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肥胖”环境的本质还是生活方式
作者:张田勘
美国《新闻周刊》网站近日报道,在过去50年里,人类总体上变得越来越胖,科学家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的一份新研究警告称,从我们在子宫里一直到死亡,所谓的“致肥胖”环境会提高我们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得出的数值)不健康的几率。
“致肥胖”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研究人员的定义是,包括杂货店的距离有多近、人们使用安全人行道和公园有多容易等变量,毒素和微生物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从结论和表述来看,“致肥胖”环境其实就是人的生活方式。
不妨以城市和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对比为例进行分析。按照“致肥胖”环境的说法以及过去的观察,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富裕,更容易陷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抽烟喝酒,大吃大喝,选择对感观最有刺激的高盐高糖饮食。
但5月份在《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全球身高体重指数(BMI)在过去30年间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乡村人口的BMI上升。这个结论否定了肥胖与城市生活方式相联,认为农村生活方式变得不健康才是肥胖的主要驱动因素。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艾扎提等人分析既往的2009项研究,涵盖逾1.12亿成年人,对200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在1985年至2017年间的BMI变化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BMI上升的人口中,55%来自乡村;在一些中低收入地区,超过80%来自乡村。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其他地区的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地区农村的饥饿、消瘦和发育迟缓正迅速被超重和肥胖取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研究人员给出解释: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改变幅度,在20世纪后20年和21世纪前17年超过了城市人。过去,农村居民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进行田间劳动,日常生活中还要挑水、砍柴、步行赶路,能量消耗会特别多。但是,农业机械化和交通的发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劳作与出行方式,人们消耗的能量大大减少。
另一方面,食品加工行业的蓬勃兴盛,让农村人口普遍开始消费各类高热量、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甚至在家庭烹调中也选择此类食物。据了解,全球消费的包装食品中,有69%不属于健康饮食,包括甜饼干、糖果、风味小吃、冰激凌、加工肉类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肥胖人口的增加,使得农村人口的肥胖和超重比例多于城市人口,BMI的上升也超过城市人口。
虽然这项研究的数值和结论需要重复性研究来验证,但许多国家农村人口的体重和肥胖在逐渐上升是可以肯定的。
农业机械化还带来了另一个隐患:生产和生活中的体能消耗减少,但农村缺乏城市地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健身房、运动场馆等,农村人口很少能通过体育锻炼来消耗多余的能量。健康教育和传播也同样是农村的短板,诸多因素促成了农村人口进入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轨道,即“致肥胖”环境。
此类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通过健康教育和传播,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环境致人肥胖的最重要措施。今天的人类肥胖由两大因素造成,一类是遗传,一类才是“致肥胖”环境,两者孰大孰小,有待研究来观察。生活方式是人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否会变得更肥胖的环境,哪怕是有肥胖遗传因素的人,也会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受益。(张田勘)
生活中的哪些习惯会造成肥胖
其实变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脂肪也不会平白无故找上门。只有你长期处于易长肉的环境中才会不断的发胖,最后变成肥胖的身体状况。生活中的哪些因素会造成肥胖呢?网友们整理如下。
1.大口喝水
大口喝水会给胃部进行过分的冲击,很容易将胃口撑大。长此以往就会无端的增加饮食量,导致肥胖的发生。
所以平时要放慢饮水的速度,小口缓慢的喝,给胃部一个接受过程,防止将胃撑大。
2.久坐
长期坐着会减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进而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久而久之就会让身体积蓄大量的毒素和脂肪,导致肥胖的出现。
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快速的代谢和抑制脂肪的堆积,一定要戒掉久坐的习惯。每坐半小时就应该起身运动五分钟左右。晚上看手机的时候也可以找寻一些简单的运动,边运动边看手机。这样就能抑制脂肪的堆积和加速脂肪的消耗。
3.吃的快
从饮食开始到感知饱腹感大概需要20分钟,所以平时吃的快很容易在饱腹感前吃过量的食物,时间久了就容易诱发肥胖。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既可以在饱腹感前吃更少的食物,还能帮助身体消化和排泄,对抑制肥胖的发生和健康身体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4.等到口渴再喝水
当感觉口渴时,就说明身体已经出现了缺水的情况。而当身体水分不足时,代谢和循环就会变慢,严重影响着身材的变化,不仅会变的肥胖还可能让身体变得不易瘦。
所以为了抑制脂肪的堆积和加速脂肪的消耗,一定要及时足量的喝水。
5.吃饱后还要再吃两口
吃饭的时候总是经不住诱惑,明明吃饱了还要再多吃两口。可能一顿饭多吃两口对身材没有任何的影响,但如果每天都这样就一定会导致肥胖的发生。
所以日常饮食一定不能吃的太撑,更加不能吃饱以后再多吃,每一餐吃八分饱是保持身材的饭量。
虽然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但是生活中没有好的习惯就一定会变胖。
肥胖是一种病?专家教你远离肥胖的健康生活方式
来源:人民网
对个人而言,肥胖不仅仅是审美问题,需要意识到肥胖是一种疾病,会给健康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我国有九千万肥胖者,在13亿人口里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既有糖尿病症又属于肥胖群体的人占7000万,这些人群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从医学角度来说,是不希望通过手术治疗肥胖问题的,而尽可能规范他们养成合理的饮食方式、生活习惯。今天,人民网科普中国就请专家给您讲讲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科学而有效的,从而控制好体重,远离肥胖。
首先需要强调几个大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第一是饮料,现在很多人喜欢喝饮料,可能是因为各种含糖的饮料会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但饮料对我们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青少年更得注意,要禁止喝各种饮料。有研究表明,喝一瓶可乐需要走8000步来消耗热量。除了饮料外,生活中影响肥胖最常见的就是坚果和零食,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虽然有利,但是吃的过度了,只有害处。
第二是主食。亚洲人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跟吃主食太多有关系。比如说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吃饭时须有米饭、馒头或者饼,没有这些主食不能称之为饭,只有吃了主食后才觉得是吃饭了。这其中有误区,其实,吃了很多菜、肉,喝了一些汤,就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吃饭了。
有句俗语说的好:“迈开腿,管住嘴。”实际上管住嘴比迈开腿更重要,也就是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远远超过运动锻炼的作用。
那么饮食怎么吃,怎么喝?首先要尽量少喝饮料,零食、坚果不能吃多,要吃合适的、对身体有益的,一旦吃的量过大,反而给身体增加一些脂肪。其次就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要控制好摄入量。改掉传统的习惯,并非吃了米饭才算是吃饭了,吃一些蔬菜、水果、肉类和优质蛋白,同样会让我们饱腹。倡导大家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不会引起肥胖。这些知识,你学会了吗?
受访专家:中日友好医院普二科二部副主任、主任医师孟