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肥胖指数(亚洲肥胖率排名)

文章目录:

亚洲人肥胖指数大揭秘,你达标了吗?

亚洲人常用的肥胖指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方法: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BMI=体重(kg)÷身高2(m2)。

·参考标准:一般来说亚洲成年人BMI在18.5至22.9之间为正常;23至24.9为超重;25及以上为肥胖。

·体脂率计算方法有多种计算方式,常见的如腰围体重计算法:体脂率=1.2X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也可通过体脂秤双能X线吸收法、磁共振成像等专业设备测量。

·参考标准:亚洲成年男性体脂率正常范围一般在10%-20%,女性在18%-28%,体脂率超过男性25%女性30%通常可认为肥胖。

·腰围和腰臀比:腰围:测量经脐点的腰部水平围长,一般亚洲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大于80厘米,患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增加。腰臀比:腰围除以臀围得出的数值,亚洲男性腰臀比大于0.9女性大于0.85,可能预示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存在肥胖相关健康风险。

全球肥胖人口超26亿,每4人就有1人中招,你还在“躺瘦”吗?

世卫组织最新数据:2025年全球超重及肥胖人口已突破26亿大关,相当于中、美、印三国人口总和!中国更以超50%的成年人超重率,冲上亚洲肥胖“重灾区”!

三大暴击真相:

儿童青少年成“重灾区”:00后肥胖率比90后激增3倍,汉堡奶茶正在“催肥”下一代;

打工人集体发福:996 外卖文化,让白领腰围年均增3cm,网友自嘲“工伤性肥胖”;

南方人比北方更易胖:气候潮湿 高糖饮食,广东肥胖率超东北,早茶文化竟是隐形推手?

健康警报: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风险高10倍,心脏病早发率增80%

打呼≠睡得香!90%的睡眠呼吸暂停与肥胖相关

连癌症都“偏爱”胖人:12种癌症与BMI超标直接挂钩

突围指南:

饮食革命:少点“肥宅快乐水”,多吃彩虹餐盘。

运动自救:每天4次“碎片化燃脂”,爬楼梯也能月瘦5斤。

政策加码:多国开征“糖税”,中国将肥胖防治纳入健康中国2030。

互动:评论区敢不敢晒出你的BMI指数!转发提醒家人,别让幸福变成“腹”担!

中国超重和肥胖成年人4.02亿,2050年全球超半数成年人会肥胖!柳叶刀杂志研究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项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新研究显示,1990~2021年,全球成年人中肥胖患病率增长了一倍多,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患病率增长了两倍多;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38亿(一半以上)≥25岁的成年人肥胖,3.6亿儿童和青少年(5~24岁)肥胖。

在这两项研究中,对于≥18岁人群,超重被定义为体重指数≥25 kg/m2 ,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30 kg/m。对于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标准定义。

研究者指出,迄今为止,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成功遏制了成人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超重和肥胖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增加。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受人口增长的驱动,预计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将大幅上升,这些地区的肥胖相关疾病负担将大幅增加。

研究者表示,如果全球的健康与公共卫生从业者仅承认肥胖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而不采取更积极、更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那就是一种失职行为,因为肥胖是当前和未来最可避免的健康风险之一,对各个国家和全球疾病早发和死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的诊疗水平。

该指南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和肥胖症诊治相关的多学科专家共识,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肥胖症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定义、诊断、评估、治疗方式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临床工作。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项研究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分别收集≥25岁成年人以及5~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的数据,估计1990~2021年的全球超重和肥胖率,并预测2050年的肥胖率。

结果显示,1990~2021年,全球≥25岁成年人中超重率和肥胖率都有所上升。2021年,全球45.1%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估计有10亿成年男性和11.1亿成年女性超重和肥胖,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埃及。中国的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最多,达4.02亿,其次是印度(1.8亿)和美国(1.72亿)。

在大洋洲、北非和中东国家,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最高,其中许多国家报告超过80%,全球133个国家高于50%。

与1990年相比,2021年全球男性肥胖患病率增长了155.1%,女性增长了104.9%。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非和中东,女性中年龄标准化的肥胖率增长了1倍多,男性增长了2倍多。

假设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预测到2050年,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总数将达到38亿,届时将超过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中国、印度和美国仍将占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很大比例,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超重和肥胖人数预计将增加254.8%,特别是尼日利亚,预计到2050年,超重和肥胖成年人数量将增加到1.41亿,使其成为第四大超重和肥胖人口国。

数据显示,1990~2021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增长了1倍(从8.8%上升至18.1%),肥胖率增长了2倍。2021年,5~14岁和15~24岁的肥胖人口分别有8060万和9310万。

2021年,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最高的地区是北非和中东。1990~2021年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增长最快的是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2021年,澳大拉西亚(如澳大利亚)和高收入北美地区(如加拿大)许多国家的女孩以及北非和中东(如阿联酋和卡塔尔)以及大洋洲(如库克群岛和美属萨摩亚)许多国家的男孩和女孩已转变为以肥胖为主。

2022~2050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非肥胖)率的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肥胖人口的绝对比例增长预计将超过1990~2021年,预计2022~2030年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31~2050年。

预计到2050年,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仍然最高,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以及南亚的肥胖增长率仍然最高。

预计到2050年,全球5~14岁和15~24岁人群中将分别有15.6%(1.86亿)和14.2%(1.75亿)的人肥胖。5~14岁男孩中肥胖率将高于超重率(16.5% vs. 12.9%),而5~24岁的女性和15~24岁的男性中超重率仍高于肥胖率。

来源:

[1]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adul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1990–2021,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forecasting study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March 03, 2025

[2]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1990–2021,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forecasting study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March 03, 2025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1): 6-3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5.01.00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看原文】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 ),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