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难产(太胖容易难产)

文章目录:

产妇270斤!剖宫产手术给医生也出了难题,来看看医生怎么救的

南都讯 记者王道斌 通讯员李彩玉 胖子的体力、耐受力会差于常人,但对于麻醉的耐受力却是常人难以企及的。3月20日,来自刚果的JOYS,择期在暨大祈福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现场操作的医生和麻醉师却犯难了,因为JOYS体重达到135公斤(270斤)。最终调用了院的麻醉力量,用了比普通人超过两倍的时间,这才将其成功麻醉。

常规40分钟,这次剖宫产用了两小时

虽然仅有28岁,可这已经是JOYS第四次行剖宫产手术了。在提前获知产妇体重严重超重的情况下,麻醉科安排了经验丰富高林兵副主任医师主要负责麻醉的实施,产科派了以廖东霞副主任为首的三名资深的医生负责手术。

JOYS已经在祈福医院进行过三次剖宫产术,体重也从第一胎时102kg到第四胎的135kg而且这次体重严重超标,在手术床上稍微移动位置都需要3~4名医护人员的协助。

从产妇及胎儿的安全角度出发,麻醉科全科医生会诊,使用常规的腰硬联合麻醉,但因为产妇背部脂肪实在太厚,根本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最终,采取了气管插管联合静脉全麻,麻醉方能达成。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因为产妇的腹部脂肪层太厚导致暴露困难,手术视野十分局限,主刀的廖东霞副主任和蒙林副主任医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仔细拨开厚厚的脂肪层,细心做好了护皮垫肠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暴露好手术视野,充分保障了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最终成功娩出一足月成熟活女婴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值得庆幸的是,JOYS前三次剖腹产均在祈福医院产科进行,整个盆腔光滑,无黏连,解剖结构清晰,为这次剖宫产手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妇的体重严重超标,不仅孕期问题多多,就连生产期间也是危机四伏!特别是剖宫产过程中,大人和小孩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廖主任表示。为防止术中突发出现产妇体位性低血压、新生儿窒息等意外出现,医院随时做好抢救产妇及新生儿的准备。幸好有惊无险,常规剖宫产手术仅需40分钟,这次却因麻醉和手术的难度增大,最终用了差不多2小时才完成,JOYS成功诞下一名可爱的小公主。术后产妇和新生儿的体命体征良好。

生产这一关刚过,为防止产后动脉栓塞,在病房JOYS也需要在三名医护人员的协助才能翻动身体活动,体重严重超标对JOYS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不少的影响。

孕产妇体重超标有什么危害

据廖主任介绍,孕产妇体重超标容易导致产时产后一系列的合并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胎儿、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伤口脂肪液化等,JOYS就患有妊娠期高血压。

孕产妇体重严重超标会在剖宫产过程带来极大的风险。由于脂肪层太厚,麻醉难度大,在手术过程中视野受限,导致出胎困难甚至新生儿窒息,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产后出血、感染的机会,术后产妇的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明显增加。

若是顺产,营养严重过剩会导致胎儿过大,脂肪堆积,盆底组织过厚,对产道造成压迫,影响胎头下降,延长产程,增加难产、继发宫缩无力、产后出血等风险。同时也增加新生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和麻痹、窒息、死亡等风险。

最重要的是,孕产妇体重超标,生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患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孕期体重的正常增长值

怎么衡量孕期体重是否超标?

各位孕妇可以参照孕期体重增长指数(BMI),BMI的计算方式是:体重(kg)/身高的平方(m)。BMI低于18.5体重过轻的孕妇,体重增长范围建议为13~16kg;BMI在18.5~23.9体重正常的孕妇,体重增长建议为10~12.5kg;BMI在24~27.9轻度肥胖的孕妇,体重增长范围建议为9~11kg;BMI大于28重度肥胖的孕妇,则建议体重增长控制在6~8kg。

在这个案例当中,JOYS体重去到135公斤,体重指数(BMI)为48.77,超过正常值24的一倍,就更容易增加孕期和生产的风险,同时也容易增加产妇日后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几率。

按照常规,若为单胎妊娠,正常孕期体重建议增加10至12.5kg,最好不超过15kg。

孕期三个阶段,怀孕早期(前3个月)建议增加体重2kg为宜,怀孕中期(3至6个月)体重增加5kg,怀孕末期(7月至9个月)增加5至12kg。

孕期少吃多餐多动,做好体重管理

孕妇体重超标主要由三个因素引起:营养过剩、运动不足还有水肿。防止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妇日常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化,一次性不要吃太多,特别是主食,控制摄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尽量少吃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摄入重糖类和重盐类食物,可防止水肿出现。

此外,每天还要多进行活动和锻炼,例如散步、瑜伽、轻体力家务劳动等,养成定期称重和做记录的习惯,随时留意体重的变化。医院的营养门诊会为您的体重管理提供合理的方案。

泉州:女子产10.2斤“巨婴”遭遇“肩难产”

这个“胖小子”给妈妈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

台海网4月1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谢谢你们,我们家宝宝才能平安降生。”昨日上午,泉州市光前医院产科护理站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锦旗,锦旗落款为“10斤胖小子”。

据该院产科医生介绍,3月17日凌晨2时许,一孕妇被紧急送至医院。“产妇今年27岁,已是第二胎,到医院的时候,我们发现她的宫高加腹围足足有150cm,当下就判断这个胎儿可能是个巨婴,极大增加了生育风险。为此,我们立即做好两手准备。”

据当天参与产妇分娩的助产士黄春治介绍,产妇在分娩时,出现了肩难产(注:一种分娩并发症,指胎头娩出后,胎儿肩膀卡在骨盆出口处,不能娩出)的情况。在医生李秋霞和助产士郑坤梅的协助下,当天凌晨3时13分,产妇成功顺产一名健康的男婴。一称量,婴儿竟有10.2斤,这让医护人员大吃一惊又庆幸不已。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克,正常范围为2500~4000克。这个男婴的体重已经严重超标,这与产妇自身肥胖,又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产科医生李秋霞说,胎儿过大会给分娩过程带来一定的风险,也会造成母婴综合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记者 苏凯芳 通讯员 苏玉凤 潘党胜 文/图)

318斤孕妈产子,手术床躺不下!诞下10斤多大胖仔

来源:扬子晚报

318斤超重孕妇产子,到底有多难?近日,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又名镇江江滨医院)产科迎来一位超重准妈妈,体重高达159公斤,七八个人合力才能将她抱上手术床。

14日,院方告诉记者,这名“超级妈妈”的超级体重,带来的是一系列超级麻烦:妊娠合并肥胖症、糖尿病、巨大儿……各类问题接踵而至,医护团队如何接招?用实力解难题!江大附院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多科医护携手,最终拼得母子平安。采访中,参战医护不约而同感叹:太艰辛!我们真的“太难了”。

孕前体重已达250多斤

孕期又暴涨60斤

院方介绍,26岁的陈冉(化名)孕前已属肥胖体质,250多斤的她,怀孕后在饮食上也没有节制,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体型也日渐“膨胀”。7月底孕检时,又查出妊娠期糖尿病。在该院产科主任医师张群的密切关注和管理下,陈冉平稳进入孕后期。

“何时终止妊娠,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张群主任说。妊娠合并肥胖症、糖尿病并非儿戏,两者大大增加了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巨大儿、肩难产、出生时损伤、以及胎儿先天性异常(特别是神经管畸形)、自闭症、成年后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经过讨论和评估,最终决定在孕37周时为陈冉行剖宫产分娩术。而此时的陈冉,体重已经达到了318斤。

超级体重引发超级难题

这群医护各展绝技,轻松“接招”

手术床睡不下,怎么办?手术室“私人订制”专用床。陈冉入院后,第一个问题抛给了手术室。300多斤的体重,手术床可以承受,但床的宽度并不足以让陈冉躺下,怎么办?

既然宽度不够,那就手动给床“加宽”。工作人员找来两块手术护板,固定在床的两侧。经过反复试验,确定其牢固性和稳定性后,该问题得以解决。

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脂肪过多堆积,麻醉医生难辨椎间隙,又当如何处置?新技术加持,麻醉关一次过。

该院麻醉科李志庆主任医师与陈利主治医师告诉记者,陈冉的麻醉难点在于,如何将穿刺针的针尖准确穿刺到充满脑脊液的蛛网膜下腔。对于体型正常的患者,腰椎穿刺针只需刺入约4-6cm深,就可到达蛛网膜下腔。但陈冉超声下测量深度大概为8.5cm,由于脂肪的过多堆积,造成麻醉医生辨别椎间隙困难。如采用常规“经验性穿刺”法,不但穿刺次数多、病人痛苦大,且最终失败的风险高。

如此一来,麻醉医生只能冒险“盲穿”吗?当然不是!超声技术的引入,让这类棘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期间,利用超声技术对产妇的脊椎间隙进行B超定位,找出合适的椎间隙,并通过B超持续引导穿刺针,成功对产妇实施腰椎麻醉操作。

记者获悉,目前超声技术已经在江大附院麻醉科推广应用,成为麻醉科医师的另一双“眼”,为多种手术提供了麻醉及镇痛需求。

太胖手术切口容易裂开,怎么办?

考验技术的时候到了

对于这种超重的孕妇而言,切口横开还是竖开?怎样防止切口裂开?都是头疼的问题。产科张群主任医师和马小艳副主任医师反复沟通,最终制定了手术方案。

首先,切口还是选择竖开,这样暴露会更方便一些。其次,是切口的愈合问题。对于这种重度肥胖症合并糖尿病的产妇而言,伤口难愈合,也极易裂开,要规避这些问题,非常考验术中的技术和术后的管理。手术中,张主任采用了减张缝合技术,减轻伤口的张力,从而保证组织的愈合。

术后,产科医护团队每天勤观察陈冉的伤口愈合情况,做好伤口护理工作。在团队的努力下,陈冉伤口愈合情况非常好,采访中,感激不已的家属直言:“太不容易了!”

如何防止隐形杀手“血栓”找上门?

产科专家未雨绸缪提前干预

对于陈冉而言,最危险的莫过于静脉血栓栓塞症。人体的静脉是将血液送回到心脏的血液管道,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就像水管被水垢堵塞一样,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好发于下肢(左下肢多于右下肢)。如果治疗不及时,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危及生命。血栓性疾病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肥胖症等,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措施。基于此,张主任早早就对陈冉进行了前期干预。

通过使用气压棒、抗血栓药物等,大大降低了血栓的发生几率。

十斤多的大胖儿子出生就低血糖

新生儿科接力宝宝康复出院

在多科医护的共同努力下,陈冉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体重达5250g。并且,出生即伴有低血糖症状,当即被送往新生儿科治疗。

为什么刚出生就会得低血糖呢?马小艳副主任医师介绍,这是巨大儿的典型症状之一。准妈妈的体重直线上升,血糖偏高,而这些糖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正常胰腺组织分泌的胰岛素将这些糖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导致胎儿体重增长比正常体重孕母所生的胎儿快,到足月分娩时就长成了巨大儿。一旦孩子娩出,与母亲关系断绝,糖分的供应就会中断,但宝宝体内的胰岛细胞仍在不断地分泌胰岛素,过多的胰岛素将消耗掉孩子体内的糖分,孩子会很快出现低血糖。

诞下10斤多重胖仔

低血糖可使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无力、汗多、呼吸困难,甚至抽搐。若巨大儿低血糖严重而又持续时间长,则会引起神经精神方面的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等。

有的巨大儿还容易并发低血钙,黄疸或畸形。而由于治疗及时,陈冉的孩子很快恢复了健康,现已康复出院。

怀孕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孩子也不是越大越好

参战的医护人员警示,像陈冉这样的超重产妇,已不是个例。该院产科收治的肥胖症、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产妇数量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专家提醒,孕妇真的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孩子也不是越大越好。

不少人怀孕后为了增加营养,拼命地摄入大量的高热量、高蛋白物质。最终,体重“蹭蹭”上去了,血糖、血压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样极易产下巨大儿。都说生个大胖小子好,殊不知,巨大儿患上代谢性疾病、心脏畸形、智力障碍甚至脑瘫等风险都远高于正常孩子。

孕产妇在备孕、产检的过程中,都应当做好体重管理。在医生的指导下健康饮食,合理安排作息,将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需要着重提醒的是,不少准妈妈也知道控制饮食,就想当然选择少吃主食,多吃水果,甚至喜欢用水果代替主食,这也是极不可取的。

“水果是好东西,但也不能放肆吃。血糖高的时候尽量不选择水果,可吃少量生黄瓜和生西红柿”,张群主任说,如果血糖稳定,可以选择一些低糖分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桃子等。尽量避免一些高糖分水果的摄入,如桂圆、荔枝、甘蔗、火龙果、葡萄等。

准妈妈们完全没必要大肆进补,适当补充孕期所需的食物和营养,保证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摄入即可。同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控制在总能量的55%左右,避免精制糖(白糖、红糖、蜂蜜、果酱、巧克力、各种糖果、含糖饮料、冰淇淋及各种甜点心)的摄入。

此外,张群说,孕妇还可以把一些根茎类的蔬菜归于主食,如土豆、山药、芋艿、藕和红薯,但主食量控制在5-7两,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

来源▏通讯员 孙卉 羊城 王宜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