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红血丝肥胖纹(乳房有红色血丝)

文章目录:

4个部位出现红血丝,拖着不管会坏事,有1种或是肝癌前兆

红血丝我们都不陌生,它是皮肤或黏膜表面毛细血管扩张的体现。

冷热交替、日晒雨淋、皮肤较薄都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血丝。

所以对于红血丝,很多人是不以为意的。

但有些时候,红血丝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出现在这4个部位更需要警惕。

脸部红血丝

红血丝最常出现的地方就是脸上。

脸上红血丝的形成有可能是遗传所致,但也受后天因素影响。

例如:每天过度暴晒;经常使用含有激素的护肤品;过度去角质……都可能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破裂。

还有另一种常见的面部血丝,会影响鼻周皮肤。

鼻翼两侧泛红血丝、长白头。有时还会瘙痒脱皮,这种红血丝其实是一种叫做脂溢性皮炎的皮肤病。

这种情况要做好脸部护肤减法。

日常进行防晒,同时注意保湿,可以选用含有神经酰胺、维生素B5等具备保湿修复功效的乳面霜。

避免使用过多护肤品,皮肤屏障受损期间少用刺激性的功效产品。

在护肤的同时,还要进行治疗

症状轻微患者,可单独外用抗真菌剂,如2%酮康唑乳膏、其他唑类乳膏;症状严重患者,可以同时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真菌药乳膏,减轻炎症、瘙痒症状;炎症稳定后,可进行光电治疗。

眼部红血丝

眼疲劳、结膜炎、干眼症、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巩膜炎等眼部疾病都可能导致眼睛出现红血丝。

其中,较为严重的当属青光眼。这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部分患者会出现睫状充血,表现为暗红色的红血丝,并伴有视力下降和眼痛。

发现眼睛里有红血丝时,不要过于恐慌,可以通过休息、保持眼部卫生、使用眼药水、调整生活习惯来尝试缓解。

如果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视力下降、眼痛、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眼部健康。

胸部红血丝

有种红血丝喜欢长在前胸,还有手、面和颈等部位。

仔细关注,会发现红血丝中间有个红色点状隆起,类似蜘蛛形状,因此也叫蜘蛛痣。

它的形成和体内雌激素过多,肝脏没法完全灭活有关。

一般来说,孕期和青春期的女生更容易长这种红血丝,而过了这两个阶段后红血丝会慢慢消失。

但是,在出现蜘蛛痣的同时,还伴随黄疸、食欲不振、肝掌、消瘦乏力等症状,就要警惕肝功能异常以及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相关问题。

怀疑肝脏有问题可进行空腹抽血检查重点关注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TB)这3个指标。

如果指标异常,需进一步做超声或CT检查。


腿部红血丝

很多人觉得腿部长红血丝是皮肤白衬托出来的。

但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静脉曲张的前兆。

如果任其发展,红血丝就可能变成蚯蚓状的凸起青筋。

再进一步恶化腿部会出现胀痛、瘙痒以及难以痊愈的溃疡彻底成为“老烂腿”。

通常来说,长期久坐久站、长时间穿高跟鞋、肥胖都是诱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

为了防患于未然,首先我们要避免久坐久站,每半小时左右就要更换姿势。

久坐人群可以多做踝泵运动通过踝关节的背伸、屈跖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回流。

避免体重超标、积极锻炼,BMI指数保持在18.5-24.9左右。

平时多进行跑步、骑车、游泳等运动,有利于预防静脉曲张,运动完注意做好腿部拉伸。

轻度静脉曲张,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医用弹力袜,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重度静脉曲张,可通过非手术、微创或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身上长红血丝不可大意!

怀疑和疾病有关时要及时就医检查,早诊断才能早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男子长出“妊娠纹”,抽出“牛奶血”!这个习惯让他悔惨

是不是觉得

妊娠纹是孕期“大大皮”的专属?

其实男人也会长妊娠纹!

近日,上海有一名44岁男子

吃完晚饭后突然肚子痛

就医后确诊为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医生发现,男子不仅有“妊娠纹 ”

还抽出“牛奶血”

随后紧急住院血透

饭后肚子剧痛

就医后确诊为高脂血症型胰腺炎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医院(上海市嘉定区江桥医院)重症监护室里,记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马先生,他告诉记者,前几日的一天晚上,吃完晚饭后他突然肚子痛,本来以为是消化不良,却怎么也没想到,到医院检查后却被医生告知他得的是高脂血症型胰腺炎,十分危险。

“过年期间天天大鱼大肉,还一直熬夜,平时也很多吃外卖,炸鸡汉堡可乐、麻辣烫、烧烤……这些我都很喜欢吃。”马先生说,自己平时工作压力很大,饿了、烦了、压力大就喜欢用吃来解压。

“我知道自己胖,所以也从来不称体重、不检查,那天我本来以为吃多了胃不消化,就想来看下,没想到医生说我这情况还挺严重的。”对于突如其来被要求住院,马先生十分意外。

然而对此,接诊的医生却一点也不意外。急诊与危重病科主治医师董淑祎表示,马先生十多年没有体检,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其实他已经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这些基础疾病,都为发作的高脂血症型胰腺炎埋下了“祸根”。

长出妊娠纹 抽出“牛奶血”

紧急住院血透

“患者肚子上有‘妊娠纹’,就是俗称‘肥胖纹’,脂肪太多了,以至于把肚子撑破了。他体重在180斤以上,还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是高脂血症型胰腺炎的高危患者。”董淑祎医生说。

不仅如此,马先生抽出来的血把医生都吓了一跳,竟然是“牛奶血”!因为血脂太高,血抽出来后,稍微沉淀一下,脂肪就直接游离出来。

检验单上显示,马先生的甘油三酯比正常值高了近100倍,胆固醇比正常值高了六七倍。为此,医生不得不给马先生进行血透,快速把血脂降下来。

医生表示,患者本身肥胖还伴有各种基础疾病,加上假期暴饮暴食,导致患上高脂血症型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高达25%-30%,本身血糖高、血脂高的患者是高危人群。

什么是高血脂症胰腺炎?

随着生活的日益改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增长,高血脂症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胰腺炎第二大常见原因,其发病率已超过酒精性胰腺炎。此类患者发病年龄年轻化,重症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常合并明显的代谢综合征。

高脂血症胰腺炎是一种由血脂代谢紊乱引起的胰腺炎症,高血脂血液血粘滞度增加,同时血液高脂肪酸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胰腺严重微循环障碍,诱发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生,其特点为胰腺坏死重,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多且重,严重者出现器官衰竭,危及生命。早期实施降血脂病因治疗,依托重症医学脏器功能评估及支持是治疗的根本环节。

如何预防高血脂症胰腺炎?

其中,预防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关键是控制血脂水平。控制总热量是重要措施之一,过度摄入热量会导致肥胖和血脂升高,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尤其是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做好饮食的适当控制,防止暴饮暴食至关重要。

以下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几条建议:

保持适当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导致血脂升高,推荐BMI保持在18.5-23.9正常水平。除饮食控制外,建议迈开腿保持适当运动量。

限制含糖饮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倡导成年人每日精制糖的摄入量不高于50克,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会导致机体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肪的形成和储存,导致肥胖发生。

减少油脂摄入

调查发现前十位的外卖多为油炸食物、肉类菜肴。应避免大量食用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蛋糕、点心中含量高)、棕榈油(薯条、方便面等油炸食物)等。

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脂肪的排出,从而降低血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建议每天摄入全谷和杂豆类50-150g(占主食的1/3-1/2),薯类50-100g,适当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建议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

良好的就餐方式

饮食规律,避免夜宵,尤其在聚餐期间避免暴饮暴食、酗酒等。

综合:新闻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来源: 广州日报

肥胖多血湿,瘙痒多血燥,疼痛多血瘀,肤暗多血虚,怎么调理?

生命健康以“血”为本,读懂自己的血液就能读懂自己身体的健康!今天朱医生教大家,如何通过一些外在表现读懂自己的血液,读懂自己的健康!

1、肥胖多血湿

病因:身体肥胖的人多伴有血湿。原因在于脾虚,运化不了身体的水湿,湿聚还易成痰,致使身体浮肿,肥胖。

症见:身体肥胖,困重乏力、精神疲倦、消化差、胃部易胀满不适,嗜睡。

舌象:舌体胖大,齿痕多,舌苔厚腻。

参考用药:半夏天麻丸。

2、瘙痒多血燥

病因:热邪、风邪侵体,或内热过盛,蒸灼血液,体内阴血不足,血虚生风,不能濡养皮肤,血毒滞留皮肤肌表。

症见:皮肤病,如荨麻疹、牛皮癣,皮炎等

舌象:舌红,舌苔黄

参考用药:金蝉止痒胶囊

3、疼痛多血瘀

病因:痛则不通。阳气不足致局部瘀堵或是经络不通,或是长期固定姿势导致瘀,又或是因为肝气郁滞引起气滞血瘀,引起疼痛表现。

症见:关节处疼痛如腰疼、颈椎痛等,情志性疼痛,如胸胁痛、乳房痛、下腹痛等。

舌象:舌质暗或紫,舌上有瘀斑,舌下青筋粗、显。

参考用药:血府逐瘀丸

4、肤暗多血虚

病因:有脾胃问题,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生化不足,引起贫血等,使皮肤营养不足。

症见:皮肤黏膜处颜色淡,皮肤暗黄缺少光泽,容易心烦,失眠多梦。

舌象:舌淡,舌体瘦薄。

参考用药:四物合剂

你的血液表现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有身体的不适,但不清楚血液的体质问题,欢迎在评底下留下你的舌象,我来为您辨证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