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型肥胖减肥(痰湿型肥胖减肥吃什么中成药)

文章目录:

痰湿型肥胖,健脾、祛湿、调菌群、控饮食,一个都不能少

“肥人多痰”;

痰湿型肥胖是最常见的肥胖类型。

我在门诊看过的胖子们,90%以上都有湿气。

所以减肥肯定要同时给她祛湿。

因为湿气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请看之前的文章:

湿气是如何一步步让你变胖的。

那么,怎么判断肥胖者有痰湿呢?

1

痰湿体质的表现

一般来说,痰湿体质者在身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表现:

(1)湿在头部,头重如裹,头发爱出油。

(2)湿在脸部,长痘痘脸上油光满面。

(3)湿在肌肤,容易起疹子长湿疹。

(4)湿在四肢,肢体困倦乏力,酸重。

(5)湿在中焦,腹胀,胃口差,不敢吃难消化食物。

(6)湿在肠胃,大便不成形粘马桶,感觉排不干净。

(7)湿在舌苔,齿痕舌胖大舌,舌苔厚腻。

2

脾虚是湿气生成的关键

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主运化。

若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生痰。

脾胃主运化,当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

不能及时把湿气排出体外,身体就会越来越“湿”。

简单来说,你的湿大部分是脾胃不好造成的。

脾胃不好,湿气就会源源不断生成;

源头不解决,祛再多的湿也还是会“湿”气重来。

而湿气太重的人容易肥胖,也不易减肥。

痰湿型肥胖者想减肥,调理好脾胃很重要。

四神汤是经典的健脾养胃食疗方,由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组成。

3

内湿、外湿两手抓

当然了,解决了体内的“内湿”还不够,“外湿”也得抓起来。

湿气的外部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二是饮食。

前者比如南方以东部沿海省份(海南、两广、福建、珠三角等),环境中的湿气(外湿)就特别厉害;

后者比如一些西部中部省份(山西、陕西、河南等),因为酷爱面食,口味偏重,湿气也不少。

祛除“外湿”,大的环境问题我们可能很难改变,但在饮食上可以进行控制。

大家以下这4种食物要少吃!

①性味寒凉的食物:

如梨、苦瓜、马齿苋、螃蟹、绿豆、菊花等。

②难消化的食物:

五花肉、肥猪肉、炸鸡、薯条、烧烤炸物等。

③高糖食物:

糖果、点心、可乐、奶茶、蛋糕、巧克力等。

④生冷冰冻类:

凉菜、冰啤、雪糕、冷饮等。

4

湿气从哪里去

健脾是减少内在生成湿气,控制饮食是减少饮食生成;

但是要搞定湿气,除了减少生成,还要增加排泄。

湿气排泄,有3个途径:

1.小便;2.大便;3.出汗。

小黄茶,全称小黄清新茶,就是以前的苓薏豆皮茶。

主要作用是利尿祛湿、清热祛湿、理气祛湿、健脾祛湿。

促进湿气从小便排出。

益生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帮助通便。

很多人湿气很重,但是大便不通,说明自身的肠胃排湿系统故障了。

通过益生元的调节,增加大便次数,让湿气从大便排出。

如果吃了益生元大便变稀、次数变多,只要没有腹痛和水样便,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

当然,调节肠道菌群不只是为了帮助排便。

肠道菌群对营养吸收、代谢、食欲、免疫力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坏的肠道菌群就像毒素堆积在身体内,会使减肥的效率变得缓慢甚至出现反弹。

调节好肠道菌群,能够改善人的抵抗力,控制食欲,帮助你“忘掉”奶茶零食那些搞大你的肚子的“渣男”。

5

总而言之,广而告之

对于痰湿型肥胖来说,湿气是魔鬼。

一方面咱们要减少它的生成,即健脾 控制饮食;

另一方面,要增加它的排泄,即祛湿 调节肠道菌群。

健脾祛湿减肥营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

这就是中医减肥相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

【豫健中医】痰湿型肥胖人群该咋减肥?

随着夏季气温越来越高,湿度越来越大,有一类人开始不舒服了。他们特别容易出汗,但又“害怕”吹空调,他们经常觉得全身困乏,不想走路,而且总是犯困。

他们不是“懒癌晚期”患者,他们是痰湿型肥胖人群。

哪些情况可以提示是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有以下共同点:

头发容易起油,下巴容易起痘,容易有眼屎,脸部爱出油,容易出脚汗,脚臭,走路脚步拖沓,经常会发出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

脖子粗,大椎穴有“富贵包”, 中心性肥胖——啤酒肚。

爱吃香的喝辣的,舌苔又厚又腻。

性格比较内向,反应略慢,办事拖拉,喜欢吃美食,不爱运动。

因为此类人群往往被肥胖困扰,所以夏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尴尬的季节。

痰湿型肥胖患者的特点

会有得三高症的倾向——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比较严重,舌苔又厚又腻又白,像盖了一层霜一样。

身上的肉肉比较硬,但不是肌肉。

肚子大,且摸上去冰凉。

嘴里自觉甜腻,部分人痰会比较多,经常咯吐。

脸上容易出油,时常油光满面。

大便不成型,黏在马桶壁上不容易冲干净。

这类人容易出汗,是因为胖;“害怕”吹空调,是因为阳气不足;经常觉得全身困乏,尤其以下肢明显,不想走路,是因为湿邪喜欢侵犯人体下部;总是犯困,是因为痰湿困脾,营养不能有效输送给大脑。

痰湿体质的人如何减肥?

首先要“管住嘴”。管住嘴不是不让吃,而是要吃得有技巧。比如,吃肥甘厚味的时候,在配菜中加入荆芥、薏米、山药、茯苓等芳香化湿、健脾利湿、渗湿的药食同源的食材。

“管住嘴”还意味着,只要痰湿型肥胖的人想减肥,冰品冷饮一定要戒掉,这类东西吃下去一时爽,但会伤害脾胃,加重体内痰湿的堆积,而体内堆积下来的痰湿,就是那减不掉的“肥”!

第二要“迈开腿”。每天进行大于40分钟、达到大量出汗效果的运动,同时要注意补水,要补温开水,且一定要小口慢饮,不能“咕咚咕咚”喝下去。

第三,可以适当饮用体质减肥茶。如山楂、决明子、荷叶各3克,加入1200毫升水,煎煮30分钟,在午饭后饮用;同样是小口慢饮。

最后,保持心情舒畅。千金难买好心情,心情舒畅了,体内气血的运行才会舒畅,才更有利于脾的运化和湿气的排出。

在野小中医友情提示,不要相信那种通过超负荷运动、水果代餐或单纯饥饿的减肥方法,就算那真的能让你一星期瘦二十斤,对身体也是弊大于利的,进行体质的调理才是减肥的根本所在!

祝所有想要减肥的朋友得偿所愿,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天!

(作者:书小言 责任编辑:杨华)

肥胖?用这个方子减肥,把痰瘀清除体外!

中医有一个治疗单纯型肥胖症的方子,叫做消肥汤。什么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就是说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

消肥汤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炒白术、苍术、泽泻、半夏、皂角各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此方能利湿化浊,活血化瘀。脂肪过多的实质,其实就是痰瘀水湿等病邪堆积于体内的一种表现形式。

李东垣等将肥胖的发生归结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明确提出肥胖之人多痰湿的观点。张景岳则提出先天禀赋和后天饮食因素是导致肥胖发生的根本。而清代的陈无铎则提出了气虚多痰致肥的观点,“肥人多痰,乃气虚也。”结合以上医家之言,肥胖的诱发因素包括先天遗传、后天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等。

致病因素主要是痰瘀水湿

无论是水湿还是痰瘀,都为阴寒之性,需要阳的温化、气的推动,才能清除出体外。气虚则推动乏力,阳亏则温化无权,致使水湿痰瘀堆积体内,形成肥胖。其治若纯以补气,有碍痰瘀,故当先清除病理产物,以开痰瘀之阻遏。

  • 方用苍术、白术,泽泻、茯苓健脾利水;
  • 半夏、皂角、白矾燥湿祛痰,与活血药配用,能降血中之痰浊;
  •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活血祛瘀,且泽兰,益母草相合,入肝经可活血行瘀;痰瘀散则脉络通,枢机畅而体自康。

诸药合用,因药切病机,故颇见效验。

单纯性肥胖症与先天体质有关,加上平时饮食过于肥厚,久坐久卧缺乏运动,或者外感湿邪,由表入里等原因,导致膏脂痰湿蕴于肌肤。

中药减肥,主要是治本。身体上下气血津液循环正常,增肥、减肥都只是顺带的事情。单纯型肥胖患者除了需要按照体质调理,平时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要多注意,肥腻食物少吃,还需增加锻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