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中国肥胖专家共识)

文章目录:

会议预告|聚焦肥胖防控 第十届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邀您参与!

肥胖预防控制:从政策到行动

第十届

中国肥胖预防控制科学大会

与您相约

在这里,与会专家将探讨国内外肥胖防控策略,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在这里,与会专家将分享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指南解读,关注全生命周期全人群体重管理。

在这里,与会青年学者将进行两场专题辩论,围绕肥胖防控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掀起“头脑风暴”。

主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协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会议时间

2024年5月10日—5月11日

会议地点

北京,中国职工之家

大会核心板块

•主旨报告:国际国内肥胖防控策略,肥胖与慢性病防控、营养与肥胖防控等

•专题报告 1:全生命周期肥胖防控

•专题报告 2:肥胖个体化干预研究

•专题报告 3:肥胖的社会因素

•圆桌专题访谈 1:中国肥胖防控策略

•圆桌专题访谈 2:不同人群肥胖防控重点

•青年专题辩论 1:减重控制总能量还是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

•青年专题辩论 2:社会因素与个人行为,防控肥胖哪个更重要?

•指南解读:最新版《成人肥胖指南》《儿童肥胖指南》《身体活动指南》

•成人体重管理科学建议发布

大会主席

陈君石院士

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

沈洪兵院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曹景伟教授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大会执行主席

施小明研究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赵文华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

袁虹女士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主旨报告人

Francesco Branca博士

世界卫生组织营养和食品安全司

贾伟平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Katherine Tucker教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

宁光院士

上海瑞金医院

顾东风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

Zhaoping Li教授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

主持人

丁钢强主任医师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陈万青教授国家癌症中心早诊早治办公室

杨晓光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

韩军花研究员中国营养学会

高翔教授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

毛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戴政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处

潘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刘爱玲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王梅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专题报告人

杨振宇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张倩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吕筠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吕跃斌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

徐建方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张惠杰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邱俊强教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张漓教授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

马军教授北京大学儿少所

李淑娟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朱珍妮主任医师上海市疾控中心

彭涛主任北京市顺义区疾控中心

王京钟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马冠生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大会秘书长

杨鹏先生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

戴政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徐建方研究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参会方式

△扫描上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联系我们

会务组

住房联系人:李鸣晨 15811559539

会务联系人:张璇 13146168562

学术联系人:孟颖 18847109699

获取会议通知

编辑:王成凤

审核:李天舒 王宁

一图了解肥胖防治

今天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有何危害?如何保持健康的体重?

来源: 央广网

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倡导防控肥胖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是全球受影响人数最多的国家,约46%的成年人和15%的儿童肥胖或超重。

2015-2019年,中国营养学会和北美华人营养学会发起,联合肥胖研究及管理领域的学者专家,从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针对肥胖的流行、危害、诊断、治疗、预防等领域进行最新文献的总结、归纳和讨论,汇集而成《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

本研究报告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和指南,首次以蓝皮书的形式发表,涵盖了临床、公共卫生及政策等多方面内容。

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王友发教授作为蓝皮书主要负责人,近日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表评论指出,该蓝皮书为今后我国肥胖防治工作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和重要的指导。

考虑到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因素,蓝皮书对中国防控肥胖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1 政府负责,加强跨部门协作。这包括将肥胖预防和控制纳入政府授权和相关政府机构的日常工作,改进和完善营养政策体系,以及促进营养专家和专业人员的培训。

2 更好地利用卫生专业机构促进大规模、人口水平的教育计划;在预防、控制和治疗肥胖方面提供个人水平的咨询和指导;实施360度、多层次、多元化和多部门的干预方案及相关研究;在国家和地方各级开发和改进监测系统。

3 通过让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让每个家庭及个人参与到肥胖预防和控制中来。

4 通过建立和完善关于快餐扩张、营销、食品标签和营养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改善饮食环境;建立和完善有关食品储存、餐饮和食品批发监督管理的法规和政策;通过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善肥饮食模式。促进工作场所健康食品供应和选择;改善学校环境;改善土地利用规划;提倡公共交通;改善有利于体育活动的生活环境;确保学生有充足体育活动时间。通过社会营销、传统大众媒体、社会媒体等,建立健康体重和能量平衡行为的社会规范和文化。

5 通过标准化临床指南、实践和服务来改善肥胖治疗;加强肥胖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的专业培训;促进超重和肥胖患者的自我管理。

6 改革健康保险政策,促进肥胖防治。

报告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1)促进长期、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化的肥胖相关研究;

(2)强调循证政策和干预措施;

(3)促进健康饮食政策和干预措施的研究;

(4)促进研究的应用、扩展和可持续性;

(5)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干预方法;

(6)加强对肥胖的环境风险因素的研究;

(7)加强对结果和影响评估的研究。

来源:[1]Wang Y, Sun M, Yang Y. China blue paper onobes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ublisher, 2019.

[2]Youfa Wang,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besity in China.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Published: September, 201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阜外说心脏”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阜外说心脏”,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向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学、规范、靠谱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识。经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推荐,卫健委宣传司评选,“阜外说心脏” 系列节目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品牌活动推荐名单。

每天一个微视频,助您心血管健康。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订阅点击: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