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如何健康快速减肥,甩掉大肚腩,从这5个方面着手减一减
宝妈产后患上抑郁症的一大原因就是感觉自己身材完全走样,失去往日自信,甚至非常自卑,不敢照镜子,亲友见面时不等对方问起体型,自己先调侃一番,这都是因为产后肥胖引起的,尤其是大肚腩,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让人崩溃。那么,产后如何健康快速减肥甩掉大肚腩,可以从这5个方面,着手减一减。
◇ 1. 产后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产后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加速提高身体肌肉弹性,适当燃烧脂肪,对子宫的恢复以及身体塑形很有帮助。产后宝妈不易剧烈运动,以防落下病根,应做适当的有氧运动,不可过于劳累,这样有利于增加肌肤的弹性,对于身材恢复有积极作用。
◇ 2. 饮食方面注意的比较多,贵在坚持。产后因为肚子被腾空,因此吃的就会增多,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不能随便的吃,在食材、用法用量上都要有所控制:①肉要吃脂肪含量低的瘦肉;②吃饭时一定要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给大脑反应的时间;③记得每次吃不要吃撑,吃饱就好,因为很多宝妈习惯加餐。最后,一般情况下,按照这几点饮食上控制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减去身体多余的重量。
◇ 3. 正常哺乳,不要为了自己减肥而把宝宝的奶断了。哺乳是大部分宝妈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哺乳的时候,完全可以减肥,宝妈记住不能为了减肥而给宝宝断奶,相信大多数宝妈都不会这么做的。 有研究表明,正常哺乳不但不会影响减肥,还可以有效消耗掉身体多余的脂肪,促进子宫收缩,是一件好事。
◇ 4. 塑身衣很有必要穿戴。虽然很累,但是合身的塑身衣对于产后塑形很有帮助。塑身衣对于身材的恢复非常重要,很多的宝妈觉得没有必要穿塑身衣,那么我给你两个穿塑身衣的理由:一 分娩过后,身体内的各项器官都有所下垂,主要是因为胎儿已经娩出,这时的子宫尚未恢复,因此,需要适当穿戴塑身衣,帮助维持各项脏器“各就各位”;二 分娩过后,宝妈的胃就是一个“无底洞”,感觉多少东西都能吃得下,因此,这时需要一个类似于“测量器”的物品就是束身衣,来管住自己的胃。另外,剖腹产的宝妈穿戴束缚带不宜过早,应等刀口完全恢复再穿塑身衣。
◇ 5. 想要快速甩掉大肚腩,不妨试一试这一个收腹的训练动作。宝妈躺床上,两条腿平行弯曲,深深的吸气,然后呼气,最大限度的收紧腹部,停留5~10秒,然后放松。重新再来一次。在这里彩彩还有一个温馨小提示,这个动作完全没有什么副作用,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家的宝妈来说,做这个动作再合适不过了。宝妈要注意一下,这个动作就是在刚开始做的时候,因为肚子的脂肪层稍微厚一些,可能反应不太大,经过坚持每天反复的锻炼,相信不久的将来,甩掉大肚腩已经成为现实,腹部也变回了结实平坦的腹部。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生完孩子的女性易发胖,是什么原因,如何尽快改正?令人不可思议
在怀孕期间,准妈妈的腹压正在增加,筋膜变得非常脆弱,在生完孩子后,肚子就像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状。运动可以帮助新妈妈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减轻体重,还能够让新妈妈有好的心情,运动后新妈妈也会比较疲劳,还可以帮助新妈妈睡得更香更好。
哺乳期一般是6个月-一年,因为宝宝还小,经常要吃奶,所以妈妈缺乏运动,因为夜里常常起来喂奶,睡眠不足,而且为了催乳,每天要喝大量过于油腻的各种浓汤。 尽快调节饮食习惯 好的饮食习惯是减肥成功的一半,产后及时有意识的减少高热量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饭量要慢慢恢复到孕前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活动量、运动量多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如工作性质有了变换,且多数人改变为比较轻松的工作或者退居二线等,生活上也逐渐趋向稳定,精神紧张程度也放松下来,因而饭吃得香、吃得多,无形之中摄入量超出需要量,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肥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育儿妙招)
生完宝宝了肚子还是鼓鼓的?除了胖可能还有这些原因
很多妈妈生完宝宝后,肚子还是鼓鼓的,甚至会被人打趣说“肚子里是不是还有一个宝宝”。
卸货了,集装箱却还在,这是咋回事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胖,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很多原因都会导致产后肚子大。想要瘦下去,先得搞清楚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改善。
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应该怎么改善?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希望可以帮到你。
原因一:子宫还在恢复中
怀孕前,子宫位于下腹部的盆腔中,怀孕期间,随着胎宝宝的生长,子宫逐渐变大,往上长到空间开阔的腹腔里。生完宝宝以后,子宫不会立马变回怀孕前的大小,需要一段时间逐渐恢复。就像一只气球,把里面的气放掉后,它也不会瞬间恢复到被吹气之前的样子。
刚生完后的 1 周左右,妈妈们可能会在肚子上摸到一个硬的球状包块,感觉像个铅球,这其实就是还没恢复好的子宫。一般在产后 10 天左右,子宫缩小到进入盆腔,从肚子上就摸不到了,产后 6 周左右会恢复到怀孕前大小。
你只要等子宫自己恢复就可以,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记得让宝宝多吸吮乳汁,这样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有助于促进子宫的收缩和恢复。
原因二:腹直肌分离
产后肚子大,还需要考虑“腹直肌分离”的可能。具体来说,就是两侧腹直肌从腹白线位置分别向两侧进行分离,最宽处的距离>2cm。
如下图所示,穿过肚脐的那条纵线是腹白线,旁边的两块肌肉是腹直肌。左图是正常的腹直肌,右图是分离的腹直肌。
腹直肌分离的原因和后果
腹直肌分离是由于孕期激素作用使得腹白线变软,以及胎宝宝生长把肚子撑大,腹白线两边的拉力超过了腹直肌的弹性极限而导致的。
发生腹直肌分离后,腹部前面的力量比较薄弱,腹腔内的压力会往前挤,肚子就变得更鼓了。此外还可能会造成盆底脏器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盆底肌肉松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腹壁疝。
不同人腹直肌分离的程度不同。大多数情况下,等到产后 2 个月左右,分离的腹直肌会逐渐恢复。如果这时候两侧腹直肌之间的距离还是很宽,最宽处超过 2cm,就需要求助医生了。
腹直肌分离的判断
想要判断自己有没有发生腹直肌分离,最靠谱的方法是去医院检查,医生可能通过手测、B 超或 CT 来判断。
你也可以试着自己测量,初步判断自己腹直肌之间的距离,具体方法如下:
仰卧,双腿弯曲 90 度,脚掌放平,身体放松,露出腹部。
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放在大约肚脐的位置。
然后慢慢吸气,呼气的时候轻轻抬起肩膀,低头看肚子。
用手指去寻找腹直肌边缘,感受两侧腹肌是否挤压手指,如果感受不到,手指向两侧移动。如果感受到两侧腹肌挤压,那么两指之间的距离就是腹直肌分离的距离。
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一下肚脐上方 3cm 和肚脐下方 3cm 位置两侧腹直肌的间距。
如果最宽的地方超过 2cm,即存在腹直肌分离,需要求助医生。
如果两侧腹直肌之间的距离很窄,手指探不进去或者只能放进一个指尖等,那么说明没有腹直肌分离或者分离不严重。
如果妈妈自己难以判断,则建议直接去医院康复科咨询医生。
腹直肌分离的应对
对于腹直肌分离,建议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方法是锻炼腹部核心肌群,有的医院康复科还会结合电刺激,极少数妈妈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以下是改善腹直肌分离的常见动作,生完宝宝后体力恢复了就可以做,当然你也可以等生完一段时间后,检测自己腹直肌分离是否恢复好,再看有没有必要练习。
动作 1:收紧腹部
平躺或侧卧,膝盖弯曲,脚掌放平,腹部慢慢收紧,可以把手放在下腹部,感受腹部收紧的动作。
尽可能久地保持收紧状态。想象你的低腰牛仔裤扣子系不上,要收腹才可以。直到坚持不住了,再慢慢放松,收紧到放松为一次。
你可以给自己定个计划,比如 10 次为 1 组,每天做 4 组。熟练后,站着或坐着都可以做。
动作 2:曲膝外展
平躺,膝盖弯曲。
收紧腹部,慢慢把一侧膝盖向外展,另一侧膝盖保持垂直不动。这个过程中,注意保持躯干和骨盆稳定不动。然后把外展的膝盖慢慢收回到原来的位置,放松腹部肌肉。
可以一侧重复做两三次,然后换另外一侧。
动作 3:足跟滑动
平躺,膝盖弯曲,脚底放平。
收紧腹部,慢慢伸直右腿,脚后跟沿着地板慢慢滑动,当你感觉腰部要开始拱起来的时候,再慢慢往回收腿,回到原来位置。
可以一侧重复两三次,然后换另一侧。
动作 4:骨盆倾斜
平躺,以坐骨为支点,向一侧轻轻转动腰部和骨盆,然后回到中点,再向另一侧转动。
这个动作也可以坐在椅子或瑜伽球上进行。
腹直肌分离的妈妈切记,不能做这些动作:
- 仰卧起坐
- 卷腹系列,包括卷腹、侧向卷腹、反向卷腹等
生活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 起床时,先侧卧,再慢慢起身,避免直接仰面起身。
- 避免搬运重物。
- 如果必须往前弯腰,先收紧腹部肌肉。
- 注意均衡饮食,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解大便。
原因三:胖
如果排除前面两个因素,肚子还是鼓鼓的,那么可能是因为腹部脂肪多、肌肉薄弱。至于改善方法,无非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并且多运动。
饮食这里就不详细说了,给妈妈们推荐两个经典的“虐腹”动作,一般生完 6 周后可以做,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运动基础量力而行。但是注意,如果腹直肌分离还没恢复好,那就不能做第一个卷腹的动作。
卷腹
平躺在垫子上,双手放在后脑勺(或者交叉放在胸前),膝盖弯曲。
背部不要离地,吐气时躯干慢慢抬起,注意要完全靠腹部肌肉发力。
在最高处停留 2 秒,然后吸气时躯干慢慢下落。
连续 10 个为 1 组,可以每次做 3~4 组。如果做完第二天觉得太累,也可以考虑隔天做,注意量力而行。
平板支撑
俯卧,用手肘、前臂和脚尖撑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尽量以标准动作长时间保持这个姿势。
坚持 30 秒或更久为 1 组,可以每次做 3~4 组,注意量力而行。
当然,只做这两个动作是不够的,运动的方式有很多,你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坚持锻炼。有条件的妈妈可以考虑请教练指导运动,这样能学习更准确地发力,更高效地锻炼。
面对产后肚子大这个问题,不用太焦虑,找到原因针对性地改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