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肥胖的口诀(预防肥胖的话)

文章目录:

2021世界防治肥胖日,收好这组口诀,一起动起来~

一周两动坚持到

户外锻炼风光好

营养均衡不长膘……

今天是2021世界防治肥胖日

记好熊猫滚啊滚

传授的健康口诀↓

一起动起来

健康体态心情美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人民日报

编辑:健康教育与传媒科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联合国糖尿病日将至 切记六字抗“糖”口诀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专家表示,应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预防糖尿病。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表示,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可以总结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目前糖尿病的确切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等。他说,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趋势,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活动量减少使得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急剧增加。”肖新华表示,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包括健康饮食、保持规律运动和减重。“因此,最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习惯。”

肖新华表示,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和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具备任一因素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都应注意预防管理。

肖新华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糖尿病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另外,如果通过家庭血糖检测仪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糖耐量测试等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目前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预防糖尿病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其简单来讲就是‘管住嘴、放开腿’。很多得糖尿病的人是高脂、高热卡食物吃太多,导致总热卡摄入过多所致,应适度减少高热卡、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规律的锻炼和减重。”肖新华表示。(新华社记者王秉阳)

来源: 科技日报

肥胖是健康的天敌,一生有四个发胖阶段!专家教你巧妙避开危险期

肥胖是健康大敌。杭州市中医院特诊科沈小芬主任总结了人们容易变胖的四个阶段,帮助人们聪明避开这四个危险期。

第一阶段:踏上工作岗位三年内。

20到30岁之间其实是最需警惕的长胖年龄段。澳大利亚曾有研究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中41%的体重在4年里平均增加了2.5公斤。因为走出校门后,吃得快动得少,会迎来第一波发胖高峰期,还有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暴饮暴食。

第二阶段:结婚以后。

很多女性婚后饮食因为生活趋于安顿稳定,食欲大增,这样体重自然而然变大。而对男士而言,婚后太太怀孕了,各种高营养和能量的食物,老公也跟着沾光,汤汤水水一起补,很容易就变胖了。

第三阶段:40岁左右。

人年轻时一般喜欢交往,热衷于文体社交活动。而中年时往往家庭事业都很稳定了,现在生活条件也都较好,家用电器较齐全,家务事较轻松。加上精神愉快,饭菜可口,很快就“心宽体胖”。

第四阶段:更年期和退休以后。

男性50~60岁、女性45~55岁更年期这段时间,指挥卵巢、睾丸工作的大脑垂体,大量地分泌促性腺激素,打乱了体内激素平衡,会影响脂肪代谢,导致肥胖。还有退休后不善社交的老人,生活半径急剧缩小,活动变少,也可能发胖。

而针对这四个危险期,沈小芬主任给出四个减肥建议:第一,减压,防止让过度压力导致的暴食、失眠影响体重;第二,吃好,远离高糖、高油、高热食物;第三,多动,哪怕是每天坚持至少二十分钟的步行;第四,睡足,缺乏睡眠会导致肥胖,每天睡7到9个小时比较合适。

胖孩子更让人发愁——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许会舒主管营养师介绍,肥胖已成目前儿童突出的健康包括饮食过量、运动时间及强度不足、而言及家长对肥胖标准和肥胖对健康危害的认知观点不正确等,在饮食过量方面,部分孩子可能与压力有关。

简单地跟孩子说“管住嘴,迈开腿“是与事无补的,建议儿童预防肥胖的9字口诀:“回家吃、多吃些、吃好些”。“ 回家吃”指感受亲情、享受温馨轻松的家庭纷围;“多吃些”指食物种类多样化,平均每天多于12种,每周多于25种;“吃好些” 指平衡膳食,清淡饮食。加上合理安排餐次,避免过饱过饥,细嚼慢咽,常选适量全谷物作为主食,从而更好地预防肥胖的发生发展。(综合自家庭医生在线、健康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健康时报大夫说微信。微信关注方式:搜索“大夫说官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