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脉搏110(肥胖脉搏很微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文章目录:

怀孕以后心跳超过100次/每分钟危险吗?

一般正常成年人的心跳为60-100次 /分,怀孕之后,不仅体温会比平常更高,血压和心跳也可能比平时变化大一点。如果孕妈妈经常感觉心跳加速,会不会是身体出了异常状况呢?孕期哪些情况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应该怎么办?

孕妇经常感觉心跳加速怎么回事?

由于新陈代谢和循环血量的增加以及为了适应胎盘循环的需要,母体心脏负担加重。每分钟心搏出量自妊娠第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28周左右达最高峰,较正常增加30~50%。心率逐渐增加,最高较未孕时约增加10次/分。

怀孕以后心跳超过100次/每分钟危险吗?

1、绝大多数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心跳快而已,好久没有人让你心跳加速了吧,这次是你的宝宝让你心跳加速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这是怀孕以后正常的生理性变化。

2、怀孕以后,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的血容量也会增加。到了妊娠中晚期,不少人会出现心率加快,部分人在早孕期就会出现心率加快,很多人的心跳会超过100次/分钟。这种心跳加快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感觉,只是在测量血压和心率的时候,或者是在做心电图的时候才会发现。

3、部分人是会自己感觉得到心跳明显加快,但通常不会有明显不适,日常的工作、生活、甚至是运动也不会有明显不适。

孕妇心跳快怎么缓解?

1、如果不是频繁的心跳过快,而是有节奏的心跳快(60-100次/分钟或者略快于这个值),准妈妈不用太过担心。2、孕期心跳快,也许太过兴奋,或者太过紧张。孕妈一定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宜太过激动或者紧张,平时多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安静地看看书写写字。3、孕期心跳快,也许是贫血所致。怀孕后不及时补充的话会更加贫血,心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心律不齐,心跳会时快时慢。4、跟孕妇本身体质也有关系。有的女性孕前过分消瘦或者过分肥胖者,怀孕后由于内分泌变化太快,身体无法适应,也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

提醒

孕期由于血容量增加所以心脏负担加大,所以孕妇的心跳会稍微加快,这是生理反应。但假如明显不适则建议尽快到当地正规医院专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疗以免耽误病情。

夏季减肥的最快方法 这些运动减肥效果最好

夏天到了,美眉开始了疯狂的减肥运动,开始了节食的慢慢路途,但是节食不仅伤害身体还不减肥,那么该如何减肥才最有效呢?下面小编就教你几招,让你在这个夏季快乐饮食轻松减肥,一起去看看吧!

夏季饮食的原则有很多,具有减肥功效的食物也有很多,这些食物搭配运动减肥效果更好哦!

夏季减肥美食有哪些黄瓜:肥胖的人常食有减肥之效

医学实验证明,黄瓜中含有一种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的丙醇二酸物质,肥胖的人常食黄瓜有减肥之效。黄瓜还含有细纤维素,对促进肠道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

梅子:减肥食物中的佼佼者

是一种含丰富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碱性食物,尤其是含有多量柠檬酸,对热能的代谢有十分良好的作用。一些专家们认为,它是减肥食物中的佼佼者。据报道,日本等国人们以食梅子及其制品“梅肉浸膏”、“浓缩梅汁”、“梅子密饯”等来减肥风行于世。

魔芋:易产生饱腹感

魔芋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还具有减肥的功效呢。在减肥的你还在节食吗?吃这个看看吧。

魔芋中除含多种营养物质外,还含有一种其他植物中少有的特殊成分,它具有高膨胀、高弹性、高粘度的特性。用魔芋加工制成的豆腐、面条、面包、蛋糕等食品,不但能够收胃液降低食欲,而且易产生饱腹感。许多医学单位研究表明,对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有特别功效,是当今理想的减肥食品。

冬瓜:具有利尿去水的功效

冬瓜不含脂肪,含钠盐低,具有利尿去水的功效。肥胖的人大多体内积存过多的水分,肌肉软弱不实,民间经验常用冬瓜适量烧汤饮服,能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减肥疗效明显;冬季无冬瓜时,可用干冬瓜皮30克,加水适量煎饮,也可使肥胖的人逐渐消瘦。

番木瓜: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番木瓜的乳汁中含有两种生物酶。一种是木瓜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另一种脂肪酶,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夏天减肥什么运动最有效?因此,经常食用对肥胖的人减肥有一定的疗效。

夏季减肥运动原则有哪些

运动减肥的原则一:坚持有氧运动

合理的饮食以及合理的运动才会使减肥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你赶紧动起来吧!

因脂肪代谢必须在氧气参与下才能进行,因此有氧运动是减肥的最佳锻炼方法。有效的有氧运动有三个条件:有充足的氧气参与;运动时全身大多数肌肉群参与;保持20~40分钟时间。有氧运动的形式很多,主要有快走、慢跑、游泳、爬山、自行车、健身操等。

运动减肥的原则二:达到中等运动强度

控制肥胖的运动处方,其运动量必须达到中等强度,过小则没有效果,过大也损害健康。自测运动强度可通过脉搏(心率)来确定,运动后即刻脉搏为170次/分减去年龄数(例如年龄60岁,此时脉搏为110次/分),即表明运动强度适宜。若低于此值,“面不改色心不跳”,说明运动量不足;若超过此值,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

运动减肥的原则三:每次至少消耗300千卡热能

这相当于步行5公里,骑自行车20公里,游泳1500米。减肥运动应循序渐进,耗热能可从每日 240千卡逐步增加到每日320~400千卡,直至每日640千卡为宜。

运动减肥的原则四:因人而异制定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最好由专业减肥机构来制定。通过平跑机、功率自行车等器械,测量有氧运动能力水平,并根据所取得的数据和肥胖者的体质来制定减肥计划。在肥胖者锻炼控制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调整运动处方,既不可以无处方运动,也不可以一个处方用到底。

夏季哪些运动减肥效果最好

夏季锻炼时应选择中小强度的运动,特别是耐力运动,比如行走、慢跑和体操等。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脂肪代谢,另一方面不至于增加食欲。而过度运动,认为夏季出汗多,就能达到快速减肥的想法是错误的。要知道凡事都有过度,如果操之过急,只会让你得不偿失。

减肥运动一:游泳

游泳可谓是夏季的季节性减肥运动,水的热传导系数比空气大26倍,在相同温度的水里比在空气里散失热量加快20多倍,有效地消耗人的热量。在水中游100米,消耗100千卡热能,相当于陆地跑400米,自行车骑1000米,或滑冰1500米。另外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摩擦,从而使皮肤得到放松和休息,所以经常游泳的人,都有一身光洁、柔软的皮肤。(这里请爱美的你做好防晒工作,室内游泳更易抵抗紫外线的伤害)

减肥运动二:爬山

到郊区去吧,那儿气温至少低二度甚至更高,加上植被丰厚,空气清新,心情变得很愉快。天气炎热的时候爬山,体力消耗大概增加20%-30%。消除脂肪最好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而在夏季,爬山就是最好的有氧运动。每次爬山准备休息时,拿表测试一下:每分钟心跳120下,能持续10分钟,说明运动量达到燃烧脂肪的目的了。

减肥运动三:饭后散步

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在城市更重尾气排放高温浴下,公园里有水、有树、会带来一丝凉意,除去浮躁的心绪,夏季散步减肥可谓是一种极好的心理减肥套餐。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夏季改如何减肥的相关内容,你知道了吗?正在减肥的你不防吃这些食物看看呢,这些可都是减肥养生的佳品,搭配着吃更好了,另外也要注意合理的锻炼,这样你的减肥梦很快就实现啦。

“左手很奇怪!”说出口的瞬间我更惊慌了,竟然变成大舌头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脑梗”这两个字离自己很远,只觉得这是属于老年人的疾病,从来没想过我会与它在35岁这个最好的年纪“邂逅”。

从患病到康复,一切发生得很快,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事后回想起来,我又侥幸又后怕。侥幸的是:我已经康复大部分,可以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后怕的是:如果没有这份侥幸的话,脑梗可能为正值壮年的我和我的家庭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这段经历让我反思了自己,也希望可以警醒和帮助别人。

左手按键抬不起来

说话也大舌头了

10月4日,星期一。早上我正常起床,上午去便利店喝了杯咖啡,午饭后坐在地板上网购露营用品,一切都显得很正常,没有任何不适。

下午3点左右,当我在网上询问客服能不能正常发货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编辑文字的左手拇指开始不听使唤,按下字母后不会抬起来,而是保持一直按着的动作,就像电脑键盘按下去后不会自动弹起一样。这种从没有过的感觉让我感到很恐惧,我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控制出现了偏差。

我惊慌地对老婆说:“我感觉左手很奇怪!”说出口的瞬间,我又吓了一跳,因为我发现自己就像喝酒喝多了一样,说话大舌头了!我脑袋里突然出现了“中风”两个字,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决定:我要去医院!

我马上拿出医保卡,叫了辆网约车,出发去了附近的一家部队三甲医院。去医院的路上,我一直在用手机上网搜索关于脑中风的资料。这一过程中,我的左手在慢慢地变迟钝,左脸也没办法做出笑脸,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做完头颅CT

我成了“那个35岁的”

到医院的时间大概是下午4点多,距离发病一个小时左右。我径直走到急诊服务台(走路过程中发现左脚有拖地现象),直接和护士说怀疑自己中风,并说明了左侧肢体和嘴巴的状况。

挂号后,护士让我坐到轮椅上,并把我推进了抢救室。就这样,我人生中第一次被抢救了,也第一次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医院的抢救室丨作者供图

进入抢救室之后,一大帮医生和护士围了上来,一边询问我的情况,一边把我扶到了抢救床上(那种可以推来推去的窄窄的床)。接着他们在我身上接了心电监护,在鼻子上插氧气管,在胳膊测量血压,同时还有护士在另一个胳膊上抽血。

血压测量结果:183/125毫米汞柱,脉搏110次/分。接着我被推到CT室做头颅CT,结果出来得很快,排除了脑出血,医生根据我的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

就这样,35岁的我脑梗了。

可气又可笑的是,他们对我的称呼不是床位号,也不是我的名字,而是“那个35岁的”。确定脑梗之后事情反而变得简单了,像安装软件一样点击下一步就可以了。经医生评估后,我接下来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因为我的情况凶险,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医生给我下了病危通知书。

溶栓进行了1小时。护士在我左小臂和右小臂上各插了一个留置针,左边输溶栓药,右边是降压药(血压要控制在180/120毫米汞柱以内)。

静脉溶栓会有出血的风险,如果发生严重问题就要马上终止。所以在溶栓过程中,护士会时不时翻看我的嘴唇,看看牙龈有没有出血。幸运的是,直到溶栓结束我都没有出现任何不适。

“你的人生按下的是暂停键

而不是结束键”

溶栓后24小时内脑出血概率较高,而血压过高也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所以溶栓结束后,我就一直被静脉用药控制血压,并在抢救室观察了24小时,确定没问题后才转入了普通病房治疗。

这24小时很是难熬。我的血压一直保持在高的状态,情绪也是很紧张,我能感觉到左手的肌力在慢慢减弱。

或许是脑梗和血压高的原因,我感觉特别烦躁,不想躺着,总觉得胸闷气短,有种怎么呼吸气都不够的感觉。我在窄窄的抢救床上翻来覆去,总想着坐起来。

护士们看到我坐起来就会惊呼着跑过来说:“你不能坐起来,你现在很危险、很容易脑出血,还有这个床坐起来的话很容易摔倒!”

医生也会走过来指着我严肃地说:“我现在要你乖乖地躺下来睡觉,必须要安静地躺下来睡觉,你的任务就是睡觉!我希望你的人生现在按下的是暂停键,而不是结束键!”

医生是军人,这句话给了我太多力量。在这24小时里,我看着天花板,听着医生护士忙碌的声音,这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10月5日傍晚,痛苦的24小时终于结束了。我复查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并做了一系列抽血化验以及头颅核磁检查,然后住进了神经内科。头颅核磁报告显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这也证实了之前医生的判断。

左手完全动不了

我害怕再次睡醒时会更糟

从急诊去住院部的路上要经过医院的院子。呼吸到外面空气的时候,我觉得外面的风好舒服好温柔,切身体会到什么是“清风拂面”,天空也真好看(因为我是躺着的),真想在外面多待一会儿。

到普通病房后,我的情况已经发展到走路必须要有人搀扶的地步。左肩臂无力导致的黏连感让我整个左侧身体无比难受,左手有感觉,但一根手指都动不了,我完全失去了使用左手的能力。

这些不舒服和无法动弹让我情绪特别低落。即使能理解医生说过的“病情是会发展,不过因为及时,所以恢复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还是很难过、很沮丧。病情在以我能感受到的速度发展着,我害怕再一次睡醒时,情况会变得更糟糕。

到神经内科后,我开始夜里睡不好,是那种明明很困,但就是睡不着的感觉。一躺下来我就觉得呼吸困难,总是翻来覆去地折腾。

护士们会到病房里来对我说:“你不能这样子,要好好休息,你呼吸是没有问题的,要控制一下情绪。”

我很沮丧地对护士说:“你们劝我的话都对,我都理解。可我就是很难受、觉得呼吸困难,我知道是自己的心理问题,你们就让我自己折腾吧,等我折腾累了就会睡着了。”

在医院走廊里

我完成了线上马拉松

这样的状况持续到了10月11日。看我实在睡不好,医生给我开了一种抗焦虑的药。

巧合的是,那天我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可以微微动起来了。当手指动起来的时候,我哭了出来,喜极而泣。从那天晚上开始,我睡得很好,情绪也开始好起来。朋友说医生开的药是“开心药”“哈哈药”。

就这样,我开始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治疗。本来很挑食的我会很认真地把医院提供的低盐低脂餐吃完,每天早中晚都会在走廊走来走去,以至于走到小腿肌肉酸痛。

我还用走路的方式在医院走廊完成了之前报名的线上马拉松任务,就是每天走10.55公里,共走四天。

我的身体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康复着。

左手比不了心,但我可以用右脚来比心丨作者供图

到了13日,当听到医生说“你15日就可以出院了”的时候,我真的开心极了。因为这意味着,医生判断我的病情不会再次加重了。出院前一天,我让家里带来了一套好看的衣服,说:“我要精神十足地出院。”

15日,我起了个大早,脱下病号服、换上自己的衣服,站在病房门口等着办出院手续。路过的护工阿姨看到我说:“哎呀,原来是你呀,换掉病号服就差点认不出来了,真精神!回去了就要健健康康的,再也不要回来了。”

从住院部出来,我回头看看住了10天的地方,深深吸一口外面的空气。活着真好,健康真好。

出院一个多月

我恢复了80%

出院到现在,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我回医院门诊复查过两次,目前每周都会去医院进行康复。总体来说恢复情况很乐观,左手恢复了大部分能力,可以盘各种东西,可以用筷子夹棉花糖,还可以打响指。就比如此时此刻,写这篇文章时我的左手也在参与,没闲着。

每天,我会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吃药,早晚各量一次血压,确保血压在正常范围内。我戒了烟、戒了酒,饮食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吃,因为我本来就不喜欢吃油腻的,但含糖饮品就不喝了。

现在,我每天都会走很多路,基本都在1.5万步以上。从10月28日开始恢复了慢跑,用每公里7分钟的配速慢跑4公里。睡眠上,我坚持健康的作息,最晚11点一定会入睡,早上6点半左右起床。

以上就是我出院后的状况,症状较最严重时大概恢复了80%,不足的部分依然是左侧身体的力量,这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但我相信自己绝对可以恢复如初,可以像以前一样骑自行车和跑步。

体重和血压降下来后

我反而脑梗了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这么年轻就得了脑梗。

我是一个创业者,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工作,基本上每天都是凌晨两点睡,早上八点醒。虽然喝酒不多,但我抽烟大概12年了,尤其在创业之后,因为压力大我每天都要抽一包烟。

2年前我发现了高血压,但一直没有在意,也没有吃药。今年2月份我的体重达到了178斤,血压也持续高于150/100毫米汞柱,我意识到危险,就用两个月时间调整了工作内容,减轻了压力。

四月末,我开始控制饮食,以低糖、低油、低盐的食物为主。同时开始运动,骑车可以一口气骑100公里,跑步可以一口气跑半程马拉松。

到生病前的10月3日,我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138斤,血压也在没有吃药的情况下降了下来,大概在130/90毫米汞柱。

当时我感觉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每天都充满了能量,但我依然保持着两个不好的习惯:每天一包烟和熬夜(依然凌晨两点睡)。于是,10月4日,我脑梗了。

其实我不太能理解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脑梗,因为10月初我的身体素质处在一个多年来最好的状态。或许是过去两年高血压期间血管就有了损伤,出现了斑块,抽烟和熬夜又加剧了损伤,最后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发生了急性脑梗塞,又或许真是运气差。

但无论怎样,我脑梗了,这就是事实。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前我仗着年轻,总是去做一些损害身体的事情。上天对我不薄,这场有惊无险的“大病”,让我在35岁的年纪就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虽然仍然在接受治疗,但我相信,几十年后我会活得比大部分人还要健康。现在按下了暂停键,不急于奔跑,是为了未来能用更好的方式到达更远的地方。

最后想对三四十岁的朋友们说,我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压力最大的阶段。工作上需要拼命,熬夜应酬都是家常便饭。生活上又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家庭的支柱。

可这时我们身体上不如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抗,却又不会像五十多岁的人一样关注自身健康,反而讳疾忌医。

希望我的经历能够警醒大家,早些关注自身健康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医生点评

苏暘力 | 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既往人们认为脑卒中好发于中年老人,但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下的脑卒中称为青年脑卒中,作者年龄35岁,属于这一范围。有研究表明,青年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患者的15%左右,与老年患者比较,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更为复杂,且具有更高的复发风险。

作者有2年的高血压病史,且长期吸烟、肥胖、生活方式不健康,这都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其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管内斑块形成风险。故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青年卒中的再发。

当然,有些疾病也会导致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比如某些心脏病、脑血管畸形、风湿免疫性疾病等等,但作者没有提到相关疾病基础,所以暂不考虑是这些因素引起的。

治疗方面,作者在发病后1小时及时就诊,并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这是非常幸运的!目前针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就是静脉溶栓治疗,即在一小时内静脉输入一种可以降解血栓内纤维蛋白的药物,使血管再通,挽救缺血的脑细胞。目前常用的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那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呢?显然不是!

首先,静脉溶栓治疗只能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最好少于3小时。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窗,就会使药物风险大于收益,不再考虑这个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这样一句话:“时间就是生命。”所以发病后及时就诊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中常见急性脑梗死患者拖过了时间窗才来就诊,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其次,并不是所有符合时间条件的患者都可以进行静脉溶栓。作者提到了在溶栓过程中医护一直在观察他的口唇、牙龈有没有出血的症状,还在溶栓24小时后复查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后才入住了普通病房。这样做是因为静脉溶栓有一定出血风险,所以其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静脉溶栓的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近3月内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既往有颅内出血,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近1周内有不易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血糖<2.7毫摩尔/升;血小板及凝血指标不达标;脑梗死面积>1/3大脑半球等。

最后,医生会在静脉溶栓前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于严重程度太轻的,没有必要溶栓,太重的,溶栓后出血的风险很大,并且可能是致命的。

作者到达医院时有左侧肢体、面部无力以及言语不清症状,处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内,年龄>18岁,符合适应症,无禁忌症,于是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得到了及时治疗。但即便是这样经过精心排查的患者,在溶栓过程中仍会有出血的风险。

另外,静脉溶栓后血管是不是可以达到100%的再通,症状是不是可以完全好转呢?这篇文章中也可以找到答案。

作者溶栓结束后,症状还在加重,可能血管并没有再通。其实任何治疗的疗效都不可能是100%的,溶栓也是一样,只有一部分患者的血管在溶栓结束后可以再通,还有很多的患者与作者一样,症状仍会加重。

但是也不要灰心,有研究显示这些患者虽然近期疗效不佳,但在1个月后,3个月后,其预后要比那些未溶栓的患者要好。

脑梗死后,应积极启动康复锻炼,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康复锻炼的强度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作者肢体力量稍有好转后,就在医院内完成了42公里的线上马拉松,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在发病后14天内的脑梗死急性期,病情尚不稳定,大量活动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所以这期间应该遵医嘱进行适度康复锻炼。

青年人是社会的重要劳动力,青年脑卒中带来的危害非常大,它的防治也任重而道远。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不蹬三轮

编辑:紫衣、代天医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