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下半身肥胖(遗传性下身胖)

文章目录:

妈妈心脏“肥胖”竟会遗传?医生:注意早筛早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日讯 妈妈因为心脏“肥胖”就医,医生提醒儿子也需注意,因为此病有遗传倾向。结果一做检查,儿子果然也同样患病。母子俩一起住院做了手术,出院时,儿子和医生约定:“我也有儿子,下次复查时,也要带他来做检查,尽早排查隐患。”

这位妈妈姓苏,今年60岁,一直都有胸闷、心慌的老毛病,做农活后尤其明显,常年靠吃药来调理。近两个月,苏阿姨病情明显加重,走路也会大喘气,无法提重物。上月,儿子张先生陪她赶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看病。进一步检查显示,苏阿姨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同时还有房颤、二尖瓣重度反流,必须尽快做手术。

该院心肌病多学科精准诊治中心专家肖红艳介绍,人的心脏是由一圈肌肉围成的空腔脏器,正常人心脏左室的室间隔厚度为0.8-1.2厘米,苏阿姨的室间隔厚度却足足有3.4厘米。心肌过于肥厚,就会造成左室心腔狭小,影响血液流动,让心脏无法有效地为全身供血,人就容易出现头昏、乏力、劳累后胸闷、胸痛等症状,甚至晕厥、猝死。

“这个病发病率为1/200到1/500,是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肌病,有50%的概率会遗传给下一代。你也要多注意。”肖红艳的一句提醒,让张先生跟着紧张起来。原来,他近两年也偶尔会有胸闷、头晕的症状,从没在意过。

母子俩一同住院手术。通讯员王碧莹 摄

接着,张先生也在医院做了检查,结果确认,他也患有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室间隔厚度达到3.7厘米,还同时存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还有心肌纤维化,比苏阿姨病情更严重,猝死风险也更高。

10月17日,医生为母子俩做了手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微创方式,将极细的射频消融针穿刺到心脏肥厚的室间隔部位,通过热能的方法“烫死”肥厚的室间隔肌肉。预计术后一个月,母子俩的心脏室间隔厚度就会逐渐变薄,半年后接近正常水平。

出院时,张先生特意找肖红艳“预约”:“我也有儿子,担心他遗传到心脏‘肥胖’的毛病,等下次来复查时,我要带儿子来筛查。”

肖红艳提醒,如果家族中有人患肥厚型心肌病,其他人也要多留意自己是否有劳累后胸闷、胸痛等症状,及时排查疾病,早筛早治。(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吕惠 宋蒙)

【编辑:】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娃娃太矮太胖是遗传问题吗?

本报讯 (王皓 记者 余星雨) 自己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是不是正常范围?孩子太胖是正常的吗?有没有遗传问题?哪些情况要去医院检查?最近,由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程昕然主编,科内其他医护人员参与撰稿、编辑的科普图书《成长的困惑——送给孩子的第一本书》正式出版,该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为家长们解答了这些困惑。

谈到出版《成长的困惑》的初衷,程昕然表示,这本书分为九章,从生命的起源到青春期的心理健康,从新生儿疾病筛查到肥胖、身高的干预促进,从性发育到心理行为问题,涵盖了家长在临床中关心的问题。她说,在生命的旅途中,孩子的生长发育进程如同一列不断向前的列车,充满朝气和活力。但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他们都会遇到成长的困惑。作为儿科医生,任务在于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解除或治疗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疾病,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帮助家长避开认知误区。

程昕然说,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内分泌与遗传代谢问题,这本书图文并茂,很适合有孩子的家庭成员阅读。《成长的困惑》从策划到出版,不到一年时间,集中了全科医护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在集思广益的前提下,由几个骨干收集数据并形成文字,其中生动形象的插图由科内冷洁博士执笔,所以说,这本书的出版,实际上是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十多年来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一个缩影。

肥胖会遗传吗?

适合人群:普通人群

本文内容摘自《5节减肥饮食课,让你远离肥胖!》

肥胖症和遗传因素有关吗

人类出现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遗传、饮食习惯、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都有可能引起肥胖,但其发病机制是一致的,都是由于摄入过多的能量,多于人体的正常消耗,营养和能量过剩,导致形成过多的脂肪储存在人体内,从而形成了肥胖症。

遗传对肥胖有一定影响

从医学角度来说,遗传对肥胖症有一定的作用,如果父母都是天生肥胖,其小孩的肥胖概率也会相对高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临床医学上并没有证明父母的肥胖就一定会遗传给子女。

研究数据表明,父母中有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的话,子女肥胖的概率为70%。双胞胎若在同一环境中成长,体重是相似的。现已确定的与肥胖有关的基因及蛋白质有以下几种:

1、瘦素2.agouti蛋白3.解偶联蛋白基因4.肾上腺能受体基因5.TNF-a基因6.胰岛素基因7.脂蛋白基因

遗传不仅对肥胖有一定的作用,对脂肪的分布也有一定的作用。一般来说,遗传因素对女孩的作用要比男孩大。人身体带有肥胖的基因,当基因遗传给下一代时,孩子也就带有同样的肥胖基因。

基本上,根据肥胖基因的研究,人的肥胖基因有4对,可以分为上半身肥胖基因和下半身肥胖基因,所以有人会是上半身肥胖身材,有人则是下半身庞大,怎么都减不下来,事实上,就是因为带有这样的肥胖基因所导致。

遗传在肥胖的发病中是一个易发的因素,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肥胖症的形成还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偏好、心理因素等息息相关,具有非常复杂的病因。

遗传不是肥胖的决定因素

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遗传因素很重要,外界的因素也很重要,很多父母不胖但家里的子女也有肥胖的现象,并且这种现象还有增长的趋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肥胖的主要因素还是后天饮食习惯的影响,父母如果不爱吃蔬菜,偏好油炸类的食品,后代多半也会形成这种饮食习惯。

肥胖症患者大多食量大,导致饮食摄入的能量过剩,同时又有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习惯晚上进食较多,并且活动较少。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活动量更少,脂肪更加容易堆积在腹部和臀部。

肥胖者轻微活动消耗的能量也比正常人要少,同样的饮食比正常人新陈代谢速度慢,所以更加容易变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概率在急剧增加,很多家庭的子女虽然有一定的肥胖遗传,但是却是由于后天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

平时零食和甜品吃得太多,食量超过正常水平,并且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这是儿童以及成年后肥胖的主要原因。另外,一些疾病造成的骨折、肝炎等需要卧床休息,而不得不减少能量消耗的因素也会导致肥胖。

除此之外,还有精神神经方面的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可以对饮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也是发胖的一大原因。内分泌因素也会导致肥胖的发病,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等都对调节饮食的摄入量有一定过得影响,所以也参与了肥胖的形成过程。

避免肥胖遗传的方法

如果父母双方都天生肥胖的话,要想避免肥胖遗传给子女,父母在怀孕前就应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均衡营养和膳食,并且加强锻炼,将自己的脂肪和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在怀孕的过程中也应当适当的控制体重,避免胎儿增长过快。在子女处于新生儿时期,也要控制每天热量和糖分的摄入。随着宝宝的成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让宝宝多活动,提高其基础新陈代谢的能力,有效地避免遗传性肥胖。

有一种胖叫别人觉得胖

很多人其实并不胖,他们对自己的身材也相当重视,平时吃得很少,运动很多,但是偶尔还是会冒出婴儿肥或者小粗腿,经常被别人说胖。这类人群其实体重和身体的成分都是正常的,之所以还会出现"别人觉得你胖"的情境,是因为身体的一些部位比较凸出。

过分苛刻地对待自己的身材,很容易造成心理困扰,陷入烦恼的情绪中,其实对别人的看法不必太过在意,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身材,放松心情,避免因为心理干扰助长了肥胖,那就有可能不是"别人觉得你胖"而是真的胖了。

婴儿肥

有的人身上很瘦,但是脸上总是有婴儿肥,虽然脸上肉嘟嘟的也很可爱,但是一些女性过分地要求完美,无法忍受婴儿肥这件事情。婴儿肥也会让自己拍照或者上镜不好看,所以很多女性都想摆脱婴儿肥的困扰,想拥有精致的巴掌脸。

婴儿肥指的是已经脱离婴儿时代,仍然有像婴儿一样的胖嘟嘟的脸蛋。很多有婴儿肥困扰的人脸瘦下来之后会变得更好看,五官也会更加立体。那么如何才能减掉婴儿肥呢?

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或者睡觉前用手掌轻拍脸部,重点是脸部肉多的地方,拍的力度不能过重。每次拍打的时间在5分钟以上,如果感觉到脸上有微微发热的感觉,并且有些发红就可以停止了。

除了轻拍,还可以采用揉搓的方式,与轻拍交替进行。平时没事的时候,或者看电视上网的间隙都可以做,通过每天的脸部按摩让脸部多余的脂肪消耗掉,逐步地减掉婴儿肥。

辅助小方法:在进行脸部按摩之后,还可以大声地念a、o、e、i、u、ü,也就是小学拼音的发音,配合发音将口型张到最大,嘴巴向上下、左右拉,拉到最大程度。这样做可以把脸部拉长,起到瘦脸的作用。

小粗腿

小粗腿也是女性常见的困扰,很多女性身体其他部位都很瘦,就是一双小粗腿让人不能接受,小腿粗的姑娘往往胯骨也比较宽。出现小粗腿的原因可能是长时间地坐在桌子前,腿部的运动太少。

较少的运动和长时间的久坐会让腿越来越粗,让整个人看起来毫无美感。要想去除小粗腿,可以在每天洗澡的时候准备几袋粗盐,用温水将粗盐调成糊状,然后均匀地抹在小腿上,并且对小腿来回搓,进行按摩。搓50下为1组,每次坚持3组以上。

用这个方法可以改善小腿粗壮的现象,让小腿的脂肪能够加速燃烧。平时也可以采用踮脚尖的方式瘦小腿,站在高台或者是直接在楼梯台阶上,右手扶墙,左手托腰,身体保持直立,左脚站在高台上,脚跟悬空,右脚绷直,然后将身体向上抬起,把左脚的脚尖踮起来,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恢复原状,连续做5次换另1只脚,坚持做5分钟就可以了。

虎背熊腰

很多女性喜欢穿露背装,或者一字领的衣服,露出自己的肩膀、锁骨和手臂,这样的穿着非常有女人味,也非常性感。但是很多女性的肩膀很宽厚,手臂也很粗壮,即使体重没有超标,但也给人很胖的感觉。

并且会显得很强壮,缺乏女性的柔美感。每个女性都希望自己拥有漂亮的背部线条,但是背部的赘肉是很难减下来的,因为日常的运动很难运动到背部。那么是不是虎背熊腰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呢?其实一些小的运动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可以做一些大幅度的扩胸运动,采用快速和缓慢的节奏交替,感受背部肌肉的拉伸和燃脂的感觉。其次,可以采用拉伸全身线条的方法,背靠墙壁自然站立,将后脑勺和脚跟都贴紧墙壁,同时保持颈部放松,尽量拉直全身线条。还有立式俯卧撑和哑铃操对背部的训练也很有好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