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携带肥胖(乙肝病毒携带者肥胖有影响吗)

文章目录:

药物酒精肥胖与总结影响乙肝携带状态因素

能够损害到人体肝脏,并不只有乙肝病毒,日常较为常见的还有酒精、药物以及脂肪。在病毒性肝炎里,乙肝病毒感染是对人体干细胞威胁最大的,乙肝病毒能够持续的在肝内复制,并破坏肝细胞结构。

影响乙肝携带状态,药源和酒精,间接影响肝脏免疫平衡

不同的年龄层结构,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转归方向也不尽相同。例如,一位免疫功能健全的成人,他感染乙肝病毒后大约只有10%左右可能会发展到慢性乙肝;因此,免疫力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康复或肝炎持续进展有一定联系,在少部分进展到慢性乙肝患者(CHB)群体中,又有大约不到15%比例才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因此,总体上从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发展到严重肝病,比例是逐渐减少的,并不像日常人们认为的那样,感染乙肝病毒就和肝癌挂上钩,这是老百姓比较常有的认识误区。酒精是威胁肝脏健康的又一个原因,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如果在一次饮酒中过量,还可能成为损害肝细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饮酒和肝病关系较为密切,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以及比较严重的酒精性肝硬化。当然,酒精肝如果及时治疗,是能够阻断避免进展到酒精性肝硬化,当中只有少部分未及时治疗,再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可能进展到酒精性肝硬化。

脂肪肝和血脂、肥胖关系会更紧密一些。肝细胞内沉积过多脂肪,容易发生肝细胞变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脂肪肝。脂肪肝在肝病病种里也比较常见,主要与一些“富贵病”关联度高。药物肝,是最近几年才被医药学家提倡的,重视预防肝病发展方向。

肝脏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很多,也很复杂,避免药物种类过多或避免服用损害肝脏药物,能够有效减少药物性肝损伤。慢性乙肝最常见治疗的是抗病毒,抗病毒能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也要尽可能的减少其他损害肝细胞药物,比如减肥药;日常生活习惯对慢性乙肝进展也有影响,要严格的禁酒。

药物性肝损害是可以预防的,比如需要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应该定期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如果遇到疑似药物性肝损害,应该及时停药,到正规医院接种治疗。目前已经证实可以损害肝细胞药物就有900多种,小番健康上面介绍的,都是影响乙肝携带状态的常见因素。

乙肝合并胆囊炎,出现胆汁淤积和肝炎活动,如何评估肝病严重程度

乙肝携带者如果有肝癌家族史,到了30岁还没有出现肝炎活动,为了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也是推荐积极抗病毒治疗。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有少数患者还是以肝功能是否异常,及主观症状来决定抗病毒的时机,这是不可取的。另外,乙肝患者在评估病情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其他疾病出现的病理改变对肝脏损伤的可能。今天分享一位网友的来信。

网友咨询:黄医生您好,我今年49岁了,母婴感染乙肝病毒携带者,胆囊炎十年。2014年、2019年因胆汁淤积引起胰腺炎住了两次院,做了两次ERCP,第二次住院时医生就说我该抗病毒治疗了,我感觉一切良好没有重视!2021.12.23日做B超发现胆汁淤积型结石,转氨酶升高,于是吃进口熊去氧胆酸一个月,天晴甘平一个月。2022年1月24日复查B超胆汁淤积没有了,但转氨酶更高了,于是停了熊去氧胆酸,吃易善复、天晴甘平,医生建议做DNA。2月12日开始抗病毒治疗。母亲肝硬化60岁去世,哥哥三年前肝癌去世(应酬喝酒)。姐姐51岁,昨天检查早期肝硬化,十几年前肝纤维化,三年没体检!我现在病毒量在6次方,甲胎蛋白9.07,转氨酶200多,B超肝脏未发现病变。我想咨询下:1:我的胆囊总是发生胆汁淤积,胆囊壁也厚,是不是需要切除?2:我的肝病严重吗?

胆汁淤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胆汁的过度堆积,造成对肝细胞及机体的损伤,如果存在持续的胆汁淤积,有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可能。一旦出现胆汁淤积,在利胆退黄、保肝的同时,需要积极查找病因,针对基础病因治疗才是治疗的关键。临床上对于胆汁淤积的病因常分为肝内和肝外两种原因。比如肝内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病毒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也可见于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妊娠期的胆汁淤积等。肝外原因常见胆总管结石(梗阻)、胰管癌、胆总管良性狭窄等。

患者多次查肝脏B超见胆囊壁增厚,提示胆囊炎症。如果胆囊炎症没有及时处理,出现胆囊增大压迫了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不畅,也会引起肝内胆汁淤积。这位网友是否需要切除胆囊呢?如果切除病变胆囊能够彻底解决胆囊炎反复发作,继发的胆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等各种严重并发症,实现收益远大于风险,也是可以考虑,但需要专业的肝胆外科医师做好综合评估。

患者很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想知道自己的肝病严重程度。如何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临床中,肝病医师评估肝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及检查综合分析,其中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为什么呢?

肝纤维化是不同病因慢性肝病进展的重要转折点,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肝病预后相关。进展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发展为临床失代偿、发生肝病相关死亡和罹患肝细胞癌(HCC)风险升高。

怎么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目前常用的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有以下方法:

1. 肝活检。

肝活检是一项有创检查,是公认的评估肝纤维化的金标准,可以详细评估出现肝纤维化的程度。

2. 血液学检测

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参考直接,比如肝纤维指标,但是这种检测特异性不高,除了肝脏,其他脏器的病理改变也可能引起指标的异常。

3. 肝脏弹性检测

作为一种根据衰减程度来衡量肝硬度的物理检测方法,它的效能是优于血液学检测,已经广泛用于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中。但是存在胆汁淤积、肝脏充血、食物摄入和过量饮酒等因素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4. 影像学检查

B超、CT和磁共振评估肝纤维化也有一定的价值。其中对于有腹水、肥胖的患者,磁共振检查优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但是对于铁过载的患者不适用,成本也较高,对于预后判断的价值没有确切数据。

患者有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病毒DNA在8次方,2019年拒绝医生的建议,当时未选择抗病毒治疗,直到半个月前查DNA在6次方,谷丙转氨酶升高才开始抗病毒治疗,接下来要重视肝病的随访管理,做到定期随访和复诊才能有效评估抗病毒效果。患者大三阳多年,病毒载量较高,肝脏B超未见典型肝硬化改变,但仍建议完善肝脏弹性检测或肝穿刺检查,能更好地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

另外乙肝抗病毒期间,尽快达到高敏试剂检测不到DNA信号,实现e抗原的稳定转换,维护肝功能的稳定,积极防治胆汁淤积对肝脏的损伤,可以延缓肝病的进展,从而降低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世界肝炎日”丨爱护你的“心肝”宝贝

2021.07.28

爱肝护肝

健康快乐

01

世界肝炎日的小知识

世界肝炎日,是每年的7月28日。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201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从2011年开始将每年的世界肝炎日从5月19日变更为7月28日。

02

关于肝炎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共六种类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等。

脂肪肝是引起肝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明显增多的肝脏病,常与肥胖症、糖尿病共存。要远离脂肪肝,应从调节饮食入手。控制脂肪饮食当然是必需的。预防脂肪肝还要提倡运动,运动可以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

03

治疗误区

误区一:症状和一般疾病混同

通常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活跃,肝功能受到损伤,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全身疲乏无力、口干、口苦、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右上腹隐隐作痛、腹泻、小便黄如浓茶色等都是病症的反应。

误区二:不发病就不会传染

大部分携带者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会发病,所以人们就认为其不具有传染性,也无须检查。其实不然。建国医院肝病科吴医师介绍,所谓病毒携带者,是肝功能和B超检测都正常,但表面抗原呈阳性,也就是澳抗阳性的人。这些人的肝脏并没有损伤,但只要检测出澳抗阳性,就具有传染性。

误区三:不做定期体检

及时、准确地检测病情,对治疗是非常有利的。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要早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一年或半年体检一次,检查肝功能和乙肝五项指标。

04

肝炎饮食须知

(1)增加蛋白质: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是极其必要的。如各种鱼类、牛奶、蛋品、瘦肉等动物蛋白质和豆制品类植物蛋白,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控制水、钠的摄入:控制钠除消极地控制每日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开始要控制在以每日不超过2克为宜,以后按情况加以调整。大约10%患者经过单纯的水、钠限制,不用药物即可使尿量增加,腹水减退。

(3)营养控制:丰富的营养,每日保证热量在2000Kcal以上,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1~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应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同时还应补充适量脂肪。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病人应提倡两餐之间再进食,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一:

蛋白饮食慎量。虽然强调患者需进高蛋白饮食,但是有肝性脑病者应低蛋白饮食。

肝硬化饮食需治愈之二:

进食慎量。进食量以八成饱为佳,切勿过量。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三:

对症。食物品种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以免诱发胆囊炎发作,加重黄疸或使黄疸不易消退。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四:

忌空腹。肝硬化的饮食可选用的食物为鱼、青菜、豆芽、豆制品等,水果以橙子、苹果较好,但要注意不要空腹进食水果,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五:

卫生。肝硬化调理过程中,所有食物均应新鲜干净,以免因抵抗力下降,出现腹泻等肠道感染表现而加重病情。

肝硬化饮食需注意之六:

忌粗糙。肝硬化的饮食食物不宜过于粗糙,以免诱发曲张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所以为了我们的“心肝宝贝儿”

请不要熬夜、作息规律、

保持充足的睡眠

少抽烟、少喝酒、饮食健康

一起运动起来吧~~~

记者:王欣悦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

来源: 微阿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