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养成“大胖小子”!小时候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我们的下一代正面临肥胖代谢性疾病威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傅君芬教授2月18日在“儿童肥胖代谢性疾病发生机制与精准防治示范研究”年度总结及项目推进会上说。
由傅君芬教授团队牵头,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全国18家医学中心共同参与,覆盖全国23万余名儿童青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10余年间,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儿童肥胖数量增加了2倍!
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5.5亿肥胖儿童,有1.2亿在中国。儿童肥胖有70%至80%可延续至成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发病风险增加2至5倍。肥胖也是性早熟、发育提前的危险因素,可能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和生育能力。①
儿童期肥胖比“中年发福”危害更大!
2017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儿童肥胖相关的健康危险还可持续至成年期。成年后,肥胖儿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与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相比,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达9.5倍。②
儿童期肥胖,其实比成人肥胖危害更大!
李蔚海/摄
1.血管硬得早
2019年《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The Lancet Child &Adolescent Health)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肥胖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在十多岁时就已经开始变得僵硬。③
2.易患脂肪肝
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米杰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儿童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尤其肥胖的儿童更易患脂肪肝。首都儿科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对1500名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达10.2%,是正常体重儿童的51倍,严重肥胖儿童中的检出率则高达40%以上。④
3.发生性早熟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晓波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超重和肥胖是诱发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而性早熟的一大危害是孩子提前终止长个,结果导致成年身高较矮,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孩子的心理发育、升学、就业和婚姻等带来很多不良影响。⑤
4.影响性功能
儿童肥胖医学专家、哈尔滨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李继琦2015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指出,体重严重超常的7至12岁儿童,由于正处在青春启动期的初期,身体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自身内分泌失调,脑垂体脂肪化,并直接引起生殖系统的发育迟缓。肥胖男孩的发病率为90%以上,女孩为50%以上。这样的男孩儿成年后,容易生殖器微小,性欲低下,甚至产生性功能障碍,不能与伴侣过正常的性生活,而且还会逐渐女性化;女孩子则会性发育不良,月经失调,严重者还会导致终生不孕。⑥
别让孩子吃得太胖了!
我们总听老一辈人说:“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大胖小子,白白胖胖身体好”“能吃是福,小孩子多吃点没事”“白白胖胖的孩子,才是养得好”……
其实,家长这样的观念反而是害了孩子!肥胖是各种疾病的发病诱因,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曾收治过一位11岁的小患者轩轩(化名),身高一米四多一点,体重110斤,是急性重症胰腺炎。
据悉,孩子一天吃晚饭时,吃了3碗饭及一大桌子的菜、肉,吃到实在“吃不下去”,吃完饭没多久,就开始肚子痛,而且越来越厉害,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后来到医院检查发现轩轩的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超过正常3倍以上,肌酐也大大超过正常数值。
浙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之江院区监护室主任李彤介绍,“完善各项检查后,我们诊断他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并且已经出现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同时,检查结果显示,这个孩子为重度脂肪肝。”⑦
同样是因为饮食无节制,另一个11岁的男孩则被检查出重度肝硬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收治了一名年仅11岁的肝硬化患者。早在1年前,当时10岁的小男孩就是中度脂肪肝。
2020年5月,小男孩又回到了医院复诊,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家人怎么也没想到,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家长介绍,孩子从小就胃口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也喜欢吃重油重盐的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结果就是孩子越吃越胖。⑧
国家六部门联合发文提醒:重视儿童肥胖!
2020年10月16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大部门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提出,2020~ 2030年部分地区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要在基线基础上下70%!
同时,《方案》中还公布了全国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⑨
那么,平时孩子该如何控制体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
建议:
1.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餐速度不宜过快。
2.每天吃早餐,保证三餐营养充足、均衡,量适宜。
3.食物多样,争取做到餐餐有谷类、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肉蛋。
4.保证每天摄入300克奶或奶制品,常吃豆制品。
5.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
6.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
7.少吃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8.饮食要清淡,少吃腌制和熏制食品。
9.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10.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
11.运动方式要多样化,应包括适当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等。
12.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以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觉不能轻松讲话为度)。⑩
本文综合自:
① 2023-02-19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显示:我国儿童肥胖数量10年间增加2倍》
②2017-05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营养学会等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
③Dangardt F, Charakida M,Georgiopoulos G, etal. Association between fat mass through adolescence andarterial stiffness: a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 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Parents andChildren[J].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2019.DOI:10.1016/S2352-4642(19)30105-1.
④2019-11-12 健康时报 《脂肪肝更爱“苹果型”儿童,轻中度多可逆》
⑤ 2018-07-30 健康时报 《儿童肥胖竟能导致性早熟?小儿内分泌知识了解一下》
⑥2015-07-24 健康时报 《儿童肥胖将危及性能力》
⑦ 2021-10-11 浙大一院《11岁男孩进了ICU,还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竟是因为……专家:家长们都注意了!》
⑧ 2020-06-17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痛心!11岁娃重度肝硬化,竟和这件小事有关!》
⑨2020-10-16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
⑩国家卫健委《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
来源: 健康时报
记住这几招,解决孩子肥胖问题
孩子出现肥胖问题时,家长要以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控制体质增长在正常速率范围内,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第一线目标。
养成科学、正确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育,培养没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代新人,是儿童期体重控制的远期目标。
对于解决儿童肥胖问题,以肥胖儿童为中心,教师家长和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以运动为基础、行为方式包括饮食调整贯彻始终,具体参考以下营养治疗原则。
1.选择体育运动形式要注意兼顾减少脂肪的有效性、儿童长期坚持参加的可行性和儿童乐于参加的趣味性。
2.肥胖小儿常因动作笨拙和活动后易累而不愿锻炼,可鼓励和选择患儿喜欢和较易于坚持的运动,如晨间跑步、散步、做操等,每天坚持至少运动30分钟,每天训练1~2小时,每周训练5天,活动量以运动后轻松愉快、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3.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求之过急。如果运动后疲惫不堪,心慌气促以及食欲大增均提示活动过度。
4.在家长参与方面特别强调(外)祖父母参与,这对中国肥胖儿童的体重控制效果及巩固影响极大。
5.包括要求肥胖者多吃含纤维素的或是非精细加工的粮食。萝卜、胡萝卜、青菜、黄瓜、番茄、莴苣、苹果、柑橘、竹笋等均可选择。
6.少吃或不吃含热量高而体积小的食品,少吃甜食,给孩子吃的食物切得大小适宜。
7.同时要求其家庭、双亲帮助肥胖儿童进食多渣食物。
8.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选择适宜的食物以及不同食物间如何替代。
9.饮食调整对每日摄入的热量严格进行计算和控制、有选择地进食或避免进食某些食物。
10.在饮食调整的同时还要配合行为矫正,使儿童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饮食调整方案的内容根据肥胖度来制定。
11.对于年龄小而且刚刚发生的轻或中度肥胖者可按不太严格的饮食调整方案来进行治疗。
12.对于上述干预效果不明显的轻、中度肥胖者,应进一步限制他们进食食物的种类。
13.限制使用的食物种类主要是一些高热量食物或加工很精细的碳水化合物精白面粉、含淀粉多的土豆、脂肪、油煎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
14.应限制任何甜饮料。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减肥具有重要作用,如避免晚餐过饱、不吃夜宵、不吃零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
16.一般建议在控制期对5岁以下的肥胖儿每日热量摄入应为600~800cal、5岁以上则为800~1200cal。
17.对于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应维持在高于底限的每日摄入量。食物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患儿产生饱腹感,应鼓励多吃体积大而热量低的蔬菜类食品,其纤维还可减少糖类的吸收和胰岛素的分泌,并能阻止胆盐的肠肝循环,促进胆固醇排泄,且有一定的通便作用。
18.心理护理,鼓励肥胖孩子参加正常的社交活动,正确认识自身形体的改变,积极参与到饮食管理和运动锻炼中来,重新建立信心,保证身心的健康发展。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觉得有用就分享给家有肥胖儿童的朋友吧 ![心][心]
[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脊柱侧弯成青少年健康第三“杀手”,女生更多
近日,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透露,据估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为1%—3%,侧弯人数已经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脊柱侧弯有何症状?又该如何矫正呢?针对上述问题,新江苏进行了跟踪采访。
青少年为高发期,早期治疗很重要
“近几年来咨询脊柱侧弯的患者逐渐增多,且就诊患者年龄多集中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脊柱科住院医师曹舜介绍。
有研究显示,中国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后,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杀手”。“青少年发育生长特别快,容易发生脊柱侧弯,这种症状也叫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这两年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者比例基本占脊柱侧弯患者的一半左右,其中女生更多些,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注意,等偶然发现后背拱起一块或肩膀不等高才意识到。”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青青介绍,该种症状与老年人脊柱侧弯与先天性畸形是有所区别的,坐姿不当与书包过重都有可能导致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李青青表示,侧弯弯度在10到25度间可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两侧肌肉协调发展及骨骼生长,当弯度大于25度时,建议使用高分子材料支具矫正。李青青提醒,当弯度大于40度时,一定需要矫正手术治疗方式。
侧弯危害需重视,营养运动是关键
脊柱侧弯常见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身体严重畸形,会带给工作以及婚姻较大的影响。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心理上的压力。若长时间脊柱侧弯,会出现胸腰背部疼痛、椎管狭窄及神经根受压,产生系列脊柱相关疾病。
“体育锻炼及均衡的营养摄入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十分重要。”曹舜表示,十岁至十八岁是青少年生长高峰期,容易出现脊柱侧弯,特别需要保证蛋白质、钙等营养摄入,保证肌肉与骨骼发育生长。他建议,脊柱侧弯患者可尝试游泳,能够使双臂摆动幅度均匀,提升背部力量的同时,也是一种运动伤害极小的锻炼方式。适合脊柱侧弯患者的泳姿分别是蛙泳和自由泳。能够锻炼腰背部力量的瑜伽也是脊柱侧弯患者最优的选择,但需注意舒缓的瑜伽是最佳选择。在做瑜伽前也一定做好热身,良好的运动前,热身能够防止运动伤害,对肌肉也能起到基础拉伸作用。
早期病症不明显,这些方法可自查
采访中专家也特别提醒,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自查手段可进行及时发现和干预。“可通过观察两侧肩膀是否水平及后背是否存在高低现象来自查”,李主任表示,若有条件,可赴医院拍摄脊柱全长位片,会更精准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现象。若情况严重,需去医院干预治疗。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陆子健徐羽蝶(见习)
来源: 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