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少吃(肥胖少吃哪些食物)

文章目录:

饭量决定寿命?研究表明:饭量减少30%,或可延寿20年,靠谱吗?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现在的人三餐都吃得又饱又好

还时不时来点零食加餐~

有圈友发来求助说

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

减少饭量能延长寿命

这是真的吗?

到底饭量是如何影响寿命的呢?

李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在最近《Nature》(《自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基因的转录速度增加,导致转录保真度丧失,从而基因产物的质量受到影响,更容易出错。基因转录是我们蛋白质合成的第一个步骤,如果这种结果出了问题,它会导致人体衰老、产生疾病。

然而,限制饮食和抑制胰岛素信号可以逆转大部分与衰老相关的变化,减缓基因的转录速度,动物模型中显示,可延长10~20%的寿命。

但要强调,这些实验这些研究的基础都是动物实验,并不能完全直接指导人类的结果,但是适当限制饮食,对我们寿命的影响还是有积极的作用。

长期过量进食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1.肥胖

肥胖是“万病之源”,对血糖、血脂、血压都有影响,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胆囊炎、胆石症的风险也会增加,这对健康影响是很大的。

2.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加重肾脏的负担

摄入过量的食物,会让肾脏负担加重,大量的非蛋白氮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容易诱发肾脏功能损伤。

3.影响大脑功能

长期饱餐很容易导致记忆功能受影响。且饱食后大量的血液会去到胃肠道进行消化,大脑也容易因此而出现供血不足,导致人特别困倦、反应迟钝。

如何吃出健康长寿?

遵循三大饮食原则

我们提倡的应该是适当限制饮食,过多摄入不好,过分限制饮食也不好,需要均衡全面的营养,是我们健康的保证。

总的来说,少吃指的是在保证饮食摄入营养均衡的情况下,降低食物总热量的摄入,保持轻微饥饿的感觉,而不是盲目节食,不吃主食、不吃肉,使人体长期处于过度饥饿、营养不良的状态。

第一个原则:食物多样化

建议每日进食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进食25种以上的食物,这样能更好地全面营养;再通过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颜色和口味搭配等方式,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

我们要合理搭配,只有食物多样化才能够保证营养是全面的。要有主食、蛋白质、蔬菜水果,其他的油、盐、糖要适当控制。

多样化是说要有这4大类的食物,然后每类食物还要保证食物多样化,比如主食粗细搭配;蛋白质鱼要吃、瘦肉要吃、豆制品、海产品更要吃;蔬菜水果也要多方面选择,这样的食物营养是全面是均衡的。

第二个原则: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给予65岁以上的老年朋友一个推荐,就是不希望您的体重过于低,适当留一点富余会更好。

第三个原则:规律进食、细嚼慢咽

这样减少消化道的负担,促进消化吸收。

最好用15~20分钟吃早餐,半小时左右吃中晚餐,这能更好地接收到“饱”的信号,还能让食物更好消化。

健康指南

1.少吃,真的延长寿命,延长10~20%;

2.长期过量进食对身体的不良影响:肥胖、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加重肾脏的负担、影响大脑功能;

3.三大饮食原则

第一个原则:食物多样化,建议每日进食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进食25种以上的食物;

第二个原则: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第三个原则:规律进食、细嚼慢咽。

来源: CCTV生活圈

糖尿病风险不再“专属”高龄肥胖人群“少吃减重”不是万能公式

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为“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徐子辉介绍,糖尿病在瞄准“瘦子”,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体重降是糖尿病的前兆之一。

根据临床经验,压力大、熬夜多、运动少、高碳水饮食等因素让糖尿病有年轻化趋势,而该病对眼、肾、心、足有明显危害。

记者:方亚东、邓楠、杨慕茜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高血脂一直降不下来怎么办?这三类食物尽量少吃!

久坐不起、加班熬夜、烟酒过度、爱吃油腻不爱动……如果这些都是你平时的写照,那要好好留心你的血脂了。

血脂异常被称作最隐蔽的“温柔杀手”,很多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但血管已被慢慢“侵蚀”。其实血脂高也有一些外在表现。

身体这几种变化,当心血脂高

1

头晕犯困

时常感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不好、容易忘事;手脚易发麻、沉重;清晨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夜晚却很清醒。

2

眼球周边有灰白环

黑眼球边缘被一圈灰白色、宽约1毫米~2毫米的圆环或弧形半圆环所包围,时间久了,颜色会不断加深且越来越明显。

3

手部有黄色结节

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臀部等部位出现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或疹子,或是手掌出现黄色或橘黄色条纹。

4

腿肚抽筋

腿脚经常抽筋、刺痛,补钙、休息并无好转时需警惕血脂偏高。这是因为胆固醇积聚在周围肌肉中,刺激肌肉收缩导致的。

5

视力模糊

睑黄瘤大多数都好发于中老年人,而且以女性多见。我们平时在门诊所见到的是患者的上睑内侧会出现浅黄色的扁平苔藓状的病变。

大多数这一类患者都是由于体内的脂肪含量增高,或者代谢异常,结构紊乱而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在皮肤以及肌腱的位置。

三类食物尽量少吃

生活中这三类食物尽量少吃,避免高血脂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在不经意间摄入了易引发高血脂的食物。为了保护我们的血管免受伤害,防止高血脂的出现,我们需要警惕这三类食物,尽可能少吃或者避免食用,从而降低高血脂的风险。

1

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是高血脂的主要诱因之一,这些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肥肉、奶油、黄油等。它们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导致血脂升高。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尽量避免,多选择低脂肪或无脂肪的食物进行替代,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2

高糖食物

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吃甜食,但高糖食物是导致高血脂的关键原因。糖分摄入过多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促使脂肪合成和血脂升高。所以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避免食用糖果、巧克力、糕点、甜饮料等高糖食物。

选择天然的水果作为甜食替代品,给身体提供丰富的纤维和维生素的同时,还控制血糖升高。

3

高盐食物

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导致水肿,增加血压和心脏负担,进而促使血脂升高。像加工肉制品、罐头食品、腌制品等食物要少吃。

高血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管不住嘴。像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都要少吃,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自己的腿部变化,如果有出现文中的四种情况之一,及咨询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关于高血脂常见的误区

1

血脂降低就能停药?

降脂治疗是长期的,当血脂降低至标准范围时,随便自行停药是有一定风险的。

只要是需要吃他汀,而且在吃药的过程当中没有出现副作用,就应该按时吃药长期吃药,甚至是终身服药。

如果一个需要长期服用他汀药物患者擅自停药,轻的就可以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进一步升高 ,甚至反弹到比用药之前的水平还要高,重的就会诱发一些疾病,比如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或者是脑梗塞,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有两种情况是需要停药或者是必须停药的。

单纯的血脂异常:这一类人群在服药的过程当中,同时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经过了一段时间服药以后,复查血脂都非常理想,一般建议患者把他汀的剂量减半,再观察三个月,三个月以后再复查血脂,如果血脂的水平依然非常理想,就可以停药了。

吃药过程当出现了跟药物相关的副作用:比如说难以忍受的肌肉疼痛或者是肝酶、肌酸激酶的升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服用他汀类药物注意事项:

吃他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三方面的事情。

看降脂是否达标:在服用他汀的过程需要定期去复查血脂,然后请心内科的医生来评判一下是否降脂达标

观察有没有副作用发生:一般来说副作用发生的时间大多是吃药2周到4周的时间,比如出现了一些跟药物相关的肌肉的疼痛或者是肝酶升高等情况,也需要及时到心内科去就诊。因为有些现象是一过性的,是不需要停药的,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将他汀的剂量减半,或者是换成其他类型的他汀,还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必须马上停用他汀,而且需要及时处理的。

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基础,他汀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些人认为吃了药就可以放纵自己,继续高糖高脂饮食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

吃素就能降血脂?

虽然素食可以改善血脂异常,但如果长期只吃素食的话,很容易陷入营养不均、选择不当等饮食误区。

控制血脂也不是拒绝摄入脂肪,适量吃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反而有利于降脂,比如深海鱼、坚果等。

3

高血脂不能吃鸡蛋?

可以吃,但不能多吃,每天不要超过1个鸡蛋。

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大概在200mg左右。

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应控制在300mg以内,所以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并不会引起血脂过高。

但对于已经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还是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每周3~5个鸡蛋即可)。

4

胖子才会得高血脂?

血脂与身材无关。高血脂,一般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关系比较大。

况且,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其患病的风险也不一样。肥胖的人如果只是皮下脂肪堆积,没有其他疾病影响的话,血脂是不一定高的。

而瘦的人也有可能受到遗传、环境和疾病的影响,患上高血脂。

来源: 约见名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