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肥胖(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

文章目录:

中国超重和肥胖成年人4.02亿,2050年全球超半数成年人会肥胖!柳叶刀杂志研究

近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项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新研究显示,1990~2021年,全球成年人中肥胖患病率增长了一倍多,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患病率增长了两倍多;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有38亿(一半以上)≥25岁的成年人肥胖,3.6亿儿童和青少年(5~24岁)肥胖。

在这两项研究中,对于≥18岁人群,超重被定义为体重指数≥25 kg/m2 ,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30 kg/m。对于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根据国际肥胖工作组的标准定义。

研究者指出,迄今为止,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成功遏制了成人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超重和肥胖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增加。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受人口增长的驱动,预计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将大幅上升,这些地区的肥胖相关疾病负担将大幅增加。

研究者表示,如果全球的健康与公共卫生从业者仅承认肥胖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而不采取更积极、更有针对性的实际行动,那就是一种失职行为,因为肥胖是当前和未来最可避免的健康风险之一,对各个国家和全球疾病早发和死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指出,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有效提升肥胖症的诊疗水平。

该指南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和肥胖症诊治相关的多学科专家共识,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肥胖症的病因学、流行病学、定义、诊断、评估、治疗方式以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以指导各级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临床工作。

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两项研究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分别收集≥25岁成年人以及5~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的数据,估计1990~2021年的全球超重和肥胖率,并预测2050年的肥胖率。

结果显示,1990~2021年,全球≥25岁成年人中超重率和肥胖率都有所上升。2021年,全球45.1%的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估计有10亿成年男性和11.1亿成年女性超重和肥胖,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中国、印度、美国、巴西、俄罗斯、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埃及。中国的超重和肥胖成年人口最多,达4.02亿,其次是印度(1.8亿)和美国(1.72亿)。

在大洋洲、北非和中东国家,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最高,其中许多国家报告超过80%,全球133个国家高于50%。

与1990年相比,2021年全球男性肥胖患病率增长了155.1%,女性增长了104.9%。肥胖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北非和中东,女性中年龄标准化的肥胖率增长了1倍多,男性增长了2倍多。

假设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预测到2050年,全球超重和肥胖成年人总数将达到38亿,届时将超过全球成年人口的一半。中国、印度和美国仍将占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的很大比例,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超重和肥胖人数预计将增加254.8%,特别是尼日利亚,预计到2050年,超重和肥胖成年人数量将增加到1.41亿,使其成为第四大超重和肥胖人口国。

数据显示,1990~2021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总患病率增长了1倍(从8.8%上升至18.1%),肥胖率增长了2倍。2021年,5~14岁和15~24岁的肥胖人口分别有8060万和9310万。

2021年,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最高的地区是北非和中东。1990~2021年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增长最快的是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2021年,澳大拉西亚(如澳大利亚)和高收入北美地区(如加拿大)许多国家的女孩以及北非和中东(如阿联酋和卡塔尔)以及大洋洲(如库克群岛和美属萨摩亚)许多国家的男孩和女孩已转变为以肥胖为主。

2022~2050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中超重(非肥胖)率的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但肥胖人口的绝对比例增长预计将超过1990~2021年,预计2022~2030年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31~2050年。

预计到2050年,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率仍然最高,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以及南亚的肥胖增长率仍然最高。

预计到2050年,全球5~14岁和15~24岁人群中将分别有15.6%(1.86亿)和14.2%(1.75亿)的人肥胖。5~14岁男孩中肥胖率将高于超重率(16.5% vs. 12.9%),而5~24岁的女性和15~24岁的男性中超重率仍高于肥胖率。

来源:

[1]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adul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1990–2021,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forecasting study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March 03, 2025

[2]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prevalenc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1990–2021,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forecasting study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 Lancet, March 03, 2025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编写委员会. 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1): 6-30.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5.01.00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看原文】

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本刊所有文章全部免费阅读和下载!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www.chinacirculation.org)“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 ),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柳叶刀》最新研究:2050年全球超半数成年人将超重或肥胖

财联社3月4日讯(编辑 史正丞)本周刊发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篇研究,再度为地球文明的肥胖危机敲响警钟。研究人员指出,按照过去30年的全球肥胖趋势,到2050年,超过25岁的成年人,每3人里就有接近2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来源:柳叶刀)

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和25岁以下的年轻成年人中,超重/肥胖率也将达到三分之一。

由于超重和肥胖是众多疾病的明确风险因素,所以整个社会中胖子的数量,也与各国公共卫生系统的压力成正比。

通过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数据回溯和测算,研究人员考察了1990年至2021年间,全球各区域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历史趋势,并推演到2050年的发展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研究使用的肥胖标准,要比国内更加宽松。超重的指标是BMI数据大于25但小于30,大于30则属于肥胖范畴。在中国,BMI超过28就属于肥胖人群了。虽然BMI作为诊断标准存在局限性,但依然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肥胖指标。

研究显示,2021年全球有超过20亿25岁以上成年人——10亿男性和11.1亿女性,已经属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占这一组别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45.1%。中国(超过4亿)、印度(1.8亿)和美国(1.72亿)是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数据推演,按照目前的全球肥胖趋势,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38亿25岁以上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其中有19.5亿人将处于更加危险的肥胖状态。其中男性和女性的超重和肥胖率,将分别上升至57.4%和60.3%。

研究推测,中国(6.27亿)、印度(4.5亿)和美国(2.14亿)依然会是全球前三的肥胖大国。

然而,研究人员也预测,伴随人口增长,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超重或肥胖人数将增加超过250%,将会构成区域健康形势的重大隐患。其中尼日利亚的超重或肥胖人数将增加3倍以上,从2021年的3660万激增至2050年的1.41亿,一举升至全球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研究并没有考虑新型减肥药所产生的影响。

主导这项研究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Emmanuela Gakidou 教授。她表示,各国政府可以通过这份预测数据,来识别那些正承受着最严重肥胖负担、需要立即干预和治疗的重点人群,以及那些主要呈现超重状态、应主要通过预防策略来针对的群体。

她补充称:“前所未有的全球超重和肥胖流行病是一场深刻的悲剧,也是一次巨大的社会失败。”

这份研究也强调,预防全球肥胖得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在1990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从8.8%翻倍至18.1%,25岁以下年轻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也从9.9%翻倍至20.3%。预计到2050年,每3个年轻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会受到影响。

研究合著者、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所的杰西卡·克尔博士表示,这些数据对未来的医疗保健系统构成真正的挑战。现在需要根据各个区域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肥胖预防策略,或者紧急干预和治疗。这对于避免肥胖的代际传递,以及防止未来一代出现严重健康问题和巨大财务及社会负担至关重要。

本文源自财联社 史正丞

成人肥胖怎么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食养指南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

肥胖患者日常膳食该如何安排?怎么吃能科学减重?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版)》有解读→

内容来自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

编辑/制图:李诗尧

来源: 健康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