”;但此前也有不少研究发现,微胖的老人更能抵御疾病,可能更长寿。

那50岁以后,胖点长寿还是瘦点长寿?

体重有这个特点的人,

更容易活到90岁!

2023年8月《老年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能把体重保持稳定的人,更有可能活到90岁。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老年女性短期(3年)和长期(10年)体重变化,与90岁、95岁和100岁生存率的关联。①

研究纳入了54 437名年龄在61-81岁的女性,在研究开始时、第3年和第10年,分别测量了她们的体重。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体重变化分为3类:

(1)体重减轻(比基线减少≥5%)

(2)体重增加(比基线增加≥5%)

(3)体重稳定(比基线变化<5%)

最终发现有30647名女性(56%)至少活到了90岁。分析后发现,稳定体重的女性,更有可能活到90岁及以上。

体重保持稳定的人:与体重减轻5%或更多的女性相比,长寿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2-2倍。

体重减轻≥5%的人:与90 岁、95岁和100岁的生存率相关性较低。

体重增加≥5%的人:与90岁、95岁和100岁的生存率无关。

50岁后保持体重稳定更重要!

此前,也有相关类似的研究结论。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上的研究也显示:进入老年后,保持体重稳定更重要!

研究发现:

就老年男性而言,与体重稳定者(体重波动在5%以内)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3%,体重减轻10%以上者则全因死亡增加289%。

就老年女性而言,与体重稳定者相比,体重减轻5%~10%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6%,体重减轻10%以上者则全因死亡增加114%。②

健康时报 图

为什么体重稳定的人更长寿?

研究人员表示,体重下降很可能是各种缩短寿命疾病存在的早期指标。为什么体重稳定的人更长寿,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机制造成的。

首先,保持体重稳定的人可能吃得更健康营养,有均衡的饮食模式。营养稳定对代谢健康有积极影响,降低慢性疾病风险,从而有助于长寿。

第二,稳定的体重表明一个人有积极的生活方式,比如会有规律的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血管健康,保持肌肉质量。可以抵消与年龄有关的肌肉损失和代谢下降,带来更长寿和更健康的生活。①

在老人衰弱的评估中,其中第一条就是“过去1年中,意外出现体重下降>4.5千克或体重下降>5%”。也就意味着70千克的老年人,1年内体重下降超7斤,就要引起重视。③

保持体重稳定的5个方法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时代曾刊文介绍,到了一定年纪后,要保持体重稳定。年龄越大越难改变自己的身材,如果你觉得自己过瘦或过胖,建议从四五十岁就开始调整,不要等衰老了才想到保持身材。

1. 过瘦过胖都不好,保持匀称很重要

到了一定年纪要控制好自己的饭量,不可大吃特吃,但是也不能吃得很少,每天七八分饱是比较合适的,不会让自己太饿,也不会摄入太多的脂肪。④

2. 大鱼大肉不健康,清汤寡水也不对

肉菜的比例要合理,不能天天全素宴,适当吃些肉食能补钙、强壮肌肉,但是不建议吃油腻的红肉和咸肉,对肠胃不太友好,可以吃些鱼丸、虾仁、瘦肉丝、排骨。④

3. 过度运动不适合,在家静养也不宜

想保持身材,那就离不开运动这个话题。不管什么年龄段,它都是消耗热量的主要手段,而瘦弱的老人也不必担心自己运动会受伤,适当的运动能强壮骨骼肌,增长肌肉,通过运动反而会变得更加壮实。④

健康时报 图

4. 定期测测体重,体重变化心中有数

很多人没有定期测量体重的习惯,但是对于到了一定年纪的人来说,保持测量体重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要一周测量一次体重,这样体重变化心中有数,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对本身就肥胖的中老年人来说,养成定期测量体重的习惯,这样平时也会更加自律地要求自己,减少大吃大喝更有利于控制体重。

本文综合自:

①Shadyab, A., Manson, J., Allison, M., Laddu, D., Wassertheil-Smoller, S., & Van Horn, L. et al. (2023). Association of Later-Life Weight Changes With Survival to Ages 90, 95, and 100: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doi: 10.1093/gerona/glad177

②Hussain SM, Newman AB, Beilin LJ, et al. Associations of Change in Body Size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mong Healthy Older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3 Apr 3;6(4):e237482.

③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275

④2022-05-21百家号“骨科大夫时医生”《老年人体重多少算达标?60岁后,怎么保持“刚刚好”的体重?

来源: 健康时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