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0000(肥胖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文章目录:

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影响因素

摘要:

文题释义:

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往往对机体的活动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衰老或其他疾病有关,且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其包括3种反映体成分异常的症状:骨质疏松症、少肌症和肥胖。

少肌症:是一个较传统的术语,用来描述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广泛性丧失。据报道,少肌症的发生发展常伴随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如身体功能下降、障碍和生活质量差等。

背景: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少肌症和肥胖是影响骨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的:阐述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的患病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对骨折、血脂异常的影响,探讨饮食和运动在预防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发生中的作用,为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关键词“osteosarcopenic obesity,sarcopenic obesity,osteoporosis,sarcopenia,obesity,fracture,dyslipidemia,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综合征,血脂异常”检索PubMed、WANFANG DATA数据库1990年至2018年发表的相关文章,限定语言为“English”或“中文”。共纳入71篇文献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与结论:①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患病率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民族或种族差异;②目前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的诊断虽尚未有国际统一标准,但欧洲、亚洲、美国等大洲或国家已出现相应的诊断标准;③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的发生发展不仅受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还受基因、细胞因子和代谢性激素等因素的作用;④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对骨折、血脂异常的影响远大于单纯性骨质疏松症、少肌症和肥胖对二者的作用。

ORCID: 0000-0003-1898-651X(陈兴才);0000-0001-6717-8231(孔存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 骨质疏松症, 少肌症, 肥胖, 骨折, 血脂异常

文章来源: 陈兴才, 孔存青, 徐 林, 邓琼英. 骨质疏松性少肌性肥胖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及相关影响因素[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11): 1777-1782.

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

摘要:

文题释义:

孟德尔随机化:利用源自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提供了一种估计暴露因素与结局因素之间因果效应的方法。遗传变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机分类并在受孕时固定,作为长期稳定的暴露因素,不受环境、社会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方法克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固有的局限性。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是一种以韧带及其附件骨化和钙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群,往往会引发复杂多样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诊断标准包括至少4个相邻椎体的前外侧流动性骨化,椎间盘相对保留,以及骶髂关节无强直和炎症改变。

背景: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是一种以韧带、肌腱等软组织及其附着部位的钙化和骨化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非炎症疾病,主要影响50岁以上的男性。研究表明肥胖症患者中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发病率更高,但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讨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方法:研究选取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工具变量,包括肥胖症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相关数据。使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评估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进行多效性、异质性和敏感性评价。

结果与结论: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逆方差加权法显示“肥胖”(OR=1.111,95%CI:1.068-1.156,P=1.598×10-7)、“肥胖,热量过剩”(OR=1.093,95%CI:1.042-1.146,P=0.000)和“肥胖,其他/不详”(OR=1.109,95%CI:1.069-1.152,P=4.908×10-8)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显著相关。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未发现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与肥胖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多效性、异质性和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表明肥胖症显著增加了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风险,但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并不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https://orcid.org/0009-0003-6596-4548(孔鹿鸣);https://orcid.org/0000-0002-9260-8261(李念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 肥胖症, 代谢综合征,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工具变量, 因果关系, 工程化骨组织

引用本文:孔鹿鸣, 赵弟乾, 白文哲, 李念虎. 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 29(17): 3705-3712.肥胖症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的关系

高强度间歇训练肥胖大鼠减脂效果及鸢尾素的表达

文题释义: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全力、快速、爆发式锻炼的一种训练技术,其特点是:具有较大运动强度、短时间、多个运动训练模块且在间歇期间以较低强度运动或完全休息。通常会选取运动强度为85%-95%的最大摄氧量强度,小组性训练时间和其间的休息时间范围为若干秒至若干分钟。

鸢尾素(Irisin):是一种包含了11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运动过程中由肌肉分泌,直接作用于涉及能量代谢和体内平衡的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其转化为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的棕色脂肪组织通过快速消耗葡萄糖和脂肪来发热从而预防或治疗人和啮齿类动物的许多代谢疾病。

背景:研究表明,高强度间歇训练较中等强度耐力训练更省时,且能有效降低内脏脂肪含量。

目的:拟通过对肥胖大鼠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观察训练后大鼠体脂的变化和比目鱼肌含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fibronectin type III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5,FNDC5)蛋白表达量以及血清鸢尾素水平。

方法:将80只5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和肥胖造模组(60只),并从造模成功的大鼠中随机挑选30只,随机分为肥胖安静对照组、肥胖运动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肥胖高强度间歇训练组(每组10只),饲养8周,记录大鼠体质量变化,末次安静或运动后12 h进行采样。测定大鼠体质量和体脂,免疫印迹法检测比目鱼肌FNDC5蛋白表达,并检测血清鸢尾素水平。实验方案经北京体育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较肥胖安静对照组,肥胖运动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 < 0.01),体脂成分下降(P < 0.05),FNDC5蛋白表达量增加(P < 0.01),血清中鸢尾素含量增高(P < 0.01);②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中等强度运动组(P < 0.01),体脂成分低于中等强度运动组(P < 0.05),FNDC5蛋白表达量以及血清中鸢尾素含量明显高于中等强度运动组(P < 0.01);③结果说明,运动训练可通过增加血清中鸢尾素和FNDC5蛋白表达降低大鼠体脂;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大鼠较中等强度训练组体脂含量更低,血清中鸢尾素含量和比目鱼肌FNDC5蛋白表达量更高,即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肥胖大鼠减脂效果好。

https://orcid.org/0000-0001-9184-2315 (史霄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骨骼肌, 高强度间歇训练, 鸢尾素, 运动, 减脂, 体脂, 蛋白, 模型, 鼠

引用本文: 史霄雨, 冯子洋, 刘子铭, 李 琳, 王 祯, 刘晓然, 于 亮. 高强度间歇训练肥胖大鼠减脂效果及鸢尾素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14): 2137-2141.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