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接肥胖(拒绝肥胖文案)

文章目录:

拒绝肥胖 健康成长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倪萍

3月4日是第5个“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题是“Changing Systems, Healthier Lives”。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高全县中小学生健康意识和技能,引导有超重、肥胖及血脂异常等健康问题的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降低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近日,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舞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走进实验学校401班,开展主题为“行动起来,科学应对 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健康知识讲座,旨在增强青少年健康管理意识,倡导科学防治理念。

活动特邀德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唐智峰所长担任主讲。讲座中,唐所长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结合实验小学学校体检结果的肥胖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超重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危害、成因及科学防控措施。针对小学生日常习惯,专家特别指出“饮食不健康、运动不足”是主要诱因,并给出“52110”的实用建议,也就是每天吃5份蔬菜水果,静态活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天吃肉不超过1份,不喝含糖饮料和高油脂食物。现场还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计算BMI指数,现场气氛热烈。

“我记住了应对超重肥胖口诀:52110!”实验小学401班学生讲座后表示。班主任沈老师认为,讲座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图例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每餐食材量。

舞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金海燕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健康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联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树立了“健康饮食、足量运动,科学应对超重肥胖”的健康观念,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超重肥胖问题,营造科学健康的生活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着好吃的忍不住 教你6个小技巧狂吃也不胖

民以食为天,人活着就免不了吃东西,但是很多人在吃东西时,身体中脂肪摄入过多,致使形体臃肿,影响美观。大家都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但是掌握正确的饮食小技巧,就能够在吃食物过程中控制体重。

那么都有哪些饮食小技巧帮助人体狂吃不胖呢?

1、在饭前吃水果

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时,可以在饭前先吃点水果垫底,一来可以增加饱腹感,二来可以避免在吃饭过程中摄取更多的肉类和油脂。在饭前吃水果营养成分的吸收要远远高于饭后,还能够缩短水果在胃中的停留时间,降低氧化腐败的过程,减少对身体产生的不利影响。

2、多吃涮菜

要想减少油脂的摄取,就应该少吃油炸的菜,而选择多吃一些涮菜。如果遇到过油的菜品,可以选择用清水涮过之后再吃。若觉得不方便,可以将菜在米饭上过一下,吸附油脂之后再食用。

3、适量饮酒

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吃饭喝酒,但是饮酒必须要限量,少量的饮酒其实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但是,由于酒在消化器官中吸收速度非常快,在空腹喝酒时酒精会被吸收进血液,很快就会喝醉,所以要避免空腹喝酒,在喝酒前可以多吃一些高纤维高蛋白的健康小吃,在喝酒之后一定要吃点米饭。

4、拒绝小零食

茶余饭后很多人都喜欢吃点小零食,不让自己的嘴闲下来,适当的食用坚果类食物对身体有好处,但是食用过多会导致油脂堆积使身体肥胖。在吃饭之后可以选择一些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这样就能够避免高油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5、荤素搭配要合理

保持体型就必须要保证荤素搭配合理,既要吃蔬菜也要吃荤菜,吃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荤菜时很容易引起上火便秘、胃肠胀气,诱发高血脂、冠心病以及脑血栓的发生。而绿叶蔬菜中含有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可以保护机体的肝脏,当肝脏代谢能力正常时,就能够防止脂肪堆积在身体中。

6、吃饭要定量

暴饮暴食很容易导致身体变形,无论多么丰盛的菜肴,吃饭都应该定量,荤素搭配合理,点到为止。

掌握正确的饮食技巧,就能够帮助人体免受肥胖的侵扰,能够提升整体的自信和美观,改善人际交往的能力。必须要牢牢掌握上述几个饮食小技巧,无论在家吃饭还是外出吃饭,都可以受用。

拒绝儿童肥胖,做到这几点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膳食模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持续得到改善的同时,由于膳食不平衡导致儿童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这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这种趋势对儿童及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儿童肥胖的危害

首先,儿童肥胖很容易发展为成年肥胖,其次,过度肥胖极易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引起疾病的发生。肥胖增加了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

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和行为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发现儿童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包括肥胖关键基因、父母肥胖、母体脂质含量、妊娠期血糖水平、怀孕期间吸烟、肠道菌群、不良饮食习惯及缺乏运动。

拒绝儿童肥胖,做到这几点

1.均衡饮食,拒绝高热量食物摄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调节婴儿食欲的生长因子和激素,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患肥胖症的风险更低。

儿童每日不吃早餐、饮用甜饮料、油炸食品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均是儿童早期超重的风险行为。不吃早餐的儿童,更容易在白天摄入更多的不健康、高热量的食物。高脂肪摄入会导致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超重。较高的水果和蔬菜的摄入,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小儿BMI。

“健康餐盘”概念是根据平衡膳食原则,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特点,以餐盘的形式呈现一餐中各类食物的适宜比例,适合于午餐和晚餐。将餐盘分为6份,其中,谷薯类应占3份,蔬菜及菌藻类占2份,大豆制品、鱼禽蛋和瘦肉占1份,简称“健康餐盘3:2:1”。

2.增加户外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不动会促进小儿BMI指数的增加。久坐与非久坐的姿势交替需要能量消耗,重复姿势交替所消耗的能量可以预防小儿BMI指数的增加。健康的生理系统能够适应不可预知的压力和刺激,由于经常变化的体式,儿童的运动情况分散,会给生理系统带来更难预料的刺激和压力。这同样也可以防止BMI指数的增加。同时,提高户外玩耍的频率,增加体力活动,少看电视,可有效预防小儿肥胖的发生。

儿童应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健步走、跑步、游泳等;每周3次进行增加肌肉力量的运动,如拔河、跳绳、双杠支撑、弹力带运动等;每周三次增加促进骨骼健康的运动,如跑步、跳绳、跳远、跳格子、篮球等。

3.保证充足睡眠,降低肥胖发生风险

睡眠是一种休息模式,虽然其运动强度几乎为零,但是睡眠时间的长短对小儿体重仍有一定的影响。与睡眠充足的儿童相比,睡眠受限的儿童瘦素水平下降,而胃饥饿素水平上升,导致主观饥饿,从而导致更多的食物和加糖饮料的摄入。睡眠持续时间小于9h(10岁或以上儿童)、不到10h(5至10岁的儿童)、不到11h(小于5岁的儿童),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可增加58%。睡眠时间每增加一小时,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就会降低9%。男童睡眠时间的减少和肥胖之间的联系比女童更强。

文 | 吴洋洋

来源: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普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