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文案拒绝身材焦虑,太敢说
杨幂因“漫画腰”事件正式发文道歉。
原本为了秀身材,
没想到却演变成一场网友群起声讨。
引爆情绪的主要围绕着一个关键点——作为公众人物带头贩卖身材焦虑。
心理学家 Paul Schilder 曾经提出过一个词:体像(Body Image)。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审美和看法,当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符合社会期待和自我期望时,就会产生身材焦虑。
我们生活在的这个环境,对于白瘦幼的追崇已经成为一种审美固化。
好的是,有更多不一样的声音开始出现,
“人间清醒”大张伟就曾这样公开吐槽过——
不得不说,大老师真的太real了。
再分享20个反对身材焦虑的文案,希望每个女孩都能做自己——
01
央视妇女节广告
松开腰封
就算去年的裤子
兜不住今年的腰围
记住你的身体
不是他人的景观
02
NEIWAI
致 我的身体——
平胸
真的不会有负担
承认胸大
反对无脑
我 58 岁
我依然爱我的身体
成为妈妈后
我没有丢掉自己
我喜欢我的肚腩
喜欢我的人也喜欢它
疤痕
完整我的生命线
没有一种身材
是微不足道的
03
麦克安
你不欠任何人美貌,
不欠你的伴侣,不欠你的同事,
尤其不欠街上偶尔路过的男人;
你不欠你的母亲,不欠你的孩子,
你不欠整个文明;
美貌不是你生存在名为‘女性’的空间里,
所必须支付的租金。
04
NEIWAI
我的骄傲,由内而外
05
内外
挺好的大胸大臀
身上的肉都有精气神
Voluptuous?Yes please!
06
天猫
越来越多的女人
ABCDE都自信
#活出你的女子力#
07
维多利亚的秘密
是我们赋予性感很多意义
而不是性感赋予我们
做最舒服的自己
这就是性感
08
《乘风破浪》主题曲
舆论不妙 单身 年龄 哪个罩
每一种审视都像刽子手手里的刀
一个女性成长要历经多少风暴
做自己 才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09
女人30
这个世界有一些统一的审美
好像脱离它就是错的
10
少年说
不是所有女生
都只有一个样子
11
局部气候
“胸要是再大点就好了”
“太中性了,没女人味”
“瞧你这肚子,好女不过百”
“你都不收拾自己,怎么会有人爱你”
“你这身高,大腿围只能45cm”
女性没有身体话语权,
这是一种社会的规训。
自己的身体自己说了算,
要羞耻的不该是你。
12
About Team
妈妈说 内衣用来包肉
男人说 内衣用来挤沟
我们说 内衣用来宠爱自己
13
女性是一座图书馆
女性不是
被框住的某一副皮囊
某一张画像
某一个人物
女性是
一座独特的图书馆
有最多变
而丰富的灵魂
14
李宇春《给女孩》
请相信自己是很美好的存在
不用怀疑这是宇宙独一无二的色彩
15
悦己
一点点赘肉别紧张
杨贵妃照样迷死唐明皇
16
奔驰
饿出来的好身材
总是少了些味道
17
多芬
所有身材
都有秀场
18
爱慕
大眼睛、瓜子脸、天鹅颈
除去基因序列这种好看的出厂设置
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
甚至在我的灵魂里
都是只属于我的好看之光
只要想,
我可以随时发光。
19
ubras
胖女孩怎样跳舞好看?
跳到本姑娘开心就好看。
20
江小白
瘦才好看
每个你都很美
做自己,不被定义
敬独立自信的你
以上。
克服焦虑的第一步,就是接纳自己。
愿每个女孩勇敢独立,闪闪发光。
来源 | 文案胶囊(公众号ID:wenanjiaonang)
关注【文案胶囊】,分享不同行业卖货、社交、借势、品牌等实用文案合集......一网打尽,解决创意困扰,治愈一切没灵感。
拒绝焦虑的朋友圈文案,简单干净,人人点赞
1.如果你想要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就让自己能够和她并肩同行。先变成自己喜欢的自己,再遇见一个无须取悦的人。
2.好的坏的就照单全收吧,不要任何事情都跟别人讲出来,毕竟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只能冷暖自知。
3.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只要别人不理我的,我不会再硬着脸皮去打扰,你的态度决定我的态度,你若对我沉默,我也只好对你冷漠。
4.时间会带你去最正确的人身边,请你先好好爱着自己,然后那个还不知道在哪里的人会来接你。
5.有些束缚,是我们自找的;有些压力,是我们自给的;有些痛苦,是我们自愿的。对过去的追思,耗时且没多少意义,从无先天注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6.三句话给心烦时的自己:一句“算了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但不可执着;一句“不要紧”告诉自己,凡事努力了就无怨悔;一句“会过去”告诉自己,明媚阳光总在风雨后。
7.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一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
8.做个内心阳光的人。不忧伤,不心急。坚强、向上,靠近阳光,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别人过多的称赞,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浮华。
9.人生很短,趁现在还来得及,去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过你想要的生活,爱你想要爱的人。
10.一把年纪了,已经不好被骗了,各种招数已经烂熟于心,看着对方班门弄斧,甚至都想着多教他两招。
11.买得起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得了自己想去的地方,不会因为身边人的来或走损失生活的质量,反而会因为花自己的钱,来得更有底气一些,这就是应该努力的原因。
12.有时候宁愿蠢,也不愿意跟人玩心机,因为那样很累。但是,我对于同一个人,只会蠢一次。有时候不是蠢,只是为了维系关系,让你赢。
13.人生很多事就像智齿,最佳的解决方式,是拔掉,而不是忍受。
14.希望以后你可以活得很开心,做你喜欢做的事,累的时候喝喝酒、吹吹风,买你想要拥有的,过你想要的生活。
15.一个人越成长就越觉得很多东西不必看得太重,比如外界对你的期望,比如无关紧要的人对你喜欢与否。
16.不要把人生浪费在讨厌折磨你的人这种事情上,一生只有一次的人生,好好过都嫌时间不够呢。你有你需要去爱护的人,好好去过你该过的人生。
17.人呐,一定要改掉胡思乱想这个毛病,否则会要了你的命。不该想的别多想。
18.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碗鸡汤,而是一个巴掌。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就是为了告诉你:你真好骗。
19.能够遇见一个白首不相离的人真的太难太难,大多数的我们都需要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苦难,才能在最后收获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20.我能做的努力我都做了,我可以做的让步也都让了,该我做的改变我也改了,我对得起最初的萍水相逢,也对得住最终的不欢而散。
21.不喜欢的东西,干脆就扔了,眼前干净,心里也就变得轻松,不舍终会过去,你我总要前行,愿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22.中秋佳节至,明月千里难以触摸,对你的思念无处寄托。举杯邀明月,请她对你说:福多!钱多!快乐多!
23.让父母晚年幸福快乐,而不是忧心忡忡;让孩子快乐成长,而不是担惊受怕;让自已余生自由,而不是随波逐流。——这就是尽力的意义。
24.胖就少吃,困就早睡;穷就多赚,分就远离;你不拯救自己,上帝也很为难。
25.人们都说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其实珍惜后的失去比什么都痛。有时候,不是别人把你看得太轻,而是你把别人看得太重。
26.人生就是一个充满遗憾的过程。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就是去狠一狠,也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那么也就是坚强了!
27.某天你一定会感谢那个遗弃你的人,感谢那个你曾深爱着却置之你不顾的人。他的放弃,促使你找到更好的下一个。记住,永久不要为一个不爱你的人去浪费一分一秒。
28.我们执着什么,往往就会被什么所骗;我们执着谁,常常就会被谁所伤害;所以我们要学会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牵挂,不计较,是是非非无所谓。
原创杂文回顾系列之十:若要心健康,千万别肥胖
【注:本文首次发表于2005年9月1日《生活与健康》。作者:祁胜利(笔名:齐捷)】
肥胖的状态每持续一天、每肥胖1公斤,患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
若要心健康,千万别肥胖文·祁胜利
人身上哪个重要器官一生都要工作?除了肺,就要属心脏了。粗算一下,如果一个人寿活80岁,心率平均为60次的话,他从生到死心脏就要不停地跳动25亿2460万8000次,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心脏。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危害在于无人种、年龄和地域之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其中造成致残、致死严重后果的心肌梗死等病症的发病率上升急剧,并呈年轻化趋势。如何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世界(临床)医学界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精神紧张等。这几个可测可控的因素中,肥胖又占有特殊的地位。
肥胖何以危害心脏
肥胖首先影响生活的质量,破坏“心”情。有一位“胖墩”哥们踢球后喘息着自我调侃:“身上多背了20多斤肉,能跟你们比吗?”的确,肥胖者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生理和心理负担都挺重,重在哪?主要是心脏,因为累,所以更怕累。据权威性的调查和诊断,很多肥胖者心肌肥厚,大部分肥胖者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加上吸烟,可以说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大主要因素多多少少都与肥胖有关。前瞻性的资料还表明,向心性肥胖者具有较大的冠心病发病危险。
肥胖已成全球卫生问题
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自打买了私家车,就真拿它当成了代步工具——哪怕去很近的地方也得开车,结果口称要身材苗条,体重却在增加。确实,由于经济水平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现象的发生率正在急剧增长,2004年公布的成人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肥胖者有6000万,超重者达2亿人。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问题更为严重,今年北京市针对9316名已婚男性的调查显示,体重超标者占到60%!可是不少人竟认为男人胖“有风度”,所以肥些没关系,恐怕这些大腹便便的男子汉就是被这种错误观念给害的。
您想必对这样的生活也不陌生:在郊外买了房子,开车或者坐车去做那一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到了单位所在的大厦,坐电梯直奔办公室,在电脑或会议桌前坐上一天,也懒得下楼运动,下班时早已身心俱疲,于是用一顿营养丰盛的大餐犒劳自己……如此精神紧张、运动不足、饮食不当,时间一长,难免不肥胖。
关键是肥胖有百害而无一利:法国国家疾病保险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调查说,因为更易罹难各种疾病,肥胖成年人的医疗费用比常人高出27%,同时英国科学家也证实“肥胖是导致人体衰老的最大因素”,并且推算出肥胖者的生理年龄比标准体重的同龄人大8.8岁。由此可见,肥胖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您是否肥胖
判断自己是否肥胖,目前最简单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实测体重/实测身高的平方(单位:千克/平方米);BMI在25~30之间属I级肥胖,30~40之间属II级,大于40属III级肥胖。
当然,肥胖不只定义于过多的体重,还应该是过高的身体脂肪组织与实测体重的比值。我国大多采用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判定肥胖的程度。标准体重的通用计算方法为:标准体重=(身高-100)×0.9(单位:千克),其数值的正负10%为正常。另外一个指标是体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体脂含量/实测体重(目前有不少仪器可以方便地测知体脂含量)。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30%、体脂百分比为30~35%者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标30~50%、体脂百分比为35~45%者为中度肥胖病;体重超标50%,体脂百分比超过45%者为重度肥胖病。
人开始变胖,还不仅仅是脂肪多少的问题,重要的是堆积在哪里。主要储存于臀部被称为梨型体脂分布;主要储存于腹部的被称为苹果型分布。如果体脂趋向于储存在腰部,则具有更高的患心脏病的风险。腰臀比可以反映腰部和臀部脂肪的比例,男性腰臀比大于1、女性大于0.85,或者普通人的腰围大于102厘米(合3尺零6分)、女性大于88厘米(2尺6寸4分),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将显著增加。
减肥“偏方”
肥胖者减肥势在必行,其实体重超过标准10%就属超重,此时人们就要控制自己的体重了。我们建议肥胖或超重者到国家认证的、有资质、有医学专家指导的健身减肥中心去咨询或锻炼。在此介绍几种另类方法:
全国消化内镜学会外科学组主任姚礼庆的办法是:在胃里放入一个鸡蛋大小的水囊,用以减缓饥饿的感觉。此法已帮助299名肥胖病人在3年内平均减重36%,不过其中90%的病人曾感到恶心、呕吐、胃灼热和腹痛。
今年6月,英国路透社援引《儿童青少年医学文献》的报告说,儿童的日常饮料应该就是白水,因为喝脱脂牛奶可能让人更易发胖。
德国营养研究所的舒尔曼教授最近表示,基因决定了人们对于营养的不同需要和吸收情况,因此必须测出患者的基因类型,再开出食疗药方。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建议:每天大笑10~15分钟,一年下来就可甩掉2千克赘肉。
此外晚饭少吃,也能够降低肥胖的发病率。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预防肥胖需“从孩子做起”。因为肥胖一般由饮食和静息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现在城市里的不少孩子经常吃快餐等高热量的食物,还喜欢玩电脑游戏,这些都是肥胖的主要因素,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多运动。
当然,减肥的主要目的还是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长期小量饮酒已经被确认为心脏的保护因素。少量的概念是:每天的饮酒量不能超过200毫升葡萄酒,或600毫升啤酒,或100毫升白酒。简单说,只要认真改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安步当车、坚持运动,心血管疾病就可防治。
关注“世界心脏日”
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世界心脏联盟从2002年起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 “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是“健康的心,快乐人生”,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嗜好。今年(第四届)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正是“肥胖与心脏病”,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及民众对肥胖危害身体健康问题严重性的认识。
在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病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的倡导下,我国自2003年起正式在北京开展“世界心脏日”活动。2004年9月,大连也组织了相关活动,全国有60家电视台播放了以“世界心脏日”为主题的晚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为常设机构,中国区世界心脏日组委会随时保持与国际上的沟通和协调,并把工作贯穿至全年的始终。几年来,他们开展学术讲座,进行医生教育、患者教育,并到全国宣讲普及知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组委会尹荣秀女士介绍说,我国目前预防肥胖和心脏病的状况与20年前的美国类似,应充分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因为美国经过30年的努力,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了6年,其中3.9年得益于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应该说,现在我国老百姓普遍欠缺对医学常识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加之高血压、高血脂的症状又不明显,往往到发现时,心血管疾病已经到了中期甚至晚期。尹荣秀说:“对疾病晚期的介入疗法和开胸、搭桥手术的费用,很可能是买一辆汽车的钱。所以预防非常重要,现在花几百元积极预防,将来就不用受病痛的折磨,还能省下几万元。”
今年9月25日,中国区组委会将在北京龙潭湖公园举行嘉年华式的大型活动。届时除群众咨询、专家义诊、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之外,有医疗机构、卫生部、医保单位、企业、媒体参加的高峰会将成为焦点——在中国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医生们将拿出临床证据,让政府重视,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预防肥胖和心脏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