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肥胖的危害(青春期孩子肥胖纹膨胀纹怎么去除)

文章目录: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青少年肥胖怎样减肥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青少年肥胖的危害是影响体型和心理健康,以及智力发展,还会造成性发育障碍,引发疾病。

1、影响体型

青春期是人体塑造体型的良好时机,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对于一个人的高矮胖瘦都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致使皮下脂肪过多,给人以"臃肿、疲软、懒散、笨拙"等印象,影响了青少年体型。

2、影响心理健康

由于肥胖,青少年的动作往往不够灵活,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会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如果学习成绩又不是很好,再加上动作的笨手笨脚,就会让他们的性格上变得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引起"自闭症"。

3、影响智力发展

肥胖儿童青少年体内积聚脂肪过多,耗氧量要比正常人高出30%~40%,体内氧气"入不敷出",就会出现无精打采,容易疲劳,嗜睡,精神不易集中,影响学习效率致使成绩下降。

4、影响性发育障碍

青少年肥胖还会引起性发育障碍,男孩导致性发育滞后,女孩导致性早熟,初潮早,多伴有月经紊乱。青少年由于体重过重会增加身体负担,平足、膝内弯、下肢弯曲、脊柱和椎间软骨损害等现象时有发生。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高,血脂也高,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抗病能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导致一些"成年疾病"年轻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等。

青少年肥胖怎样减肥

一、多吃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

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食堂吃饭,很少有自己做饭的机会,而且对低脂肪的食物认知度也不是很高,首先要知道那些食物属于低热量食物,例如绿豆、香菇、冬 瓜、黄瓜、鸡胸肉、土豆、木耳、扁豆、茄子等。当然这里不排除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外面吃一些垃圾食品,减肥训练营的小编想和你们说,尽快脱离这些食物,养成 一个好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身体发育。

二、规律的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对减肥来说,也至关重要。睡眠不足容易使学生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并且容易导致人体内的荷尔蒙有所变化,容易使人体充满饥饿感,因此,学生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避免熬夜。

三、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要吃得好,不吃早餐容易引起胃不适,或导致中午、晚上食量大增,暴饮暴食大,造成肥胖。因此,为了身体好,一定要吃早餐。

四、尽量少吃零食

学生一定要尽量少吃零食,零食容易导致身体发胖,并且容易引起上火长痘,影响面部美观。若非常想吃零食,可以在吃零食前先和一杯水或是一杯热茶,有助于减少食量,帮助学生减肥。

五、饭后吃一些吸脂食品

学生在饭后可以吃一些吸脂食品,既可以分解脂肪,又可以解解嘴馋。在吃完高蛋白的食物之后,比如吃完鱼之后可以吃一些菠萝。吃过多的时候,可以吃一些陈皮,有助于消化。

影响生长和大脑发育……儿童肥胖危害多 饮食要注意这些


制图:孙红丽

编者按:近年来,由于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加之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普及等因素,儿童青少年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对于已经有孩子的家庭,在儿童肥胖预防方面,日常膳食摄入和饮食行为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

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表示,肥胖对于儿童的健康危害还是很大的,它不仅影响儿童个体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

对于儿童个体的健康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肥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一些危害,比如骨骼、肌肉系统,因为过重的体重会对骨骼和肌肉产生比较大的压力,容易造成关节、骨骼、肌肉损害。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他们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性早熟。

二是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和智力发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孩子的智力水平是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的孩子的,而且肥胖的程度越重,对认知和智力的影响越大。

三是会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和运动的发展。肥胖孩子的肺活量是比较低的,他们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柔韧性,都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的孩子。

四是对孩子的心理的影响。肥胖孩子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他们比较压抑自我,容易过度自卑,比较孤僻。

“孩子小时候胖,长大之后往往也是胖的。”刘爱玲表示,这样就会增加成年期慢性疾病患病率,比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等,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肥胖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还会使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增高,这种危害会限制孩子潜能的发展,长大之后的劳动生产率会下降,所以,对家庭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

儿童肥胖受哪些方面影响?

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的肥胖呢?刘爱玲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比例中大约占40%-70%。基因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近几十年来,儿童肥胖快速上升的趋势不是由于基因变化,而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环境因素中对孩子肥胖影响最大的是个体因素。”刘爱玲指出,个体因素中的致胖因素包括孩子膳食结构不合理,经常吃一些能量比较高的食物,脂肪供能过高,也会导致能量摄入增加,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除此之外,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或者早饭的种类比较少、营养质量比较差;经常吃一些高油、高糖的零食;常喝含糖饮料;经常在外面就餐,或者常点外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的行为,也会增加肥胖发生的风险。

刘爱玲进一步解释说,肥胖的发生是因为能量摄入和消耗不平衡。相对于孩子能量摄入过多,现在的孩子能量消耗呈现下降或者减少的趋势。孩子平常身体活动少,看电视、玩手机,静态时间在增加,这样的状况导致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比较少,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防肥胖,饮食要注意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马冠生建议:

一、规律进餐。吃好早餐,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大致也如此。还要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一天最好能摄入12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豆制品、坚果等。

二、尽可能在家里吃饭,少在外就餐。家庭饮食相对来说更为健康,有些家长把西式快餐当作奖励或者惩罚孩子的一种手段,这是不可取的,会影响孩子的正常饮食行为。

三、就餐时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特别是让孩子能专注吃饭,千万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手机或者边看电视,这会影响到孩子的食物消化吸收。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食物尽可能不要用油炸,油炸的方式往往会增加食物中能量的含量,用蒸、煮、炖的形式为佳。

五、要保证孩子对谷类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全谷物。全谷物没有经过过度加工,保留了膳食纤维和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有利于孩子健康生长。

六、可以适当、适量地让孩子吃零食。零食提供的能量最好不要超过全天总能量的10%,选择零食的时候要选择不同的种类、品种,比如可以选择奶制品、水果、坚果。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而不是接近正餐的时候,避免影响孩子的食欲。要减少和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最好不让孩子喝含糖饮料或者少喝,如果孩子想喝饮料,可以喝清淡饮料。(综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青年报)

读懂肥胖危害,助力孩子减肥

全国各地开学“指令”已下发,“神兽”归笼,史上最长的假期终于要结束喽!家长们打心底里乐开了花啊!但是有个现象,不知道各位家长注意了没?即将返校的娃,貌似都大了一号……

宅在家三个多月,孩子每天不停地在手机和网课之间切换,零食、美食一股脑儿进肚,加上缺少运动,体重涨得嗖嗖滴啊。时隔几个月再相见,乍一看都变化挺大的:脸圆了,手腕粗了,肚子也鼓了,都变成了小胖墩儿。

这可不只是网上的“段子”,据不完全调查显示,返校后有超过50%的学生存在发胖现象,体重大幅度增加。孩子发胖,妈妈着急……莫慌!今天,药娃就和爸爸妈妈们一起聊聊“小胖墩”的那些事儿!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与身高平方的比值)作为诊断孩子超重及肥胖的有效指标。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推荐将85≤BMI<95百分位数(同年龄、同性别)作为超重的诊断标准;将BMI≥95百分位数(同年龄、同性别)作为肥胖的诊断标准。

孩子肥胖有哪些危害?

孩子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异常(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孩子青春期肥胖可能导致哮喘、睡眠呼吸暂停、骨骼发育异常和性早熟等。

此外,肥胖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因肥胖遭到同学的嘲笑和欺凌,可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信心缺乏等。所以,孩子肥胖必须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孩子肥胖的诱因有哪些?

爸妈的“宽松政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孩子进食快、进食多、餐前吃零食等;

爸妈的“榜样力量”:三高一低的快餐饮食,如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膳食纤维饮食;

爸妈的“遗传因素”:一部分孩子肥胖症源自于家族的遗传。

孩子肥胖如何干预?

爸妈要做好孩子科学膳食的“守门人”,解决小胖墩儿的肥胖问题,必须在保证孩子正常营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干预。

控制热量摄取、坚持运动是防治肥胖的重要措施。

饮食方面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1、放慢吃饭速度;

2、减少快餐频次,杜绝含糖饮料;

3、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或深加工食物;

4、多吃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

5、适时、规律饮食。

此外,爸妈还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由于压力、孤独或面对电子屏幕等因素引起的进食增加。

运动方面

增加户外运动,减少孩子静坐时间(如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等)。爸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趣味性运动,以便于孩子能够长期坚持,如慢跑、踢毽子、跳绳等,以孩子不感到疲劳为最佳,同时注意休息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定期体检

评估孩子的身体营养状况。

除此之外,爸妈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其克服因肥胖产生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