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肥胖

文章目录:

原来“涡轮增鸭”是它?没人能念出它的名字,有人叫它王八鸭子?

“春江水暖鸭先知”,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三四月,一种长得既像王八又像鸭子的生物就会率先出现在湖面上,一边嬉戏一边寻觅食物。

很多人见到过它,却叫不出名字。于是,就以它长相特征起了个诨名,王八鸭子

这王八鸭子可并非真鸭子,而是鸟类的一种,它的学名叫做䴙䴘。因为它的名字太过生僻,鲜有人知晓

王八鸭子在全球皆有分布,数量也不在少数。它们也是养殖户最痛恨的动物,专吃小鱼小虾!


䴙(pì)䴘(tī),水上“涡轮增鸭”

王八鸭子属于水鸟的一种,一共有6属22种53个亚种,大部分的䴙䴘体长约为25-29厘米,体重100-200克。也有一些个头大的体长能达到六七十厘米、

除了南北极、大洋中的岛屿之外,䴙䴘科的鸟类几乎遍布全球,十分常见

虽是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擅长飞行,主要原因是翅膀长得太短。张开翅膀后,那短小的翅膀与稍显肥胖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那瘦弱的翅膀难以支撑起整个身躯,在天空自由翱翔。若是受到了惊吓,也能够激发它们飞翔的潜能,贴在水面上飞行一段距离

䴙䴘在中国的种类并不多,主要有凤头䴙䴘、赤颈䴙䴘、黑颈䴙䴘、角䴙䴘跟小䴙䴘最常见的一种,便是小䴙䴘。

不同种类的䴙䴘颜色有所不同,它们身上的羽毛蓬松而柔软如丝,颜色却显得有些“土”。小䴙䴘是颜色最“土”的,小䴙䴘体型较小,最标志的便是脖子上的红块,嘴侧方有一块黄色斑点,全国各大公园或湖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王八鸭子都是一个颜色。大部分成年王八鸭子颈部黑褐杂棕色,上体为黑褐色,下体为白色。其中,凤头䴙䴘是颜值最高的一种,它们乍一看已经脱离了“鸭子”的形象,更像名副其实的鸟类。

王八鸭子正如其诨名,整个身体较为肥大,浮在水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盖在水上的“王八”。拥有着纤细的脖子,整个身体看起来与鸭子极为类似。不过,它们的嘴巴并不像鸭子一般扁平,而是像鸡喙又尖又直。

王八鸭子不擅长飞行,却像鸭子一般极其喜欢在水上生活,就像是真正的鸭子一般,趴在水面上依靠防水的蓬松羽毛让整个身体浮在水面。那一双又大又厚的蹼像是螺旋桨一般,让它们在水下畅游

它的脚蹼并不像鸭子一样有一层薄薄的皮肤连接脚趾,3根脚趾独立分开,每一根脚趾都又大又平,也是王八鸭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可别看这脚看起来有些平平无奇,与它们那并不庞大的体型比起来,脚蹼可占据了很大比例。正是得益于这一双脚蹼,让它时速能够达到40千米每小时,获得了“涡轮增鸭”的美誉。

扁平的脚蹼能够让它划水时增大受力面积,不仅可以划水,还能让它使出“轻功水上漂”的技能,在水面上奔跑。别看它在水面跑的姿势有些滑稽,这种独特的技能在动物界也算极为罕见,也是王八鸭子的独有优势。

王八鸭子喜水,因此常年生活在湖泊、沼泽、溪流之中。到了夏季,它们就会游到湖沼里觅食小鱼、小虾以及昆虫果腹,冬季来临便会栖息于溪流,通常单独或者分散成小群活动。

它们会利用水面的树枝、水草或在芦苇、灯芯草、香蒲等地筑巢产卵。繁殖时会在水面上互相追逐,还会发出叫声。

一对王八鸭子一窝能够产4-7枚卵,卵形状为钝圆形,污白色。由雌雄王八鸭子轮流孵卵,孵化25天即可破壳而出。

王八鸭子是鸟类的一种,属于潜鸟,它们的潜水能力更是一绝。它们浮在水面上,会猛地扎入水里,在水中潜游几分钟时间,在水里捕食小鱼小虾。可能从岸边看到它扎入水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它从湖中央冒出头来。

捕捉到小鱼小虾之后,它们就会浮出水面,快速地高昂起头颅将鱼囫囵吞入腹中。潇洒地甩一甩头,在抖动一下羽毛上的水珠。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之后,便会再次扎入水里,开启新一轮的潜泳。

潜水,不仅是王八鸭子的捕食优势,更是它们躲避天敌的技能。若是有天敌出现,它们只需要潜入水中,就能迅速地躲过一劫。


王八鸭子里的“颜值王者”,凤头䴙䴘

可能大家见到小䴙䴘比较多,以为它们都长得很丑。其实,不同种类的王八鸭子长相也有所不同,那凤头䴙䴘便是王八鸭子里的“颜值王者”!

凤头䴙䴘与小䴙䴘一样同属于䴙䴘属的游禽,它们的长相对比起小䴙䴘来说,一个是天上云,一个是地下泥。它的形象就像是名字一般,拥有着美丽的束羽冠,高昂起头颅给人一种天生的高贵感。

它身上的羽毛色彩也更为艳丽,身上的羽毛棕色、褐色交杂,腹部为白色。体型也比小䴙䴘大得多,体长为52-58厘米,翅长18-19厘米。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江、水塘、水库以及沼泽地带。

求偶期间的凤头䴙䴘可算得上是水面上的“舞蹈大师”,雌雄䴙䴘会在水面上相互拍动翅膀,在水面不断移动,就像是在跳芭蕾舞一般。若是有幸能够看到它们的求偶过程,你必定会被它们的舞技所折服。

看对眼的雌雄䴙䴘,将会相互赠送“定情信物”,之后会再次起舞,庆祝这一时刻。舞蹈过后,它们便会共同在水面上建造一个漂浮的巢穴,来迎接后续的爱情结晶。凤头䴙䴘每年5-7月为繁殖季节,一窝产卵5-7枚


养殖户最讨厌王八鸭子,这是为何?

王八鸭子在野外十分常见,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了人们的盘中食。如今,凤头䴙䴘已经被划分为三有保护动物,被禁止食用。

由于王八鸭子擅长潜泳,还专吃小鱼小虾,成为了养殖户的恶梦。若是有王八鸭子进入到了养殖户的池塘,它们依靠着保护动物的头衔,根本无人敢动,会给养殖户招来灭顶之灾。因此,王八鸭子就变成了养殖户最讨厌的生物之一

大家在平常生活中有见到过王八鸭子吗?欢迎在留言区评论,跟大家一起分享!


会“轻功水上漂”的鸟,在水面狂奔一秒踩水8次,时速可达40公里

9月25日,江苏苏州,一名女子正在上班时,突然听到一声轻响,似乎是有什么东西撞到了墙壁。

女子起身朝声音的来源处查看,发现地上趴着一只晕头转向的怪鸟。这只鸟的身形不大,脖子细长,外表看起来有些像一只肥胖的鸭子,嘴巴却像鸡一样的尖锐,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的一双大脚掌。

怪鸟的脚掌虽然长着蹼,但却不像鸭掌鹅掌一样脚蹼将脚趾连成一片,而是每根脚趾上都长着扁平的蹼,有点像是螺旋桨的样子。女子将它放在地上,但这只怪鸟走起路来却非常笨拙,努力扇了扇翅膀也没能飞起来。

这时女子才注意到,这只怪鸟的脚长的位置也很奇怪,几乎是长在身体最后方,难怪走不了路,它的翅膀也非常的圆润短小,还不如鸡呢,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有飞行能力。

与“大侠”的渊源

这只奇怪的鸟,有着一个非常复杂又生僻的名字,鸊鷉(pì tī),即使拿手机打都很难打出来,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是小鸊鷉、凤头鸊鷉和角鸊鷉等,长相各不相同,像角鸊鷉双眼血红,脑袋一头黑毛,只有眼睛上边有两道“白眉”,看起来凶神恶煞。

角鸊鷉

它们的俗名倒是非常接地气,甚至有点搞笑。“油鸭”“王八鸭子”“浪里白”,近些年来还有人管它叫做“涡轮增鸭”。这些俗名也很好地反应了它的特点。

比如油鸭一词,主要说的是它身上的油脂丰厚,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他的诗《谢曹子方惠新茶》中提到过:“囊间久藏科斗字,銛锋新莹鸊鹈膏”,意思就是说用油鸭的脂肪来保养刀剑,可以防止生锈。

这样一想,严重怀疑鸊鷉这个生僻的名字就是大侠们为了提高自己档次造出来的。因为在中国北方,它们也被用做制作板鸭,肉瘦味香的“南京板鸭”更是南京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

想象一下,大侠们在客栈点了一盘南京板鸭,然后当着大家的面,用鸭肉在自己的剑上涂涂抹抹,这画面,大侠的气质直接崩塌。反倒是“鸊鷉膏”,说出去多高端大气上档次,一般人哪能想到说的是板鸭啊。

小鸊鷉

而鸊鷉和大侠的渊源可不止于此,它们的俗名“浪里白”指的便是它们纵横江湖的绝技——“铁掌水上漂”!这项绝技一般时候可看不到,只有在必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秀一秀。

“水上漂”

鸊鷉有一套非常特别的求偶方式,在鸊鷉开始求偶时,雄性鸊鷉会先跳一段复杂的舞蹈,摆动头部,煽动翅膀,然后突兀地停下,两只鸊鷉深情地对视。到这都还蛮正常的,但下一秒,它们就有可能突然立起身子,在水面上来一段“竞速狂奔”。

凤头鸊鷉

它们的一对小短腿会飞快地打击水面,拍击速度可以达到每秒8次,特别的脚蹼能够让它们直接踩在水面上,一对短小的翅膀自然的张开贴在体侧,起到飞机机翼的效果,让空气从翅膀下流过产生升力,然后完成如同轻功“水上漂”一般的效果。

克氏鸊鷉在水上狂奔

它们在水面上奔跑的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40公里,一次短途奔跑就能跑出三十多米,脚掌高速拍击水面,在它们身后溅起一道道白浪,就好像是武侠电视剧里的大侠们踩水渡江的场景一般,江湖诨号“浪里白”正是因此而来。

当然,这项本领也会用在逃跑上。网上有不少放生鸊鷉的视频,只要把它们放到水中,它马上就能给你表演一段,速度快到飞起,让人怀疑它们悄悄给自己装了小马达,因为鸊鷉外形有点像鸭子,所以也有年轻人戏称它们为“涡轮增鸭”。

“轻功”是考验雄性鸊鷉的最后一关,如果能够追上雌鸊鷉,雄鸊鷉就会钻入水底,叼取一根水草,这根水草就像人类年轻男女之间赠送定情信物一般,如果两只鸟情投意合,那么雌性鸊鷉就会叼起这根水草。之后两只鸊鷉会一起跳起“双人舞”,尽情地向对方展示自己的美,耳鬓厮磨,羡煞旁人。

背着幼崽出家门,饿了给它们喂羽毛?

在结亲之后,鸊鷉夫妇就会开始共同搭建爱巢,它们的巢是用水草、枯枝、羽毛等轻质材料做成的水上浮巢。

它们的浮巢轻巧且富有韧性,就像一艘小船,不仅能随水面上涨而浮起,防止河水倒灌,远离各种陆生动物的威胁,巢穴里添加的湿润的水草在发酵后还会产生热量,帮助鸊鷉夫妇孵蛋。

鸊鷉夫妇会轮流孵蛋,天性活泼的它们只有这时才能静下心来。在大约25天之后,雏鸟就会破壳而出,它们一出生就满身绒毛,能够自由活动,鸊鷉妈妈的后背就成了一艘小船。它会将自己的孩子背负在身上,在水面慢慢游动,等待丈夫的归来。如果此时出现什么危险,受到惊吓的鸊鷉妈妈就会将幼鸟挟在翅膀底下,然后潜入水下。

鸊鷉非常善于潜水,当感觉到周围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一下潜入水中,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动作既轻快又迅速,还能在水下憋气很长一段时间,它们会在水下高速的潜游,跑到远处再露头冒出水面。

“王八鸭子”的俗名正是形容了它们的潜水功夫了得,即使是幼鸟也是天生的潜水高手,不会因此溺水。

而另一边,为了喂养孩子,雄性的鸊鷉会潜入水中捕捉小鱼小虾、各种昆虫和甲壳动物。在鸊鷉爸爸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如果小鸊鷉饿了,鸊鷉妈妈就会做出一个奇怪的举动——从自己的身上啄下一片羽毛喂给小鸊鷉。而小鸊鷉也会一下将这片羽毛吞下去。

喂羽毛给孩子

这当然不是它们已经饿到饥不择食了,其实这是鸊鷉目动物都会有的一种特殊行为,被称为“食羽行为”,在其他种类的鸟身上发生的话,往往是行为异常,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但对鸊鷉们来说,羽毛对他们来说就像是美味的小零食一般。

无论成年与否,鸊鷉们每天都会吃下一点羽毛,它们吃下的羽毛,会在它们的胃里形成一个保护层,能够防止胃被鱼骨和甲壳之类的硬物划伤。而且这些羽毛还能将不易消化的部分裹成一团,然后一同呕吐出来。

等到鸊鷉爸爸带回食物喂饱了孩子之后,鸊鷉夫妇此时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享受惬意的家庭时光。

参考资料

《凤头鸊鷉的繁殖习性》 常家传

《雷人的动物喂养方式》 段军

《凤头䴙䴘喂孩子吃羽毛,究竟是为什么?》 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13岁男孩一人能吃两只甲鱼,妈妈后悔了……

九月本是新学年的开学季,但是有些孩子经过两个月的“胡吃海喝”却住进了医院病房。

13岁的男孩萌萌,今年读初一,1米62的个子,体重164斤,2尺9的腰围比正常成人的腰围都要粗。一旁的妈妈愁容满面,不停地说:“在这样下去,怎么办?你看看,学校又要订校服了,我们儿子的校服每年都是直接跟厂家联系度身定制的。”小时候觉得长得胖乎乎的挺可爱的,哪知道读小学后,体重逐年骤增,根本控制不了。

为此,萌妈停止自己工作几个月,全职陪儿子减肥,早上跑步晚上跳绳,代餐、瘦瘦包、经络减肥等等,按萌妈的话说就是凡事地球上有的减肥方法都用上了,可是只见体重蹭蹭蹭往上长。儿子怎么会长这么胖?

萌妈说小时候家里的老人唯恐孩子胃口不开,经常有家里的远亲送来野生货,小时候可能甲鱼和黄鳝吃太多了。幼儿园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吃下两只小甲鱼。小时候担心吃不饱,现在是吃得刹不住车。这次住院因为头晕到医院检查,一检查发现萌萌患上了脂肪肝炎、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这些毛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肥胖。

住在萌萌隔壁的是一位13岁的女孩小冉,1米58的个子,体重164斤。一年前开始出现头晕,也不是特别严重,所以一直没有和父母说。

一周前,小冉突然走路不稳,到医院检查后妈妈愕然,血糖的指标高得连机器都测不出。以前一直觉得女儿胖,却不知道小小年纪的女儿已经是“三高”——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还伴有脂肪肝。

小冉妈妈很后悔,从小交由长辈抚养,奶奶比较疼孙女,喜欢吃啥任由孩子吃,每天晚上的夜宵更是雷打不动,以为这样为了孩子好,殊不知害苦了孩子。

浙大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虞燕萍说,上面两位孩子是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所谓的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其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种代谢紊乱集于一身,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黏、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可见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的病,而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之一。

②有共同的病理基础,目前多认为它们的共同原因就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③可造成多种疾病增加,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甚至某些癌症,包括与性激素有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以及消化系统的胰腺癌、肝胆癌、结肠癌等。

④有共同的预防及治疗措施,防治住一种代谢紊乱,也就有利于其他代谢紊乱的防治。本病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于高脂、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增加胰岛素抵抗发生,缺乏锻炼,运动量少造成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从小饮食放纵和缺乏锻炼导致孩子们变成“小胖子”,而暴饮暴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除了合理饮食还要加强锻炼。

来源:都市快报

编辑:小汤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