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女性备孕的绊脚石
现代研究证实,肥胖可从多个环节导致女性不孕。
第一,肥胖能激活炎症因子网络,导致机体处于持续的慢性炎症状态。
肥胖不仅影响全身代谢,同样影响子宫内膜的受孕功能。如常见的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子宫颈囊肿、输卵管粘连及阻塞、盆腔积液等,都是影响受孕的常见因素。
第二,肥胖影响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肥胖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尤其是腹型肥胖常处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过多的胰岛素刺激卵巢产生过多甾体激素及雄激素,使卵泡过早闭锁。肥胖还可通过氧化应激与内质网应激、脂肪因子等方面来干扰卵泡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导致排卵障碍,甚至不孕。肥胖患者常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而多囊卵巢激素分泌的紊乱,如高雄激素血症等又是进一步加重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雄激素过高的内分泌紊乱,会导致稀发排卵或无排卵,常表现为月经稀发,甚至闭经、不孕、肥胖、多毛、痤疮和黑棘皮症。
第三,肥胖影响受孕及着床。
肥胖会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肥胖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血供少于正常者,而子宫内膜的血供与受精卵着床是否成功关系密切。肥胖,尤其是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早孕期HCG水平与体重指数成负相关,肥胖孕妇脂肪组织中的某些因子影响了种植胚胎的HCG分泌。这说明,越肥胖,着床能力越差。
第四,肥胖可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停育。
肥胖多伴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导致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表达异常,易导致早期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风险增高。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有严重的影响: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病率高达15%~30%;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病例临床也不少见;并发子痫的发生率是正常孕妇的3~5倍;羊水过多的发病率较非糖尿病孕妇多10倍;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高达25%~40%;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为21%。
现在,年轻女性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明显影响怀孕的成功率。所以肥胖女性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体育锻炼或者劳动强度,应用降脂化瘀、补肾祛湿的中药调整来减轻体重,改善激素紊乱的状态,从而提高受孕能力。
文/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教授 李炳茂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中疾控专家:我国过半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控制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23日电(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 齐征)“超重肥胖也是营养不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营养学博士赵文华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上说。超重肥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5-2019年这一轮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的儿童青少年接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达到10%。“所以,可以用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来描述当前人群的超重肥胖形势,这也预示着这项工作将面临巨大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只要努力,超重肥胖的防控还在机遇期。”赵文华说。
赵文华介绍,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不可分。
第一,从人群层面来讲,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持续增加,高油高糖能能量密度高、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摄入较多,蔬菜、水果、豆及豆制品摄入不足,主食精细化等等,导致个体能量摄入增加。另一方面,各个年龄人群的职业劳动程度普遍降低,出行越来越方便,电子产品普及导致了居民静态生活时间普遍增加,也导致了能量消耗的减少,能量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不平衡,是导致个体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第二,从社会层面讲,促进健康的食物供应系统和人们积极参与身体活动也十分重要。“所以说,超重肥胖的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需要社会、需要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赵文华说。
在未来,一是需要继续加大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要改善饮食和食物的供应环境,比如说推动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鼓励食品企业生产低油、低糖的食品;要改善促进人们身体活动的支持环境,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健康步道的建设,鼓励绿色出行;加大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公园等促进身体活动设施的建设,并且向公众开放。二是加大健康体重知识的宣教,继续大力推进“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的健康体重专项行动,我们要教会居民选择食物和端好自己的每日餐盘,掌握在工作、学习、出行、家务、锻炼等方面达到充足身体活动的方法。要鼓励每个人经常测体重,知晓体重才会管理自己的体重。三是要加强个体化的体重管理服务,着力推进以吃动平衡为核心的健康体重管理适宜技术,加强对超重肥胖个体化的指导。
赵文华强调,超重肥胖的控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要从女性备孕、母亲孕期开始,从儿童青少年时期抓起。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广州“90后”夫妻4个月减重65斤 专家:肥胖可能导致不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11月2日电 (蔡敏婕 王慧)肥胖问题不仅会带来许多健康的隐患,也可能导致一些年轻夫妻不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日称,一对“90后”体格肥胖的夫妻备孕多年无果,经该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和建议下,夫妻俩人在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科学减重,4个月减重65.4斤。
吴先生和温小姐减重前后。王慧供图
吴先生和温小姐(化名)是一对“90后”夫妻,俩人婚后备孕多年,却一直未能迎来宝宝。今年6月,夫妻二人来到广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医生一看两人的体重,在不孕治疗前,给夫妻俩提出一个建议——减重。
原来,夫妻二人体重均严重超标,吴先生168厘米的身高,体重却有185斤,BMI值32.8;温小姐153厘米,体重140斤,BMI值30,均属于“肥胖”人群,而且吴先生检查还发现重度脂肪肝。
广医三院生殖中心杨洁主任建议先转诊到临床营养科体重管理门诊进行减重干预。根据两人的情况,临床营养科主管曾青山医生分别为两位量身定制减重方案,并进行了一对一的饮食指导跟踪。
经过短暂的适应期,两人通过科学的饮食方式,配合有氧运动,体重逐渐降了下来。10月20日复诊检查,吴先生体重减至70.2公斤,体重降低近35斤,妻子温小姐减重31斤,降至54.7公斤,夫妻二人四个月内共减重65斤。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营养医师曾青山介绍,减肥首先要区分超重和肥胖,BMI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指数)在24至27.9可定义为超重,而BMI大于28且体脂异常(男性≥20%,女性≥28%)可定义为肥胖。超重者建议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增加身体活动进行减重;而肥胖者减重则建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控制 身体活动三管齐下,甚至前期以饮食控制为主。
在夫妻的减重过程中,前期主要以饮食控制为主。在科学饮食2个月后,复查时,吴先生的重度脂肪肝转变成中度脂肪肝,10月中旬再次复查时,先生的脂肪肝从重度转为轻度,已经接近正常指标范围,脂肪衰减值从326降至257,血脂和尿酸恢复到正常范围。
“吴先生的脂肪肝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这类脂肪肝治疗首先要考虑代谢综合征的因素,一般是通过减肥、改变生活习惯(节食)、运动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如减重作用明显。”曾青山解释说。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3亿人“超重”,肥胖可能会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甚至不孕等疾病。
“在不孕症夫妇中,肥胖常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少弱畸精症相关。肥胖是目前被证实的女性不孕的危险因素,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负相关,肥胖者发生不孕症的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三倍。肥胖也与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有关,影响男性的生殖功能。”杨洁表示,随着BMI升高,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降低,流产率显著升高。
杨洁提示,无论是想自然怀孕还是想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的夫妻,都需要积极、科学的控制好体重,去医院做详细的身体检查,针对性地进行调理,改善饮食、加强锻炼,适宜的体重对于成功怀孕非常关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