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肥胖体质(调理肥胖体质的中药饭前吃还是饭后)

文章目录:

减脂先调体质,分享6个调理肥胖体质的方子,不运动也能减肉肉

生活中有多少人是越减越胖的呢?还不少吧。为什么这些人运动也减不下去呢,原因在于身体易肥胖的体质没有改变,尤其是脾胃虚,痰湿重的,体质不改变,减肥更容易事倍功半。

第一个方子:温胆汤

组成中药:茯苓、半夏、枳实、炙甘草、陈皮、竹茹

作用:和胃,理气化痰,消烦去火

参考人群:脾胃弱、痰湿重的体质

第二个方子:三七脂肝汤

组成中药:三七、荷叶、山楂、泽泻、白术、白芍、赤芍、菊花、莪术、青皮、菟丝子等

作用:健脾去湿,软坚消痰,活血去瘀,破积止痛

参考人群:高血脂、兼有食滞血瘀的痰湿肥胖体质

第三个方子:二陈汤

组成中药:陈皮、半夏、茯苓、生姜、甘草

作用:化痰去湿,和中燥湿

参考人群:脾虚痰湿重的肥胖人群

第四个方子:清消饮

组成中药:荷叶、泽泻、茯苓、草决明、薏苡仁、防己、生白术、陈皮、黄芪。

作用:健脾去湿,利水通便

参考人群:痰湿重,脂、膏、瘀、积而成肥胖

第五个方子:枳实导滞汤

组成中药:枳实、白术、神曲、茯苓、黄芩、黄连、泽泻、生姜等

作用:消滞除满,清热去湿,行气健脾。

参考人群:湿热壅滞脾胃、气机不畅的痰湿肥胖人群

第六个方子:右归饮

组成中药:制附子、杜仲、肉桂、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炙甘草等

作用:温补肾阳,补命门火,温脾止泻。

参考人群:脾肾阳虚、湿重的肥胖人群

以上方子你收藏了吗?你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知道应该如何调理吗?如您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经验。

PS:本文不推广中药及调理方案,仅用于中医科普。

肥胖,其实是脾胃失调了,补中益气汤加上1个中成药,双倍出击

很多人说,补中益气汤是调理脾胃的“第一神方”,但也有人说吃了没用。

这背后的关键在于,大家把肥胖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单靠补中益气汤,是不足以解决肥胖的。

因为补中益气汤重点在于补气升阳、调理脾胃,它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身体代谢多余的水湿和痰浊。但如果身体内部的“痰湿”和“气滞”没解决的话,肥胖还是会卷土重来的。

临床中,我更倾向于以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和其它名方巧做搭配,双管齐下,解决内忧外患,彻底斩断肥胖反复的病根。

外因: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是肥胖的诱因。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加上缺乏运动,导致脾胃负担过重,水湿内停,形成痰湿,堆积在体内,形成肥胖。

内因:在于脾胃虚弱和肝郁气滞。脾胃主运化,脾胃虚弱会导致水湿代谢失常,痰湿内生;而肝郁气滞则会影响气血运行,进一步加重痰湿的堆积。

因此我常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丸】。补中益气汤调理脾胃、升阳益气,二陈丸化痰祛湿、理气和中,双管齐下。

现在,就带大家看看我在临床上的具体使用思路:

我的患者李女士,32岁,这几年一直被体重超标所困扰,就诊时,体重有146斤,尝试过节食和运动,效果不大。其实她被肥胖的表象迷惑了。

自述还经常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情绪不佳,大便黏腻,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这是典型的脾虚痰湿体质,根源在于脾胃虚弱和痰湿内盛。补脾能改善代谢,化痰才能除掉肥胖的病根。

于是,我用【补中益气汤】合【二陈丸】加减开了一个方子: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茯苓、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一人一方,辨证使用)

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的补中益气汤,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组成的二陈丸,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二者合用,能让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痰湿得以化解,气血运行通畅,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缓解肥胖问题。

李女士按这个方子调理一段时间后,不仅体重下降了32斤,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大便成形,舌苔变薄,整个人感觉轻松了许多。看似是减肥成功,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改善了身体的痰湿体质。

借这个医案提醒大家,补中益气汤只有用对了,才能发挥最大功效。调理肥胖需耐心,改善体质是关键,不要急于求成。

揭秘 3 种易胖体质,开方教你靠吃喝动甩肉

肥胖是万病之源,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风险,甚至升高死亡风险,减重可大幅降低这些健康风险。但很多人减重困难,成效不佳。中医师学生钟楚倩分析 3 种 “易胖体质” 特点及生活饮食调理方法 。

BMI 超 24 易三高,减重 5%-10% 可降死亡率

你是 “易胖体质” 吗?研究显示,BMI 超 24,死亡风险急剧上升。而减重 5% - 10%,便能大幅降低三高与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死亡风险。所以减重不仅关乎外在身形,更关乎内在健康。

易胖体质 1:肠胃郁热/原型食物、低脂低盐

食欲旺盛,吃很多也不觉得饱,对甜食、油炸、辛辣食物不忌口。
容易长痘痘,皮肤常出现红疹子且瘙痒。
【西医检验】胆固醇过高、有脂肪肝。
【减重建议】多吃未加工的原型食物,减少过度调味,如蒸鱼、水煮鸡胸肉、地瓜、玉米、蔬菜。
【中医建议】用山楂、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中药抑制食欲,清除肠胃代谢废物,恢复肠胃正常吸收与排泄功能。

易胖体质 2:痰湿/忌甜食、精制淀粉防血糖飙升

身体沉重、四肢水肿、疲倦嗜睡。
食欲差,饭后易胀气,大便黏腻排不净。
咽喉常觉有痰,饭后更明显。
【减重提醒】忌甜食、面包、饼干、含糖饮料及精制淀粉食品,这类食物易致血糖飙升,很快就饿,还含高热量不良油脂。
【中医建议】服用半夏、陈皮、厚朴、茯苓等祛痰利湿中药,排除脏腑深层湿气,防止痰湿在体内积聚。

易胖体质 3:肝郁气滞/练腹式呼吸,养成运动习惯

压力大,易紧张焦虑、情绪起伏大,月经不规律,经前经后爱发脾气。常熬夜,睡眠不足 6 小时,睡眠质量差,浅眠且易半夜醒来。
【西医检验】肝功能指数偏高。
【减重建议】练习腹式呼吸,吸气时尽量让下腹部鼓起,缓慢吸气、呼气各 3 秒;每周进行 2 至 3 次拉筋或有氧运动,每次至少 30 分钟。
【中医建议】肝郁气滞者多有自律神经失调,可选用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解郁、安神的中药,帮助放松自律神经。

中医减重效果及疗程时长因个人体质、代谢能力、年龄而异。建议民众咨询专业中医师以获最佳疗效。通过中医减重,既能塑造好身材,又能改善内在健康,远离肥胖危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