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调理肥胖(用中药调理肥胖的原理)

文章目录:

一味中药,肥胖的人每天泡水喝,减重有奇效!

肥胖者如何减重?

从事医学研究多年,我发现许多肥胖患者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湿气重。湿气会导致身体浮肿、体重增加。今天,我要分享一味中药,肥胖者日常泡水喝,有助于减重!

茯苓:别名“茯神”、“云苓”。

《神农本草经》:“味甘、淡,性平。主水肿、淋病、小便不利。”

意思是:茯苓生长在松树根下,质地坚硬,具有渗湿利水的功效。茯苓能够渗湿利水、健脾安神,因此常被用于减肥方剂中。

不仅我国古籍对茯苓有记载,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茯苓具有显著的减重作用,且对调整肠胃功能、降低脂肪吸收有一定的帮助。

从中医角度讲,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为了改善这个症状,就需要渗湿、健脾。而茯苓药性甘淡而平,正好可以清除体内湿气、调整脾胃功能,因此茯苓不仅能减重,还可以改善消化系统。

中医治疗注重由内至外改善。我们说脾胃是身体的根基,中医治疗不是单单去除某一个器官的症状,而是由内至外地对身体进行调理,这样才是最稳当且不易反弹的。

肥胖的朋友们,日常加水煎一煎,代茶饮,不仅能减重,还可以渗湿健脾!但需要注意的是,小便不利、肾虚者忌用!

茯苓泡水喝,除了减重,还有这3大好处!

第一:

茯苓对于湿气重引起的头身重困、乏力、浮肿等症状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常与泽泻、白术等同用。

第二:

茯苓具有渗湿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可单味水煎服,或与泽泻、白术等同用,既能渗湿,又善健脾。

第三:

茯苓具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于湿气重导致的失眠、多梦等症状有治疗作用,常与远志、茯神等药配用。

肥胖永远的话题 在中医指导下多吃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效果很不错

肥胖,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一个难以割舍的问题,一个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肥胖除了极少数因为疾病引起的外,大多是饮食或者生活不规律引起的,也就是肥胖是生活中来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在生活中解决肥胖问题呢?

中医认为肥胖与先天体质及饮食失节、好静恶动、情志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补虚泻实的原则,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不足,结合行气化痰、利水、消导通腑、化瘀等方法综合治疗。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用具有药食同源的中药进行预防与治疗。

我国药食同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的大部分是日常食物,许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性味多平和。药食同源的物质,本质为可食用中药材,因兼具药食两用性,一般食性强于药性,多为补益药,具有调养、康复、保健作用,历来以食疗、食补和药膳等形式应用于医疗保健中。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使用时也应遵循“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注意食物和药物的配伍禁忌。所以,生活中来的肥胖在生活中解决是有很好的饮食基础和经验的。那么我们生活经常多吃哪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可以帮助我们减肥呢?

第一名当属海藻。《食疗本草》记载:“瘦人,不可服之。”性味苦咸寒,归入肝、胃、肾经。功效:消痰软坚、利水。海藻有降低血脂的作用。海藻所含的藻胶酸与等分子的苯丙胺制成的合剂,是一种食欲抑制剂,能减轻肥胖。

赤小豆。《食疗本草》载“久食瘦人。” 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赤小豆性味甘酸而平,入脾、心、小肠经。功效:利尿消肿、解毒。 赤小豆含有石碱酸,可加快肠胃蠕动,促进排尿、消除水肿。对伴有水肿的肥胖患者效果尤好。

冬瓜。《食疗本草》:“煮食之,能炼五脏精细,欲得肥者,勿食之,为下气。欲瘦小轻健者,食之甚健人。” 冬瓜味甘淡而性寒。具有利尿消痰、清热解毒的功效。

冬瓜含有丙醇二酸,这种物质能够有效的抑制糖类转

化成脂肪,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可降低体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山楂。能减肥降血脂是鼎鼎大名。《本草纲目》记载:“化饮食,消肉积。”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山楂可以让脂肪快速地分解消耗,可促进身体内脂肪类食物的消化。

荷叶。《本草纲目》:“荷叶服之,令人瘦劣。” 荷叶性味甘涩平,入脾经。具有清暑化湿、升发清阳的功效。荷叶碱能有效分解体内的脂肪,并排出体外。荷叶碱能密布在人体肠壁上,形成一层脂肪隔离膜,阻止脂肪吸收,防止脂肪堆积。用鲜荷叶煮粥,或煎汤代茶饮。尤其适用于夏季减肥,或用于肥胖患者脾虚湿阻化热症和胃热湿阻。

昆布《食疗本草》载:“下气,久服瘦人。”性味咸寒,归入肝、胃、肾经。具有功效: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昆布含昆布素,为多糖类,有消除血脂的作用。其所含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能减少人体摄入动物脂肪在心脏、血管、肠壁上沉积。

薏苡仁。薏仁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的保健食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薏仁多糖含量丰富,其中多糖中的A、B、C糖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薏苡仁更适合痰湿体质肥胖的朋友。痰湿型肥胖者通常不喜欢喝水,否则容易面部虚胖、手脚浮肿。因此,健脾祛湿是关键。薏苡仁利肠胃,消水肿,久服可轻身益气。

减“胖肚子”的医圣名方——枳术汤

“枳术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医家常用于调理脾胃减重轻身的名方。

【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金匮水气:32)

枳术汤

组成:枳实七枚、白术二两。

功效:行气消痞,健脾利水。

主治:气滞水停。症见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或胃脘疼痛,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腻,脉沉。

用法: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仲景的“枳术汤”治水气之气分病,方中枳实行气散结消痞;白术健脾淡渗水饮。二味药配伍,行消不伤正,补益不恋邪,为消补兼施之法。

现在很多人的肥胖都是“腹型肥胖”,从中医角度简单来说就是水气痰集湿聚在此,得想办法加强气机运化从而消散水湿,达到调和脾胃健康减肥的目的。

以“肚子胖”为主的朋友通常是湿气比较重的,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促进脾胃之气运转起来,体内多余的痰湿也就被排出。枳实泄而白术补,白术升而枳实降,通过一泄一补、一升一降让我们可以身材苗条些。

本方现代还可用于治疗胃下垂、慢性胃炎、心源性水肿、术后便秘腹胀、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子宫下垂、胃癌等属上述证机者。

有报道用本方加麻黄、细辛、大腹皮、干姜等治疗心源性水肿,或加槟榔、厚朴、牵牛子、桃仁等治疗术后便秘腹胀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注意事项:

此方不是家常药膳代茶饮,具体用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枳术汤服用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或药膳;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枳实白术过敏者禁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