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全球肥胖人口增长迅速,到2030年将超11亿
参考消息网3月5日报道据埃菲社3月3日报道,根据3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肥胖地图》报告,到2030年,肥胖成年人数量将达到11.3亿,较2010年增长115%,而93%的国家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发布该地图的世界肥胖联盟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超重和肥胖问题,这一问题每年导致全球约400万人死亡。
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30亿成年人肥胖或超重,而2015年和201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20亿和16亿。
根据总部位于伦敦的世界肥胖联盟的报告,太平洋地区的美属萨摩亚是成年人肥胖率最高的国家,约占77%,而越南的肥胖率最低,仅为2%。
世界肥胖联盟主席西蒙·巴尔克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很明显,肥胖问题正在加剧。同样明显的是,许多国家并未准备好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巴尔克拉指出,肥胖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也是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驱动因素”。他补充说:“每年因肥胖死亡的人数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要多。”
根据报告,超重指体重指数(BMI)在25-30kg/㎡之间,Ⅰ级肥胖为30-35kg/㎡,Ⅱ级和Ⅲ级肥胖则超过35kg/㎡,这是需要手术干预的临界值。
世界肥胖联盟表示,全球有2/3的国家没有实施应对肥胖的五项关键政策或仅实施了其中的一项。这些政策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对高脂肪、饱和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食品征税、对健康食品提供补贴、限制向儿童促销不健康食品以及通过税收和激励措施促进体育活动。
埃菲社3月4日的另一篇报道称,全球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预计到2050年,约60%的成年人以及1/3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这一问题,这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疾病和早逝威胁。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份由《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合作者签署的报告警告说:“我们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以防止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该报告对204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调查的1990-2021年期间,25岁以上成年人以及儿童和青少年(5-24岁)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翻了一番多,2021年全球有21.1亿成年人和4.93亿年轻人受到影响。
研究强调,“全球范围内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的巨大失败”导致了这一情况。
到2050年,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和政策改革,预计约60%的成年人以及31%的儿童和青少年将超重或肥胖,年轻人的肥胖率将增加121%。
预计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非、中东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到2050年,全球1/3的肥胖儿童和青少年将居住在这些地区。
至于成年人口,到2050年,近1/4的肥胖者年龄将在65岁或以上,这将“加剧已经超负荷的医疗系统的压力,并对资源匮乏国家的医疗服务造成严重破坏”。
1990-2021年,全球肥胖率大幅上升。成年男性从5.8%增加到14.8%,成年女性从10.2%增加到20.8%。
“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巨大失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埃玛努埃拉·加基多在接受《柳叶刀》采访时表示。
作者强调,迫切需要制订五年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以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并为2030年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制定作出贡献。(编译/韩超)
《柳叶刀》:应对“肥胖危机”不利 到2025年全球近六成人口或超重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医学杂志《柳叶刀》3日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已从1990年的9.29亿增至2021年的26亿。到2050年,预计全球将有近六成成年人和三分之一儿童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
法新社等报道称,这项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报告使用了多达1350种数据来源,涵盖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数据。报告认为,过去30年来,全球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严重失败。
报告指出,全球超重或肥胖人数已从1990年的9.29亿增至2021年的26亿,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肥胖患病率均增加一倍多。特别是大洋洲、北非和中东地区的肥胖率已经达到极高水平。在高收入国家中,美国的肥胖率最高,2021年约该国有42%的男性和46%的女性受到肥胖的影响。
报告预测,若不采取紧急政策改革和行动,照此趋势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近六成成年人和三分之一的儿童和青少年将面临超重或肥胖问题,全球成年男性超重和肥胖率将从2021年的43.4%上升至约57.4%,成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将从46.7%上升至约60.3%。
报告指出,超重或肥胖问题将造成过早患病和死亡威胁。最近几代人的体重增加速度比前几代人快,肥胖发生的时间也更早,导致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等在更年轻时发生的风险增加。
报告还指出,随着肥胖人口逐渐老龄化,到2050年,全球约四分之一的肥胖者将超过65岁,可能会给各国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采取行动,在全球可持续的食品体系中转变饮食结构还为时不晚。改善营养、提升身体活动水平和优化生活环境等策略离不开政策支持,无论是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还是增加公共绿地,都需要长期且持续的政策推动。
研究人员呼吁,迫切需要制定五年行动计划(2025年至2030年)以遏制肥胖率的上升。各方需共同努力,利用该报告针对各国当前和预测体重变化的阶段、时间和速度的估算,结合各国家和地区在社会人口、经济、环境和商业层面的独特情况,实施全面、跨学科的干预措施。(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太胖真的会要命,52国肥胖负担报告出炉
【太胖真的会要命,52国肥胖负担报告出炉】2019年2月,一项来自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显示,中国平均肥胖率达12%左右,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其中北京肥胖率高达25.9%,为全国首胖。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红娟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肥胖是一种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不仅影响形体美感,还会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痛风、冠心病、脂肪肝、脑卒中、肾病等。女性的不孕不育、某些肿瘤也与肥胖关系密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