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吃药还能使人变胖?
文 / 李文思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药学博士
良好的身材也是良好外貌的一部分,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还记得某电视剧中,男主坦胸的那一幕,很多粉丝大喊男神身材不再,形象崩塌,粉不下去了。在网上的鸡汤公众号中,常常提到“连自己的身材都管理不好,何谈管理人生”的观点。
虽然保持身材固然重要,但是因为身材歧视人家却是不对的。部分人是不得已而发胖的,比如服药造成的药源性肥胖或体重增加。那么,哪些药品可能增加体重呢?
图/http://image.so.com/
哪些药品可能增加体重呢?
1糖皮质激素
很多人谈“激素”色变,不过这里的激素指的就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人体分泌的甾体激素,对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及免疫功能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糖皮质激素的一大不良反应就是通过干扰人体水、盐及脂肪代谢,造成水钠潴留,简单讲就是将应该排出体外的水分和钠盐留在了体内,造成水肿,引起体重增加,进而造成肥胖,造成患者出现向心性肥胖。平常说的“满月脸”、“水牛背”都是这种药源性肥胖的典型特征。
2降糖药
多数降糖药都存在增加体重的风险。常见的降糖药名字中含有“格列”两个字的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者增加细胞对而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调节血糖。而胰岛素具有促进蛋白质、脂肪合成的功能。因此服用这些降糖药以及长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也会随之发胖。
另外,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可能会担心自己出现低血糖,因此吃得更多了,这也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
图/http://image.so.com/
3抗精神病药物
目前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是通过拮抗脑内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5-HT)受体作用来控制病情的,而这种拮抗作用恰好能够让患者食欲增加。抗精神病药物需要长期服用,长期的食欲旺盛会让患者逐渐增胖。
4抗癫痫药物
癫痫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多数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加巴喷丁等会导致体重增加,尤其是丙戊酸。这可能与长期服用药物导致出现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有关。瘦素是脂肪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抑制食欲、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的作用。但如果瘦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那么人也会随之变胖。
同时,抗癫痫药物也可以改变患者达到能量代谢状态。当我们摄入食物的能量大于代谢消耗的能量,人就会发胖,这也是为什么久宅易发胖,健身能瘦身的原因。丙戊酸能够减少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导致患者发胖。
图/http://image.so.com/
5抗抑郁药物和组胺受体拮抗剂
随着现代社会脚步加快,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也成为了社会焦点话题。抑郁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所有抑郁的人都是抑郁症,但一旦诊断为抑郁症,必要时候需要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抗抑郁药——米氮平具有较强的抗组胺(H1)受体作用,使得患者食欲改善,胃口大开,吃下了更多的食物,从而发胖。
同样的,还有一类药物叫做组胺受体拮抗剂。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如特非那定、西替利嗪、酮替芬、阿司咪唑等也通过同样的增进食欲,让长期服用的患者增胖,身材走形。
有些药品能使人变胖,那就不吃了?
值得一提的是,服用药物改变体重,往往是因为长期服药的缘故,短期内使用并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疾病,也不应该因为单纯爱美想要保持身材而拒绝规范的药物治疗。无论胖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图/http://image.so.com/
通过上面的介绍,是不是觉得药物很神奇,还能改变一个人的身材。这也告诉我们,面对肥胖的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也许他们在痛苦的和病魔作斗争,也许他们也在努力尝试减肥,但还没有取得成功。
我们给予他们最好的支持,就是平等的对待他们,不歧视,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服用精神类药物,“胖”若两人,3大攻略助您科学减重!
“康大夫,我吃药一个月长胖20斤,不想吃了”
“康大夫,吃药发胖,不吃受不了,有没有不长胖的药啊?”
“康大夫,这药里是不是有激素?体重增加太多了。”
在精神科门诊中,常常听到患者发出这样的疑问。
服用精神类药物致胖的问题让很多患者感到困扰和无助,尤其是那些注重自身形象、在意身材的女性朋友们,体重的微小变化都会触动她们的神经,让本就低落的情绪变得更加敏感,从而影响服药的依从性甚至让她们放弃治疗。
那么,精神类药物为什么会导致体重增加呢?怎么做能兼顾到发病与发胖的问题呢?
图片来源网络
01 体重增加的因素
其实,精神疾病患者体重增加在临床上属于普遍现象,引发的原因有:
▶ 影响食欲调节中枢
大多数精神类药物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让患者总是感觉饿,且不容易感到饱,从而加大食量。由于能量摄入大幅度增加,导致体重增加。
▶ 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某些精神类药物会导致我们身体对糖分和脂肪的处理变得不那么高效,导致血糖异常升高,脂肪更容易囤积在体内,从而引起肥胖。
▶ 药物的镇静作用
药物的镇静作用会让患者感觉精力疲乏,精神萎靡,贪睡,睡得多了,活动少了,自然容易发胖了。
▶ 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进食速度过快、缺乏运动、喝各种碳酸或者高卡路里的含糖饮料等不良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体重的浮动。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导致肥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能需要从饮食、运动、调整用药等多方面着手管理体重。
02 科学、合理管理体重
针对精神类药物导致的增重,我为正在苦恼的朋友们整理了一系列的措施:
▶ 定期监测体重
在药物治疗前,先记录下当时的体重、腰围、血糖以及血脂等代谢指标,后期服药过程中,定期监测这些指标,然后进行数据对比,这样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尽早做出干预。
※ 一般可以通过体重指数来判断自己有没有超重。
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BMI=体重(公斤kg)/身高(米m)²)
图片来源网络
▶ 调整生活方式
针对于药源性肥胖产生的2大因素——影响新陈代谢和中枢神经,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来平衡体重。
▌ 合理饮食
三餐规律,少量多餐,减少高油、高盐、高脂类食物的摄入,优先选择低糖、高纤维素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摄入的热量过高。
▌ 适量运动
在精神状态及身体情况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活动,比如慢跑、快走等,运动时大脑内产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也会使你的心情感到更加轻松、快乐。
▌ 充足睡眠
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对于维持情绪的稳定和身心的健康有很大的助益,也会让患者更有动力、精力进行运动。
简单来说,精神类药物导致病人体重增加的原因就是“摄入多了,消耗少了”,而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让患者”摄入少了,消耗多了“,还怕体重不恢复吗?
图片来源网络
03 定期复诊,中西结合
在服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复诊,发现体重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让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减药、换药,直至停药。大多数精神类药物引发的肥胖问题,在医生建议停药后,配合健康的生活习惯,会逐渐消失。
※ 如需换药,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发胖风险小的药物。
如果服用精神类药物导致体重大幅增加,也可以配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如联合中药治疗。
西药可以控制”发病“,中药可以调节”发胖“,中西结合治疗,有效平衡了发病与发胖的问题,还能有效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是目前精神疾病治疗的不二选择。
温馨提示
1.不是所有患者服用精神类药物,都会出现肥胖问题,不用过度担心。
2.药源性肥胖的不良影响远远小于病情复发所产生的危害,所以,务必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END——
@康玉春助理
男子为治病使用激素导致肥胖 病愈后却更胖 医生提醒:肥胖还需积极就医干预
“我吃饭、活动都很注意,为什么还在持续地变胖?这两个月又胖了10多斤!”老金慕名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肥胖专病门诊,满怀困惑。 原来老金自己也是一名内科医生,4年前查出患有成人Still病,一种少见的风湿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激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包括激素导致的“药源性肥胖”。所幸经过仁济医院南院风湿科4年多的规律治疗,病情控制稳定,终于可以采用小剂量免疫抑制药物替代激素治疗。 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激素停用后,体重却依然在不断增长,血压、血糖也像进入了“牛市”,一路走高,服药也很难控制。尽管他严格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然而情况愈加严重,白天总是昏昏欲睡,走路步伐稍快就会气喘吁吁,睡觉呼声震天让家人身心饱受困扰。 仁济医院南院肥胖症MDT团队接诊后,一致认为老金“胖”得确实很蹊跷,基于老金复杂的风湿病病史,以及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团队敏锐地发现老金的胖并不是“躺吃”而来的单纯性肥胖,可能是病理性肥胖,病理状态不解除,减肥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肥胖症MDT团队采用标准化肥胖临床诊疗路径,通过细致问诊,排除了肥胖症常见的病因,怀疑可能是由于垂体疾病导致的,便邀请垂体疾病MDT团队会诊。结合专科化验和检查,发现造成老金肥胖的“元凶”果然是颅内生长隐匿的垂体肿瘤,肿瘤不断分泌一种名叫ACTH的激素,作用于全身,导致老金出现了一系列症状。 病因查清了,治疗又是一个新的难题。老金的颅内肿瘤,理论上只要转入神经外科做手术将肿瘤去除就能解决问题了。但是两个难题摆在老金和团队的面前:第一,老金的风湿疾病稳定,可能是因为肿瘤分泌的激素替代了原来服用的激素药片,要是手术切除了肿瘤,他所患的成人Still病会不会复发或者恶化?第二,老金的肥胖已经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包括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血压、高血糖,同时肿瘤导致的高皮质醇血症状态增加手术后感染、血栓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
围绕这样的疑难特殊患者,如何进行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为此,仁济医院南院肥胖症MDT团队、垂体疾病MDT团队及风湿病MDT团队,三大“天团”一起开展病例讨论,围绕老金的手术方案、围手术期内分泌管理、围手术期风湿疾病治疗、术后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制订综合管理计划。科室间打破壁垒,通力协作,为老金实施了精密的颅内微创手术。随后,团队密切的围术期监测和管理使老金快速恢复,各项内分泌激素和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血压、血糖恢复正常,术后1月体重就下降了整整10公斤。 老金激动地表示,我是一名行医几十年的医生,这次以患者的身份住院,我切实感受到仁济医院南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体会到多学科间精诚合作的“妙手回春”,这段就医经历也给我的行医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仁济医院南院内分泌科执行主任胡耀敏指出,老金是幸运的,因为他是一名医生,特别关注自己打呼、憋闷、白天嗜睡等症状,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其实,这一系列症状是由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的,很多胖友都深受其害,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在睡眠中呼吸停止,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肥胖问题不可忽视,需要积极干预治疗。而肥胖症MDT团队的建立,正是通过明确肥胖病因、评估全身代谢情况、系统筛查肥胖相关并发疾病,帮助患友制定个性化科学减重策略,进行综合性医学管理。
专家提醒,减肥并不只是靠“节食 运动”,弄清楚肥胖的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减重。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吕春璐 通讯员杨嘉麟 编辑:山巍 责任编辑:金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