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占比最高的竟然在这个年级!杭州一城区学生体质监测
#杭州身边事##杭州圈##教育#前两天,滨江区教育局启用了师生“运动码”,一块跳动着各类数据的“滨江区教育活动云管理智慧大屏”也正式亮相。
在这些跳动的数据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结论:从BMI值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个年级段中,女生“正常”体质占比均高于男生,初中三年级是各年级“肥胖”体质占比最高的年级。
为什么女生比男生“条杆儿”好
这份体质监测的数据,来自全区中小学生的最新体质现状。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滨江区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分三次进行了体质调研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身高、体重、每天的运动时长、睡眠时间等。
从数据上看,女生的BMI值(简称体质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正常率都在50%以上,而各年级男生的BMI正常率要普遍低于同年级女生,两者相差5-10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男生出现体重偏低或超重的情况,也比女生要多。
这是什么原因?滨江区一位小学校长拿到这份数据后,觉得很有意思,他从多年的教学管理角度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分析:
直观上来看,小学阶段女生普遍个子比男生高,且女生在小学阶段相较男生更早地进入发育状态,身高长得比较快。按照BMI值的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女生的数值会更偏向正常值;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女生的自制能力和对体重的管理能力,相对来说比男生要强一点。另外,男女生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区别,不少男生家长会觉得,男孩子多吃一点、壮一点无所谓,因此校园里的“小胖墩”也总是男生偏多一些。
此外,数据显示每个年级都有不少“偏瘦”的学生,除了遗传因素外,孩子的挑食问题也值得关注。
“实际上,很多孩子比较挑食,家长也没有想要改变他的饮食结构。孩子在学校里吃的少,回家后又这个不吃那个不吃,所以就比较瘦小。也有一部分孩子,其实吃的很多,但没有到生长的节点,所以还是‘小豆芽’的样子。”
初三是“肥胖”占比最高的年级
在各年级男女生体质情况的数据对比表中,初中三年级的“肥胖”体质是各年级中占比最高的。
看到这个数据,一位初三毕业生的妈妈连连点头:“我家儿子就是这样的,半大小伙子吃穷老子呀!”这位妈妈说,孩子初三阶段其实运动量一点也没少,为了体测,每天学校里的体育锻炼时间从不打折扣,但运动量大了,孩子胃口也大,能量补充也会相应增加。后续学习压力增大,也会导致胃口大开,吃得多、吃得快、吃得猛,体重就自然上去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初三阶段不管是学校还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都很足。比如我们学校初三的家委会,自发为孩子采购每日的两餐点心,补充体能,这样一周五天下来,就多了十餐点心。作为家长呢,在学科上没有太多能够辅导的了,就想着把饭菜准备得丰盛一点,营养更好一点,盼望着孩子能多吃两口。吃好了、吃饱了,说不定成绩也会好一点。”
这位妈妈的说法也得到了几位校长、老师的认可。一位校长说:“到了初三之后,家长总想着要给孩子补一补,有时候作业做得晚一点,家长还会提供各种点心、夜宵,加上初三孩子们体型大起来,胃口也自然上去了。”
另一位校长提到一个词——不劳而“肥”。“初三学生本身身心承压比较大,很容易通过吃来缓解,加上久坐学习、课业负担等,相较其他年级更易于发胖。”
近六成小学生晚睡是受家人影响
这份体质监测数据,还对区内各学段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暑假期间,61.3%的小学生在21:20-22:00就寝,这个比例到初中时下降到了44.4%,有近五成的初中学生在22:00之后就寝。
至于晚睡的原因,小学生“受家人晚睡影响”的比例达到了57.2%,“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娱乐”是小学生晚睡的第二大原因。而到了初中,这依旧是学生晚睡的主要原因,只不过“看电视、使用电子设备娱乐”跃居初中生晚睡原因的榜首。
各年级中,一年级、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平均睡眠时长8至9小时人数占比最高,二年级和三年级睡眠时长9至10小时人数占比最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的学生占比最高。
“从调查收集上来的数据来看,暑假里学生的睡眠达标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考虑到暑假里作息时间不如在校时规律,同时家长和学生状态比较放松,所以晚睡的情况比较多。”滨江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再一次进行学生的睡眠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将反馈给各学校,便于后续各校进行针对性的研判和调整。
在校生各个阶段的规划还是很重要的,不仅要计划学习还要兼顾健康作息,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有关科学学习以及考试相关资讯。一起从容应对升学。
【往期推荐】
初三大事件曝光!2022杭州中考生必须知道的时间节点!建议收藏
杭州市民办高中盘点(下篇)!初中生家长必收藏
杭州市民办高中盘点(上篇)!初中生家长必收藏
杭州初中生,学习资料该怎么选?杭二大神都在刷这本!收藏起来
裸考不易!民办压倒性优势?杭城前三所重高的分配生都来自哪?
分配生比例85%,摇号上高中,这座城市早就开始了!杭州还远吗
初一孩子血压高达150/80 芝罘学生体检五分之一超重
近期,烟台芝罘区疾控中心正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根据2017-2018年的学生体检数据,筛查出学校肥胖、超重的学生花名册,对该部分学生定期进行体质检查和健康干预,对师生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希望改善这些学生的健康状况。
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儿童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儿童高血糖检出率为66.6%,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2.7倍等数据非常惊人,孩子成年后易患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并且肥胖儿童易产生自卑、内向、抑郁等不正常心理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疾控中心和学校卫生老师定期对这部分学生测身高、体重、血压、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对这些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定期请营养专家进学校举行健康讲座;学校通过班班通、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各种途径灌输、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学校加强阳光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他们还与家庭签订《健康承诺书》,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健康处方》等材料,希望家校共同协作,从改善学生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习惯入手,变静为动,优化肥胖易感环境入手,引导青少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此次干预工作还将适时开展一次肥胖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以了解干预效果。在芝罘区某初中学生的体质监测中,工作人员发现,五分之一的孩子体重超标,并且血压偏高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肥胖和超重的孩子。甚至多名初一的孩子身高170厘米,体重将近100公斤,血压高达150/80,工作人员一度怀疑血压计有问题,调换血压计反复测量四次,血压依然是150/80,10多岁的孩子体重之重、血压之高令人触目惊心。
疾控专家强烈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孩子科学减重,增强体质。如果孩子体重、血压居高不下,建议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
烟台一初中五分之一的学生体重超标,快来看看你家娃是否超标!
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儿童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肥胖儿童高血糖检出率为66.6%,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成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2.7倍等数据非常惊人,孩子成年后易患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并且肥胖儿童易产生自卑、内向、抑郁等不正常心理状态,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
定期对肥胖孩子进行监测
近期芝罘区卫计监督所正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学生超重、肥胖干预”工作。根据2017-2018年的学生体检数据,筛查出学校肥胖、超重的学生花名册,对该部分学生定期进行体质检查和健康干预,对师生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希望改善这些学生的健康状况。
卫计监督所和学校卫生老师定期对这部分学生测身高、体重、血压、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对这些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定期请营养专家进学校举行健康讲座;学校通过班班通、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各种途径灌输、渗透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学校加强阳光体育锻炼,保障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与家庭签订《健康承诺书》,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健康处方》等材料,希望家校共同协作,从改善学生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习惯入手,变静为动,优化肥胖易感环境入手,引导青少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此次干预工作还将适时开展一次肥胖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以了解干预效果。
五分之一孩子体重超标
在某初中学生的体质监测中,卫计监督所工作人员发现,1/5的孩子体重超标,并且血压偏高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肥胖和超重的孩子。甚至多名初一的孩子身高170厘米,体重将近100公斤,血压高达150/80,工作人员一度怀疑血压计有问题,调换血压计反复测量四次,血压依然是150/80,10多岁的孩子体重之重、血压之高令人触目惊心。
卫计监督所专家强烈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生活环境,培养孩子们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孩子科学减重,增强体质。如果孩子体重、血压居高不下,建议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
什么是正常体重
对于成年人来讲,你可以用体重指数(BMI值)来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
BMI值的计算方法是,用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如果BMI值在18.5~23.9之间,那么你的体重就是正常体重,如果在24~27.9之间,你已经超重了,如果大于等于28,你就是肥胖了。
另外,腰围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腹部脂肪蓄积的程度,如果腰围超标,则称为中心型肥胖。
由于儿童少年还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使用体重指数来评价他们的营养状况,就需要考虑年龄和性别,下表是用于判断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参考值。
表1 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kg/m)
来源: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25): 97-102
除了体重指数这个指标,还有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那就是腰围。研究发现,腰围的大小,也就是腰的粗细能反映出腹部脂肪的堆积程度,而腹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血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联。腰越“粗”患慢性病的危险越大。腰围越大,中心性肥胖越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患病风险也越高。
腰围的粗细对评价成人的健康很重要,对于小孩是不是也适用呢?我们常说,“小孩子没腰”,是不是意味着对于小孩子就不考虑腰围了呢?其实,人们常说的“小孩子没腰”,是感官判断,因为小孩还没有发育成熟,难以看出腰来。
但这不意味着小孩子的腰就不用管它粗细啦。在我国儿童少年中进行的分析发现,“腰粗”(腰围≥P90)的孩子得代谢综合症的风险比“腰不粗”的孩子高近3倍,患高血压的危险高4-6倍,患血脂异常的危险高2-4倍,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19倍;孩子的腰围每增加1厘米,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会增加7.4%。因此,我们也需要关心孩子的腰围,小腰也不能粗!
建议不但要经常测测身高、体重,算算BMI,还应该测量一下腰围,以便及早发现健康隐患。
怎么测量孩子的腰围?准备好皮尺,让孩子站直,两脚并拢,两臂稍张开下垂,测量时可以脱去上衣;让孩子平缓呼吸,不收腹、屏气。皮尺刻度下缘距肚脐上缘1cm处,将皮尺水平环绕一周(贴近皮肤但不紧陷皮内),在目光和皮尺同一水平面读数。
孩子的腰围多少算正常?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孩子的腰围不同,下表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值。
表2 不同年龄、性别儿童可能引起疾病危害的腰围界值点(cm)
另外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孩子的腰围/身高比,如果腰围/身高比超过0.5,说明孩子的腰太粗了,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减重了。
为什么要保持正常体重
体态丰腴代表家境富裕、营养丰富和身体健康。现代科学告诉你,不是这样的,胖了真的不好。肥胖是一种疾病,还是引发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成人,肥胖增加多系统慢性疾病的危险性,包括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中风、充血性心衰);呼吸系统疾病(如呼吸不良、呼吸系统暂停);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疾病)以及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骨关节炎)。肥胖还增加某些癌症的发病危险,包括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乳腺癌、前列腺癌。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肥胖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相比,超重者患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血脂异常的危险是其的1.9、1.4和1.5倍;肥胖者则分别是其的3.3、1.5和1.8倍。肥胖更会造成认知能力、智力发育、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差于正常体重者。肥胖的危害这么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自己的体重,保持正常的体重。
如何保持正常体重
肥胖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保持吃动平衡,我们就可以实现健康体重。吃动平衡就像天平一样,身体摄取了多少能量,就要相对应地消耗多少,这样才能保持能量平衡,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 营养均衡
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人每天应摄入125~20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摄入奶类及奶制品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油脂类,每天不宜摄入超过25克。
少食用垃圾食品。像油炸类、腌制类的垃圾食品会导致我们体内的脂肪快速增长,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食用垃圾食品。
* 适当锻炼
每周至少3~5次,每天30~45分钟的中等量运动是比较适宜的。例如持续30分钟的散步、做家务等运动和持续20分钟的步行、下楼梯、拖地、做广播操、骑自行车以及持续10分钟的慢跑、上楼梯、登山等。
* 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我们每个人的能量补给有重要的作用,睡眠不充分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这样会很容易造成肥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