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12岁男孩母乳成瘾,一天要喝十几次,体重高达200多斤
12岁男孩母乳成瘾,体重超200斤,究竟是谁的错?
母乳成瘾?这是许多人难以理解的现象。通常孩子一岁半左右便应开始逐渐断奶,但这名12岁男孩却依然每天喝十几次母乳,且体重已经飙升至200多斤。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小男孩小时候。妈妈透露孩子出生时十分瘦弱,曾被诊断为营养不良。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母亲始终坚持给他喂母乳,认为母乳是最营养、最有益的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依赖母乳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对母乳的强烈需求。妈妈并未及时进行适当的干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依赖性并未减弱,反而愈加严重,直至今天,12岁的孩子仍然频繁要求喝母乳。
小男孩不仅在白天依赖母乳,晚上睡觉时也会吵着妈妈喂奶。小男孩的父亲则抱有宽容态度,认为孩子想喝就让他喝,反正长大后就不会再需要了。
父亲的态度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母亲虽然有过戒奶的想法,却因丈夫的宠溺态度和孩子的脾气,始终无法实施。每当母亲尝试拒绝时,孩子便会闹得不吃饭、不合作,最终母亲还是妥协了。
不少网友对这个事件产生了讨论。许多人认为,这种做法显然过度宠溺了孩子,导致了孩子的依赖性过强,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有网友指出,虽然母乳确实是最有营养的食物,但12岁的孩子早应有正常的饮食结构。
这种现象在国外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从医学角度来看,长期母乳喂养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习惯,并可能引发肥胖、心理问题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这个12岁男孩依然每天喝母乳,体重不断增加,依赖性依旧未见减弱。这一现象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也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紧张。
这一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它提醒我们,溺爱孩子往往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理性和耐心,合理引导孩子的饮食习惯和心理发展。
是时候审视家庭教育的方式,理性引导孩子走向更健康的成长轨迹了。
美国《大西洋月刊》:评估BMI有益孩子健康?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8月4日文章,原题:也许身体质量指数卡不是最好的主意一项研究发现,从2003年开始,美国29个州制定政策,鼓励或要求学校给学生称重,或者更进一步计算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数值)。这是一种根据体重和身高判断人们身体是否健康的方式。在该政策的鼎盛时期,即过去10年,每年有数百万学生收到所谓的“BMI报告卡”,一些学生甚至看到自己的体重情况和成绩一起出现在纸质版的报告卡上。
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告诉学生及其家人孩子的BMI,促使他们做出更健康的生活选择。不过,即使这种做法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已经表明,BMI筛查对学生的体重没有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伤害。如今,许多专家表示,有证据明显表明,学校的BMI筛查对改善学生的健康作用几乎为零。有研究还将这项政策与体重霸凌和身材焦虑联系起来,这些都可能引发或加剧孩子们的饮食失调症。作为回应,包括加州在内的一些州已经停止要求BMI筛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科医生和公共健康营养研究员马德森说:“把精力集中在衡量美国人日益增加的腰围上好比一张‘创可贴’——它甚至没有触及根本问题,而且是无效的。”早在2003年,阿肯色州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强制进行BMI筛查和报告的州。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发布报告,敦促更多的州采用这一做法。报告写道,“父母了解孩子的BMI和其他身体健康指标非常重要,就像他们需要了解孩子们学业问题的信息一样。”上述报告是在回应它所描述的儿童肥胖流行病。当时,大约1/3的美国儿童被归类为超重、肥胖或严重肥胖。儿童肥胖与一系列不良健康状况有关,包括高血压、哮喘和心脏病。更多的州开始实施BMI筛查。对各州教育部门的一项学术调查表明,到2010年,也就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发布仅仅5年之后,29个州已经广泛地对孩子们进行了某种形式的身体评估。
学校的体重筛查政策很快就遇到了瓶颈:没有太多证据表明这些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发布后不久,科学家们开始发表相关的研究。例如,2009年,两位儿科专家发表了一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发现学校相关政策对学生的体重没有影响。他们写道,父母似乎没有从BMI报告卡中学到太多东西,而且在家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孩子似乎也没有增加。201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德森和她的几位同事2021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年来,体重筛查和BMI报告都没有对孩子们的体重变化产生影响。
此外,接受BMI筛查的两组比未接受筛查的组报告了更多的饮食失调和身材焦虑案例。马德森的研究还发现,这种经历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安。在2022年对加州超过1.1万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她的团队发现,49%的学生由体育老师称体重,只有28%的学生由学校护士称体重;相比于由护士称体重,学生更有可能对由老师称体重感到不舒服,而且他们更有可能感到隐私遭到冒犯。(作者阿曼达·萨拉查,陈欣译)
美国《大西洋月刊》:评估BMI有益孩子健康?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8月4日文章,原题:也许身体质量指数卡不是最好的主意一项研究发现,从2003年开始,美国29个州制定政策,鼓励或要求学校给学生称重,或者更进一步计算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即身体质量指数,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的数值)。这是一种根据体重和身高判断人们身体是否健康的方式。在该政策的鼎盛时期,即过去10年,每年有数百万学生收到所谓的“BMI报告卡”,一些学生甚至看到自己的体重情况和成绩一起出现在纸质版的报告卡上。
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告诉学生及其家人孩子的BMI,促使他们做出更健康的生活选择。不过,即使这种做法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已经表明,BMI筛查对学生的体重没有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伤害。如今,许多专家表示,有证据明显表明,学校的BMI筛查对改善学生的健康作用几乎为零。有研究还将这项政策与体重霸凌和身材焦虑联系起来,这些都可能引发或加剧孩子们的饮食失调症。作为回应,包括加州在内的一些州已经停止要求BMI筛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科医生和公共健康营养研究员马德森说:“把精力集中在衡量美国人日益增加的腰围上好比一张‘创可贴’——它甚至没有触及根本问题,而且是无效的。”早在2003年,阿肯色州就成为全国第一个强制进行BMI筛查和报告的州。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发布报告,敦促更多的州采用这一做法。报告写道,“父母了解孩子的BMI和其他身体健康指标非常重要,就像他们需要了解孩子们学业问题的信息一样。”上述报告是在回应它所描述的儿童肥胖流行病。当时,大约1/3的美国儿童被归类为超重、肥胖或严重肥胖。儿童肥胖与一系列不良健康状况有关,包括高血压、哮喘和心脏病。更多的州开始实施BMI筛查。对各州教育部门的一项学术调查表明,到2010年,也就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发布仅仅5年之后,29个州已经广泛地对孩子们进行了某种形式的身体评估。
学校的体重筛查政策很快就遇到了瓶颈:没有太多证据表明这些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建议发布后不久,科学家们开始发表相关的研究。例如,2009年,两位儿科专家发表了一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发现学校相关政策对学生的体重没有影响。他们写道,父母似乎没有从BMI报告卡中学到太多东西,而且在家里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孩子似乎也没有增加。201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德森和她的几位同事2021年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多年来,体重筛查和BMI报告都没有对孩子们的体重变化产生影响。
此外,接受BMI筛查的两组比未接受筛查的组报告了更多的饮食失调和身材焦虑案例。马德森的研究还发现,这种经历可能会让学生感到不安。在2022年对加州超过1.1万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她的团队发现,49%的学生由体育老师称体重,只有28%的学生由学校护士称体重;相比于由护士称体重,学生更有可能对由老师称体重感到不舒服,而且他们更有可能感到隐私遭到冒犯。(作者阿曼达·萨拉查,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