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胸闷心痛,多有痰湿!一张良方,化痰救心,治痰湿型冠心病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大家聊一聊中医调理痰湿内阻型冠心病的思路。
什么是痰湿内阻型冠心病?
我告诉你,这种类型在许多冠心病和心绞痛肥胖患者中很常见。
这种人,说白了就是大量痰湿之邪,阻滞心、胸,导致胸阳失展,痰浊阻滞,气血不济,不通则痛。
这类人经常感到无聊、闷闷和疼痛,导致背部疼痛、气短、咳嗽、痰多、呼吸困难和粘痰。有些人伴有头晕、恶心,不喜欢吃东西。舌苔常厚腻,状似奇隐,脉象滑或缓。
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则我们科室陈争友大夫的医案,看完你就明白了。
陈争友大夫看诊中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性,年58岁。身材略胖。什么毛病呢?就是左心前区经常胀闷,疼痛,连带后背。这个现象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一开始,能挺。后来,挺不了了,因为实在是发作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严重到有几次竟然浑然倒地,不省人事。后来经过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确诊后,她用了很多西药以及中成药,效果不好。
后来,她专程到我们中医院找到陈大夫诊治。由于旅途劳顿,下车后不久竟然再次发作。
刻诊,见患者自述左胸胀闷,牵引肩背疼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常觉得脘腹胀满,舌苔薄白。
这怎么办啊?该用的办法,以前都用过了。于是陈大夫转而用化痰散结,配合活血化瘀的办法。方见——
瓜蒌、薤白,法半夏,丹参,檀香、砂仁,煅牡蛎,乳香,甘草。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4剂之后,症状大大缓解。6剂之后,症状基本消失,宛如常人。
这张医案,是例行会诊时,陈大夫给我们分享的,我在这里转述给了大家。
这里所用的配伍,其实是瓜蒌薤白半夏汤和丹参饮的合方。
其实,这个患者的问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很常见的。这就是痰湿阻滞、痰瘀互结、损伤心脉。
怎么知道她有痰?一来,身体偏胖,本为多痰之体。二来胸闷、胀闷,这也是痰浊阻于内,气机不畅的表现。纳差,食欲不振,显然是中焦之气升降失常,痰湿中阻所致。
痰浊这个东西,聚集久了,就会使得血液瘀滞。痰瘀互结之下,患者就会胸闷、心痛。
这个时候,上文的配伍是科学的。其中,瓜蒌、薤白分别能涤痰、通阳、宽胸、散结,半夏开痞散结、化痰燥湿。
檀香和砂仁行气,配上丹参、乳香来活血化瘀。牡蛎安神。这就是基本思路。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我才我讲了,这种因为痰而导致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还是很多的。这和现在很多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习惯有关系。
这类人的集中表现,就是身体偏胖,舌苔可能白腻而厚,心胸闷痛、腹胀纳差。尤其是那种心前区的胀闷感,十分明显。
这类人,将来在治疗的时候,不妨参考陈大夫上文提到的配伍,请专业人士看一下,是否适合你。专业人士,也不妨以此为参考,为日后的临证做一点借鉴。
我觉得,这个配伍在化痰、行气、散结、通阳、活血等方面,照顾得是比较周全的。
好了。就这么样吧。
肥胖、胸闷心痛,这是痰湿!容易导致心脏病,最好化去
前段时间接诊了一个冠心病患者,中医没有冠心病这说法,以前一般叫做真心痛、心痹或者心悸怔忡。
这个患者舌苔又白又厚又滑腻,摸到脉的时候过一会儿停一下,这在中医叫做结代脉,这是很危险的信号,说明病人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当时他说自己经常感到胸部闷闷胀胀的,偶尔还会有刺痛的感觉,然后就是嗓子里总有痰,感觉黏腻,还导致他经常感到背痛、咳嗽气短。这很明显是痰浊结胸的问题嘛。
结合诊断和他的表现,基本可以确定他是痰湿型心脏病。我当时用了温胆汤的加减方,以半夏和竹茹祛痰,茯苓、陈皮利湿行气。主要的目的就是化去他胸中的痰浊。
痰浊这东西,就是痰湿和各种浊气比如肠道中的浊气之类的东西混合成的,我们以前有句话叫大丈夫胸怀宽广,其实说的是我们人的心胸是清净空旷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才能自由呼吸,但痰浊却喜欢向这个空旷的地方跑,一过来就不走了,这叫痰浊结胸,现代医学说是痰湿型心脏病。
像冠心病,经常说有动脉粥样硬化,其实就是痰湿堵住了血脉。脾是生痰之源,我一边化痰湿一边健脾,先把痰浊之气搞掉了,又用健脾的药把脾搞好了,那动脉硬化自然就好了嘛。
痰湿又重又黏着又会阻滞血脉,所以很多人来找我治疗,一看身形,都比较胖,还没坐下呢,就开始喘气了,然后就是说肩背疼痛、心胸闷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头晕、头重、四肢乏力。然后再看舌苔,几乎都是又白又厚又腻的舌苔。这样的人,生活中很常见的,相对而言,他们更容易患这种痰湿型的心脏病。这类朋友,没事的时候最好想办法化化痰湿。
(本文观点不作为医疗建议,凡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年老体虚,肥胖,胸闷憋气,看这个仲景名方。
杨某,男,72岁。
初诊:发作性胸闷痛20年,加重1个月。患者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痛,诊为:冠心病。间断服用药物,病情尚稳定。
因劳累后心前区痛频发,曾住院治疗。近1个月来,胸闷憋气加重。左前胸胀闷而痛。现症:心前区闷胀而痛,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纳差食呆,形体肥胖,舌质暗苔白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细。
[处方]瓜萎,薤白,丹参,檀香,砂仁,半夏,川芎,红花,当归,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三七粉(分冲)。7剂,水煎服。
这位患者年老体虚,素体肥胖,其冠心病临证表现以胸闷憋气为主,疼痛性质以心前区痞满闷胀为特点,是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乘阳位,痰气交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
故用仲景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加减治疗。其中瓜蒌化痰散结,开胸顺气,专治胸痹伴痰多胸满者;瓜蒌合薤白、半夏宣痹通阳;川芎、红花、当归、延胡索、三七活血行瘀止痛;香附、檀香、砂仁、川楝子行气帅血,疏通血脉。全方伍用,通阳散结,豁痰化瘀,俾胸中阳气宣畅布达,则清阳盛、浊阴退,痞满闷胀也就消失了。
二诊:服上方7剂后,胸闷憋气减轻,心前区痛发作次数减少,每周2-3次,头晕,夜梦多,舌苔薄略腻,脉细弦。上方加佛手,去当归。7剂。
三诊:服上方7剂,诸症减轻,偶有心前区闷痛发作,胃脘不适,泛酸,舌苔薄白,脉细弦。上方加黄连。7剂。
四诊:服上方7剂,头晕减轻,心前区闷痛未作,气压低时唯感胸闷,舌苔薄白,脉细弦。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