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跑步快(胖的人跑步慢)

文章目录:

台大研究:6种运动可对抗肥胖基因 慢跑最有效

中新网8月8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呼吸也会胖”的人有救了,台湾大学研究1.8万名有肥胖基因者,发现6种运动可有效对抗肥胖基因,以慢跑最有效;医师强调,慢跑不见得适合所有人,建议心脏病患与医师讨论运动处方。

资料图:民众在健身房跑步。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台大公共卫生学院今天举办记者会分享这项研究成果,参与研究的台大副教授林菀俞表示,肥胖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谢症候群等风险,根据2013年至2016年台湾民众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台湾成人过重、肥胖盛行率高达45.4%。

林菀俞指出,先天遗传、后天生活型态都是肥胖的重要因素,过去文献显示,先天影响约占40%到70%,专家虽然常建议民众多运动,却没有告诉民众做什么运动比较有效。

台大公卫学院、台湾卫生研究院、台北荣民总医院研究团队,利用“台湾人体生物资料库”分析约18000多名、30至70岁民众的全基因体定型资料及健康问卷资料,并以此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率、腰围、臀围、腰臀比等5大肥胖指标,并分析18种运动项目对于肥胖基因的影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1.8万名带有肥胖基因的民众当中,只有41%有运动习惯,相对偏低。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有运动习惯的族群,发现即便带有肥胖基因,只要勤做6种运动,同样可避免陷入肥胖窘境。

6种运动当中,瘦身成效最佳的是慢跑,研究显示,过去1年都没有运动的族群,BMI平均增加3.13、体脂肪增加5.09%、腰围增加7.95公分、臀围增加5.84公分;有慢跑习惯者BMI仅增加2.11、体脂肪3.89%、腰围增加6.2公分、臀围增加4.54公分。

除了慢跑外,2至6名有效运动分别为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风舞或国际标准舞。反之,许多民众同样热爱的骑单车、伸展操、游泳、太极拳、气功,缓解肥胖基因效果较不显著;至于重训、羽毛球、台球、篮球、网球等运动,因分析的族群中有此运动习惯人数较少,无法分析。

这项研究成果日前刊登在国际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广受国际媒体报道。

林菀俞认为,慢跑之所以可对抗肥胖基因,主要是全身性锻炼,过程中需要摇摆手臂,腿部、足部、肩膀、腹部都会参与动作。

台大医院北护分院院长黄国晋表示,慢跑虽然对于对抗肥胖基因效果显著,但不见得适合所有族群,尤其有心血管疾病风险者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建议先和医师讨论运动处方,避免心肌梗塞等风险增加。

黄国晋呼吁,有些运动虽然无法对抗肥胖基因,但对于健康仍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建议民众养成每周运动5次的习惯,每次至少30分钟,达到说话会喘的状态;一周最好做2次重量训练,不仅能增加肌肉量,也能避免肌少症、跌倒等问题发生。

科普/太胖了能跑步吗?适合什么运动?

医学减重专家陈伟 2021-12-31 今天

BMI大于28的肥胖人群,要选择适合自己运动,才能避免运动伤害,收获好的成果。

日常可以选择快走、游泳、骑车、划船等有氧运动。如果选择去健身房运动,建议选择椭圆机、功率自行车、划船机等健身器械进行锻炼。

水中运动减重快

游泳或在水中做减肥操也不失为减肥的好办法。水中的运动效果是陆地上的两倍,因为水浮力的作用,身体只承受10%的重量压力,游泳比陆地的运动负担小。游泳1小时可以消耗400~700大卡的能量

日常快走好处多

快走并没有跑步那么剧烈,更适合体重基数大的人群。刚开始时,每周走路2~3次,等身体适应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周4~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走路速度可视身体情况而定。

大家如果有减重方面的问题,想咨询陈伟教授,可以发邮件到邮箱,陈教授会定期为大家答疑解惑。

问答邮箱:yixuejianzhong@163.com

体型肥胖,怎么办?慢跑与快走相结合,让你快速甩掉赘肉

相信跑友们,在平时跑步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身边的跑步人群,以中年人为主,老年人次之,年轻人更少。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是网上广为流传的梗,从侧面反应出中年男人所承受的巨大的压力。

前两天与某供应商老板聊天,他说最近开始跑步,但没跑两步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问有啥子办法能改善这种情况。

小白条有些诧异,这位老板虽不到40岁,但那小肚腩起码得有5个月以上,平时喜欢喝啤酒吃宵夜,万万没有想到,他也开始跑步打卡。

作为中年大军一员,小白条深有感触,“上有老,下有小,外有工作,内有家庭;房贷车贷,贷贷要钱,长辈家事,个人家事,事业操心。”

人的内心容量是有限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内心装的东西不一样;三十而立以后,大部分中年人的心里,估计主要是家庭、事业、婚烟和健康等。

搜狐张朝阳说,“长跑是我个人的一种修行”,

与其说是修行,小编更愿意理解为跑步是种生活方式,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可以暂时远离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虽然小白条目前打卡还不足一年,但也有些心得,便说了些感悟给供应商老板参考,至于是否合理,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据运动专家说,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状态,所采用的训练方法,也是不同的,否则跑步减肥、跑步健身的目标没达成,反到有可能会损伤身体。

要想快乐而健康地跑步,不是看你一两天跑的有多快,跑的有多远,而是看你是否真的把它当做一项爱好,甚至是一项事业,只有科学适度的跑,才能收获成果。

「1」体重基数大时,快走与慢跑结合

体重是反映和衡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过于肥胖或过于骨干,都不利于健康,也会影响正常的审美观感。

BMI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指标,它是以你的体重(kg)除以身高(平方米),国内成人的标准是18.5-23.9之间,若是BMI超过28,属于肥胖的范畴。

据学者观察,当体重每增重1公斤,你走路时膝盖会多承受3公斤压力,而跑步时膝盖需多承受10公斤压力。

所以,跑步打卡时,你会发现体重过胖时,跑步非常吃力,而且常常是大口喘气,跑个3公里,便已累到不想走路。

BMI指数超过24的胖胖,若是走路久了也会觉得腰酸背痛、足踝疼痛,这都是因为基数过大,体重对下下肢、脊椎、腰椎等产生了压力。

首先,要做的是减食,控制自己的食量,降低胃的容量,减少油腻、油炸等高热量的食品,把体重慢慢降下来。

其次,养成散步走路的习惯,逐步把慢走提高至快走(7码左右),再从快走进阶到慢跑。

因为,当身体处在跑步时,除了本身的重力作用外,还会受到向下的力,即足部与地面接触时受到的反作用力,体重越大,反作用力越强,也就越容易受伤。

体质指数越低,跑的越轻盈,体质指数越高,跑的越沉重。

「2」若想快速减脂,时机和时间相配合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相信这句古语,大家都听过,但对于跑步而言,最好还是饭后一小时再进行,若是饭后立即运动,肚内食物尚未消化完全,容易引起肚胀、岔气等问题。

像饭后、空腹、血压高的时候,是不宜剧烈运动的,轻则影响身体健康,重则引发晕阙、抽筋等状况。

有些新跑者跑了几天,每天去称体重,发现没瘦下来,便开始怀疑跑步减肥的效果,想着是继续坚持还是换种方式。

对于坚持打卡的老跑者来说,减肥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是跑步后必然的结果;若是留意马拉松赛事,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大腹便便的跑者。

怀疑跑步减肥功效的人,大体有以下3个特征:

1、几乎很少去跑步,只做键盘侠;

2、跑了一段时间,但是每次时间不长,不超过20分钟;

3、坚持跑步打卡,但是管不住嘴,依然保持高热量的摄入;

要想快速甩掉赘肉,运动量不能太低,跑步时间(可以慢跑),要坚持在30分钟以上,才有助于燃脂。

同时,跑者要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相对应的计划,若是体重基数大的,建议慢跑30分钟,跑的时候若是感到累,就转换成快走,以免身体过于疲惫。

刚开始的时候,跑量不宜过大,每周跑4-5次,以跑二休一的方式交叉进行,若是在管住嘴的情况,坚持3个月以上,降体重、降体脂不是什么难事。

若是你已经开始跑起来,那么恭喜你,紧致而健美的身材正在向你招手,剩下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必删)

我是运动小白条,专注于分享户外、跑步、运动的体会和感悟。

若文章对你有用,望请点赞、分享、收藏,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