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正常、低压偏高,什么原因?这类人当心,科学防治药师支招
“高压126mmHg,低压98mmHg,低压又爆表了!”
29岁的小周年轻气盛、身强力壮,自以为身体好得很,却在单位体检的时候被告知血压不合格,虽然每次高压不超过140mmHg,但低压总是超过90mmHg这个上限,之后他到医院复查,结果也是如此。
小周本以为只要高压不超标就没啥问题,想着赶紧回单位加班,却在检查后被医生专门留下来,他才意识到自己低压偏高的严重性。
那么年纪轻轻的小周为什么会出现高压正常、低压偏高?这种血压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科学改善?
一、低压以及低压偏高的原因低压其实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舒张压,高压指的是收缩压,人体心脏在收缩时,大量的血液进入与心脏连接的大动脉,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较大,此时血管承受的压力就是高压,而在心脏舒张的时候,血管因为弹性收缩也会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此时对血管壁形成的侧压力就是舒张压,也就是低压。
也就是说,动脉血管的弹性好是导致低压高的关键,低压高说明血管的弹性好,这表面上看是好事,但是低压值超过90mmHg这个上限值就属于一种血压异常了,其病因主要是以下2各方面:
1、心率加快,心脏心跳加快,也就是收缩与舒张的间隔时间就越短,就会导致心肌扩张的时候,动脉中滞留的血液增多,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就越大,继而导致低压更高。
2、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外周血管出现斑块或者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管腔狭窄,血液流通时阻力变大,导致血液在心脏收缩时向全身输出量变少,在心脏舒张时血管中依然有较多的血液,舒张压自然会居高不下。
二、低压高容易找上这几类年轻人,要当心,危害很大医生在与小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小周虽然自恃年轻,但是平时的生活习惯非常不好,身为单位的技术人员,他经常加班到凌晨,平时工作一坐就是一天,周末就我在家里睡觉、打游戏不出门,而且经常点外卖。身高180的他,体重也在200斤左右,29岁的小伙子大腹便便地挺着肚子,一副中年油腻大叔的模样。医生说小周高压正常、低压偏低与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肥胖、运动量小等脱不开关系。
医生指出,以下几类年轻人是低压高的重灾区
- 1、工作压力大、长期精神紧张的年轻人
- 2、肥胖、酗酒、运动量不足的年轻人
- 3、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的年轻人
拥有以上特点的年轻人很容易出现心率加快、动脉斑块或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高压正常、低压偏高。这几类年轻人要足够重视才行,低压偏高超过90mmHg的话,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均明显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猝死的原因之一。此外,低压偏高还会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低下甚至引发尿毒症。
1、别着急吃药,先积极改善生活方式
纠正日常的生活方式改善低压高基石,与控制高血压类似,不要熬夜追剧、玩电子产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平时要饮食合理,清淡多样化,少油少盐等;坚持必要的运动,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体重不要放飞自我,将体重指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注意心理调节,合理释放压力、焦虑等负向情绪
生活节奏加快、职场压力大让很多年轻人背负很大的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中,大家要明确出现负向情绪是很正常的,要及时识别这种情绪变化,并且积极寻找方法来释放,比如向好友倾诉、寻找心理医生、运动宣泄等等。
3、如有必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
在降压药的选择上,一般推荐具有减慢心率、减小心脏收缩力、可扩张血管的的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些降压药的具体服用方案,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相关禁忌症等后决定,患者不要擅自服用或者换用,以免适得其反。
血压飙到190,吃5种药都控制不住?这种高血压需要手术治
一提到高血压,不少人会觉得这是常见的慢性病,吃点降压药就能控制好,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通过普通的内科治疗就能解决问题,有的可能需要外科手术的干预。
54岁的陈叔(化名)来自东莞,多年来一直备受高血压的折磨,吃了5种降压药,血压仍依旧居高不下,检查后才发现是由肾上腺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最近,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邱晓拂3D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后,困扰陈叔多年的高血压顽疾终于得到有效的治疗。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邱晓拂主任带领团队为陈叔行3D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瘤切除术。
吃药多年血压难控制 肾上腺肿瘤是“元凶”
5年前,陈叔就出现了经常头痛、头晕的症状,检查量血压,最高时竟然高达190/120mmHg,属于极高危的情况。
起初,陈叔以为自己得的只是普通的高血压,吃点药就能控制住。但陈叔辗转了多家医院,联合吃了5种类降压药,血压还是难以控制到理想范围。
不久后,陈叔在当地一所医院进行检查时,发现右侧肾上腺长了一个3cm的肿瘤,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叔更是焦急,寝食难安。
3月初,陈叔慕名来到省二医,找到泌尿外科邱晓拂主任。邱晓拂为陈叔安排了住院,并进行详细的检查,结合病史和影像,初步诊断陈叔患的是肾上腺肿瘤,肿瘤合成分泌过多的醛固酮,由此引发了继发性高血压。陈叔久治不愈的高血压病因找到了。
陈叔CT检查影像显示,他的右侧肾上腺长了一个约3cm大的肿瘤。
只开三个小孔 10分钟治愈高血压
要治疗陈叔的高血压,当务之急是手术切除肾上腺的肿瘤。但听说要手术,陈叔不免有些担心,那不就是要“开膛破肚”吗?
得知了陈叔的顾虑,结合实际病情,邱晓拂主任带领团队为他制定了治疗方案,无须开刀,只在腰上开三个拇指大小小孔,行3D腹腔镜下右侧肾上腺瘤切除术。
邱晓拂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3D腹腔镜系统能够还原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让医生“身临其境”,更加精确地完成缝合打结等精细操作,术中更好地保护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消除了担忧后,陈叔决定接受手术。在3D腹腔镜系统直观的实时导航下,邱晓拂主任精准定位,仅用十几分钟,顺利切除了致使陈叔高血压的肾上腺肿瘤。
术后第2天,陈叔即可下地活动。经过几天的康复,期间一直未服用降压药,陈叔的血压逐渐降低到140/90mmHg左右,恢复至基本正常的状态。
省二医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邱晓拂介绍肾上腺瘤相关知识。
年轻患者首次发现高血压 要警惕是肾上腺瘤引发
邱晓拂主任介绍,从病因上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型,80%左右为原发性高血压,无明确病因,一般需长期服用降血压药控制,另外20%左右为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比如肾病、肾血管性及内分泌性等疾病,陈叔所患的,即是由肾上腺肿瘤引起的高血压。
“在继发性高血压中,肾上腺瘤引起的高血压占了一大半,还是比较多见的”,邱晓拂介绍,肾上腺瘤引起的高血压也分不同类型,有的是像陈叔一样,肿瘤合成分泌了过多的醛固酮,这种物质使人体的钾离子流失,让人四肢发麻、没力气、手抖;有的是肿瘤合成分泌了过多的儿茶酚胺,让人易于亢奋;有的是分泌了过多的皮质醇,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让人产生向心性的肥胖,出现“水牛背、满月脸”。
邱晓拂提醒,肾上腺瘤不一定能在普通的B超检查中被发现,需要做CT检查,因为一些肾上腺瘤比较小,位置也隐蔽,外侧被肠道遮挡,B超检查中很难看清。
因此,他提醒,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的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可能患的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消除病灶。
① 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尤其是年轻患者;
② 血压波动较大,忽高忽低,伴有心慌、出冷汗等症状者;
③ 高血压患者,经常出现四肢无力,甚至无法行走者;
④ 高血压患者体重逐渐上升,皮肤光滑细腻,满面红光者;
⑤ 口服三种以上降压药,血压控制仍不理想者;
⑥ 高血压同时伴肾上腺结节和/或同时有低血钾等情况;
⑦ 高血压发作伴头痛、心悸、多汗/或高低血压交替发作。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王舒慧 黄怡辛
有高血压的人,如果低压升高不好控制,可以加“沙坦”吗?
一个有高血压的哥们儿跟华子抱怨,他在吃硝苯地平缓释片,高压控制得还可以,但是低压太难降了。他问华子,有什么药可以控制低压?华子告诉他,所有降压药物,都是高压、低压一起降的,没有单独控制低压的药物。
不过从药理学角度来看,低压升高可以加一种沙坦类药物试试看,不过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药物调整。
心脏收缩时向外排出的血液,最先进入的是大动脉血管,之后会逐级向小动脉、毛细血管流动。但心脏排出来的血液不能一下子就流到小血管中,所以只能由大动脉扩张贮存。当心脏舒张时,再由大动脉弹性回缩,推动血液向外周小动脉流动。
也就是说,大动脉系统就如同一个“气球”一样,在回缩时会对血液产生压力。这个压力的最低值,就是舒张压,俗称为低压。
影响低压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大动脉的弹性,弹性越大(这是好事)、低压越高;还有一个因素是外周动脉的阻力,阻力越大、低压越高。
低压升高的人,主要是因为外周动脉的阻力增加。常见的因素,是交感神经张力升高,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造成外周动脉收缩。
造成交感神经张力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工作、生活的压力过大;或是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中;或是肥胖、缺乏运动;或是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等,都是常见因素。
年轻人群的大动脉弹性正常,所以常见的高血压特征为高压正常,只是单纯性低压升高。
沙坦类药物是一线降压药物,在药理学上的分类是血管紧张素2受体(AT受体)阻断药。作用机制是阻断了血管上的血管紧张素2受体,避免与血管紧张素2结合,从而产生了舒张血管(对动脉、静脉都有效果)、降低血压的作用。
沙坦类药物还可以阻断神经突触前膜上的AT受体,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恢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也可以促使血压降低。
所以沙坦类药物对低压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很多人跟华子反馈过,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只吃一种药物效果并不好,而加大药量,又会增加不良反应。所以大约有70%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使用两种或是更多的降压药物组成联合用药方案,才能控制好血压。
沙坦类药物常与地平类药物进行搭配,在增加控制血压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地平类药物引起下肢水肿的副作用。
如果在低压升高的同时,心率超过80,也可以使用洛尔类药物,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心率。也可以将洛尔类药物与地平类药物联合使用。
总结一下,从药理机制来看,沙坦类药物对低压控制效果较好。但降压不能只依靠药物,在用药的同时还要进行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并且要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减少情绪压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