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长寿秘诀:不同年龄段的体检方案,快收藏
猫咪很多疾病在早期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肾衰、血栓等),往往到发病时已经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了!
所以,按时体检真的很有必要!
可不同年龄的猫咪,要做哪些体检?有哪些差别?
本期我们从【幼猫/新猫入户】、【青壮年猫】、【中老年猫】3个阶段,分别介绍。
(本期有点干,看不完先收藏,需要时再拿出来对照)
▌核心思路
无论是幼猫还是已成年,之前的生活环境相对复杂,会接触其他猫咪(猫舍或流浪猫),因此优先排查传染性疾病。
▌重点排查哪些病?
(可跳过,直接看下面结论)
猫瘟
胶体金测试板检查,也可送检PCR
猫瘟是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未接种疫苗的幼猫死亡率高达50%~90%。然而猫瘟有7-14天的潜伏期,因此新猫进家,十分有必要排查。
耳螨
耳道分泌物检查(显微镜镜检,辅助耳镜检查)
猫咪最常见耳道寄生虫,可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染。当卫生环境不好,群养、笼养或流浪过时,猫咪普遍存在耳道问题,需检查判断是耳螨、马拉色菌或其他感染。
猫癣
皮肤检查(刮片后显微镜镜检,辅助伍德氏灯检查)
对于幼猫/体弱猫来说,皮肤问题主要集中在猫癣上。猫癣有较高的扩散风险,可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
寄生虫
便检(灌肠采便,做显微镜镜检)
体内寄生虫通常肉眼不可见,但若感染会引发猫咪长期软便,营养不良,免疫力降低,让其他疾病有机可乘。
外伤
体格检查/触诊
若收养成年流浪猫咪,还需要重点排查猫咪是否存在外伤,或营养不良。
▌推荐检查哪些项目?
① 体格检查
② 血常规(是否贫血、凝血异常、炎症)
③ 猫瘟检查
④ 皮肤检查
⑤ 耳检
⑥ 便检
还可选做:
① 生化(成年流浪猫)
② 白血病 艾滋筛查(快速检测板,有流浪史猫)
③ 疱疹 杯状筛查(有群居史猫)
图自:猫研所@车车摆拍
▌核心思路
主要是防范于未然,对有遗传风险的疾病定期筛查;对早期没有临床症状的疾病及早防范;评估喂养方式科学性,发现和避免肥胖、牙结石等问题。
1~8岁猫咪,建议每1~2年体检一次。
▌重点排查哪些病?
(可跳过,直接看下面结论)
遗传风险类疾病
X光,B超,心超等
有些疾病初期没有临床症状,或病程缓慢,可能在猫咪成年多年后,才会逐渐表现出异常(如多囊肾,折耳软骨发育不全,HCM),因此需要定期期间以排查。
肥胖
体格检查
肥胖会增加糖尿病、关节炎、膀胱炎、脂肪肝等许多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很多家长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给猫喂胖了”这个事实,需要兽医进行体况评估。
结石和膀胱炎
尿检,X光,B超等
肥胖、不爱喝水,和容易应激,增加了猫咪患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和自发性膀胱炎的风险。偏偏很多猫咪都有这三个特性,因此要做好泌尿健康排查。
▌推荐检查哪些项目?
① 体格检查(肥胖评估,心肺听诊,口腔评估)
② 血常规
③ 生化检查
④ 尿检
⑤ X光
⑥ B超
⑦ 皮检和耳检
还可选做:
① 心超
② SDMA
图自:猫研所@车车摆拍
▌核心思路
猫咪的器官和功能开始逐渐退化,可能已确诊一些慢性病(糖尿病),或已患过泌尿、内分泌疾病,因此需要定期筛查,准确了解病情发展和变化。
8岁以上猫咪,最好6~8个月体检一次。(所以提早做社会化训练!)
▌重点排查哪些病?
(可跳过,直接看下面结论)
癌症
体格检查,血常规,B超,X光(主要筛查肿瘤)
肿瘤和癌症为猫咪致死率最高的病因(占总死因的35.7%,癌症死亡率80%),存活的年龄中位数为11.4岁。因此要通过体检早做排查。
慢性肾病,结石和尿闭
尿检,B超,SDMA等
猫咪慢性肾病目前唯一已明确的风险因素为:年龄。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可能患病。因此,需要通过定期体检筛查,并明确病程。
心血管疾病
听诊 体格检查 X光 心超
主要排查心脏病,预防血栓。因健康的老年猫,也能听到心脏杂音(9岁以上,约有60%都能听到),所以老年猫建议增加检查项,结合其他结果进行诊断。
糖尿病,甲亢,胰腺炎等
血常规(血糖),血压,T4,尿检等
肥胖、七岁以上的猫咪患糖尿病风险增高。且慢性肾病、甲亢、糖尿病这三种老年猫常见病,若同时罹患或继发,会让诊断和病程更加复杂。因此要早做排查。
口腔疾病
口腔视诊 牙片检查(牙片机X光检查)
中老年猫咪可能存在轻度的牙龈萎缩(⩽1 mm),牙齿表面亦有磨损,甚至患有牙周病、口腔肿块、牙齿折断、牙吸收等疾病。
骨折和关节炎
体格检查,X光检查
老年猫也会存在肌肉萎缩、力量下降、钙流失、退行性关节炎,及易骨折等问题,有的甚至长期伴随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推荐检查哪些项目?
① 体格检查(心肺,口腔,淋巴结,肿瘤)
② 血常规和生化
③ 血压
④ 尿检
⑤ X光
⑥ B超
⑦ 皮检和耳检
⑧ 心超
可选做:
① SDMA
② T4
图自:猫研所@车车摆拍
▌打完疫苗后(4月龄)
猫咪三联苗第3针打完的21天后,建议做抗体检查,确保疫苗生效,猫咪获得了免疫保护。
▌绝育前体检(4~10月龄)
除了常规的体格检查、血常规和生化,条件允许可增加心超,评估心脏健康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制定麻醉方案。
▌有繁育计划的(6~8月龄起)
首先,我们建议适龄绝育!
若一定要生(哎...),应提前对猫爸和猫妈进行:致病基因检查(多囊肾、HCM、折耳等疾病),血型检查,超声检查,抗体检查,便检(寄生虫),体格检查(骨盆狭窄、乳腺疾病、肥胖)等。
其实很多铲屎官带猫咪去医院,难在第一步:猫咪外出应激!特别是随着猫咪年龄增长,越不敢(也不能)强行带猫出门啊~所以,尽早开始着手社会化训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Dan G O , Church D B , Mcgreevy P D , et al. Prevalence of Disorders Recorded in Dogs Attending Primary-Care Veterinary Practices in England[J]. Plos One, 2014, 202.
[2] White J D , Norris J M , Baral R M , et al. Naturally‐occurring chronic renal disease in Australian cat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184 cases[J].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2006, 84(6).
[3] Marino, CL, Lascelles, BD, Vaden, SL. Prevale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at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four age groups and in cats recruited for 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 studies. J Feline Med Surg 2014; 16: 465–472.
[4] Lulich, JP, Osborne, CA, O’Brien, TD. Feline renal failure: questions, answers, questions. Compen Contin Educ Pract Vet 1992; 14: 127–152.
[5] O’Neill, DG, Church, DB, McGreevy, PD. Longevity and mortality of cats attending primary care veterinary practices in England. J Feline Med Surg 2015; 17: 125–133.
[6]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valu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7] AAFP and AFM .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Feline Practitioners/Academy of Feline Medicine Panel Report on Feline Senior Care. J Feline Med Surg 2005; 7: 3–32.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
辟谣,猫咪体重高并非就是肥胖,内在脂肪含量率才是判断关键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猫咪却以重量获得了大家的喜爱,就像我们经常吐槽的橘猫,更是获得了大橘为重的美称,但大家好像喜欢的都是别人家的胖猫,对于自己家的猫咪还是以健康为重,毕竟大家也都知道,肥胖对身体的健康影响是极大的。
而对于自己家的猫咪是不是胖,很多人其实并不是从猫咪整体的造型上来进行判断的,而是根据它的体重。
如果非要这么说,其实也有道理,因为在同等体型的猫咪中体重越重,证明它肥胖的概率更大。
但是不少人却把这句话曲解成了:越重的猫咪,越胖……
但这句话是绝对无法成立的,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猫咪身体的组成主要是以骨骼,皮毛,肌肉及脂肪和大量的水分组成,猫咪胖不胖最关键的还是要从它最基础的身体构成出发。
就像日常生活中所能够见到的英短猫,当它的体重超过12斤,就会被判定为肥胖,也就是脂肪率过高。
但这只是非常粗浅的辨别方法,包括从外在判断也是非常不明确的,猫咪:咋滴啊,我就不能健身浑身是肌肉吗?
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猫咪的体脂率来进行判断,铲屎官可以测量猫咪腰部的周长和小腿的长度来得知猫咪的体脂肪率。
首先测量猫咪躯干的周长和脚的长度,然后根据公式获得猫咪的体脂肪百分比,当猫咪体脂肪率超过30%时,猫咪的体脂率就算是过高了。
那么体表外脂肪过高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一方面是猫咪的体重增加,导致其日常生理代谢损耗增加,使得猫咪不爱运动变得慵懒,从而使得体质下降,出现各类疾病。
另一方面是过高的体重会对猫咪的骨骼造成负担。
但肥胖最大的影响还是来源于猫咪的内脏,当体内的脂肪过多,那才是真的危险。
其实油脂本身是个非常好的东西,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它是必不可缺的存在,但万事万物就保持着一个道理,过犹不及。
除了正常的皮下脂肪外,猫咪的腹腔也存在着许多内脏脂肪,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猫咪支撑内脏,起到稳定和保护的作用。
但如果存在的数量过多,那么就会变成一种疾病,被脂肪包裹的内脏将消耗更多的氧气与养分,时间一久不仅会诱发高血糖糖尿病的慢性疾病,还会增加中风、突发性心肌症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甚至是导致出现癌症。
当猫咪内脏出现脂肪化后,它的健康就进入了倒计时,最常见的内脏脂肪化应该就属于肝脏脂质病,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脂肪肝。
除了肝脏脂肪化外,其实猫咪的肾脏及心脏也都存在脂肪化的风险,
美国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各个志愿者的体质指数和肾功能恶化及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体重与脂肪率越高时,肾脏功能下降的指数就越明显。
也就是说肾脏也不喜欢太胖的猫咪,至于心脏,心肌肥大症一直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些猫咪在外在看起来并不胖,但它的内脏脂肪率其实也不低,那么铲屎官应该怎么检查猫咪体内的脂肪率?
每年的固定体检并不能少,因为不管是肾脏还是肝脏,在它们出现问题时,并不会直接带来极大的痛楚,同时猫咪的性格也不是有一些痛苦就会找铲屎官倾诉,它们更喜欢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不告诉任何人,如果铲屎官能够从猫咪的外在表现中发现猫咪有着肾脏或肝脏疾病时,那么肯定已经到了中后期。这时候就已经太晚了……
所以保持每年固定的体检,能够帮助猫咪消除许多的潜在隐患,最大的就是内脏的脂肪化。
而猫咪内部脂肪程度高,存在脂肪化风险,那应该怎么处理呢?
其实减肥才是最根本的举措,但是猫咪减肥该怎么减这是一件技术活,像一些猫咪,它其实虽然有些体重超标,但是总体还是健康的,而铲屎官给猫咪节食减肥后呢?
需知脂肪肝出现的成因之一就是饥饿,有一种说法叫做饿出来的脂肪肝!
因此,铲屎官给猫咪减肥必须要根据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一方面是合理的运动,猫咪本身爆发力强,但是耐力相对不足,长途跑步适合狗狗却不是很适合猫咪,所以铲屎官应该就猫咪自身的特点为其设计运动项目,像攀爬、快速移动等方式都可以,不过需要考虑猫咪的实际情况,不要妄想一蹴而就,猫咪是不可能一瞬间就变瘦的!
像网上流传的气球减肥法、激光笔减肥法、小鱼干减肥法,其实都是基于让猫咪多运动而开发出来的减肥方法。
其次就是调整猫咪饮食的结构,如果铲屎官确定猫咪的确是胖的不健康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调整猫咪的饮食结构,尽量别让猫咪继续摄入高热量的食物,可以用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作为替代。
另外一点那可能就是需要铲屎官配合更多一些了,铲屎官的影响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深远,猫咪会主动模仿以及向铲屎官靠近,所以铲屎官如果一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体型,那么猫咪的体型也不会太夸张哦!
(ps:最后一条是骗人的,大家千万不要信,铲屎官越胖猫咪越瘦,我写的字比较多,你们要信我!狗头笑脸)
所以大家了解猫咪脂肪的具体情况了吗?可不要让猫咪陷入肥胖的困境中哦!
参考资料:[1]刘凯.宠物猫肥胖症原因及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8,(5):71-72.[2]翟晓虎,贺卫华,张斌, 等.猫肥厚性心肌病诊治[J].四川畜牧兽医,2018,45(10):37.[3]李桂芳.减肥的猫[J].第二课堂,2018,000(003):P.73-76.[4]周其琛.预防宠物犬、猫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新方法[J].今日畜牧兽医,2018,34(2):28-29. DOI:10.3969/j.issn.1673-4092.2018.02.021.[5]王艳辉,王新辉.犬猫单纯性和继发性肥胖症的鉴别要点[J].经济动物学报,2018,22(2):122-124. DOI:10.13326/j.jea.2017.0063.[6]陈瑞洪.一种减肥猫粮:CN201710268554.3[P].2018-11-02.[7]柑本 敦子.猫の肥満細胞腫24例の臨床病理学的特徴と治療成績[J].日本獣医麻酔外科学雑誌,2017,48(1 2):1-8. DOI:10.2327/jjvas.48.1.
#猫咪大明星##萌宠时刻#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天15分钟,医生手把手教你做17项猫咪全身检查
在家怎么撸猫才科学?
猫咪嘴巴和鼻子上的黑点点正常吗?
猫咪心率和呼吸该怎么观察,健康的数值范围是多少?
每天15分钟,跟着医生的一步步讲解,趁着撸猫,给猫咪进行全身检查吧。
01、整体外观(耗时2~3分钟)体况/营养状况
➤ 体重:是否超重;
➤ 体况评分:BCS=1-9;
意识和精神状况
警觉、平静、不活跃、抑郁等;
姿势和步态
正常、跛行(一瘸一拐)、后肢无力等。
体温
通常38.1-39.1℃(休息)。
因测量部位、动物品种产生一定差异;在家可以选择测大腿内测皮肤温度,必要时测肛温。体温高于39.5℃需引起注意。
心率、脉搏
➤ 心率正常值:猫110-200bpm,因品种、年龄产生一定差异。
➤ 股动脉测脉搏:股骨附近用手轻压,感受股动脉跳动,通常情况脉搏数与心率接近
呼吸
16-24次/min(休息)。
若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需咨询兽医师。
兴奋后张口呼吸
病理性张口呼吸
水合状态(是否脱水)
➤ 粘膜颜色(MM):通常为粉白色;
➤ 毛细血管再充盈(CRT):按压粘膜(牙龈)某区域变白,停止按压又变粉红,正常情况小<2s。
指压使粘膜变白
测量颜色恢复所需的时间
头颈——眼部
➤ 睑结膜:通常粉白色,感染时可见发红、水肿;
➤ 球结膜:偶见毛细血管为正常现象;
正常眼睑结膜
轻度结膜水肿
结膜发红
球结膜,偶见毛细血管
➤ 分泌物:有少量清亮眼泪,泪液氧化后通常为茶褐色;
若分泌物增多,出现白色、黄色眼分泌物异常及时就医。
褐色泪液
头颈——鼻部
➤ 呼吸音:通常听不见呼吸音。
➤ 鼻分泌物:一般情况不见鼻液或少量清亮鼻液,若出现喷嚏多,黄色、脓性鼻液需引起注意。
➤ 鼻镜:通常湿润,休息时可见干燥。
湿润的鼻镜
头颈——口腔
➤ 唇:颜色与品种、肤色有关系。
随年龄增长唇部偶见色素斑出现,仅影响美观;若口腔或(和)皮肤出现黑色斑块,需区别黑色素瘤,建议咨询兽医师。
黑色素斑
➤ 牙龈:牙龈炎常引起牙龈发红、轻碰易出血情况,其严重程度需要专业口腔检查评定。
牙龈炎
➤ 牙齿
动物换牙不会像人类掉牙后再生长,而是直接萌出,新旧牙处于同一牙槽骨内;以下是犬猫牙齿萌出时间(周龄)。
幼猫换牙期,犬齿萌出
猫咪打闹时磕碰到牙齿,使齿冠缺失发生齿折,若是此时是乳齿,会换牙,若是恒齿(已换牙)将不会新长出;
损伤程度轻者不影响饮食,若损伤至牙髓感染并发牙龈炎,根据情况可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
正常
齿折(犬齿断裂)
➤ 口腔内:口臭、流涎严重、口腔溃疡、拒绝口腔检查是常见口腔疾病的症状。
翻开猫咪口腔,观察牙龈是否发红,舌面、上颚是否存在溃疡,咽喉淋巴结是否肿大,若有建议就医。
正常猫咪口腔
头颈——耳部
➤ 外耳道:正常情况有少量油脂,可不清理。
若马拉色菌增生,耳分泌物多表现为褐色、油性,偶带有酸臭味;若耳螨感染,可见黑褐色干性耳道分泌物,并伴有甩头、挠耳等动作;均需要及时用药、清理耳道。
正常耳道
异常耳道
躯干和四肢——皮肤
➤ 公猫尾:猫咪尾巴背侧富含皮脂腺,当分泌过多油脂毛发时油腻成束,毛发根部、皮肤颜色加深,一般情况日常清洁护理即可;若出现异味、皮肤发红严重的情况建议就诊。
尾巴发油腻成束
➤ 黑下巴:常表现为下巴皮肤上出现黑色颗粒,皮肤可能出现红疹、水疱,需及时处理。
正常情况
躯干和四肢——爪垫
爪垫触诊光滑,脚趾间干燥,紧张时爪垫湿润;
角化:若有蚊虫叮咬、过敏、感染等情况发生,爪垫角化结痂,轻者可用甘油等护理脚垫,情节严重最好查出病因治疗防止恶化;
正常脚垫
角化脚垫
躯干和四肢——指甲
下图显示指甲的鞘,它有保护新指甲长出的作用,一般会自然脱落。
躯干和四肢——肛周
➤ 肛门腺:若猫咪肛门腺颜色由白色变为灰色、同时反复舔肛门时,需挤出肛门腺里面的脏东西;平时需定期清理。
➤ 肠道寄生虫:肛周若见白色绦虫卵节片,需立即体内驱虫。
正常肛门腺
需要清理的肛门腺
外生殖器,出现以下情况需咨询兽医师
➤ 雄性
检查包皮和阴茎,是否红肿、炎症;
正常
红肿、充血
➤ 雌性
乳腺:触诊是否出现囊肿、发热等;
阴门:排泄物(血液、脓)
【本期所长互动】
撸猫时,你有给猫咪做过这些检查吗?
本文为猫研所原创,谢绝任意转载
关注【猫研所】get更多科学养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