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研究揭示:肥胖新冠患者更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 2、节后减肥热,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咨询患者增多,专家提醒:肥胖先明确病因,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 3、11岁娃130斤,竟是重度肝硬化!身体这些“求救”信号要警惕……
研究揭示:肥胖新冠患者更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当地时间2月6日,意大利媒体报道了近日在《国际肥胖杂志》发表的一篇主要由意大利团队完成的论文,此项研究揭示了肥胖新冠肺炎患者更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理。
相关论文插图图片来源:《国际肥胖杂志》
论文指出,病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脂肪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脂肪栓通过血液进入其他身体器官,在肺部形成膜结构,进而造成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米兰国立大学教授恩佐·尼索利补充说,感染新冠病毒的肥胖患者,尤其是内脏肥胖者更容易出现因脂肪细胞死亡而引起的脂肪炎症。
米兰国立大学指出,意大利和法国研究人员通过对19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以及23名因其他疾病死亡的患者进行尸检研究,得出的上述结论。
《国际肥胖杂志》创办于1977年,是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医学期刊。(记者 李耀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节后减肥热,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咨询患者增多,专家提醒:肥胖先明确病因,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
通讯员 刘姗姗
绘图 刘阳
每逢佳节“胖三斤”,春节假期刚结束,不少“长胖一族”开始计划减肥了。2月21日,记者从武汉市中心医院了解到,节后到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就诊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
专家提醒,减肥千万不能盲目,也不要急于求成,肥胖首先应明确病因,尤其是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假期胡吃海喝胖上加胖,小伙身体多项指标出现异常
22岁的小陈(化姓)身高1.8米,体重却高达150公斤。过年期间,各种聚会应酬不断,基本上每天都是大鱼大肉,顿顿喝酒。短短一个星期,他又胖了七八斤。因为家中有人患糖尿病,担心儿子太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小陈的母亲赶紧带他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肥胖专病中心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和评估,医生发现小陈不光体重超标,还合并糖代谢、脂代谢及尿酸等代谢异常,必须进行减重治疗。针对小陈的情况,该院肥胖专病中心团队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个体化的减重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并定期随访监测体重。
该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由于假期里吃得好、动得少,导致不少人体重上涨。春节过后前来肥胖专病中心门诊就诊咨询的患者明显增多,大部分患者属于单纯性肥胖,但也有少数可能是病理性肥胖,不容忽视。
25岁女孩越减越肥,一查竟是甲减作怪
25岁的肖雨(化名)最近半年莫名胖了30斤,一开始以为自己是吃胖了,便开始去健身房锻炼,甚至节食减肥,可却一直瘦不下来,反而越来越胖,整个人也变得乏力懒动。今年春节回家后,亲戚朋友见面都说她胖了不少。自己明明吃得很少,却怎么也瘦不下来,她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肥胖专病中心就诊。
该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贾婷详细询问了解到她平时有乏力、畏寒、嗜睡等症状,经过内分泌激素检测,结果显示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偏低,这才知道体重增加,竟是因为甲减惹的祸。像她这种因为甲减导致的水肿和体重增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补充甲状腺激素,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水肿减轻后,体重也会慢慢恢复。
该院内分泌科、肥胖专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旭艳介绍,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人体长胖,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的基础代谢明显下降,此时人体处于低代谢的状态,容易引起水肿,导致体重增加,甲减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倦怠乏力、畏寒怕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
减肥应避开这些误区,科学减重应循序渐进
张旭艳介绍,肥胖不仅影响外观,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判断是否肥胖,一般可以使用体质指数(BMI)、腰围等进行综合判断。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当BMI值为28以上为肥胖。另外,腰围也是评价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腹型肥胖,而腹型肥胖者因内脏脂肪过多,影响到脏器的正常代谢,对身体的危害很大,需要引起重视。
张旭艳提醒,春节过后减重不能盲目,也不能急于求成,应避开以下误区:一是完全不吃主食。如果长期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会造成体内蛋白质流失,导致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后期体重反弹明显。因此,减肥期间可用粗粮、杂粮代替精白米面,并控制总量。二是水果当正餐减肥。由于水果中含果糖,过量摄入的果糖会被肝脏转化为脂肪,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产生等,并且果糖的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饱腹感,因此很容易过量摄入。第三是盲目服用减肥药物。减肥药物种类繁多,长期服用不当会有副作用,造成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需要经过专业医师检查评估后指导用药。
专家建议,节后要清淡饮食,在控制量的基础上,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杂粮,饮食均衡,烹调方式采用蒸、煮、炖等,减少油、盐、糖的摄入,以减轻身体负担。同时,加强运动锻炼,通过运动来消耗脂肪,加速身体新陈代谢。科学的减肥速度是1周减1至2斤,减肥并非一蹴而就,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当体重严重超标时,还是建议及时进行肥胖病因的筛查,看究竟是单纯性肥胖还是病理性肥胖。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11岁娃130斤,竟是重度肝硬化!身体这些“求救”信号要警惕……
总听老一辈人说:
“小孩子长得胖,有福气!”
“能吃是福,能多吃就多吃”
“这孩子白白胖胖的,长得真好”
……
停!停!停!
现在大家基本吃喝不愁
许多孩子更是吃好喝好
但过度吃喝肥胖,毛病也就来了!
而且还不是小毛病!
来自深圳的小智(化名)
11岁就因为肥胖,
肝脏出了大问题!
体重接近130斤
一查是中度脂肪肝
小智从小胃口就好,一顿能吃2、3碗白米饭,爱吃红烧肉等荤菜。长得浓眉大眼,白白胖胖;小学四年级时体重就近130斤。
2019年9月,10岁的小智在学校体检结果“亮红灯”:医生发现他的转氨酶升高,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肝脏。于是,爸妈带他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检查。
做完B超后,医生愣了:影像结果显示中度脂肪肝,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48mm,比成人正常肝脏还要大。
小智2019年B超结果
10岁就有中度脂肪肝……
这让医生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考虑到B超对于肝病诊断有局限性,医生建议小智做肝穿刺(即肝活检)。突然要做肝穿刺难免有些害怕,于是小智拒绝了。
一晃一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
一年后更胖了
孩子得了“重度肝硬化”
今年5月,小智又回到医院复诊,B超结果显示:小智是从原本的中度脂肪肝变成了轻度脂肪肝。
小智今年5月B超结果
由中度变成轻度
看似是一个让人开心的结果
但事情真不简单!
眼前的小智比起一年前明显胖了,再加上疫情期间宅在家吃好喝好缺乏锻炼,脂肪肝难道真的降级了吗?为了确保万一,医生再次建议孩子做肝穿刺。
左:小智 右:小智爸爸
而小智的爸爸一年前也曾做过肝穿刺,查出重度脂肪肝,经过一年治疗后成功瘦了35斤,降为轻度脂肪肝。于是,“逆袭”成功的小智爸爸鼓励孩子接受肝穿刺。这一次小智鼓起了勇气,于6月1日进行了肝穿刺。
3天后
肝穿结果出来了
验证了医生不详的预感
病理报告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伴肝硬化,肝硬化等级是S3-4,属于重度肝硬化。
小智的穿刺病例报告
小智家人怎么也没想到
11岁的孩子竟然会得重度肝硬化
据小智家长介绍,孩子从小胃口好,喜欢吃重油重咸食物,每一顿都要吃到撑才罢休,让孩子越吃越胖。
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吃饭这件“小事”,认为孩子白白胖胖的才健康,吃得越多越好,其实恰恰相反。
虽然孩子的情况比较重,但幸好现在发现了,积极配合治疗还有逆转余地。
医生提醒:
肥胖是各种慢性病的发病动机
这点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大肚腩的腹部型肥胖尤其需要警惕。研究证明,腹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危害更大,因为前者的脂肪更容易内脏沉积,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
管住嘴、迈开腿
多运动多锻炼,不吃太多油腻食物
希望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