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为啥导致肥胖(多囊为啥会胖)

文章目录:

肥胖多毛不孕 当心多囊卵巢综合征

本报讯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锋)小玲(化名)体形偏胖,平时月经不准,婚后3年没有怀孕,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治疗,最近她终于如愿怀上了宝宝。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内分泌专家提醒,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体毛多、容易长痘,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生育,还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关系密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里缺乏长大成熟的卵泡,没有正常排卵,影响女性激素分泌,从而出现内分泌失调,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长痘、肥胖、体毛增加、皮肤黝黑粗糙以及因不排卵造成的怀孕困难。

需注意的是,月经异常往往表现多样、原因复杂,不一定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已经来过月经的女性,出现月经延迟或不规律出血,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可能性才比较大。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要存在月经异常,再考虑是否有面部痤疮、多毛、脱发等表现,另外还需检查激素六项、彩超等,才能综合诊断确定。

肥胖的女性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几率增大,容易内分泌失调,进而引发卵泡发育障碍,出现月经异常、高雄表现等一系列问题。肥胖不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临床研究发现,减脂对于女性恢复规律月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引起月经紊乱、不孕,还会带来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激素治疗。对于非生育要求的患者,推荐短效避孕药,这是高雄激素和不规律月经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还需针对血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血压偏高等情况,相应地采取降脂、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可以通过前期的激素调整后,配合促排卵药物,达到排卵和生育的目的。

医生提醒,药物治疗只是第一步,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科学运动、按时作息等,才能更好地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来源: 厦门日报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揭秘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为何多发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新网上海1月5日电 (记者 陈静)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不孕的最大原因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多发PCOS,这意味着PCOS与代谢失调密切相关。那么其中具体关系是什么?

记者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揭秘了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代谢物失调病因。根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赵世民教授、袁易远副研究员、徐丛剑教授合作研究的结果,卵泡液中谷氨酰胺水平失调导致卵泡破裂障碍,进而导致PCOS。氨酰胺参与卵泡发育与破裂调控。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期刊Protein&Cell杂志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发现,PCOS病人卵泡液中谷氨酰胺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如果卵泡液的谷氨酰胺浓度过高,卵泡膜无法破裂,造成PCOS和排卵障碍。上海专家的这项研究揭示了谷氨酰胺在卵泡液中具有双重功能的精妙机制,这一发现为PCOS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策略。

据了解,该研究探明了PCOS的代谢失调病因:在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中,糖和脂肪的相关作用会导致高谷氨酰胺,因此,糖尿病患者和肥胖人群PCOS高发。(完)

多囊卵巢,为何会引起发胖,是代谢性疾病吗?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多个国家的观察数据显示,其患病率为6%到12%,咱们这儿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育龄女性中的患病率为5.6%。但是,这个常见的疾病,却存在着很多的认识误区。普通百姓,甚至将多囊卵巢综合征视为生育问题,错误地认为,不影响生孩子,就不需要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是2003年的鹿特丹标准,在3条中符合2项,才可以确诊,包括稀发排卵或无排卵;有雄激素过多症表现或生化证据;超声显示多囊卵巢。因此,只是在做超声检查时发现多囊卵巢,并不能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就差1个字词,3个字,所代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却有很大差别。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表现是月经失调和雄激素过多症状,但是,需要排除其他引起稀发排卵或无排卵、雄激素过多症的疾病,比如甲状腺疾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高催乳素血症、雄激素分泌型肿瘤等。

按照当前的学界观点,多囊卵巢综合征被分为4个亚型,不同表型的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理、毒理学、生活方式、饮食等环境因素;也包括基因变异、表观遗传、民族差异等遗传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表型A和表型B,约有75%到85%表现出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功能障碍,葡萄糖耐受不良和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表型C具有代谢功能障碍风险;表型D则没有代谢功能障碍的证据。因此,有学者提出,应该使用多囊卵巢样形态,替代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将这种疾病称为代谢性生殖系统综合征。

咱们这儿的学者,建议在鹿特丹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疑似的概念,将月经稀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视为诊断的必要条件。还认为,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同时符合3个条件,初潮后月经稀少持续至少2年或闭经;高雄激素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超声发现多囊卵巢的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被认为是代谢性疾病,是因为,大多数研究者发现,至少50%的患者存在肥胖,还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研究还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包括自然流产、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由此引起的早产和剖宫产的可能性也会升高。研究还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较为常见,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似乎是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受不良、2型糖尿病的1项重要决定因素。这些问题,也会使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

近期的研究则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是1种长期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学者们认为,慢性低度炎症状态,不仅可以导致卵巢功能紊乱,还能够促进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而且与代谢异常有关。相关研究还发现,肠道菌群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在应对策略方面,目前非手术方案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月经周期调整、高雄激素调整、代谢调整等,以饮食控制、运动、行为干预为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的基础方案,尤其是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需要监测热量摄入并选择健康食物。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清云计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