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率 肥胖率(肥胖率和超重率有什么关系)

文章目录:

最新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我国成年人超重率达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结果显示:①#2020年国民体质合格率超九成#,与2014年监测相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②2020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2.3和4.1个百分点;③#女性腰围臀围平均值乡村高于城镇#;④男性身高、腰围、臀围高于女性,但女性体脂率高于男性,且体脂率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国家卫健委: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 青少年近20%

中国网7月16日讯(记者 董小迪)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孔灵芝在国家卫健委7月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超重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前,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6-17岁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达10%。

孔灵芝介绍,肥胖成因复杂、影响范围广、涉及领域多、防控难度大,既可以独立称为肥胖症,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癌症等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影响全人群、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

孔灵芝表示,超重肥胖防控涉及多领域、多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超重肥胖防控的技术指南、防控策略、政策法规,打造支持性环境,动员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引导个人保持健康体重的意识和行为。

来源: 中国网

最新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成年人超重率达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30日电(彭宁铃 张依琳)近日,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民体质合格率超九成,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成年女性的体质状况有持续向好的态势。

资料图:市民在北京市海淀区腾达大厦内的一家健身房内锻炼。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本次监测内容主要包含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指标的检测和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监测对象为3-6岁幼儿、20-59岁成年人和60-79岁老年人,监测覆盖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8月至12月从全国173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及行政村中抽取监测对象,获得有效样本202123人。

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0.4%

数据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以下简称“合格率”)为90.4%,与2014年监测相比,提高了0.8个百分点。

此外,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力量素质的城乡差异较2014年均进一步缩小,其中乡村人群体质水平的增长为主要原因,表明城乡体质水平差距缩小,变化喜人。

20岁-70岁人群超重肥胖率。来源:《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成年人超重率达35% 乡村超重肥胖率增长迅速

根据数据结果,与2014年监测相比,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超重肥胖率继续增大,其中肥胖率的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2020年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5.0%和14.6%,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2.3和4.1个百分点;2020年老年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41.7%和16.7%,较2014年分别增加了0.1和2.8个百分点。

成年人超重肥胖率的增长,以乡村人群超重肥胖率的快速增长为主要变化特点,且成年男性的城乡差异已不再明显,但进入老年期后,乡村老年人超重肥胖率迅速降低,城乡差异增大。

9月,四川泸县,孩子们进行运动锻炼。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女性体质水平总体向好

与2014年监测相比,成年女性的心肺耐力、最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以及平衡能力的平均水平均有所提高。表明继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成年女性体质总体水平呈提高趋势后,我国成年女性的体质状况有持续向好的态势。

女性体脂率高于男性

数据结果显示,男性、女性均在20-24岁年龄组平均身高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72.6厘米、160.6厘米,与20-24岁组相比,55-59岁组男性、女性身高平均值分别低5.1厘米、3.6厘米。

成年人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等指标随年龄增长先增后降,但总体呈增大趋势,其中35岁前男性体脂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大,随后趋于平稳,女性体脂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另外,男性身高、腰围、臀围高于女性,但女性体脂率高于男性,且体脂率的性别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城乡成年人身体形态有一定差异,表现为身高平均水平城镇高于乡村,且城乡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大:体重、体脂率、腰围和臀围平均值女性乡村高于城镇,男性城镇高于乡村(男性腰围城乡基本一致)。

8月,福州市民在园内体验智能运动器械。张斌 摄

母亲爱锻炼孩子的体质或更好

监测还显示,父母体育锻炼行为对幼儿的体质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母亲的影响尤为明显。母亲每周参加2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好于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且其合格率比母亲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高 1.5个百分点。(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