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服用癫痫药物导致肥胖的患者可以减停药物吗?
国庆长假即将结束,长假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相信少不了各种美食的诱惑。一不留神,体重又蹭蹭往上长了。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问题导致单纯性肥胖的人逐年攀升,除此之外癫痫患者常因药物副作用往往有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的风险。
造成癫痫患者肥胖影响因素颇多,如食量、饮食结构、生活节律、运动量、遗传、职业、服用药物、情绪、地域等。
由于癫痫是神经系统的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癫痫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用药,抗癫痫药物导致体重改变的情况相当普遍。但在用药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肥胖,这可能是抗癫痫药物导致的代谢失调。
频繁的癫痫发作,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致使部分癫痫患者暴饮暴食,由于家属怕发作引起意外伤害,往往限制患者的正常活动,这无疑增加了一定肥胖的风险。
临床治疗中发现,很多抗癫痫药物,包括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都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相关数据显示,有大概40%-50%的癫痫患者出现超重或肥胖的现象,并且多药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更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面对不断增加的体重,相信有不少患者在考虑减药停药的问题。那么,因药物导致的肥胖可以减药停药吗?我们该如何控制体重呢?
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大部分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但也有少数不良反应会危及生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行走不稳、记忆认知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肥胖、消瘦、致畸、骨质疏松等。面对这些情况不用慌张,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根据自身情况更换药物。
癫痫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切忌自行减药停药。减药,停药过程需根据个体病情有所不同,但通常需要1-2年。因为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癫痫类型、既往治疗反应以及患者个人情况,仔细评估停药复发风险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才可考虑开始逐渐减停抗癫痫药物。如在减药过程中再次出现发作或病情明显恶化需暂停减药,及时复诊。也有部分癫痫患者因情况特殊需终生服药。
如何控制肥胖呢?
1、合理选药
当患者体重明显增加时,应及时告知其主诊医生,由他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恰当的抗癫痫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激素水平、血脂、血糖等指标。
.2、合理饮食
①癫痫患者应做到规律进餐,少吃零食。
②每餐进食的食物尽量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③饮食中需增加脂肪的摄入,脂肪可以延缓胃肠道排空时间,由于减少了精制糖的摄入,脂肪在不完全氧化在代谢中产生酮体。酮体对大脑有镇静作用,能起到控制癫痫的目的,并且酮体可减少饥饿感,有益于控制体重。
④增加蔬菜的摄入,尤其是色彩鲜艳的蔬菜营养价值更高。
⑤减少含糖较高的水果摄入,可搭配多种维生素补充剂。
吃这6类药,体重可能会“狂飙”
Hello,朋友们,我是临床药师郭燕子。前面整理了4大类会升高体重的降糖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其他6大类可能会升高体重的药物。
第一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
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向心性肥胖,可典型症状就是“满月脸、水牛背”。糖皮质激素不仅可以促进食欲,增强胃酸分泌,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导致不自觉地吃得更多,吸收的热量更多,渐渐地就变胖了;而且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尤其是促进内脏脂肪堆积,导致向心性肥胖;糖皮质激素还会增加体内液体潴留,短期内体重就哗哗上涨。整体来说,糖皮质激素导致的这种肥胖类型比较难瘦下来。代表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
这类药物会使我们的神经递质调控失衡,增加食欲的同时降低代谢率;部分药物还会加剧脂肪堆积;抗精神病药的镇静作用也会导致体力活动减少,间接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体重也会渐渐地升上去。代表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喹硫平、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
第三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抗癫痫药。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肉碱合成,抑制脂肪酸氧化,促进脂肪储存;还会刺激食欲,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需求,同时降低能量消耗。三重变胖机制让我们防不胜防。代表药物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
第四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激素类避孕药。
雌激素会促进脂肪细胞分化,增加皮下脂肪堆积;孕激素会刺激食欲中枢,提高摄食量。
短期使用还可致体液潴留,表现为体重暂时性增加较快,但是一般停药后就可自行恢复。代表药物如含左炔诺孕酮、甲地孕酮的避孕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五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抗组胺药。
这类药物会增强我们的食欲,加速胃排空,引发饥饿感,让我们吃得更多;部分药物还可能干扰能量代谢平衡。代表药物如酮替芬、赛庚啶等。
第六类会增加体重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直接导致我们的代谢率下降,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脂肪分解;部分患者因服用这类药物容易产生疲劳感,运动量也会随之减少。这类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一般发生在用药的前几个月内,长期稳定地使用,对体重的总体影响不会太大。代表药物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6大类可能升高体重的药物。除降糖药外,糖皮质激素、精神类药物(抗精神病/抑郁药)、抗癫痫药、避孕药、抗组胺药及β受体阻滞剂均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您了解了吗?欢迎一键三连,点赞加关注,用药不迷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药吃了真的会长胖
临沂市场监管
欢迎关注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有些药吃了会长胖
有些朋友发现
用某些药一段时间后
脸、脖子和腹部的脂肪
明显增多了……
原来,吃药也能导致体重增加
那么,哪些药物会使体重增加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降糖药物
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格列酮类药物是最易引起体重增加的三类降糖药物。
胰岛素
主要通过增加脂肪酸的转运,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促进葡萄糖摄取以及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合成,引起脂肪和蛋白质在肌肉、肝脏、脂肪组织的沉淀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磺脲类药物
由于其较高的低血糖风险会刺激食欲或不自觉的添加副食,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格列酮类药物
格列酮类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有效保护胰岛素B细胞,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进而促进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脂肪生成,导致体重增加。
02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以阿米替林最为明显,在服用阿米替林治疗期间,患者常出现食欲增加,并喜食碳水化合物的情况。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以阿米替林最为明显,在服用阿米替林治疗期间,患者常出现食欲增加,并喜食碳水化合物的情况。
除了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也是一类容易引起体重增加的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在服用期间会加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诱发低血糖的同时不断刺激食欲,从而增加体重。
0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向心性肥胖。这主要与其促进脂肪分解与合成有关,因此长期大剂量的使用能够升高胆固醇含量,并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从而产生向心性肥胖。
04 抗精神类药物
抗精神类药物容易增加高催乳素血症对肾上腺激素和胰岛素的敏感性,引起体重调节代谢和内分泌失调,诱发体重增加。
除此之外,经典抗精神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胆碱能效应,可以引起口渴,从而增加体重。
05 抗组胺类药物
通常酮替芬、赛庚啶在长期使用时会引起体重增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这类药物不仅具有抑制皮肤黏膜内H1受体的作用,还可以抑制胃幽门部的H1受体,促使胃的排空加速,导致食欲增加从而产生体重增加。
06 抗菌药物
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会影响胃肠菌群,损伤肠道益生菌,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刺激食欲让人更容易产生饥饿感,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07 丙戊酸钠
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过程中,体重增加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主要是与丙戊酸钠可以增强GABA介导的神经传递有关。通过增加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减少能量消耗的同时也导致肉碱缺乏促使脂肪酸氧化减少,从而造成体重增加。
服用丙戊酸钠过程中产生体重增加的几率偏高,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期间需严密注意体重的变化。
当出现体重增加时,除了要考虑与疾病好转有关,也要考虑是药物诱导作用产生的体重改变,如果在服用药物后一个月内体重超过5斤时则需考虑药物因素引起的体重增加,这时应及时咨询医生,以免因体重过度增加而诱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来源:山东药品监管、成都市场监管
要闻丨山东省“世界认可日”(山东)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沂市举行
关心丨注意!摆摊经济火了!卖啥都好,但卖这些东西就违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